末年,各个诸侯都想争夺的吉祥物。
挟天子已令诸侯,最早提出的,可不止是一方。

汉献帝的一生,基本上过的都是傀儡的生活。
刚刚即位当的时候,是被扶上马。
杀了董卓以后,又被西凉军阀给控制住。
刚迎来曹操,以为自己碰到了大救星,结果还是栽倒坑里去。
网络配图 而反观曹操,虽然年轻时候失意过,甚至想过躲到乡下读书,但到后来,却成为东汉大丞相,以汉献帝的名义,征讨四方,成为大汉帝国的实际当家人。
以曹操当时的权势,要想杀汉献帝,可以说是易如反掌。
但他直到去世的那一天,都不敢杀汉献帝,这又是为什么呢?在我看来,主要是还是有两个原因。
第一点:不敢杀。
汉献帝虽然比较软弱,但好歹也是皇帝,而且也没有犯过什么大错误。
贸然杀掉皇帝,等于给自己背了一个罪名,完全没有名头去杀掉他。
当时虽然大汉帝国已经衰弱,但依然占有一部分民心。

董卓废掉少帝后,就有不少人出来反对。
扛着一面“兴复汉室”的大旗,也引来不少人投奔和效忠,可见汉帝国依然有一部分人在支持它。
网络配图 即使是曹操阵营中的人,都有愿意继续支持汉帝国的人。
曹操身边重要的谋士,就是一个愿意支持汉帝国的人。
如果杀了汉献帝,必然会给曹操准备统一天下造成很大的麻烦。
第二点:不想杀。
假设曹操杀完汉献帝后,又该立谁当新皇帝呢?再立一个皇帝,难道有汉献帝那么听话吗?而杀掉皇帝自己当,也是曹操不愿意做的事情。
从年轻时候开始,曹操就是一个有抱负的人。
他当过一个洛阳北部尉的小官,但到了以后,就打击豪强贪污,最后被罢免离职。
在曹操的诗歌中,曾感叹过乱世当中,百姓生活的不易和艰难。
而曹操想做的,其实是重整乱世,重新给老百姓一个安顿的日子。
(铠甲生虮虱,以死亡。

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蒿里行》.曹操) 据史料记载,汉献帝曾对曹操讲过这么一句话:“爱卿要是愿意辅佐朕,那就辅佐,我也会加倍封赏你的。
要是不愿意的话,那就放过我吧。
‘当时曹操听完这句话后,十分惊讶,好几天都没有上朝。
这件事既可以看出曹操当时的权势,也可以看出曹操对于称帝有一定的抵触。
网络配图 天下所有人都骂曹操是“汉贼”,是要篡夺大汉江山的乱臣。
如果曹操杀了汉献帝,无异于坐实了刘备、一帮人的口实。
所以曹操直到死,都没能下了称帝的决心。
遥想当年,当年老的曹操看着汉献帝时,他们会说些什么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一代奸雄曹操独创了哪个成语,从此老人都不忌讳说“死”了
华夏文华传承五千年,其中有很多精华,值得一直传承下去,也有一些糟粕,需要被剔除。而中华文华中,最大的糟粕,非迷信莫属——国人不但信敬神、敬鬼神,甚至还避讳谈及死亡,尤其是老年人,最害怕谈到死之一字。可是说来也巧,汉末史上,一个枭雄,独创了一个,同样指代死亡的意思,人们不但不避讳,反而经常把它挂在嘴边。这个人是谁呢?他发明的成语又是什么呢? 说起这个人,大多数人都不会陌生,他就是汉末时代最大的赢家,曹操。曹操,字孟德,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末年,天下大乱的时候,他兴起义兵,讨伐,平定黄巾,成长为一方诸侯之后,斩眭固,降,擒,灭二袁,平定三郡乌桓,从此一统江北,成为了最大的诸侯,这是他在军事上的成就。在政治上,他以制天下,和迎奉天子以令诸侯,也广为人知。至于他的文学成就,估计更是没有人会陌生,毕竟他的《短歌行》《龟虽寿》《观沧海》等作品,早就出现在了教科书上。 我们今天要说的这个成语,也是出自他的一篇文学作品,只不过他作这篇作品的目的,并非为了抒发自己的感慨,而是一则军令,或者应该算是一篇激励士卒的演讲。因为他“发表这篇演讲”的时候,正好进军到了谯县,所以这篇作品叫做《军谯令》,原文如下:“吾起义兵,为天下除暴乱。旧土人民,列丧略尽,国中终日行,不见所识,使吾凄怆伤怀。其举义兵已来,将士绝无后者,求其亲戚以后之,授土田,官给耕牛,置学师以教之。为存者立庙,使祀其先人,魂而有灵,吾何哉!” 意思是说,我举义兵,是为了扫除天下的暴乱。现在故乡的人,在战乱之后都死的差不多了,走在路上,再也见不到一个熟人,这让我悲痛不已。我现在承诺,牺牲的将士,没有后人传宗接代的,让他们的亲戚过继给他们孩子,官府会给他们发田地、耕牛,并派先生教导他们成才。除此之外,官府还会为他们修建祠庙,让他们有地方祭祀自己的先人。如果这些都能够完成实现,我死后就没有什么可以遗憾的人。 读到这段话的人,有人感受到了曹操的伤怀,有人认可曹操的构想,有人则认为曹操仅是为将士们画了一张大饼,激励他们继续为自己拼杀。还有人跳出了文章主旨,回归到了文字,并从曹操的话中,总结出了一句成语,那就是“百年之后”。当时曹操创下这个词,意思是指“我去世之后”,一千八百年后,这个词的本意依旧没有发生变化。只不过有了这个词之后,人们便不再避讳说死亡,就连老年人也经常把这个词挂在嘴边。在鲁迅先生的笔下,这个词更是在人物对话里,被放在了问句中。例如,在他的《‘题未定’草·五》中就有“您百年之后,安葬何处?”一言,听起来没有半分冒犯之意。 通篇分析之后,我们不难得知,曹操笔下,不仅有“,人生几何”的潇洒;有“,。的”的豪情;有“设使天下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王,几人称帝”的自信;还有可以广为流传,完全口语化的成语,使让人们忘记对死亡的避讳和恐惧,坦然的挂在嘴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羽张飞竟做了一代奸雄曹操的女婿 求刘备心里阴影面积
此页面是否是列表页或首页?未找到合适正文内容。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