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德成,元末明初之人,性格很豁达,为人十分机敏,而且好酒。
曾和其兄郭兴一起为征战沙场,并且立下不少战功,也是在朱元璋在位期间,为数不多能苟活下来的功臣之一。

当朱元璋登基称帝后,许多当年追随他的将领们纷纷被加官进爵,待遇丰厚,成为了中的达官贵族,而郭德成却非常满足的做了一个普通的官吏。
有一日,朱元璋对郭德成说道:德成啊,你随我征战多年,功劳也为不小,我给你个大官当,你议下如何啊?网络配图 郭德成深知位居高位,伴君如伴虎,立即推辞说:感谢对我的厚爱,但是你看我,脑袋瓜也不灵活,政事也不懂,每天就好喝酒,若做了大官,岂不是会误国误民。
朱元璋见他心智坚定,不由暗自赞叹他不谈劝色,心中还暗自高兴,于是给郭德成赏赐了大量的美酒和钱财,并且经常请他来御花园喝酒。
有一天,郭德成应召前来御花园陪朱元璋喝酒,花园内风景优美,而桌上山珍海味美酒芳香,他顿时酒兴大发,连称好酒好酒,和朱元璋痛饮起来。

杯来盏去间,郭德成脸色潮红,但是依然不停的再喝,最后烂醉如泥,结结巴巴的说道:谢谢皇帝赐酒下臣!网络配图 朱元璋见他的醉酒的样子,头发散乱不堪,嘲笑说:你看看你的头发散乱,语无伦次简直是个醉鬼疯汉。
郭德成摸摸自己的头,脱口道:是啊,皇上,我也讨厌我这乱糟糟的头发,我要把它剃光,那才是痛快呢! 朱元璋一听,立马变了脸色,心中暗骂这小子居然如此大胆,犯我的忌讳。
原来朱元璋少年时候曾当过和尚,做了皇帝后最忌讳的就是“僧”和“光”二字。
郭德成酒后无意触犯了忌讳,生气的朱元璋马上命人把郭德成赶走了。
网络配图 等郭德成回家后,酒醒了,想到自己在酒桌上的失言,立马冷汗之下,恐惧不已,责怪自己怎么这么糊涂,感觉朱元璋不会轻易放过自己,日后恐有杀身之祸,干脆不做二不休天天喝酒装疯卖傻,后来直接跑进了寺庙剃了光头,当起了和尚,成日念经。

朱元璋在得知郭德成当了和尚后,立即心中的疑虑全消,还向其他大臣赞叹道:“德成真的是个奇怪的男子啊,原来我还以为他讨厌头发是假的,原来想不到他真的就是一个醉鬼和尚”。
后来的朱元璋诛杀了不少开国的大臣,而郭德成因为自己的睿智,保全了性命逃过劫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帮李渊起兵的功臣唐太宗为什么会不重用?真相是什么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帮李渊起兵的功臣 唐太宗不予重用 原因不是李世民铲除异己 ,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公元618年的八月六日,刚当上没有多久的唐高祖李渊,就对十七位臣子进行了奖赏,这十七人大都是参加太原起兵,对李渊当上皇帝有很大帮助的人,除了对这些人加官进爵,李渊还赋予他们一个特权,那就是可免除死刑。 除了李世民、裴寂、刘文静可免除死刑两次之外,其他十四人可免除死刑一次,然而,到了公元619年,刘文静就以谋反的罪名被唐高祖赐死了(事实上刘文静并没有谋反)。另一位功臣赵文恪(特恕一死),由于在与敌人作战的时候,弃城而逃,也被李渊给赐死了。 除了被李渊赐死的这两位功臣,其他的如裴寂、刘世龙、柴绍、殷开山等帮助李渊起兵的功臣,到了唐太宗李世民时期并没有受到重用,这是为什么呢?原因不怪李世民。 武德九年的九月份,当上皇帝的李世民先是下诏宣布参加“”的、、尉迟敬德、、五人为一等功劳,并封为国公。 到了十月份,李世民又分封了四十三位功臣,虽然当初帮助李渊太原起兵的功臣,有八人同样获封,比如裴寂,他虽然位列功臣第一位,有1500多封户,但是,他在武德九年的一月份,就被免去左仆射一职,改任名誉极高,其实是虚职的司空。 这些“太原功臣”,除了驸马柴绍被优待以外,其他人的封户都不多,并且在唐太宗时期再没有受到重用,裴寂更是被李世民流放到静州,最后凄惨的死去。 看到这里,很多人都觉得唐太宗李世民是在铲除异己、扶持亲信,其实,这种观点是不对的,当初帮助李渊起兵的“太原功臣”,未能受到唐太宗的重用,其实一点都怪不得李世民。 裴寂这些“太原功臣”大都是武将,并不像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尉迟敬德等人那样具有过人的文才武略,大多数的“太原功臣”本是的低级官员,只因投靠了李渊、参见太原起兵,才成为功臣中的一员。 到了唐太宗时期,天下大局已定,皇帝李世民更需要一些文韬武略过人的臣子来参与朝政,来治理国家,而当初的那些帮助李渊起兵的功臣,早已经不能满足时代发展的需要,他们自身的才华、素质限制了他们自身的发展,所以,皇帝李世民才不重用他们。 另外,被唐太宗李世民重用的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等人,的确极大的促进了贞观盛世的形成,这从另一方面也证明了李世民识人、用人的过人本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武将康茂才:为什么迟迟被列为明朝开国功臣?
康茂才简介上提到康茂才生于公元1313年,蕲县人,字寿卿,曾官至同知大都督府事,公元1368年的时候,康茂才跟随北伐,三年后攻下兴元后,在班师回朝的途中,康茂才病逝,死后被追封为蕲国公,谥号武义。 图片来源于网络 康茂才年轻的时候就学识渊博,通晓许多经史大义。作为人子,康茂才也是非常孝顺,一直侍奉母亲,母亲死后一直在守孝。末年的时候,起义军打到了康茂才的家乡,于是康茂才自己着急人马,保卫自己的家乡,被朝廷封为长官,后来被调任镇抚。 就这样,康茂才慢慢走上武将之路,相机参加了不少战事,还与众将收复了九江,消灭了蕲水的黄连寨,于是朝廷让康茂才屯兵在裕溪和采石等地,并任命康茂才为同知总管的府事,不久后因为康茂才表现优异,又被升到淮西宣慰使和都元帅。 1355年,带领军队渡江,当时康茂才还驻守在采石,一直坚守长江。朱元璋便开始攻击康茂才,康茂才顽强抵抗,多次打退朱元璋的进攻,后来将康茂才骗出城,并将康茂才的部下都杀死了,于是康茂才便带着残兵在天宁洲。1356年朱元璋又攻下天宁洲,康茂才又开始逃跑,不幸的是后来康茂才被朱元璋抓住了,朱元璋并没有杀他,于是康茂才从此便开始给朱元璋卖命,为朱元璋打下不少城池,最经典的就是康茂才大败,朱元璋十分高兴。 康茂才评价 康茂才是元末明初著名的武将,在朱元璋发起大起义之后,康茂才在多次和朱元璋作战后被朱元璋抓住,康茂才便投降了朱元璋,开始为朱元璋打天下,他为朱元璋打下了很多战略要地,对大明的建立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那么后世对康茂才评价是怎样的呢? 图片来源于网络 宋濂曾这样评价康茂才:康茂才通晓经史,以孝闻名,为人还特别仗义,经常帮助有需要的人。行事,而且非常有志气。康茂才一生参战无数次,建立无数功勋,是一位不朽的将领。 张廷玉主要是根据康茂才大败陈友谅这件事评价康茂才,张廷玉说陈友谅是个非常厉害的人物,康茂才不惧危险挺身而上,这份气概震动天地。 一些文学作品中也有不少对康茂才的评价,古典小说《英烈传》中记载康茂才本是元朝的江西参政,后来因为朝廷昏庸便辞退隐居,因朱元璋起义,康茂才便特别朱元璋,屡建奇功,是一位不可多得的英雄人物。 后世在整理明朝历史的时候将康茂才划入开国功臣的行列,康茂才可以说是当之无愧,因为康茂才投降朱元璋后,收复了太多重要的城池,如洛阳、平江、开封、山东等,这些地方的收复,都为朱元璋建立大明江山奠定了稳固的基础,所以在康茂才跟随徐达北伐班师病逝后,朱元璋追封康茂才为蕲国公,还赐了谥号武义,这无疑是对康茂才最高的肯定。 康茂才的贡献 康茂才是明朝初期著名的将领,一开始康茂才是为元朝效力,后来被朱元璋抓住,投降了朱元璋,康茂才对明朝的建立是有非常大的功劳的。所以康茂才的贡献要分为两个时期,一是康茂才在投降朱元璋之前,二是在投降朱元璋之后。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投降朱元璋之前,康茂才一直是坚定不移地为元朝卖命,自从康茂才在家乡自己组织保卫军保卫自己家乡后,康茂才就开始带领军队抵抗朱元璋的起义军,曾收复了九江,还捣毁了蕲水的黄连寨,之后就一直在采石等地驻守,后来朱元璋打过来的时候,康茂才多次击退朱元璋的军队。 在康茂才投降朱元璋后,康茂才的贡献更是非常突出。首先便是康茂才大败陈友谅,1361年朱元璋亲征陈友谅,康茂才带兵攻下安庆、江州等地,陈友谅逃往武昌,康茂才更是,攻下不少城池。1363年陈友谅围困洪都府的时候,康茂才又一次跟随朱元璋前往救援,还参与了著名的,陈友谅兵败而死,班师回朝后,康茂才被封为金吾侍卫军亲军都护。1364年,康茂才又跟随徐达大破庐州,多夺取了江陵、湖南等州县。1365年康茂才担任神武卫指挥使。 朱元璋后来攻打的时候,张士诚本来已经撤退,康茂才又带兵追击,大败东吴军。1366年,康茂才攻破淮安、湖州,直接将部队开到平江(即今天的苏州)。 朱元璋称帝后,朱元璋派徐达北伐,康茂才又跟着军队评定了山东,还夺取了洛阳、开封等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