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野史杂谈

公元前841年是怎么推出来的?为何公元前841年是我国历史确切纪年的开始?

时间:2023-08-11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我国的编年史为何起始于公元前841年?说道这个问题,大多数人都会将原因归结于历史资料的缺失。但是小编认为根本的原因是在于一种治理历史观念的确立。众所周知,有一种记录历史的文本被称之为编年史,也就是按照时间、年代的顺序将重大历史事件给系统化的记录下来,这当然很科学而明了的历史体例,也称之为纪年。

其中根据可靠的历史资料记录而形成的编年史,就叫正史,或称信史。世界上最早采用这种体例是我们中国编年史,而且一直延续迄今记录了2853年。这件事是从司马迁写《史记》开头的。《史记》虽然是从黄帝写起的,但是直到共和元年的公元前841年才给予准确的纪年,此后的史家也依此延续,宋代司马光编纂的《资治通鉴》是我国现存编年体史书中影响最大的一部。

公元前841年是怎么推出来的?为何公元前841年是我国历史确切纪年的开始?

也就是说,中国编年史是从公元前841年开始的。国家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的夏商周断代工程,就是为了编订公元前841年之前的历史年表。2000年11月9日夏商周断代工程正式公布了《夏商周年表》,才将中国历史纪年推算到了公元前1300年为什么会是这样呢?

这首先当然是因为司马迁坚守着编订纪年必须根据可靠的历史资料的原则,而他当时掌握的可靠纪年资料又只能追溯到西周共和元年(即公元前841年)。也就是说,司马迁仅追溯到700余年前的具体年代,再往前,即夏商周的记载,仅有世系(各个王在位的先后顺序),而没有具体年代。

本来,司马迁认为自黄帝时代以来应该就有历史纪年,公元前841年以前的历史也是有纪年的;可是他在写《史记》时查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发现历史记录不全,说法也各不相同,模糊不清,真实的纪年没法确定;只有在共和元年(公元前841年)之后的纪年才是连贯一致的,可以确定的,于是他只能以此为开头编订纪年。

公元前841年是怎么推出来的?为何公元前841年是我国历史确切纪年的开始?

但是,为什么历史资料会刚巧在西周共和元年以前的记载就模糊不清、说法不同,而偏偏在此后的记载就编年不辍,把每一位帝王的在位、驾崩时间、一些重大历史事件作了明确记载呢?

这实在是一个值得认真探讨的问题。 有的学者认为认为是战乱和其它各种历史原因将一些历史资料湮灭了的缘故,其实是不足以从根本上解释清楚这个问题的。历史资料的湮灭缺失不可能刚巧只发生在此年之前、而不发生在此年之后。我认为真正的原因,应该是历史记录本身在此年前后发生了一种带根本性的变化。

也就是说,中国的历史纪年之所以在公元前841年前后出现这样重大的转变,是跟一种记录历史的态度、或者说治史观的确立有很大关系。在此年之前,史官们对于应该怎样记录历史还没有能够确立一种必须坚守的准则,所以有的记录了,有的没有记录,有的这样记录,有的那样记录,因而才出现纪年不连贯和不一致的情况。

有在公元前841年之后,人们才公认史官必须按照年代顺序把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正儿八经的、如实地记录下来,而且不管发生了什么大事、不管是什么人干的,这样才得以保证以后的历史都有一致的文字记载,形成连贯可信的纪年和编年正史。

公元前841年是怎么推出来的?为何公元前841年是我国历史确切纪年的开始?

而且我认为这种治史观的得以确立,是跟这一年发生的周召共和的重大历史事件有很大关系的。此时在位的周天子周厉王刚愎自用,行事暴虐。《国语·周语上》有载:“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最终酿成“国人暴动”,导致厉王逃出王宫“出奔于彘”,由召公与周公二相行政,史称“周召共和”。

在成王、康王统治的时期,周朝政局比较安定。后来,由于奴隶主贵族加重剥削,加上不断发动战争,平民和奴隶的不满情绪也随着增长。周朝的统治者为了镇压人民,采用十分严酷的刑罚。周穆王的时候,制订了三千条刑法,犯法的人受的刑罚有五种,叫做“五刑”。像额上刺字、割鼻、砍脚等等.但是,刑罚再严,也阻止不了人民的反抗。

到了西周第十个王周厉王即位后,对人民的压迫更重了。周厉王宠信一个名叫荣夷公的大臣,实行“专利”,他们霸占了一切湖泊、河流,不准人民利用这些天然资源谋生;他们还勒索财物,虐待人民。

那时候,住在野外的农夫叫“野人”,住在都城里的平民叫“国人”。周都镐京的国人不满厉王的暴虐措施,怨声载道。

公元前841年是怎么推出来的?为何公元前841年是我国历史确切纪年的开始?

大臣召公虎听到国人的议论越来越多,进宫告诉厉王说:“百姓忍受不了啦,大王如果不趁早改变做法,出了乱子就不好收拾了。”

厉王满不在乎地说:“你不用急,我自有办法对付。”

于是,他下了一道命令,禁止国人批评朝政,还从卫国找来一个巫师,要他专门刺探批评朝政的人,说:如果发现有人在背后诽谤我,你就立即报告。”

卫巫为了讨好厉王,派了一批人到处察听。那批人还敲诈勒索,谁不服他们,他们就随便诬告。

厉王听信了卫巫的报告,杀了不少国人.在这样的压力下,国人真的不敢在公开场合里议论了。人们在路上碰到熟人,也不敢交谈招呼,只交换了一个眼色,就匆匆地走开。

厉王见卫巫报告批评朝政的人渐渐少了下来,十分满意。有一次,召公虎去见厉王,厉王洋洋得意地说:“你看,这回儿不是已经没有人议论了吗?”

公元前841年是怎么推出来的?为何公元前841年是我国历史确切纪年的开始?

召公虎叹了一口气说:“唉,这怎么行呢?堵住人的嘴,不让人说话,比堵住河流还要危险哪!治水必须疏通河道,让水流到大海;治国家也是一样,必须引导百姓说话。硬堵住河流,就要决口;硬堵住人的嘴,是要闯大祸的呀!”

厉王撇撇嘴,不去理他,召公虎只好退出。

厉王和荣夷公的暴政越来越厉害,过了三年,也就是公元前841年,国人忍无可忍,终于举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暴动。起义的国人围攻王宫,要杀厉王。厉王得知风声,慌慌忙忙带了一批人逃命,一直逃过黄河,到彘(音zhì,今山西霍县东北)地方才停下来。

国人打进王宫,没有搜到厉王。有人探知厉王的太子靖逃到召公虎家躲了起来,又围住召公虎家,要召公虎交出太子。召公虎没奈何,只好把自己的儿子冒充太子送出去,才算把太子保护了下来。

公元前841年是怎么推出来的?为何公元前841年是我国历史确切纪年的开始?

厉王出走后,朝廷里没有国王,怎么办呢。经大臣们商议,由召公虎和另一个大臣周公主持贵族会议,暂时代替周天子行使职权,历史上称为“共和行政”。从共和元年,也就是公元前841年起,中国历史才有了确切的纪年。

这可是一件改变了西周一贯奉行的天子一人专政国体的前所未有的大事。对于当时的人来说,天子的暴虐无道能不能评说?这样的天子能不能赶走?国人能不能这样干?周召共和执政行不行?

这些重大问题不仅会在政治上要经过重大争论才能统一,也必然触动记录历史的史官。这年头发生了这样的事还能不能记录、要不要记录、应该怎么记录?也必然要经过重大争论而形成共识。事实上,当时的史官一定是形成了共识的,而曾经谏厉王弭谤、主张“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的召公的态度,也一定有助于他们形成正确的共识。于是大家就都把那年记住,把发生的事情如实的记录下来,而且约定以后的纪年就应该这么不间断地写下去。

公元前841年是怎么推出来的?为何公元前841年是我国历史确切纪年的开始?

以后的史家虽然由于自己的风骨和境界不逮、特别是受统治者的钳制难于一以贯之,但毕竟因为这种精神的存在,才使中国编年史得以保存许多真实的历史。因此,我们可以认为公元前841年不仅是中国编年正史、信史的开端,也是一种崇高的治史态度和精神的发轫。中国不仅首创了编年史,也首创了一种普世的史学核心价值和历史精神。

正因此,历史才不容篡改,历史才成为春秋,历史才被人畏惧,我们也才敢奢望历史是人民写的。这种以尊重事实、尊重历史、尊重真理为最高准则的精神,也不止于史家、史学,业已成为所有学人、学界及至所有知识分子、知识界共同尊奉的气节风骨和精神境界,成为他们的人生信条,成为中国传统文化最可宝贵的精神传统,成为浩荡于神州大地万古不息的中华民族正气。

2025年的城乡居民社保一次性补缴方案有哪些新变化?(2025

社保补缴新规(最新消息):2025年社保补缴窗口期倒计时!四类人可一次性补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者补15年仅需3000元,退休月领180元;国企老职工免滞纳金补缴;灵活就业者抓住特殊时间段断缴补救期。补缴5年内职工最划算,6万元换每月多领450元,十年回本。红利不等人,1975年前出生、缴费不足10年者务必年底前完成,让晚年生活更有保证。社保缴纳,通俗来讲,是个人或单位依据法律,向社会保险体系定期足额支付保险费用的行为。社保全称为“社会保险”,是依法建立的社保制,旨在保护公民在年老、疾病、工伤、失业、生育等情况下依法从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接下来随新社通app小编一起了解一下“2025年的城乡居民社保一次性补缴方案有哪些新变化?”的详情。城乡社保是否允许补缴中断的社保费用?城乡居民社保缴费可以补交,但具体补交规则需根据社保类型(养老保险或医疗保险)及当地法规来确定。一、城乡居民社保断交补交城乡居民社保断交是可以补交的,但通常只能补交最近三个月的社保费用。如果需要补交更长时间的社保费用,可能需要满足一些特定条件,如户口在本地的居民因个人原因错过了缴费时间,可以申请补缴;或者因缴费年限不足需要补交,才能领取养老金。二、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补交城乡居民医保可以补交。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费实行按年预收制,每年有固定的缴费期,如错过缴费期,通常可以在时间内进行补交。补交医保的费用和享受医保待遇的时间可能因地区而异,具体需根据当地医保来确定。具体情况需要根据当地社保法规来确定,建议咨询当地社保经办机构或查阅相关法规。三、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补交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是可以补交的,大多数地区都允许一次性补交,也允许在办理退休时,一次性补交。补交养老保险的费用和具体法规可能因地区而异,建议咨询当地社保经办机构或拨打12333咨询热线获取准确信息。综上所述,城乡居民社保缴费是可以补交的,但具体补交规则需根据社保类型及当地法规来确定。在补交社保费用时,建议咨询当地社保经办机构或拨打相关咨询热线获取准确信息,以确保自身权益得到保护。城乡社保的补缴法规有何新变动?哪些人具备补缴资格,补缴金额又该如何计算?符合什么状况,社保能一次性补缴?根据《社会保险法》第63条,单位欠缴社保费的,社保费征收机构会责令单位在时间内补缴。具体按险种来说,补缴的情形有三种:1,职工养老保险:适用于单位欠费的情形。补缴时需要提供原始工资凭证、劳动合同等证明材料。对于特殊群体,比如2011年前退休的国企职工、1961-1982年下乡知青等,补缴时需要带上档案材料作为证明。3,灵活就业人员:正常情况下,灵活就业人员是不允许补缴社保的。但在特殊情况下,比如,特殊情况下,允许灵活就业人员一次性补缴至15年。3,城乡居民养老保险:2010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刚开始时,那些已经45岁以上但还没交过社保,或者缴费不足15年的人(主要是1965年前出生的人),到了60岁可以一次性补缴至15年。如果60岁时还没缴满,可以继续缴费至65岁,到时如果还不够15年,也可以一次性补齐。补缴,不是简单的交钱了事,而是需要严格遵循流程来申请:第一步,资格确认:可以通过社保局官网或12333热线查询自己是否符合补缴条件。第二步,材料准备:准备好身份证、参保证明、劳动关系凭证等材料。第三步,申报渠道:单位补缴需要通过电子税务局,个人补缴可以使用掌上12333APP。第四步,费用结算:补缴费用包括本钱和滞纳金,需要在时间内完成缴费。划主要:单位补缴需法定人签字确认,城乡居民补缴需村委会或社区出具证明,跨省转移人员需先完成社保关系接续。

我国一陵墓从未有人敢盗,有人起过邪念,一直被追杀到海外!

人类自从创造了文字这种东西以后,便有了历史的记载,记载着我们人类的事与物,记载着这万世间的所有兴衰。因为有了历史的存在,我们才会慎言慎行,才会发奋图强,才会想要干一番大事业出来,然后可以被自己的子孙后代所惦记,最终达到的宏愿。 我们的世界自人类开天辟地以后,每个国家的兴衰早已经被历载了,不然,又怎么会有中国上下五千年文化的骄傲成绩?又有世界全球通史的文明杰作?对吧,这一切得归功于历史。何谓历史,就是对过去人们发生的事情真实的记录下来,特别是一下优秀伟大人物以及惊天动地的大事件,让我们世世代代的后人都耳熟能详,因为只有学习历史,珍惜历史,我们才能够牢记历史,铭记历史,铭记一些血的教训,少有弯路。下面,就让小编给大家介绍一下历史上的一些大人物和大事件吧。 在我国悠悠的历史长河中,产生过很多大神,如一统六国的,雄才大略的……真是数不胜数! 这些大神生前,权势滔天,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但是,再炙手可热的权势,也管不了身后事,挖了秦始皇的陵,掘了汉武帝的墓,就连“”的的墓,也被打过主意…… 诸如此类的故事,在历史上多如牛毛。但在我国有一号称“天下第一陵”的陵墓,几千年来从未有人敢打它的主意,不论是身怀绝技的盗墓之辈,还是杀人不眨眼的军阀恶棍。这是一座什么陵?正是中华民族始祖轩辕的陵寝——黄帝陵。 黄帝陵古称"桥陵",是历代帝王和名人祭祀黄帝的场所,前422年"作吴阳上畤,专祭黄帝" ,秦灵公在历史上名号不怎么响,但却首开君王祭祀黄帝的先河,这也算是他的功德一件了。 西汉建立之初,刘邦颁布了一道诏令:“吾甚重祠而敬祭。今上帝之祭及山川诸神当祀者,各以其时礼祠之如故。”后来,刘邦命人在桥山西麓建起“轩辕庙”。 公元前110年,为后人所敬仰的汉武帝亲帅十万大军祭祀黄帝陵。十万人的规模,想想都壮观。 自汉以来,桥山黄帝陵也就成为了历代王朝举行国家大祭之地 ,也就是说自以来的各朝各代,都要到桥山对黄帝行祭拜之礼,尤其自唐宋以来,各朝各代不断对黄帝陵整修填土,陵冢规模随之扩大。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不仅祭祀黄帝,修缮陵庙,而且还在轩辕庙设立五品护陵官二人,“五品护陵官”是个什么概念?明朝县令多为七品,也就是说在行政级别上,护陵官比县太爷们还要高出两极,朱元璋对黄帝的敬畏由此可见一斑。 孙中山先生委派要员专程祭祀黄帝陵,并亲自撰写祭文:“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 “世界文明,唯有我先”,简单八字,却是重若千钧,绝不是任何一个民族都能担的动这个名头。 接下来,咱再说点其他的。可能有的朋友知道,所有的帝王陵墓都是正北正南(坐北朝南)或正西正东(坐西朝东),但黄帝陵陵冢的坐向却是的背向西北,面朝东南。 这里边的讲究可大了去了。黄帝陵的这个走向,同桥山、子午岭和号称龙脉的昆仑山走向完全吻合,这就代表着中国地理的基本形态,即“天倾西北,地不满东南”。你说神奇不神奇?真不愧为炎黄先祖! 前文已经说过,几千年来不管是雄才大略的,还是脑袋后边长着反骨的……从未有人敢打黄帝陵的主意,但在的时候,却出了这么一个的人,此人不但杀人如麻,聚众起义,而且还对黄帝陵动了邪念,狂妄地扬言要毁掉黄帝陵。此人是谁?正是清朝“回乱” 事件中的白彦虎。 如果你与爱新觉罗家族争夺江山,这没问题,“有德者居之”嘛,但你口放狂言要掘所有中国人的祖坟,这可真是愚蠢透顶! 当时手握重兵的左宗棠下了一道铁令:“叛乱的人谁投降都可以,投降就可免却死罪,但绝不接受白彦虎的投降!”这就是告诉白彦虎:小子,就是要弄死你! 白彦虎被打的毫无招架之力,一直被追杀到海外,跑到了俄罗斯,这下场可真是凄惨! 不知道大家听到这些大事件和大人物以后,有没有觉得似曾相识呢?或者心中对此有什么特殊的想法呢?还是呢?历史的作用就是这样,惊天动地,让人听完看完后正能量满满的。 历史就像是我们后人的一面镜子呀,因为有了以史为鉴,所以我们才不会接着犯错误,才可以避免漏洞百出呀。还有这些伟大的人,让我们为人处事的时候,或者让领导者们在治理国家的时候,可以有参照物,才能更加轻松速度的完成一件事情呀。所以小编觉得,我们活着一定要好好努力,争取踏进历史记载的行列,让自己干一些丰功伟绩出来,造福人类,造福子孙,称为历史的骄傲者。 随机文章觉得鲁肃憨厚老实?他在单刀会中把关羽骂到无言以对解读世界十大核潜艇,俄罗斯核潜艇15秒内可击沉任何战舰秦始皇陵是谁发现的,陕西临潼县农民杨志发打井时发现战斧式巡航导弹的研发过程,最初精度30米险些夭折1987年新疆和田丧尸事件真相曝光,国外媒体瞎炒作污蔑(制造谣言)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