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冯玄一
01、两则史料背后的荒淫宫廷剧
先来看两段史料:
第一段出自《新唐书》:
(房玄龄)次子遗爱,诞率无学,有武力。尚高阳公主,为右卫将军。公主,帝所爱,故礼与它婿绝。主骄蹇,疾遗直任嫡,遗直惧,让爵,帝不许。主稍失爱,意怏怏。与浮屠辩机乱,帝怒,斩浮屠,杀奴婢数十人,主怨望,帝崩,哭不哀。
第二段出自《资治通鉴》:
散骑常侍房遗爱尚太宗女高阳公主,公主骄恣甚,房玄龄薨,公主教遗爱与兄遗直异财,既而反谮遗直。遗直自言,太宗深责让主,由是宠衰;主怏怏不悦。会御史劾盗,得浮屠辩机宝枕,云主所赐。主与辩机私通,饷遗亿计,更以二女子侍遗爱。太宗怒,腰斩辩机,杀奴婢十馀人;主益怨望,太宗崩,无戚容。
这两段史料,主人公主要是三个:高阳公主、辩机和尚和房遗爱,都讲了同一件事情:高阳公主与辩机和尚私通,事发后,唐太宗大怒,将辩机腰斩。高阳公主由此怀恨太宗,“太宗崩,无戚容”。
在这两段短短的史料背后,是一桩极其狗血的荒唐淫乱宫廷故事。
02、三个主人公的显赫身世
我们先来梳理一下这个故事里三个主人公的身世。
他们的身世,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显赫。
首先是高阳公主。公主,就是皇帝的女儿。高阳公主,是历史上著名的贤君唐太宗的女儿。她深得太宗宠爱,这也养成了她任性傲娇的性格。
其次是房遗爱。看到房姓,熟悉唐初历史的朋友们应该会想到著名宰相房玄龄。不错,这位公子哥正是房玄龄的次子。宰相家的公子,这身世够显赫了。
最后是辩机和尚。很多人对这个人并不熟悉。他在史书上出现的频率也并不高。但是他的出身一样很“显赫”。他是著名高僧玄奘法师的高徒——什么,就是那个去西天取经的玄奘法师?对,你没看错。辩机就是玄奘门下的高徒,而且在当时也很有名气。玄奘的名著《大唐西域记》就是由他执笔按照玄奘的叙述写成的。
一个皇帝的女儿,一个宰相的儿子,一个高僧,他们之间能有什么故事呢?
故事很精彩,超乎你的想象力。
03、超乎想象的三角恋
房遗爱和高阳公主之间并没有真挚的夫妻感情。他们双方都是被权势、门第、父母之命所裹挟,结合在一起也是身不由己。婚后,他们生活并不幸福。一次偶然的机会,高阳公主结识了著名法师辩机。
当辩机站在高阳公主面前的那一刻,她彻底沦陷了。
辩机和尚儒雅俊秀,文采斐然,修为很高。这些品质,恰恰符合一个深宫之中的少妇对男人的全部想象。两个人迅速纠缠在了一起。史书上说:“见而悦之,具帐其庐,与之乱。”从这短短的十一个字背后,可以看出他们之间的热烈感情。
房遗爱自然是知道妻子的不轨行为的。但是他并没有阻止,因为他并不爱她,乐得有人满足她。由此,他们三人之间形成了一种很微妙的平衡,大家各玩各的,彼此心照不宣。甚至夸张到,辩机和尚还给房遗爱送过两个美女。
高阳公主曾经送过一个非常漂亮精美的枕头给辩机和尚。这一见证他们爱情的信物,最终成了悲剧的引发点。
一天,长安的官员在查一桩盗窃案的时候,偶然在辩机和尚的房里发现了那个枕头。这是女孩子的闺房之物,而且这个枕头极不平常,怎么看都不该出现在一个和尚的房里——尽管这个和尚是高僧。
于是,公主与和尚的不伦之恋大白于天下。朝廷的御史当然会借此机会大肆写奏折,将事情无限地放大。自己女儿见不得光的事情曝光了,又有御史的奏折,唐太宗震怒了,下令将辩机腰斩。这还不解气,又把侍奉公主的十余名奴婢以知情不报罪处死。
04、悲剧的落幕
辩机被杀后,深爱辩机的高阳公主对她父亲非常之恨,已到了恨之入骨的地步,以至于当太宗皇帝驾崩时,她一点也没有表现出伤心的样子。
此后,高阳公主越加放纵,她又同时与智勖、惠弘两个和尚、道士李晃交往,惑乱春宫。这还不够,她还企图谋反,暗中联络薛万彻等人,预谋发动政变,废掉唐高宗。
可惜,她失败了。
也许,在感情上,她丰富而热烈。但是在政治上,她还欠缺很多东西。谋反案被曝光,高阳公主被赐死,她丈夫房遗爱也斩杀,他们的子女被流放到岭南。
一个女人,因为欲望、因为爱情,彻彻底底毁掉了一个家庭,这就是代价——放纵自己的代价。
很小的时候就知道高阳公主和辩机的故事,一个唐朝公主与和尚的爱情故事。这样的感情自然不能被世俗接受,因为他俩犯了两重罪——婚内女近男色,佛门人近女色。所以事发后,辩机毫无例外地被腰斩,高阳因着贵族的身份虽然免于受刑,但心灰意冷,而后谋反,被处死,这是后话。
我是个“明白混账人”,晓得这样的“奸情”很危险,做不得,但仍想着总有办法做得“天衣无缝”,遮住世人眼。
新近阅读,看到了高阳和辩机事发的原因,真是阴沟里翻船。原来当时的公安局抓了一个贼,发现其赃物里有皇宫用品,一个金镶玉的枕头,为高阳公主所有。贼供出,此物从辩机处偷得。顺藤摸瓜,真相很快大白。这一个枕头不但让皇室颜面扫尽,还损了辩机的命,断了高阳的情。(之所以把皇室颜面放在第一位说,是因为我相信,在当时,它比后两者重要得多)
看到这里,我不禁要怪高阳不懂事了,她拥有那么多天时地利的偷情条件,怎么就断送在一个枕头上?要知道,高阳的确具备了很多女子无法企及的偷情条件。
首先,她出身高贵。身为当朝最受宠爱的公主,高阳从小在思想和行为上少受礼教约束,这才能培养自由的思想,萌发偷情的愿望,才让她敢把爱交给一个和尚。
其次,她有个“贤惠”的丈夫。房遗爱不但不管她偷情,还处处帮助她,偷情最大的障碍变成了最好的“同盟”。
再次,同样因为出身高贵,却没有寻常女子的种种义务,不需生养,不用洗手做羹汤,这才有偷情的时间和精力。
另外,高阳具有相当的才情和容貌。辩机的情,不是人人都偷得的。身为当时最有才华的男子之一,辩机不但容貌清秀、气质脱俗,而且因了和尚的身份,更是不入尘世,不同于一般的纨绔子弟。如果男人也可以是尤物,我相信辩机是当得起“尤物”一词的。由此可以推理,让辩机爱上,不是,或者说不仅仅是因为高阳公主这个身份,她本人,也是有才有色的可人儿。
还有,高阳的特殊身份让她可以调动更多的“资源”,做好“偷情”保密工作。
但是,还是败露了。因为一个枕头,一个公主的枕头,一个透露身份的枕头。高阳把辩机当成一个男人来爱,不记得他是个和尚;辩机把高阳当做一个女人来爱,忘记她是公主。但是,高阳没有忘了自己是公主,或者说,她不习惯自己不是公主。有的时候,身份像皮肤一样,紧紧贴着自己,不撕去的时候,感觉不到它的存在。身份是一种习惯,如同她习惯枕着自己的金镶玉枕头睡觉。这让我想起《西厢记》里的崔莺莺,她“送货上门”到张生房里的时候,仿佛也是带着自己的枕头被子的。
我真想走进历史,问问两位美女,难道如意郎君的被窝还是不如你们原有的,偷?的乐趣还不能让你们忽略这些“小资”的细节?我猜想,女人就是这样,不管西瓜多么大,芝麻也是不能不捡的。
我还有一个疑问,辩机如此聪慧之人,且与高阳相处多时,怎么就不提醒她,不要带着那个昂贵的枕头来偷情?好像张生也没有告诉崔莺莺,偷情来人就好,不用带被枕。所以我又猜想,这两个男人爱这两个女人时,并没有忘却她们高贵的身份,更有可能,这身份是一种特殊的春药,让感情发挥得更加浓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