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李治问大臣:我想要废后,徐茂公是如何回答的?

时间:2025-04-20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即使古代的,看似可以为所欲为,其实在有些时候并不是这样的,很多事情都要与文武百官商议,不能刚愎自用。

皇帝也没那么好当,天下大事必须由他做主,手腕太过强硬,不听从大臣们的意见或建议,就有可能留下昏君、暴君的骂名;在重要事情上没有主见的话,会显得过于软弱,开创不了丰功伟绩,想要成为名流千古的好皇帝挺难的。

大臣要是对妻妾不满意的话,可以把她们个休了,别人并不会说什么,假如皇帝对皇后有意见,想把她废掉的话,肯定会有大臣反对,甚至敢怒怼皇帝,就曾遇到过这样的问题。

李治在众皇子中排行第九,母亲是,与大哥、四哥同属嫡子,四岁时被封为晋王。

唐太宗原本对嫡长子李承乾寄予厚望,还把他册立为太子,想在百年之后让他继承大统,奈何李承乾心太急,因逼宫失败被废,而魏王李泰不成气候,李治自然就成了太子之位最合适的人选。

贞观二十三年,唐太宗因病去世,李治登基称帝,一生勤于政事,开创的“”,颇具贞观之遗风,先后灭掉了西突厥、百济及高句丽,使得版图达到最大,近1300万平方公里。

客观来说,唐高宗李治称得上雄才大略,甚至可以与父亲唐太宗相媲美,但他在改立皇后这件事让,遭到了多数大臣的指责和反对。

李治还是太子的时候,因一次偶然的机会,与大他四岁的相识,确认过眼神,认为武则天就是他嘴爱的人,而当时武则天是唐太宗的妃子,两人只能把爱意深埋心中。

虽说时间是最好的解药,久了就可以忘记一个人,但也不是绝对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李治对武则天的思念不减反增。

唐太宗驾崩后,按照宫中的规定,武则天到感业寺落发为尼,每天吃斋念佛,过着平淡无奇的生活,正当她以为下半生都会寺庙中度过时,上天给了她一次机会。

唐高宗带着来烧香,再次见到了武则天,岁月仿佛没有在她脸上留下痕迹,她依旧是那么美丽动人,两人四目相对,一切尽在不言之中。

王皇后是何等的聪明,一眼就看出了皇帝对武则天的深情,她不仅没有吃醋,反而主动劝说高宗纳武则天为妃,目的是想通过武则天打击一下得宠的。

自从武则天受宠之后,萧淑妃逐渐被冷落了,王皇后开心不已,但让她没想到的是,武则天并不甘心只做个贵妃,皇后的位置才是她想要的。

此时的王皇后内心后悔不已,简直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就想以皇后的身份压制武则天,但她压根就不是武则天的对手。

永徽六年,唐高宗在一次上朝的时候,提出了废王皇后,改立昭仪为皇后的想法,大臣们顿时炸开了锅,尚书右仆射褚遂良反对态度尤为坚决。

退朝之后,高宗把(李绩)留下,问道:“朕对王皇后不满意,要把她废掉,立武昭仪为后,爱卿乃朕的心腹大臣,对此事怎们看?” 徐茂公为官多年,深谙皇帝的心思,即使自己反对的话,也并不能改变皇帝的主意,还会因此得罪高宗和武则天,以后肯定没有好下场。

经过认真的思索,他清了清嗓子,平静地说道:“此乃陛下之家事,何必更问外人!”意思是说,让谁做皇后,都是你自己的事情,与我没有半毛钱关系。

徐茂公明哲保身的做法,得到了高宗和武则天的信任,死后得以陪葬昭陵,而反对废后的褚遂良被贬出京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西域小国献给明朝一只狮子,大臣却天天盼着它死,真相竟然是因为太会吃了!

中国古代历史,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一部中原文明与周边游牧文明的关系史。无论哪个朝代,都会与周边游牧部族与小国,发生千丝万缕密不可分的联系。双方关系紧张时,就会出现大军出塞,千里远征的惨烈战争,双方关系缓和时,则会出现公主和亲,万国来朝的盛况。 每当中原王朝强大之时,凭借其强盛的武力与发达的经济,会成为周边众多小国部族的宗主国,诸多都会对中原王朝表示臣服。表示臣服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册封,二是朝贡。所谓册封,就是每当藩属国发生皇位交接传承时,必须上报朝廷,由朝廷颁布谕旨予以册封认可。所谓朝贡,就是藩属国应当定期或不定期派遣使者,参拜中原,并同时进贡各种礼品,以示恭顺之意。而中原皇帝也会同时予以丰厚赏赐,价值往往远超贡品,即所谓“厚往薄来”,以显示泱泱大国的实力与大气。 藩属国向中原皇帝进献的贡品,可谓五花八门,花样百出。从衣食住行日用之物,到穷极奢华的奇珍异宝,几乎无所不备。在这些贡品中,珍禽异兽是一个重要门类。因为金银珠宝、珍馐美食这些东西,中原皇帝的皇宫之中,已经应有尽有,唯独来自千万里之外异国他乡的各类珍禽异兽,让中原人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着实大开眼界,因此颇受欢迎。 建立之后,以其强大无比的国力称雄亚洲,甚至还进行过七下西洋的壮举,使得明朝声威远播海外,在位时,藩属国达到的一百多个,甚至万里之外的非洲都有明朝的藩属国。在此背景下,很多珍禽异兽也得以漂洋过海来到中原,以至于永乐十三年,非洲麻林国的长颈鹿都出现在明朝京师,引起轰动。 《明孝宗实录》记载,明弘治三年,明孝宗在位期间,西域小国迤西,派遣贡使满剌土儿等人,千里迢迢来到明朝京师,朝拜明孝宗。迤西贡使随行还带来丰厚的贡品,其中有一头猛兽格外引人注意。此猛兽体型庞大,毛色棕黄,吼声震地,脖子上还有着浓密的鬃毛,乃是一头威猛的狮子。 中原内地的猛兽只有虎豹之属,古来不产狮子,正因为其稀有罕见,在古人眼中狮子是真正的百兽之王,所以古代宫殿、陵寝之前,多有石狮子雕像,以示威严。明孝宗虽贵为天子,对活狮子也是听说过没见过,大感兴奋,引为盛事,特意“召各番使进入大内看戏狮子”,组织各国使节一起进入宫中观赏狮子。 明孝宗对迤西国进贡的狮子非常满意,特意加恩降旨,命令对迤西国使者“宠其使臣,厚加优待”,“临行又差内官伴送”,使者告辞时,还破例让宫中内监一路护送。明孝宗的行为,引起了大臣们的不满。大学士为此特意上表,认为“迤西国一蕞尔小夷”,皇帝却对其使者厚加赏赐,让他们“大赉御品、夸耀而出”,甚至“又差内官伴送”,违背祖宗旧制,“京城内外,有识之人无不寒心,以为自祖宗朝以来,未尝见有此事”。 不仅如此,刘吉还上纲上线,认为明孝宗此举纯属玩物丧志,之所以会做出这种违背祖宗旧制之事,无非就是因为喜欢那头狮子,才导致“屈万乘之尊,为奇兽之玩”。紧接着,刘吉再次上表,这次他把矛头直接对准狮子。刘吉在奏章中,对那头狮子提出了一个解决办法。 刘吉知道狮子是皇帝心爱之物,明孝宗一向又以恭谨节俭闻名,所以他选取的攻击角度既狠又准。他在奏章中写道:“闻狮子日用羊二只饲餋”,狮子一天需要吃两只羊,“年计之”,一年之内就要吃掉七百多只羊,要是狮子活十年,就要吃掉七千多只羊。不仅如此,为了伺候好狮子,皇帝还“常拨校尉五十名看守狮子”,“此皆无益之费,所当省者”。为了一头野兽浪费如此之多人力财力,完全可以把这笔费用节省下来。 既然这头狮子如此“罪大恶极”,到底该如何处置它?刘吉提出一个解决办法:“绝其羊只,免人饲养,听其自饿死”,一句话,把它饿死算了。明孝宗一向以善于纳谏著称,也确实躬行节俭,但刘吉这个办法,他却没有采纳,“留中不发”,置之不理。大概是考虑到这头狮子毕竟是外国贡品,好歹也是人家一片心意,如果就这么给饿死了,怕造成不好的“国际影响”。所以这头狮子得以活了下来。但明孝宗也部分采纳了刘吉的建议,从此下令,停止了各国进贡狮子。 随机文章阿帕奇战斗机杀伤力惊人,海湾战争中摧毁500辆坦克揭秘大脑极限的恐怖,超级天才改变人类发展轨迹/开发大脑获超能力一亿倍光速飞出银河系要多长时间,14个小时横穿银河系(难以实现)宇宙为什么是黑的,宇宙中没有大气看不到亮的(肉眼看不见)为什么鞋踩在岩浆上会弹起来,湿冷鞋子踩踏岩浆会被反弹(二氧化矽)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梦到我的老师是咋回事

梦见我的老师,得此梦,生活好运,事业顺利,得他人相助者,财运更可提升,为人坦荡,可得他人相助。如做此梦,身边小人颇多,与他人间交恶,彼此事业间难以有所提升,心中不安。秋天梦之吉利,夏天梦之不吉利。性格固执之人梦之,往东北求财,乃是财运良好之迹象,求财之人,切莫因小事与他人间有斗争之想法,则事业难以顺利之征兆。失恋之男人梦见我的老师,得此梦乃是财运良好之征兆,得他人信任,求财可更胜一筹。主事业中可有好运之预兆,乃是吉兆,家庭和睦者,财运可得。创业者梦之,主事业可得他人相助,得贵人之提拔,财运有所提升。刚失恋之女人做梦梦见我的老师,情感好运,与爱人伉俪情深,夫妻恩爱,感情幸福。离婚之女人梦到我的老师,生活多有不顺之事,主事业发展难以顺利,被小人所利用者财运不得。恋爱中之男人梦到我的老师,因金钱之事与家人争吵颇多,与家中长辈有冲突者,财运难以兴旺。离婚之男人梦到我的老师,身体状况不佳,乃是与他人间正面冲突者,相处有不和之迹象,切莫因小事倚老卖老。从事哲学,辩论等相关行业者梦见我的老师,往东走吉利,往西走不吉利,求财之人不可与他人纷争过多,生活有不利之意。
标签: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