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日本到底做出了什么事情是怎么回事?为什么美国会发动李梅火攻呢

时间:2025-04-19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1945年3月9日,334架B-29轰炸机冒着凶猛的防空炮火,低空飞临东京上空,随后,2000吨燃烧弹呼啸而下,东京很快变成火海,这就是二战中著名的李梅火攻。

这一次空袭,使日本近9万人丧生,10万人重伤,100万人无家可归,破坏力远超过1923年的东京大地震。

也是历史上不依靠原子弹造成的伤亡最大的空袭。

一向标榜“人道主义”和“文明”的美国为何要如此对待日本的平民呢? 日本在太平洋战争中表现出的顽强和无赖让美国承受着远超过其预期的损失,因此他们需要通过战略轰炸破坏日本的工业基础,瓦解日本人的意志。

但是,对日本不断的空袭却收效甚微。

其原因主要在于两方面,一来日本的天气不适合于白天的精确轰炸,二来日本的工业主要是由散布在居民区的小作坊生产零部件和预制件,再送到大工厂进行组装,因此轰炸目标过于分散。

于是美国不得不改变轰炸策略。

其实,日本的建筑多以木制为主,放把火就能解决很多问题,于是就有人提出采用燃烧弹,但是这种方法杀戮太重,而且很容易波及平民,这使美国高层产生了动摇。

这时候,美国空军有人提出,日本在中国没少刚过这些事情啊,不但有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还在重庆、成都发动大规模空袭,并且违背国际公约大量使用燃烧弹,如今我们使用燃烧弹不过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总统认为有道理,便通过了用燃烧弹进攻日本的提案,这也就有了后来的李梅火攻。

应该说,日本人对中国做出的无数丧心病狂的恶行,给美国不择手段打击日本提供了最好的借口,也帮助美国减少了很多道义上的顾虑,日本真可谓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也赢了中国自古流传的道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随机文章惹毛慈禧下场超惨!他被斩首受尽折磨遭钝刀狂砍30多下蜥蜴人的真相是什么,疑似外星生物/传闻创立地球最强组织天神赫拉是什么神,丈夫宙斯风流使得她嫉妒害神无数赤木晴子和谁在一起了,她都没有选择却为流川枫剪了发为什么神仙怕人间皇帝,需要靠凡间皇帝吸收香火存在(不然消亡)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慈禧太后最后一天是如何度过的 她都做了哪些事情

还不知道:最后一天是怎么度过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慈禧(1835年11月29日—1908年11月15日)即,,帝的妃嫔,帝的生母。晚清重要政治人物,晚期的实际统治者。 慈禧太后是中国历史的帝制时代中,少数长期当政的女性,政治手腕堪称干练,尤其擅长操弄亲贵朝臣之间的权力平衡,以维系自身的绝对权威,清朝因为她的能力而续命数十年。 不过,尽管天下在手,慈禧却仍然逃不过死亡的宿命。1908年11月15日,这位曾拥有一切的女统治者,终于在仪鸾殿去世,享年73岁。 值得一提的是,慈禧死亡的时间十分蹊跷,因为在1908年11月14日,时年38岁的帝突然暴病而亡,而在仅仅不到24小时的时间里,慈禧也跟着去世了。这件事,让后人充满了猜测。 那么,在光绪暴毙之后的这段时间里,慈禧究竟做了什么事,她的最后一天,又是如何度过的呢? 2008年,在光绪去世的第一百周年,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清西陵文物管理处、北京市公安局法医检验鉴定中心等单位,联合组成了“清死因”专题研究课题组。在经过对光绪尚存的发丝进行研究后,专家们最终确定,光绪是因三氧化二砷过量致死,也就是砒霜中毒。在目前我们已经确定光绪是被毒杀的情况下,慈禧太后就成为了最大的嫌疑人。 在11月15日上午,慈禧就已经陷入了昏迷之中。等她醒来之后,就立即下令将朝中重臣召集起来,她必须用最后一口气,对朝廷作出必要的交待。等到众人到齐后,慈禧让执笔,开始草拟遗诏。 除了安排光绪的后事之外,慈禧还发布了几条重要遗命。 第一条,就是让溥仪继任皇位,并且由摄政王载沣监国。如果遇到一些重大事宜,可以与隆裕太后进行磋商。就当时的情况来看,慈禧的这条遗命,也算是最佳选择了,并不存在什么问题。 除此之外,慈禧还专门下达了一条让人捉摸不透的遗命,那就是以后禁止妇人干预国政。从国家发展的角度来看,慈禧的这条遗命,也没有什么问题。但偏偏下达这条遗命的却是她自己,一个掌权近半个世纪的太后,最后规定不准女人干政,这就显得有些讽刺了。 等众人退去之后,慈禧慢慢闭上了眼睛,结束了她充满争议的一生。尽管在生命的最后时刻,竭尽全力为清朝未来的发展,规划好了蓝图,但这份体悟,显然已经太迟了。 小编觉得其实慈禧根本就没有幡然醒悟,因为她最后做出的安排本身就充满着矛盾。明明说禁止夫人干政,但还强调遇到一些重大事宜,可与裕隆皇后进行磋商,这不明明还是再让夫人干政吗?所以慈禧至死也没跳出她狭隘的格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解析:魏明帝曹叡到底是不是曹丕的儿子?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魏明帝曹叡,字元仲,曹魏帝国第二任。 在位时期励精图治,颇有一番作为,曾改革刑律,兴利除弊; 抵御外敌,稳定边疆,当时司马家族尚无法左右朝政。 《志》记载: 曹叡是魏文帝长子,生母为。 甄皇后,又称作甄夫人,中山无极(今属河北无极)人,原为次子之妻。 建安四年(199年),袁熙出任幽州刺史,留在冀州,侍奉婆母——袁绍之妻刘夫人。 建安九年(204年)八月,攻占冀州邺城,袁家诸妇人均遭掠夺。 做为战利品,甄氏被曹丕掠走,成了他的小妾,先后生下儿子、女儿东乡公主。 景初三年(239年)春正月,“帝崩于嘉福殿,时年三十六”,曹睿去世的时候,为三十六岁。 据此推算,其出生年份在建安九年(204年)。 那么问题来了! 曹丕在建安九年八月纳甄氏为妾,四个月时间里,怎么可能生了儿子呢? 也就是说,曹睿如果真的是曹丕的儿子,至早应该出生在建安十年(205年)。 南朝学家裴松之为《三国志》作注,对此解释说:“魏武以建安九年八月定邺,文帝始纳甄后……” 曹操在建安九年八月攻占邺城,曹丕纳甄氏为妾,曹睿应该出生在建安十年,终年不是三十六岁,应该是三十五岁。 晚清学者冒鹤亭在《疚斋日记》则地指出:“则明帝为血胤矣。” 他认为魏明帝曹叡应该是袁熙的骨血,也就是甄氏有孕在身的时候,被曹丕纳为小妾。 甄氏后来惹怒了曹丕,被赐死,曹睿很长时间没有被确立为太子。 黄初二年(221年),曹丕继任魏王,封曹睿为齐公,次年封为平原王。 甄氏死后,曹睿被贬为平原侯。 《魏略》记载: 由于郭皇后无子,曹丕令曹睿奉养郭皇后。 曹睿因为母亲,对父亲曹丕十分不满。 曹丕也察觉到曹睿心怀怨恨,因此打算立徐姬所生的儿子曹礼为太子。 曹睿得知消息,就开始恭敬小心地侍奉郭皇后,像亲生儿子一样孝敬郭皇后,郭皇后对这个养子非常满意。 有了郭皇后的支持,曹丕最终改变了想法。 黄初七年(226年)五月,曹丕病危之际,正式册立二十三岁的长子曹睿为太子。 次日,曹丕病逝,曹睿即位。 也就是说,曹睿仅当了一天的皇太子。 由此可见,曹丕对于立谁为继承人,是一直犹犹豫豫的。 曹丕共有十个儿子,但其中大多早夭或年幼,加之曹丕晚年意识到冤枉了甄氏,也许是为了补偿爱妃甄氏,在弥留之际,确立以曹睿为继承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