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知道的缔造者,噶尔丹是如何崛起的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公元1644年,是中国极为关键的一个年份,在这一年,势力最大的一支农民起义军在闯王的率领下攻破北京城,并逼迫最后一位皇帝上吊自杀,李自成在北京城建立了属于自己的政权——大顺王朝。
与此同时,关宁集团的领袖先降后叛,后剃发易服引清兵入关,使得崛起关外的满洲最终成为天下的统治者。

而对于最终占领天下的而言,这一年也是继位的顺治元年。
同样在这一年,曾与清朝对峙近七十年之久的准噶尔汗国缔造者噶尔丹,在这一年出生。
噶尔丹是准噶尔部巴图尔珲台吉的第6个儿子。
像所有的开国君主一样,据历载,噶尔丹出生的时候也有异象,据说阿尔泰山顶出现了五色祥瑞之光。
因此,噶尔丹被藏传黄教的上层认为是藏传佛教尹咱活佛的第8世化身。
此时,卫拉特四部已经大部信仰了藏传佛教,因此毫不意外的,年幼的噶尔丹被送到了五世达赖喇嘛处,开始学经修法。
在学习修佛期间,噶尔丹的表现优异,他也受到五世达赖的器重,并被授予了呼图克图的尊号。
虽然自幼出家,但是噶尔丹与多数佛门弟子并不同,他“有大志,好立奇功”,在西藏学习修佛之时,也多次表达出了自己的雄心壮志。
在西藏学习的十年间,噶尔丹也曾以活佛的身份,多次返回准噶尔部进行佛事活动。
按这样的轨迹发展,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噶尔丹会成为藏传佛教上层活佛,甚至以噶尔丹的才略,成为宗教领袖也并非没有可能。
然而这种情况,在公元1667年发生了变化。
原本准噶尔部的首领,噶尔丹的父亲巴图尔珲台吉去世之后,噶尔丹同父同母的哥哥,巴图尔珲台吉的第5个儿子僧格继位。
然而,僧格的地位并不稳固,几年之后,他被同父异母弟弟车臣台吉和卓特巴巴图尔袭击杀害。
然而,车臣台吉和卓特巴巴图尔却并不被整个准噶尔部所信服,在这种情况之下,噶尔丹的母亲亲自进藏,要求噶尔丹回归部落,这一要求也得到了西藏僧俗上层的全力支持。
公元1678年,即清朝17年,五世达赖喇嘛赐予噶尔丹“博硕克图汗”的称号,从宗教方面承认了噶尔丹领袖之位。
回归准噶尔部的噶尔丹在叔父楚琥尔乌巴什、和硕特部首领鄂齐尔图车臣汗的支持下,开始与车臣台吉、卓特巴巴图尔联军作战。
的噶尔丹表现为优异,他在阿尔泰山击败杀害僧格的车臣台吉和卓特巴巴图尔,迫使卓特巴巴图尔率残部逃亡青海,噶尔丹因此成为准噶尔部的领袖。
但是,雄心勃勃的噶尔丹显然并不满足于此,他开始召集各方谋臣商议巩固和扩大势力。

而这场商议的结果是,噶尔丹确立了“近攻”这一战略方针。
平定准噶尔部的仇人和反对实力后,噶尔丹第1个进攻的目标,就是曾经支持自己的叔父楚琥尔乌巴什,因为,作为准噶尔部的老牌台吉,楚琥尔乌巴什实力雄厚,他的存在,成为噶尔丹真正掌握准格尔部的最大障碍。
不过,毕竟,第一次出征噶尔丹遭遇惨败。
然而,噶尔丹并未气馁,三年之后,他再次发动对楚琥尔乌巴什的进攻,并成功的击败并俘虏了叔父,并将其势力纳入了自己的统治范围。
随后,他又击败了和硕特部鄂齐尔图车臣汗等地方势力派,削藩成功,彻底将各部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内部统合完成之后,公元1679年,即康熙18年,噶尔丹又的率领3万大军,开始征服近在咫尺的吐鲁番、哈密等地,并成功地将势力范围扩展至甘州一带。
甘州也就是今天的甘肃张掖地区,征服这些地区之后,噶尔丹要求驻扎于此地的军队向他缴纳赋税。
顺利的将北疆地区纳入统治范围,噶尔丹并未满足,他的第2个征服的目标是天山南路的回疆地区。
回疆地区,属于蒙古察合台后王的势力范围,不过此时,察合台汗国后裔视力衰弱,而伊斯兰教的和卓势力开始日益壮大。
此时和卓势力又分为了两派,分别为白山派和黑山派,两派矛盾尖锐,斗争十分激烈。
最终,这场内部斗争的结果是:黑山派在察合台后王的支持之下取得了胜利,他们将白山派首领阿帕克和卓驱逐出了喀什噶尔。
无处存身的阿帕尔和卓在流浪数年之久后最终进入西藏,并向达赖五世达赖喇嘛求援。
五世达赖喇嘛在充分分析利弊后,则将其介绍给噶尔丹,并写信要求噶尔丹出兵回疆地区,支持阿帕和卓登上王位。
这样的要求与噶尔丹扩张势力的战略,噶尔丹毫不犹豫地接受了阿帕克和卓的投靠之后。
清康熙十九年,噶尔丹亲率12万大军开始向回疆进军,屡战屡胜的准噶尔铁骑迅速横扫南疆地区,并将察合台后王囚禁,随即,他扶持投靠他的阿帕克和卓为王。
噶尔丹这么干当然不是为了无私帮助阿帕克和卓,更不是大公无私,之所以扶持阿帕克和卓这样的一个代理人,而不是直接对于当地进行统治,是因为此时南疆地区的居民主要信奉伊斯兰教的维吾尔等民族,与信奉藏传佛教的准噶尔部格格不入,如果直接统治,势必事倍功半。
因此,噶尔丹选择与扶持傀儡政权,让阿帕克和卓为王。
噶尔丹对于阿帕克和卓的要求是每年向准噶尔交纳贡赋,这个数量为:每年10万两白银,5000察喇克小麦(约24万斤),和其他大量财产。
将准噶尔故地附近的势力一一征服之后,噶尔丹开始将目光转向了西部。

清康熙21年,噶尔丹亲率大军开始进攻哈萨克草原,决定击败哈萨克人。
不过这一次进攻并不顺利,噶尔丹中了哈萨克人头领头克汗的埋伏,遭遇惨败。
不过,如同每一次征战一样,噶尔丹丝毫没有气馁,他甚至发出了不死不休的誓言,第2年,噶尔丹再次纠集大军发动对哈萨克的进攻,吸取第1次经验教训的准噶尔铁骑顺利攻下了塔什干等城市,俘获了头克汗的儿子,并将其押往了西藏。
最远时,准噶尔大军的兵锋已经达到了黑海沿岸。
当然,此时中亚等地区并不仅仅只有哈萨克人,击败哈萨克人之后,准噶尔再次对于费尔干纳地区的布鲁特人和乌兹别克人发动了进攻,并最终占领了费尔干纳。
在噶尔丹一系列东征、西讨、南征、北战之后,到17世纪70年代末,噶尔丹创立准噶尔汗国疆域,已经比之四部卫拉特部的传统疆域有了巨大的扩张。
噶尔丹缔造的准噶尔汗国,已经成为欧亚大陆上不容忽视的强大势力。
即便是占领了大半个西伯利亚地区的沙皇俄国和统治中原地区的清王朝,也不敢对准噶尔汗国有丝毫忽视,以噶尔丹为首的准噶尔汗国,成为西域首屈一指的大国和强国。
此时,准噶尔汗国的统治中心,也就是政治中心位于伊犁河谷,当然,有时候噶尔丹也会到额尔齐斯河畔去度过寒冷的冬季。
不过,虽然不断扩张之后的准噶尔汗国已强盛一时,但是,野心勃勃的噶尔丹远不满足于此。
在完成第1步战略进攻之后,噶尔丹决心实施其对外扩张的第2步骤,即实施东进政策。
因为在噶尔丹的心目中,真正统一蒙古地区,建立如一般建立大蒙古帝国才是他的最终目标,而这个目标,自然与清王朝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
因为此时,水草丰美的漠南地区早已处于清王朝的统治之下。
占据漠北的喀尔喀蒙古,也基本臣服了清朝。
由此,准噶尔汗国与清王朝的战争最终爆发。
当然结果我们都知道了,一心征服蒙古传统疆域,成为成吉思汗第二的噶尔丹,不但没能击败康熙,完成自己梦寐以求的愿望,反而后院起火,失去了准噶尔汗国,最终,孤军被亲征的彻底击败,最终在逃亡之中去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俄罗斯拥有中国两倍大的领土,人口却很少,真相竟然是女人太多了!
们知道现在世界人口最多的是中国接近14亿,然后是印度,人口也已经接近中国。 而中国领土面积960万平方公里,印度只有300多万平方公里。 但是,世界领土最大的俄罗斯,领土面积1700多万平方公里,是中国的近2倍,印度的近5倍。 但是人口却只有1亿多,只有中国和印度的十分之一。 而且更要命的是,这点人还在不断的下降,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俄罗斯领土世界最大,为啥人口那么少?除了缺男人,这3点是关键 首先,极度缺男人。 俄罗斯为什么称为战斗民族? 主要因为他们极其喜欢打仗,从建国开始,几乎不断在进行战争。 而战争那都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因此,俄罗斯的男人死的特别多,光是一战,二战就死了几千万。 俄罗斯领土世界最大,为啥人口那么少?除了缺男人,这3点是关键 因此,为何俄罗斯历史上经常组建独有的女兵部队,其实是无可奈何,男人太少了。 即使到现在,俄罗斯女人比男人还要多很多,很多俄罗斯美女只能终身单身,以至于很多美女嫁到中国来。 没有男人,生育能力自然不行,这是根本。 俄罗斯领土世界最大,为啥人口那么少?除了缺男人,这3点是关键 气候太恶劣 俄罗斯虽然地盘最大,但是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真不多,也就是欧洲和靠近中国的部分还可以。 北部大部分那是苦寒之地,根本人类无法生存,所以这也是人口不能增长的重要原因。 俄罗斯可以说是个非常喜欢喝酒的国家,从伏特加就可以看出来,不但喜欢喝,还喝的特别烈性,因此,导致男性死亡率比较高。 本身男人就不多,还死喝酒,因此经常可以看到,俄罗斯大汉喝的酩酊大醉冻死在路上。 俄罗斯领土世界最大,为啥人口那么少?除了缺男人,这3点是关键没有生育的动力 在中国等亚洲国家,认为子女越多越好,所以不用政府鼓励,也会拼命生孩子。 但是俄罗斯不是这样,政府甚至鼓励生育,直接给钱也没办法提高俄罗斯的生育率。 本来男人就少,而且还不生,人口不下降才怪。因此,现在很多人说引进中国的3000万光棍,立刻能解决俄罗斯的烦恼。 在1927年的时候,其实男女比例相差是没有这么大的。 而到了1946年战争结束。比例已经很夸张了。 所以二战肯定是重要因素。 但是为什么二战之后,多年过去了,当年的男女比例应该早已恢复正常了。 却并没有呢。 当年经历战争的青年人,应该都已经八九十岁左右了,即使75岁左右的男性也没有经历战争,只是在战争时期出生。 并不应该影响男女比例。 首先男性寿命短的直接原因,是因为心脏病和意外死亡。 而进一步分析,高死亡率不单纯是因为饮酒,因为东欧国家有同样的酒精消耗量。 然而暴力(能动手不bb),对暴力的容忍度(绝不认怂),对风险的容忍度(冒险、作死),也就是男性的强悍程度man toughness(彪劲儿),和酒精结合在一起,才导致了俄罗斯人男性人口的预期寿命比较短。 但是注意1927年,男女比例全年龄段都没有相差多少。 这可以说是俄罗斯应有的正常的男女比例。 为什么那个时候,似乎没有这些问题呢? 这两方面结合起来,推论就呼之欲出了,那就是战争彻底改变了俄罗斯这个民族。 1927年的俄罗斯人并没有今天这么能喝酒,没有像今天这样一言不合,拳脚相加,或者酷爱冒险。 是那场可怕的战争,让俄罗斯人开始迷上了伏特加这种烈酒,因为伏特加能让人忘记一切,忘记失去的亲人,忘记残酷的回忆,忘记生活的艰辛。 同时也教会了俄罗斯人,一切问题都可以用拳头解决的道理,在战场上,谁拳头硬,谁不怕死,谁就能生存下来。 其实,一个国家的人口波浪越明显,说明这个国家经历惨痛历史的越多。 俄罗斯百年经历了如此多的大起大落,如今又是一波看不见底的衰落。 有时我会听一些山楂树,三套车之类的苏联歌曲,那旋律总有种深沉的忧伤,战争的伤痕已经永远刻在了俄罗斯民族的性格里。 在美国有一句俗语:“天堂是:美国的工资、俄罗斯的妻子、英国的房子、中国的饮食。” 俄罗斯人戏言,美女是本国特产。 到了俄罗斯,才确知此言不虚——肌肤白里透红的俄罗斯美女,是广袤俄罗斯大地上最亮丽的风景。 俄罗斯姑娘,就像她们的中文译名:娜塔莎、喀秋莎、莉娜、波娃,美丽得。 去过俄罗斯的人们也总会感叹,“在大街上走着走着,不经意间就会屡屡惊艳得不能自拔……” 随机文章唐玄宗和杨贵妃的情史苏洵〈辨奸论〉问题讨论埃隆马斯克的特斯拉处破产边缘,硅谷钢铁侠火星移民计划将破碎阿什法则的重要性,无视它恐让微软和华为破产(绝非危言耸听)平行世界是绝对存在的,平行世界存在的证据/双缝实验是其中之一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宇文泰和苏绰的对话:宇文泰向苏绰讨教治国之道
(507—556),字,代郡武川(今内蒙古武川西)人,鲜卑族。西魏王朝的建立者和实际统治者,亦是开国的奠基者。西魏禅周后,追尊为文王,庙号太祖,武成元年(559),追尊为文,杰出的军事家、军事改革家。(详见《北史卷九·周本纪上第九·太祖文帝宇文泰》) 当他模仿,作北魏的丞相而“挟天子令诸侯”之时,遇到了可与和齐名的政治家苏绰。 苏绰(498—546),字令绰,西魏京兆武功人(今陕西武功),汉族。出身世宦豪门,其父苏协官至武功郡守。苏绰少好学,精通算术。从兄苏让推荐于宇文泰,拜为大行台左丞。宇文泰重用苏绰,制定计帐法、户籍法。大统十一年(545),授大行台度支尚书。草拟《六条诏书》,宇文泰立于座右,宇文泰下令百官习诵,并规定:“牧守令长,不通六条和计帐法者,不得居官。”又制定《大诰》,文字简练流畅,一改自晋以来的浮华文风。又据《周礼》改定官制,大统十二年(546年)未成而卒,宇文泰率百官送棺椁出城外,扶棺痛哭,悲叹:“尚书平生为事,妻子兄弟不知者,吾皆知之。惟尔知吾心,吾知尔意。方欲共定天下,不幸遂舍我去,奈何!”。死后家无余财。著有《佛性论》、《七经论》。(详见《北史卷六三·苏绰》) 宇文泰曾向苏绰讨教治国之道,二人密谈了三天三夜。其中一段对话,揭示出千古治国之术,值得深思。节录如下: (宇文泰)问曰:国何以立? 宇文泰请教:“怎样治理国家?” (苏绰)曰;具官。(具官,即配备官员) 苏绰回答:“配备各级官员。” 问:何以具? 宇文泰继续请教:“怎样配备官员呢?” 曰:用贪官,弃贪官。 苏绰回答:“使用贪官,反对贪官。” 问:贪官何以用? 宇文泰很不理解:“为什么我要任用贪官呢?” 曰:为君者,以臣忠为之大。臣忠则君安,君安则社稷安矣。然无利则臣不忠,官多财寡,奈何? 苏绰答道:“对皇帝来说,最重要的是大臣对你忠诚。群臣忠诚,皇帝就安心;皇帝安心,社会就稳定。可是你想让部下地卖命,你就得给人家好处。可你又没那么多钱给他们,那怎么办呢?” 曰:为之奈何? 宇文泰说:“是呀,那怎么办呢?” 曰:予其权,以权谋财,官必喜。 苏绰回答:“那就给他权,叫他用权去搜刮钱财,获得好处后必然会高兴啦!” 问:虽然,官得其利,寡人何所得? 宇文泰问:“虽说如此,但大臣们大获其利,那我又能得到什么好处呢?” 曰:官之利,乃君权所授,权之所在,利之所在也,是以官必忠。天下汹汹,觊觎御位者不知凡几,臣工佐命而治,江山万世可期。 苏绰回答:“他们获得好处,是因为你授予的权力。有权自然就有利,为保住自己的既得利益,官员们必然对你忠心耿耿。要知道天下乱哄哄的,皇帝宝座有多少人在觊觎啊?但有这些忠诚的贪官维护着您,(唱)皇上的江山,万呀么万年长!” 上叹曰:善!然则,贪官既用,又罢弃之,何故? 宇文泰恍然大悟,竖起拇指赞曰:“高!实在是高!”接着不解地问:“既然咱用了贪官,为什么还要反贪官呢?” 曰:贪官必用,又必弃之,此乃权术之髓也。 苏绰答:“既大胆用贪官,又高调罢免惩治贪官——这就是治国权术的精髓所在。” (宇文泰)移席,谦恭就教曰:先生教之! 宇文泰往苏先生身边凑近,满脸堆笑:“请老先生您接着指教。” (苏绰)笑对:天下无不贪之官,贪墨(指贪污)何所惧?所惧者不忠也。凡不忠者,异己者,以肃贪之名弃之,则内可安枕,外得民心,?此一也。 苏绰微笑道:“天下没有不贪的官。官员贪污有啥可怕的?可怕的是他不听你的话。凡对你不忠诚的,你就以肃贪的名义罢免他。既可巩固政权,又能获得百姓拥戴,呢?” 其二,官有贪渎,君必知之,君既知,则官必恐,恐则愈忠,是以弃罢贪墨,乃驭官之术也。不用贪官,何以弃贪官?是以必用又必弃之也。倘或国中之官皆清廉,民必喜,然则君危矣。 官吏贪污,把柄就攥在你手里了。你既抓住把柄,他就诚惶诚恐,对你毕恭毕敬,忠心无二啦!因此惩治贪腐,是驾驭部下的一大法宝。如果你不任用贪官,又怎么谈得到惩治贪官呢?所以,我们对贪官,既坚决任用,又要进行惩治。如果全国官员都清廉不贪,那老百姓自然高兴,可是你这个政权就了。 问:何故? 宇文泰疑惑地问:“这是什么逻辑,我怎么越听越糊涂呢?” 曰:清官或以清廉为恃,犯上非忠,直言强项,君以何名弃罢之?弃罢清官,则民不喜,不喜则生怨,生怨则国危,是以清官多不可用也。…… 苏绰徐徐道来:“清官因操守清廉,无所顾忌,就会梗着脖子批评你,冒犯你。你又能琢磨什么借口来除掉他呢?你毫无理由地罢免清官,老百姓肯定不高兴。老百姓不高兴,就会引起民愤,那国家就危险了。清官大多是刺头,所以不能任用。” (苏绰)厉声曰:君尚有问乎? 苏绰忽然严肃地对宇文泰说:“你还有问题吗?” (宇文泰)大惊,曰:尚有乎? 宇文泰吃了一惊,“您还有什么指教?” 绰复厉色问曰:所用者皆贪渎之官,民怨沸腾,何如? 苏绰又严肃地提问:“如果你任用都是贪官,使老百姓的怨愤就像开了锅的沸水,你怎么办?” (宇文泰)上再移席而匍匐问计。 宇文泰一惊,爬过来,靠近苏绰,虚心请教:“您说咋办呢?” 绰笑曰:斥之可也。斥其贪墨,恨其无状,使朝野皆知君之恨,使草民皆知君之明,坏法度者贪官也,国之不国,非君之过,乃官吏之过也,如此则民怨可消。 苏绰哈哈一笑,回答:“对大贪官,毫不含糊地罢免严惩,让朝野臣民都知道你对贪官恨之入骨,让乡间民众都认为你很英明,而败坏国家法度的是那些贪官污吏。国家治理成这个样子,和你无关,全都是那写贪官造成的。你这样办,百姓的怨气就了。 又问:果有大贪,且民怨愤极者,何如? 宇文泰问:“特大贪官,民愤极大,如何处置?” 曰:杀之可也。检其家,没其财,如是则民怨息,颂声起,收贿财,又何乐而不为? 苏绰答:“对大贪官处以极刑,抄家没收全部财产。这样做,民怨就平息,百姓就歌颂,没收的巨额财产就收缴国库,一举三得,何乐不为?” 遂言之:用贪官以结其忠,弃贪官以肃异己,杀大贪以平民愤,没其财以充宫用,此乃千古帝王之术也。 “总之,任用贪官培植死党,铲除贪官消除异己,诛杀贪官平息民愤,没收贪腐充实国库,这就是千古来帝王玩弄的治国权术啊。” 上称善。 宇文泰颔首称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