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天子自有死法:凭什么隋炀帝只能遗臭万年?

时间:2025-04-19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隋唐时代可谓封建时期的中国的巅峰,但是盛世的开也是缘于一系列的谋杀与阴谋。

开启大业的作为外戚杀掉的和皇族,之后的以及唐太宗李世民也是杀了自己的哥哥。

等等一些宫廷政变使得后人无不咋舌,但是同样是杀兄逼父,李世民与杨广在后人的评价中,可谓是天壤之别。

或许成王败寇才是最好解释。

公元618年,隋大业十四年,在距离长安数千里外的扬州行宫当中,一场腥风血雨即将如同暴风雨般席卷而来。

隋炀帝杨广虽然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西北人,然而他从二十二岁开始担任扬州总管。

在坐镇江都十年中,他对江南文化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同时也非常尊重江南的士族,甚至杨广还可以说一口流利的吴侬软语。

他对江南的眷恋已经到了难以自拔的地步。

即使此时整个帝国摇摇欲坠,行宫外已经透露着一丝丝危险的气息。

然而这位自负又自傲的皇帝并不以为然,甚至在皇后面前说:“好头颅,谁当斫之?” 觊觎他性命的人,正在路上。

骁果御林军,已经把整个行宫重重包围了。

骁果寓意着骁勇果敢,各个武艺高强,装备精良,头戴金盔,臂刺血鹰。

作为贴身部队,对于杨广有着绝对的忠诚,而杨广也给予他们极高的待遇。

自己到喜欢的扬州,兄弟部队当然要带上。

然而这些粗犷的关中汉子虽然也喜欢扬州的姑娘,但是陕西才是自己的家,到扬州玩玩可以,但是要长期待着,不干! 但是这些御林军还是有点良心的,毕竟杨广待他们不薄,不可能一开始就动了杀心。

在百般祈求后,杨广毫无回返之意,甚至还想进一步南下、杭州。

骁果绝望了,人心浮动。

他们决定开小差,约定日期集体逃亡。

然而真正的白眼狼出现了——宇文化及、智及和士及。

这三位是杨广心腹许国公宇文述的儿子,宇文述作为关陇豪门和开国元勋,在杨广的夺嫡斗争当中给予杨广非常大的帮助,深受杨广的信任。

,尽管宇文述功勋累累,然而他的这三位儿子可谓真正的纨绔子弟,。

但是杨广还是因为宇文述,非但没有惩治他们,反而给予优渥的待遇。

事实证明这是养虎为患。

就在御林军纷乱之时,这三兄弟出现了。

骁果军的将官司马德勘和他们进行了会面,他得知了一点:逃跑不是办法,只有造反才是出路。

思乡心切的司马德勘在宇文兄弟的忽悠下,竟然动摇了,再加上宇文述本来就是他的老上司,司马德勘心一横:“反了!” 兵变就这般迅速开始。

经过一夜的调兵遣将,在这人间芳菲即将纷飞殆尽之时,三月最后一天的凌晨,卫军变成了叛军。

行宫门卫官裴虔通在内策应,司马德勘率兵直捣黄龙。

瞬间校尉令狐行达的刀影依然在杨广面前露出寒光。

突如其来的变故使得宫中的人早已吓破了胆,但是杨广却也天子威严,毫不慌张的向这些部下问话。

杨广说:你要杀我吗? 令狐行达说:臣不敢,只是将士思归,欲奉迎陛下还京! 于是令狐行达就扶着杨广下楼,来到军中。

结果令杨广吃惊的是,抓捕自己的竟然是曾经晋王府老部下裴虔通。

不禁问道:怎么你也反了? 裴虔通这时当着杨广的面,也是有些羞愧和后悔,但是事已至此,只能硬着头皮说:臣不敢反,只是将士想家。

杨广说:朕也想回去,只是粮食未到,那现在和你们一起回去吧。

裴虔通说:这恐怕需要陛下亲口对大家说! 随后裴令部下迁来一匹马,让隋炀帝在群臣面前宣布北上。

但是这是因为临时战马马鞍简陋,有失自己天子身份,死活不同意。

等到裴虔通换到一批好马鞍,杨广也只好放下架子去面见群臣。

如果隋炀帝要是真的见了群臣,那么事情或许就是另外一番景象了。

然而宇文兄弟可不仅仅只是想回家,他们有着更加险恶的用心。

再加上御林军并不是十分坚决,他立刻杀心肆虐,让司马德勘下令直接杀掉杨广。

结果,裴虔通等人又把杨广带回寝宫当中。

周围刀光剑影,兵士环立。

尤其是看着这些曾经信任的部下愤怨的眼神,杨广心想也罢,尤其是爱子杨杲被裴虔通砍去头颅,血溅当场,他自己也只能向命运低头了。

事已至此,众人,举刀欲砍。

杨广毕竟也经历过战争,坦然说到:天子自有死法,怎能加以锋刃,拿鸩酒给朕! 然而事起来仓促,一时间找不到毒酒。

在司马德勘的逼迫之下,杨广解下白练,交由令狐行达,随着令狐发力,杨广停止了呼吸,时年五十岁。

大隋王朝也宣告终结。

与绚丽强盛的大唐王朝相比,隋是被人们遗忘的。

记住的也是隋炀帝的昏暴。

这是唐人给他的论定。

炀帝死后隋在洛阳的留守政权给他“隋世祖”的庙号,然而这是后起的李唐不想看到的,改谥为炀。

这是差的不能再差的恶评。

讽刺的是这个评价曾经是杨广给的。

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只要隋炀帝昏暴的形象能一直在后人的心目当中存在,那么李渊的目的就达到了。

然而我们讲究历史要求真,隋炀帝真有那么不堪吗? 历史学家胡戟说得好:“秦始皇做过的事情,隋炀帝多半也做了,却没有焚书坑儒。

隋炀帝做过的事,唐太宗多半也做了,却没有开凿运河。

那么,凭什么秦始皇和唐太宗是千古一帝,隋炀帝就只能遗臭万年?” 这太不公平。

虽然历史由胜利者书写,但是求真仍然是历史学者的职责。

抛开一系列的偏见与成见,从一个人的角度去看待隋炀帝,审视他的事业,我们会发现一个不一样的隋炀帝和一个大气的隋王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清朝十二帝分别是如何死的?盘点十二种花样死法

此页面是否是列表页或首页?未找到合适正文内容。

周顷王姬壬臣简介 借钱葬父穷困潦倒的周天子

周顷王姬壬臣(?-前613年),为周襄王之子。周顷王在前618年继位为东周第七代国王,当时王畿已缩小,王室财政一贫如洗,无法安葬襄王,顷王只得派毛伯卫向鲁国讨钱。后来鲁文公派使者送钱到都城,才安葬了周襄王。顷王在前613年春天去世,在位6年,由儿子周匡王继位。在位期间执政为阅、王叔桓公、王孙苏。葬处不明。 帝王档案 姓名:姬壬臣 民族:华夏族 父亲:姬郑 王位继承人:姬班 人物简介 姬壬臣继位时,王室财政拮据,竟致于无法办理襄王的丧事,他只得派卿士毛伯去向鲁国讨钱。鲁国国君派使者送钱到都城,才安葬了襄王,这时已经是襄王死后第二年的2月了。 姬壬臣在位时,邾国(今山东省邹县东南)的诸侯为邾文公。公元前614年,邾文公准备迁都到绎山(也称峄山,在今山东省邹县南)。占辞上说:“迁都有利于民,但是有害于君,会使君短命。”当时的人是很相信占卜的,纷纷劝阻迁都,邾文公却说:“上天让民树立了君,就是为了替民谋利.如果迁都有利于民,就迁吧。”他还是把都城迁到了绎山。不久,邾文公果然病死了,这虽是巧合,时人却纷纷赞誉邾文公的贤良。 公元前613年春,姬壬臣病死。姬壬臣死后的庙号为顷王。 帝王故事:穷困潦倒的周天子 周襄王既割地又送弓箭,还出席会盟,总算是跟霸主们相处得还可以,赢得了他们的支持。 襄王虽然外交工作做得还不错,但是内政就乏善可陈了,归根结底,襄王赚钱的本事还是不行。到了襄王驾崩,其子周顷王姬壬臣继位时,王室的财政已经枯竭。 周顷王很想按照周礼给父亲像模像样地办一个天子应有的葬礼,然而苦于府库羞涩,实在拿不出钱来给老爸办理丧事。无奈之下,顷王只能厚着脸皮派卿士毛伯向鲁国讨钱。鲁国在各诸侯国中是最讲究礼的,所以才能在后来培育出、这样的儒家大师。鲁国人一听说周天子都穷到这个份上,非常同情,于是派使者送钱到王城。 顷王得到了鲁国的资助,才得以将襄王安葬,此时已经是襄王死后第二年的二月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