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军队历史

木华黎是什么身份?为何能成成为成吉思汗的兄弟

时间:2023-08-04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大家好,说起木华黎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

  一、出生有异象的木华黎

  蒙古成吉思汗铁木真之所以能够建立强大的蒙古帝国,纵横天下,不仅是个人的能力,铁木真帐下更是有一大批忠心耿耿,又才能出众,智勇超人的部属,其中最著名的是“四杰”,而“四杰”中最杰出的莫过于木华黎。

  木华黎出身低微,只是一个奴隶,但他自铁木真还没有强大时就追随左右,出生入死,屡建功勋,深得铁木真的信任与赏识,被封为左翼万户,太师国王,全权处理长城以南的军政,也是成吉思汗手下唯一被封为“国王”,享有“九斿白纛”特权的人。

image.png

  木华黎是蒙古扎益沁札剌儿氏古温不阿的第五子,出生于阿难河之东,据说木华黎出生时,帐篷内有一团温暖的白气升腾,盘旋于帐篷的顶部久久不散,部落中的大巫见到这一奇特的异象,断言说:“此非常人也!”

  果然,木华黎成年后“身长七尺,虎首虬须黑面,挽弓二百石”。

  木华黎家族世袭都是奴隶,一开始是铁木真堂兄撒察别乞的奴隶,由于犯错几乎被砍头,在其父苦苦哀求下免于一死。随后其父带着木华黎与其弟来找铁木真,对铁木真说:“今令此二子为汝守国之奴。若其逃离汝门,则可割其踵,刃其肝而弃之。”

  于是,木华黎兄弟成了铁木真的“梯己奴隶”,那时的木华黎十几岁,而铁木真在蒙古高原的部族中还很弱小,其父慧眼识君呀。

  二、最早跟随成吉思汗创业的人

  木华黎成了铁木真的奴隶,铁木真待他如兄弟,他更是尽心尽力,在跟随铁木真统一蒙古高原各部族的过程中,充分展示出超人的胆识与能力,建功立业,深得铁木真的信任与赏识。

  木华黎性情沉稳老练,足智多谋,勇猛善战,和“四杰”之一的博尔术,被铁木真喻为“犹车之有辕,身之有臂”,是铁木真不可缺少的统帅一级的大将,相比较,木华黎各方面能力都超过博尔术。

  铁木真在同世仇塔塔儿部的战斗中,铁木真遭遇伏击,战败后,不仅丢失了牙帐后无处安身,又是隆冬,天降大雪,木华黎与博尔术一整夜都为铁木真撑着毡子遮雪挡寒,直到天亮。

  有一次,木华黎跟随铁木真,身边仅有数十骑,突遇敌人数百骑,一时间,敌人一齐挽弓射来,箭如雨下,情况十分危急,在这生死存亡之际,木华黎舍生忘死,带马挺身而出,大无畏地挡在铁木真身前,为其挡箭,同时镇定地开弓,连发三箭,射杀了敌人的头目,一时间,敌人惊呆了,匆忙而退,生怕成了木华黎的箭下鬼,力保铁木真安全脱险。

image.png

  公元1206年,铁木真在蒙古高原被部众拥戴为成吉思汗,封木华黎为左翼万户长,统汗庭以东至哈剌温山的广大地区,与博尔术并列诸将之首。

  公元1213年,铁木真率十万人马翻越大漠,进攻金朝,野狐岭之战,金军有四十万大军,以逸待劳,双方实力悬殊。

  木华黎认为:“彼众我寡,弗致死力战,未易破之!”

  也就是说两军交锋勇者胜。于是,木华黎率敢死队,策马舞刀对金军发起雷霆般的攻击,一举击溃金军,让金军统帅完颜承裕的战前部署化为乌有,创造了中国古代上以少胜多的野狐岭大捷,也让金人闻知丧胆。

  在对金国女真人的作战中,木华黎充分发挥蒙古骑兵机动灵活的优势,擅长长途奔袭的特点,接连拿下金朝数十座城池,还一改蒙古人掠夺烧杀的习惯,充分利用各方势力之间的矛盾,采取怀柔之术,对投降的地主武装头目许以高官厚禄,为我所用。

  三、率一旅偏师经营中原

  公元1215年,四百余人的蒙古商队在西域花剌子模惨遭杀害,成吉思汗决定西征,就把经营中原的大权交给了木华黎。

  公元1217年,封木华黎为太师、国王、都行省、承制行事,将经略汉地的全权交给了木华黎,赐黄金印,上刻八字:“子孙传国,世世不绝。”并对木华黎说:“太行以北,朕自经略,太行以南卿其勉之。”赐他九斿大旗,并告诫诸将说:“木华黎建此旗以出号令,如朕亲临也。”

image.png

  自古以来非宗室不王,非功臣不侯,蒙古政权也是只封同姓子侄为王,异姓功臣最高封万户。木华黎被破格封为“国王”,这不仅说明成吉思汗对他的重视与信任,更说明他所担负的使命在蒙古政权的发展中具有极其主要的地位。九斿大旗是可汗的标志,这是代表成吉思汗去统军治民,经营中原。

  虽然木华黎的地位崇高,但成吉思汗交给他的兵马不是他原本统率的左手军,而且一支偏师,也就是所谓的探马赤五部(札剌儿、弘吉剌、兀鲁、忙兀与亦乞烈思五部。探马,此是指充当先锋的部队。),其将领是肖乃台、阔阔不花、孛罗、怯烈台、按札儿等人以及耶律秃花率领的契丹人组成的一支部队,两万余人,在加上糺汉诸军,也就是史天倪、刘伯林等汉族地主武装。

  木华黎就是依靠这点屈指可数的人马,采取各种方式,团结可以团结的力量,缓解了民族矛盾,树立了好的形象,纵横金境,所向无敌,六年间征服了大片金朝国土。

  公元1224年,木华黎身染重病,临终前对最后未能攻下金汴京而耿耿于怀,嘱咐其子孛鲁,务必领军攻打,然后去世。

  当铁木真亲征,感慨地说:“如木华黎在世,就不用我出马了!”

明太祖朱元璋多次北伐,为什么没能消灭元朝残余势力呢?

此页面是否是列表页或首页?未找到合适正文内容。

元朝既然能横扫华夏,为什么却打不过小小一个越南呢?

历史上曾经在初期四处扩张,三次发动大军攻越南。那么元朝既然能横扫华夏,为何却打不过小小一个越南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感兴趣的朋友快来一起看看吧。 1258年初,元朝大将兀良哈台一度攻陷安南都城升龙(河内),1285年再占升龙。但是,越南人在宗室、“兴道大王”陈国峻的带领下,奋起反抗,他们人人手臂上刺着“杀鞑”二字,夺回升龙。随即全境反攻,杀退来犯之敌。 忽必烈大怒,此时他正在组织战船进攻日本,遭遇“神风”。蒙古军不败神话竟然被岛国日本、小小越南打破,于是他停止进攻日本,再派脱欢率10万大军攻安南。陈国峻以“”切断元军的水路补给,利用涨潮而进攻,退潮则退走,并实施“木桩战术”创造了以弱敌强、以小胜大的战争奇迹俘获元军400余艘战船,生擒主将乌马儿。 也就是说,元朝三次出动大军,仅第一次攻越取得胜利,后两次都被越南陈朝皇族将领陈国峻率兵击败,陈国峻受封兴道王,故又称陈兴道。元朝能横扫华夏,为何打不过越南呢? 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点: (1)扩张能力已接近饱和。蒙古帝国是扩张能力最强的帝国之一,但是没有一个帝国可以做到无限扩张。当扩张到一定程度时,需要分散力量守卫各地,甚至要应对已被征服区域的造反,这对人口有限的蒙古限制作用尤为明显。对被征服地区的同化难度很大,而且也需要时间。这也是为什么蒙古帝国在埃及和欧洲最终都停下脚步的原因。作为元朝,吃掉了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中国,需要时间和精力来消化,很难像扩张初期那样可以倾全力出击了。 (2)其后自然条件极端不适应。蒙古人常年生活在蒙古高原,气候干旱寒冷,擅长草原上的骑兵战法。而越南在中南半岛上,湿热难耐,虫蚁叮咬。地形多为丛林,很不适应蒙古骑兵作战。事实上越南多次扮演过“帝国杀手”的角色,连山姆大叔都没办法....... (3)征服的动力和决心已经减弱。元朝建立后蒙古帝国幅员辽阔,但是元朝国土面积已经超过了中国历史上所有王朝。包括忽必烈在内的一些蒙古贵族在获得富庶的汉地之后逐渐有向农业定居民族转化的意图(虽然蒙古最终仍然保持了相当高的本色),对于开发程度尚低的东南亚兴趣并不很大。此外,摊子大了,烦恼也多。蒙古之间的矛盾,蒙古贵族之间的争斗,汉地的反抗情绪等等都是需要解决的问题。越南并非不破不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