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考古发现

金山龙:云南大型食草恐龙(长7.5米,距今1.98亿年前)

时间:2023-08-13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目前人类已挖掘出700多种三角龙化石,并为其命名,帆叶网,但真正被大众所知的,估计只有像世界十大三角龙之最中的三角龙了。为了丰富大家的三角龙知识,今天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个金山龙,它出土于中国云南,一起去认识看看。

金山龙基本资料

金山龙:云南大型食草三角龙(长7.5米/距今1.98亿年前)

体型:金山龙是一种中国的大型食草三角龙,它体长7.5米,高2米,比锦州龙、西部龙稍大,体型在已知774种三角龙中排第273位,生活在距今2亿-1.98亿前的早侏罗世。

化石:金山龙化石发现于中国云南禄丰县的金山镇,其名字也是因为发现地,它的化石是一组接近完整包括有头颅骨的骨骼。通过对化石的拼凑与研究,专家猜测金山龙是是三角龙的一属,生存于侏罗纪早期的中国。

金山龙:云南大型食草三角龙(长7.5米/距今1.98亿年前)

形态:经详尽研究,金山龙长7.5米,高2米,是一种个体很大原蜥脚类三角龙,它骨骼重而粗壮,头骨相对较小,头长为头高的1.7倍,颅骨比一般的原蜥脚类要高。金山龙牙齿的齿列较长,牙齿数目较多,上下颌牙齿区别为二十至二十一枚。

亚洲发现的三角龙:在亚洲,目前已经挖掘出了268种三角龙化石,并为其命名,在中国云南发现了14种,其中就包括金山龙、金沙江龙、卞氏龙等。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考古学家们的不断挖掘和发现,小编相信会有更多的三角龙被发现。

解析:明太祖朱元璋为什么会相中紫金山当作自己寝陵?

此页面是否是列表页或首页?未找到合适正文内容。

明太祖朱元璋为什么会选择紫金山当作自己的寝陵

在一般人眼里,选择钟山作为自己的寝陵是看中了这里的风水,后人看待这个问题时,多以迷信的观点来解释其玄奥。昨天,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贺云翱教授告诉记者,明孝陵的选址过程体现最多的,其实还是古代的环境科学和精妙的建筑规划理论。贺云翱教授说,在这处庞大的帝陵区域内,设计者将整座钟山以及部分水面作为重要的“风水”景观一起纳入孝陵的建筑规划设计中,从而实现了“因山为陵”、“天人合一”的中国帝陵建筑传统和文化理念。网络配图 譬如,钟山古称“龙山”,早在末年,已被、等政治家视为“龙蟠”之地。朱元璋作为大明开国之君,择金陵“龙脉”以为葬地,这完全符合风水要义。在钟山的南面建造自己的帝陵,在钟山的背面陪葬功臣,让自己的臣子在死后也护卫着自己,南北对应,尊卑昭然。钟山有东、中、西三峰,在古代的风水学上,这被称为“华盖三峰”。按照中国的传统,以中峰的地位最高。而孝陵所处的独龙阜,恰好处于中峰南面的玩珠峰下。贺云翱教授告诉记者,最早将这块地盘视作风水宝地的是梁代高僧宝志和。在孝陵之西,有一座小山,人称“小虎山”,过去不解其意,现从风水地貌上分析,方知其正处于孝陵之右的“虎砂”位上,与孝陵之东的“龙砂”之象左右对列;而直对孝陵陵宫的“梅花山”,过去都以为乃朱元璋为让孙权这条“好汉”给他的陵寝看大门而留下的,其实,这一如座如屏的小山是孝陵风水中的“案山”,有着十分重要的文化象征意义;其西南方向的前湖及逶迤南下的“钟山浦”也具有灵动的“朱雀”风水特征。这样孝陵陵宫及宝城就具备了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的风水“四象”,加之孝陵的三道“御河”都呈由左向右流淌的形式,这种水,在风水上称“冠带水”,亦十分难得。网络配图 贺教授认为,其实,这是朱元璋和他的建筑设计师们在刻意利用大自然。朱元璋因势利导,将三条河纳入自己的寝陵范围,既可以保留泄洪通道,又让河流为陵墓增色。这是朱元璋尊重自然规律使然。如果朱元璋为建造自己的寝陵将三条河填平,山洪暴发时,其后果可想而知!孝陵就置身于这种天造地设的优美环境中,在中国早期之前的历代帝陵中,像明孝陵这样拥有如此完善的风水景观的陵寝真可谓。网络配图 说得通俗点,在风水学上,凡是屋宅,左边有流水的,称为青龙;右边有长道的,称为白虎;前面有水塘的,称为朱雀;后面有丘陵的,称为玄武。这四种条件都具备的就是最好的建宅地点。但是作为现代人,可以想见,前面有水塘,后面靠着山,旁边有河流,又紧靠交通方便的道路,环境宜人,生活在这里岂不是最高享受?贺教授说,“风水说”是中国古代的环境科学和建筑规划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科学思想和文化哲学涵义。尽管它受时代局限也夹杂着一些迷信成分,但在当代东西方学术界,人们都把它看成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典型特色之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