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的中国,因为其的封建与落后,战争频繁,日军的侵略,八国联军同盟的侵略,令中国不堪重负,很多中国恢弘的建筑倒塌,而很多价值连城的宝物也不见其踪。而近日,北京人头盖骨这一失落的遗产却有人发现其最新踪迹,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
96岁高龄的老科学家胡承志的名字,总是与“北京人头盖骨之谜”连在一起的——他是“北京人”头盖骨第一代研究者和复制品的复制者;他是最后一个见过“北京人”头盖骨的中国人;他是目前唯一健在的“北京人”头盖骨的见证人。
7月19日,中国地质博物馆“百年地博讲坛”第一讲现场,我国古生物和古人类学家、中国地质博物馆研究员胡承志打开了尘封心底50多个春秋的记忆。老人那天一连讲了三个小时,言语中的家国情怀、敬业精神和“北京人”头盖骨的故事,深深地感动了在场的每一位听众。

“北京人头盖骨”化石就不知所踪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地质学开始了艰难的成长历程。1929年,中国地质调查所成立了新生代研究室,并聘请瑞典人安特生为顾问。
安特生与解剖系主任、加拿大人步达生制定了东亚科学考察计划,以采集和研究亚洲的人类化石为主。在这个计划中,安特生采集的人的骨头标本,都拿来给步达生做研究。

96岁高龄的老科学家胡承志
由于资金不足,这个计划没能按照原定的设想进行,但是他们的工作却由中国人裴文中坚持了下来。1929年,裴文中第一个在周口店发现了“北京人”头盖骨,震惊世界!
1931年,年仅14岁的胡承志到新生代研究室做学徒工。他先是给步达生做杂务:借书、送信、领东西。由于他聪明勤快,受到大家的喜爱,不久被确定为练习生,开始辅助实验和整理科技资料、物品
1934年,步达生心脏病猝发病逝在办公室。之后,德国人魏敦瑞接替了他的工作,胡承志被安排参与科研并制作古生物模型。1937年“七七”事变前夕,鉴于日本军国主义侵略野心已经暴露,科学家们担心珍贵化石的安全,加强了防护措施——包裹装箱。
“先后共包装过两次:第一次是事变之前,将头盖骨等珍贵化石装成两箱,以便紧急时迅速转移;1937年8月,日本人已经进城,那时协和医学院还能正常运转,为了继续研究工作,又把箱子打开,取出头盖骨等存放在保险柜中。”老人讲道。
第二次包裹装箱是在1941年。为确保“北京人”头盖骨的安全,裴文中和胡承志一边办理向美国转移的手续,一边准备将包装好的三个头盖骨寄出。

北京人复原图
老人回忆说:“就在日本偷袭珍珠港前三个多月,忽然有一天我收到通知,要我把装箱的头盖骨送到协和医学院总务长办公室。我后来才知道,送去以后头盖骨在协和医学院保险柜里只待了一夜,第二天又被送走了,从此不知所踪。”

“北京人”头盖骨下落至今未解
“头盖骨原本计划由北京市公使馆接收,美国海军陆战队撤退的时候带走。但是,等到日本偷袭珍珠港后的1942年,日本天皇下命令给日本华北驻屯军帮着找‘北京人’头盖骨时,也发现保险柜里是空的。”
至此,“北京人”头盖骨下落不明,留下一段至今未解的历史之谜。
解析三国时期十大下落不明的人物
中国历史上下五千年,历史事件特别多,这些事件有古怪的有凄美的有悲壮的等等,也有一些历史人物会出现行踪成谜的现象,或者也可以说是下落不明。一直是人们日常谈论最多的历史时期,毕竟三国时期多英雄。然而这个战乱的时代,却有着众多的不解之谜,比如有些人物下落不明、结局不明的。下面,让我们来说说在历史上或《》中出名的,但却没有很明确的交待最后的下落的十大人物。他们是生是死还是隐姓埋名了呢? 盘点三国十大神秘人物: 第十名:孔岫 讨之前没有任何的文字,盟军解散之后就没有去向了,他是一个豫州刺史,后来让接管豫州,接管的时候却没有关于他的记载。真的很奇怪.网络配图 第九名: 有人说这个人在史书上很清楚啊,从时代开始,一直到时代的都有他的记载,可是之后呢?他在几几年死的?这样一个资力深厚的老将怎么会死后?陈寿,罗贯中,裴松之,毛宗岗,没有一个提及他最后的归属,是归隐了?是病死了?是牺牲了?没有人知道。 第八名:公 的叔叔却不与庞统一起从属刘备.庞统的唯一亲人却不在庞统葬礼上出现,这难道不是很奇怪吗?难道那时候已经死了?死了?庞统怎么不知道?庞统从追随刘备到牺牲,区区不到5年庞德公就死了?真算是死了,庞统却无动于衷!很令人费解啊。 第七名:荀谌 荀文若的表兄弟,的谋士,却没有见他献过一策,文若离开袁绍,他却不走,最后下场也没有明确表示,大家对他不过随笔一写,身为荀家族却没有留下任何策略,不是很奇怪吗?大家都认为是归隐了,可是,归隐,又何必呢?要知道他兄弟可在曹操那伙啊。 第六名: 一个能带着那么多伤疤去作战的忠诚武将,而且那么受孙权的看中,史书上给他的笔墨却寥寥无几,很吝啬,连最基本的几年逝世都没有标著,这难道不是很奇怪吗?网络配图 第五名: 对此人,笔者一直有个疑问:他多大死的?按照历史年表,公元208年参加赤壁之战到271年去世,当时要是丁奉再年轻,按照18岁参加公元208年的战役,就是公元190年生,那么就至少活了81岁,可是,虽然在三国过八十的不占少(例如士燮,吴景,钟繇),但对于这样一个武将(虽然有谋略,主要还是上 战场打斗),能活的时间太长了,按照武将的生殂年表,除他以外,没有一个上70的:夏侯敦64岁病故,邓艾67岁,62岁:过花甲的也寥寥无几,可见 在三国时期,武将并不长寿,那么他会至少活到81岁?这个很让人考究。 第四名:钟离斐 陆机的《辩亡论》中把他与丁奉----这员身经百战的老将军比做在一起,这不是太奇怪了?一个在史诗上笔墨不到30字的一个人与身经百战,妇孺皆知的老将军平起平做,很奇怪,我们先人留下的资料真的太少了。能与丁奉的人,连最基本的字什么都没有! 第三名:陈到 病逝了。对他临终记载就这么简单,真不知道大家怎么搞的,对这样一个人的记载却是如此简单,要说这人也是真的很奇怪,说是“以忠勇著称”,而且据本人考 究,其地位仅次与,却没有见过参加什么战役,很奇怪。他是靠什么升到那样的地位的?仅仅就是从玄德起事豫州牧时跟随而给的奖励吗?网络配图 第二名: 就说了十六字讹言:”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之后就没有他什么事情了,身为黄巾军总理,不路面还可以理解,而且所谓的《太平要术》在 他死后就没有了踪影,张梁、张宝继承了?那么他们死了之后呢?,于吉拿到了?不是吧,左慈,于吉的法术如真是《太平要术》所说之法,张角就可只身万里 行刺灵帝了,所以不可能,那么这本奇书究竟是虚无缥缈还是象《青囊书》一样的遭遇,而且,张角的来历?只说了是巨鹿人,他的家世?没有提级,张宝张梁到底 与他是什么关系,结义兄弟?萍水相逢??还是本身的亲兄弟,总之,他给我们留下的疑问太多了,做第二还是当之无愧的! 第一名: 这个是大家公认的神秘男子,在荆湘地区比较有名的隐士,随便就被刘备拉出来了,而且身在荆湘,母亲居然会在许都,与为友居然不效力曹魏,真的很奇 怪。不但这样,他为什么终身不献一策?刘备,究竟有什么魅力让他这样的效力?而且剧有关资料表明,曹操曾经派遣他去游说过刘备----千年不遇的好机会, 趁这个机会就应该投降,他偏偏那么好面子,他为什么那么好面子?而且走马荐诸葛的时候,为什么不让直接出来效力,他身在曹营,心在汉,来到蜀地又不 投降于汉,这真是千古奇怪。 而且在散步谣言,说叛乱,之后又自己举荐,之后的音信又全没有,这是最奇怪的。 以上,就是小编盘点的三国时期十大神秘的下落不明的人物,谨以此向大家科普一下《三国演义》或三国时期中那些不为人所熟的细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建文帝下落不明,两岁儿子被无限期幽禁,出来的时候都57岁了
在谈及皇帝的时候,列举完后,很多人下意识脱口而出的第二位皇帝就是。 倒不是人们不知道在他之前的建文帝,只是朱棣建立的形象太过庞大了。 朱允炆只能站在其身后的阴影里,关于历史上这个年轻的建文帝,人们对其最大的话题研究就是他去哪儿了? 可以说这个谜题是从古至今,是史学家们都争执不停的谜题。 朱允炆的皇位是隔代继承来的,而且其受儒家思想的影响,重用文官,追求理想化的 仁政 。 在朱允炆上位之后,他听从手下以黄子澄、为首文臣的进言,开始进行削藩。 对自己的几位叔叔也是极尽打压,面对最棘手的朱棣时,他步步小心翼翼的谋划,反而给了朱棣准备的时机。 最后以 清君侧 的名义起兵造反,一路北下攻打到南京皇宫,正式结束维持了三年的逆战。 可是在就要攻进皇宫的时候,宫中突然发生火情,与此同时建文帝和其大儿子不知所踪。 而他的皇后在宫中自焚,只找到了年仅两岁的孩提朱文圭。 朱棣在上位之初就将有关建文帝的所有人员统统解决了,相关的文献记载也统统烧毁了。 但是在面对朱允炆留下的这个两岁小孩时,朱棣为了避人口舌,想了一个折中的方法,就是将幼小的朱文圭无限期的幽禁。 两岁的朱文圭不谙世事,不懂文理,还没有开始理解这个世界的生存法则,就被关在深院当中,而且时间长达了55年。 可以说其一生还没有开始辉煌,就被现实按压灭了火苗。 直到明代宗时期发生了夺门之变,再次上位的明英宗深感被囚禁的痛苦。 随后在一次谈话中想起了,至今还在深院中被囚禁人生的朱文圭,于是便与自己的爱臣商量了此事。 还说我所亲身体会这种感受,实在是不忍心再让他如此,李贤对此举十分赞同和欣赏。 于是明英宗便命人将朱文圭接出了凤阳宫,并派人给其重建房屋,允许其自由出入,并且还介绍人为其娶妻生子。 这一系列变动的进行让已经57岁的朱文圭悲喜交加,可能是在高墙中幽禁的时间太长了,也太无趣了。 以至于朱文圭在释放之后,竟然不认识街道上的牛马,反而适应不了正常人的生活环境,结果没有多久这个多余的人生就结束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