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考试刚刚结束,深受咸丰帝器重的柏葰即获得拔擢,升任文渊阁大学士。
柏葰,蒙古正蓝旗人,年间曾出任总管内务府大臣、兵部尚书等要职,无论治民、治吏、治兵,均有可圈可点之处,可谓能臣良将。
此次咸丰帝命其为文渊阁大学士兼军机大臣,正一品,位极人臣,可见圣眷甚隆。
图片来源于网络 然而,就在柏葰在官场上顺风顺水的时刻,顺天府乡试却出了岔子。
农历九月十六日科举发榜,十月初七日,御史孟传金上奏朝廷,参劾列榜第七名的举人平龄考试作弊。
平龄,满洲镶白旗人,平时爱唱京剧,文化水平不高。
咸丰帝对此事颇为重视,下旨命怡亲王载垣、郑亲王端华等认真查办。
这一年为干支纪年的戊午年,史称“戊午科场弊案”。
载垣、端华等官员一查,查出平龄的考卷的确遭人涂改、调换过,作弊的事实无可辩驳。
由此入手,载垣等发现戊午科举考试中有五十份试卷存在作弊嫌疑。
更糟糕的是,一条线索显示柏葰直接参与了作弊案。
考生罗鸿绎为了能中举,私下里“交通关节”,向兵部侍郎李鹤龄请托,李转而求同考官浦安关照,浦又跟柏葰的门丁靳祥打了招呼,最后柏葰同意调换罗的试卷使其中举。
事后,浦安得银300两,李鹤龄得银200两。
柏葰收浦安贽敬银16两,收罗鸿绎贽敬银12两。
靳祥很快被捕,未结案时即在狱中蹊跷死去。
图片来源于网络 咸丰九年二月十三日,载垣等人向咸丰汇报案情,并请将柏葰“比照交通嘱托,贿买关节例,拟斩立决”。
在此插播一个背景,清末的科举考场上,乌烟瘴气,作弊已成风气,主考官受贿乃司空见惯,君臣皆知,人们并不以为是什么弥天大罪。
比如,曾任云南学政的吴和甫家贫,咸丰帝得知后让他任顺天府丞,并谕曰:“朕闻顺天府丞每逢考试卖卷,可得千金,聊偿汝在滇之清苦。
”可见,咸丰帝对科举作弊情事心知肚明,而且默许纵容。
当“斩立决”的处理办法交给咸丰帝时,柏葰以为凭借自己的地位和皇上的宠信,必不至死,最终所得处分无非革职、遣戍边疆之类。
无奈,柏葰没有遇上好时候,他打错了如意算盘。
首先,必须承认,“上犹有矜全之意”,咸丰帝确实有意袒护他,屡问“柏葰有无屈抑”,但“诸臣默无一言”,无人附和。
此时肃顺任礼部尚书、内大臣,在职位上低于柏葰,但同样深受咸丰帝器重,而且飞扬跋扈,群臣都惧怕他。
图片来源于网络 肃顺、载垣等人向来与柏葰不睦,双方常常明争暗斗。
肃顺想借此铲除异己,在咸丰帝面前进言,称科举乃取士重典,关系重大,必须以严刑治积习,力主将柏葰处以极刑。
其次,咸丰八、九年之际,正在遭遇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内乱,官场腐败、国事糜烂。
年轻的咸丰帝有意秉持猛以济宽、执法从严的精神,来整顿朝纲、刷新吏治。
咸丰帝正打算从这场科举弊案下手,将它树立为铁腕反腐败的标本,从严从重处罚,以儆效尤。
咸丰九年二月十三日,咸丰帝召见群臣,谕曰: “柏葰身任大臣,且系科甲进士出身,岂不知科场定例?竟以家人干请,辄即撤换试卷。
若使靳祥尚在,加以夹讯,何难尽情吐露?既有成宪可循,即不为已甚,就所供各节,情虽可原,法难宽宥,言念及此,不禁垂泪!柏葰著照王大臣所拟,即行处斩。
” 由此观之,咸丰帝内心极为矛盾,以至于这位九五至尊毫不掩饰自己“垂泪”。
咸丰是不忍处死这位功勋卓著的大臣的,但为了显示整顿朝纲的决心,又不得不如此。
图片来源于网络 柏葰得此结果大为震惊,临刑前破口大骂,称肃顺他日必遭报应。
咸丰十一年十月,柏葰的预言应验,肃顺在“”中落败,被斩于菜市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而属猪人在这一方面也是比较欠缺的,他们负能量比较重,一旦遭遇失败很容易一蹶不振。
而且平时也不懂得为自己的成功而喝彩,不怎么认可自己的付出和优秀,所以在他们眼中很容易产生自我怀疑,从而陷入窘境。
要想树立强者思维,就要从改变个人意识开始。
人们对曾国藩已经是非常熟悉了,这位晚清时期的名臣在清末发挥了重要作用。
单单说曾国藩组建了湘军就知道,能够打败,曾国藩的湘军是功不可没的。
假如没有曾国藩,那么晚清的问题就会又多一个,毕竟太平天国的实力不可小觑。
在这时候,一个女人改变了的走势,这个女人就是。
不得不说清朝的灭亡,与慈禧有直接关系,这个女人只懂得自己享受,完全不顾江山社稷。
举个例子来说,清末国库空虚的情况下,慈禧还只顾得给自己办寿宴,这样的寿宴已经是清朝国库无力支付的了。
不过清末时期,出现的最后一位有实权的皇帝就是咸丰帝。
从咸丰帝之后,清朝的皇帝都已经是傀儡了,即使是末代皇帝溥仪也是如此。
本来不应该是皇位继承人的咸丰,竟然三个哥哥都相继去世了。
结果咸丰帝继位,成为了清朝历史上最后一位有实权的皇帝,其后的,都被慈禧架空。
咸丰帝是清朝第九位皇帝,作为清朝最后一位有实权的皇帝,咸丰帝的能力还是有的,只不过他在位期间,问题百出。
当时的咸丰帝有振作之心,可是实力不允许。
当时的清朝已经是问题百出了,无论是谁继位,恐怕都难以扭转局面。
咸丰继位之后,面对的第一件事就是太平天国。
这时候一个人出现了,此人就是曾国藩,不可不承认曾国藩在平定太平天国方面立下了赫赫战功,这一点在当时来说几乎是无人能够相比的。
太平天国出现之后,两年的时间里,太平军先后攻取了汉阳、岳州、汉口、南京等南方重镇,这就代表了清朝的统治即将受到威胁。
太平军的进攻,在短短四年的时间中,太平军不断的壮大,已经到了有推翻清朝的可能性。
咸丰三年,咸丰帝下旨曾国藩组建湘军,正是这样的一支军队,让太平军遇到了对手,这支军队的组建者正是曾国藩。
曾国藩以罗泽南的湘勇为基础,组建了湘军。
到了咸丰四年,太平军已经是进攻了清朝大部分疆土,同时清朝的很多重镇都被太平军占领。
在这一年中,太平军的高级将领石达开进攻湖南,此时的曾国藩完败,万万想不到曾国藩会败得如此之惨。
面对失败,曾国藩差一点跳河自尽,幸好被部下所救。
石达开后来被调往安庆,曾国藩重整湘军,取得几场胜利。
就是这几场胜利,让曾国藩的湘军名声大震。
湘军取得胜利之后,清朝的西线得到短暂的稳定,东线却非常不乐观。
太平军在东线先后攻下了南京、扬州,这让咸丰帝感到了危险。
按照这样的进攻速度,太平军恐怕不用几年时间,就可以打到清朝的京城。
为了收复扬州,咸丰帝集中将士中的精锐部队,经过恶战之后,终于将扬州收复。
面对如此强大的太平军,曾国藩想了一个办法,就是扬州高邮湖是个大湖,地势很高。
历史上这里发生过很多战争,假如掘开高邮湖,那么扬州当地的太平军肯定会死无葬身之地。
不得不承认这个办法是非常残忍的,太平军是清朝的敌人,可是清朝的百姓就遭殃了,高邮湖的面积非常大,水患无穷,在这样的情况下百姓肯定会无人生还。
那么咸丰帝是如何回复的呢?奏折递给咸丰帝后,过了十天的时间,回复了九个字:城可缓取,勿伤吾百姓。
本来曾国藩想要,结果咸丰帝的意思就是扬州城可以慢慢打,但不要伤了城内百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