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世界史

俄罗斯与前苏联对比各个方面都少了多少?

时间:2023-08-05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最近很多人在问这个俄罗斯前苏联对照的一个情况,大家也都知道前苏联非常的厉害,后来解体了,变成了现在的俄罗斯,那么现在的俄罗斯对照以前的前苏联,各个方面都少了多少呢?比方说国土面积啊,这个军队力量啊等等,对于这个问题比较感兴趣的,下面我们一起来简单的分析看看。

1991年苏联解体,分解成15个国家,其中最大的就是俄罗斯,以前的苏联本质上是以俄罗斯为中心的。

原本苏联的国土面积是2240万平方公里,曾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而现在俄罗斯的国土面积是1707.55万平方公里。因此面积减少了532.45平方公里,减少了23.77%。

俄罗斯与前苏联对照各个方面都少了多少?

1、苏联国土面积多少?解体成了多少个国家?

苏联国徽原为联邦制多民族国家。位于欧洲东部和亚洲北部,面积2240万平方千米,是20世纪世界上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家。

人口2.901亿(1990)。有100多个民族,其中俄罗斯人占51%,乌克兰人占15% ,乌兹别克人占6%,白俄罗斯人占4%,其他为哈萨克人、鞑靼人 、阿塞拜疆人、亚美尼亚人、格鲁吉亚人、摩尔多瓦人、 苏联版图塔吉克人、立陶宛人、土库曼人、德意志人、吉尔吉斯人、犹太人、拉脱维亚人、爱沙尼亚人等约占24% 。

官方语言为俄语 ,有200多种民族语言和方言,其中斯拉夫语族占75% ,除斯拉夫语之外的其它印欧语占8% ,阿尔泰语占12%,乌拉尔语占3%,高加索语占2%。

重要宗教为俄罗斯东正教,其他为基督教、犹太教、伊斯兰教等。1991年12月25日,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宣布辞职,将国家权力移交给俄罗斯总统。夜晚,克里姆林宫的红旗悄然落下,红色的年轮在大国兴起的舞台上刻写了74圈。 苏联当作一个主权国家正式停止存在。

俄罗斯与前苏联对照各个方面都少了多少?

在原苏联境内,现在分布有十五个独立的国家,其中除波罗的海三国外的其他国家组成了“独立国家联合体”,即独联体,东斯拉夫三国、波罗的海三国、中亚五国、外高加索三国、摩尔多瓦等),区别是: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立陶宛、爱沙尼亚、拉脱维亚、摩尔多瓦、格鲁吉亚、亚美尼亚、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土库曼斯坦和阿塞拜疆。

2、现在俄罗斯情况怎么?

自然地理:1707.54万平方公里(占原苏联领土面积的76%),居世界第一位。位于欧洲东部和亚洲北部,其欧洲领土的大部分是东欧平原。北邻北冰洋,东濒太平洋,西接大西洋。东西最长为9000公里,南北最宽为4000公里。陆地邻国西北面有挪威、芬兰,西面有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波兰、白俄罗斯,西南面是乌克兰,南面有格鲁吉亚、阿塞拜疆、哈萨克斯坦,东南面有中国、蒙古和朝鲜。东面与日本和美国隔海相望。海岸线长33807公里。大部分地区处于北温带,气候多样,以大陆性气候为主。温差普遍较大,1月平均温度为-1℃到-37℃,7月平均温度为11℃到27℃。年降水量平均为150-1000毫米。

人口:1.455亿(2003年4月)。全国有130多个民族,其中俄罗斯人占82. 95%,重要少数民族有鞑靼、乌克兰、楚瓦什、巴什基尔、白俄罗斯、摩尔多瓦、日耳曼、乌德穆尔特、亚美尼亚、阿瓦尔、马里、哈萨克 、奥塞梯、布里亚特、雅库特、卡巴尔达、犹太、科米、列兹根、库梅克、印古什、图瓦等。人口分布极不均衡,西部发达地区平均每平方公里52—77人,个别地方达261人,而东北部苔原带不到1人。高加索地区的民族成分最为复杂,有大约40个民族在此生活。居民多信奉东正教,其次为伊斯兰教。俄语是俄罗斯联邦全境内的官方语言,各共和国有权规定自己的国语,并在该共和国境内可与俄语一起使用。重要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重要宗教为东正教,其次为伊斯兰教。

3、苏联为什么要解体?

3.1、严峻的经济危机。

从50年代后期起,美苏开始争霸。沉重的军备负担及经济体制上的种种弊病,严峻影响了苏联经济的处于良好的状态进展。尽管从50年代赫鲁晓夫上台起,苏联几任领导人都曾对旧经济体制进行改革,但见效甚微。

进入80年代,长期积存的经济恶果导致苏联经济急剧恶化。到1991年2月,国民生产总值下降20%,财政赤字达3000亿卢布,通货膨胀率高达300%,经济已全面萎缩。

俄罗斯与前苏联对照各个方面都少了多少?

3.2、社会动荡不安,否定古代、反马克思主义的各种思潮泛滥。

苏联否定古代的思潮可上溯到50年代赫鲁晓夫执政期间。1956年,赫鲁晓夫在苏共20大上作了《关于个人崇拜及其结果》的谜团报告,批评了斯大林的一些错误,在社会上引起震动,进而引发了一股全盘否定斯大林,否定古代、否定社会主义的政治“暗流”。

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后,掀起第二次重评斯大林的浪潮,使“暗流”进展成否定马克思主义的思潮,并进一步蔓延。戈尔巴乔夫极力主张的以“多元化”、“公开性”、“民主化”为核心的新思维及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在苏联的泛滥,进一步搞乱了人们的思想,导致人们对马克思列宁主义产生严峻动摇。同时,右翼势力和民族分离主义思潮抬头,社会矛盾、民族矛盾急剧激化。

3.3、西方势力的影响。

西方国家向来以苏联为重要对手,以软化、肢解的手法推行和平演变战略。如为了鼓舞实施“新思维”的内部演变政策,西方赋予苏联某些好处,以达到稳住苏联的目的;另一方面西方又继续鼓舞苏联民族主义分子闹独立搞分裂,以达到最后肢解苏联的目的。

4、苏联解体对俄罗斯有什么好处?

首先从经济上来讲吧,在当时70年代经过斯大林,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之后,苏联的整个形势就是已经支持不下去了。最终的统领戈尔巴乔夫,他试图进展重工业,来扭转这种颓势,但是因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冷战的关系,人民水平下降,经济改革也没有得到预期成果,失去了民心。戈尔巴乔夫后又把改革转向政治领域。

俄罗斯与前苏联对照各个方面都少了多少?

在政治领域上来说经过了和美国的冷战,苏联本来已经到了强弩之末。面对美国的飞速进展,苏联自己内部的腐败却没有办法化解,所以虽然戈尔巴乔夫向实行政治多元化,来消弱苏共的领导地位,却没有得到预期的效果,甚至让那些反对派趁此机会崛起。

一个政党,失去政权的最后真相就是他失去了民心。此时的苏联已经不再是能够拯救人民生活状态的那个苏联了。苏共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已经不能满足人民的需要了。而社会主义本身就是一个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社会没有了人民的支持,大厦将倾,完全是可以预见的画面。

更别说当时美苏冷战,美国冷眼旁观,希翼苏联来解体,面对着这样的国际形势,经济危机,还有政治的腐败,戈尔巴乔夫可以说已经用尽了全力,却也没有办法去拯救这样的颓势。

所以就是这样一个大厦将倾的苏联,完全给了俄罗斯,以可趁之机。当时俄罗斯联邦的领导人叶利钦联合乌克兰和白俄罗斯人,继承了原属于苏联和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和白俄罗斯,帆叶网,白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的席位。

叶利钦所领导的俄罗斯在苏联解体中可以说是取得了最大的利益,也就为后来俄罗斯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国家打下了基础,而且他明白了,苏联所进行的社会主义在这里已经实施不下去了,他就可以用资本主义的方法来挽回民心,可以说是既得到了权力,又得到了人民的拥护。

4、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的经济和国力发生了什么变化?

苏联解体之后,尽管俄罗斯继承了苏联国力的四分之三,但俄罗斯的经济和国力,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且这些变化,基本上都是不好的变化。当时的俄罗斯经济停滞之余,陷入衰退,国民的生活水平严峻倒退,国力迅速下降,国际地位急剧下降。当时的俄罗斯真的非常凄惨,最艰苦的几年,国际社会称俄罗斯为“国际乞丐”。

苏联解体,叶利钦上台,他选择的路线是全盘西化,做法是采纳“休克疗法”,希翼以短期的剧痛,使俄罗斯的经济体制切底告辞过去,迅速进入资本主义。叶利钦这种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做法,彻底的让俄罗斯当时的经济陷入“死地”,“后生”却没有到来。叶利钦时代的俄罗斯经济,是非常恶劣的,俄罗斯人民,绝大部分都陷入困境,朝不保夕。

苏联解体,俄罗斯接手的本来是苏联的烂摊子,国力其实就差。当时的俄罗斯的GDP,仅仅是美国的零头。那个时候的俄罗斯想吃饱饭都非常艰难。俄罗斯的工业体系更是七零八落,失去了生产能力。例如俄罗斯的造船业和航空业,大部分基地在乌克兰,刚解体的那几年,俄罗斯完全没有创造大型军舰的能力,也没有创造飞机的能力,这些都极大的限制了俄罗斯的国力。

俄罗斯与前苏联对照各个方面都少了多少?

结语:

直到今天,普京大帝都在收拾叶利钦当时搞出来的烂摊子。普京为此已经奋斗了20年,离婚后连老婆都没有时间去找。相对而言,普京还是不错的,现在的俄罗斯已经比叶利钦时代好了很多,在国际上,地位也有了巨大的提升,某些区域还敢跟美国对着干。

戳!属猪男的双标都体现在哪方面

属猪男属羊男性格温和,耳根子软,做事情容易三分钟热度,没有强大的动力不能坚持自己的目标。即使目标进度已经完成了一半,属猪男也可能因为遇到某个困难而中途放弃。但是,同样的事情发生在恋人的身上,他们的看法大有不同。属猪男的双标之处,就在于可以接受自己半途而废,却不允许恋人逃避现实。

“郭嘉不死,卧龙不出”的说法是如何来的?郭嘉和孔明的正史对比!

“不死,不出”的说法是怎么来的?郭嘉和的正史对比!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公元207年,历史上发生了两件重大事情,一是郭嘉逝世,再也不能跟随征战,另一件是成功将请出山。因为时间上的巧合,“郭嘉不死,卧龙不出”这个说法就出来了,孔明仿佛是算准了郭嘉已去世才敢出山,这样自己就不会在他身上屡屡受挫了。既然如此,郭嘉真的能够让诸葛亮心生恐惧吗?我们分析一下两个人的著名论断就明白了。 《十胜十败论》是郭嘉最著名的成就,因为这个,曹操打败袁绍以后,就统一了北方。肯定有人会说,不就是一段不到四百字的小议论吗?有那么厉害吗? 论断将袁绍和曹操做了对比,指出曹公在“道、义、治、仁、文、武”等十个方面强于袁绍的。我们总结一下,主题就是:您比袁绍强多了!此论断看上去是情绪饱满,换作是谁,被人这样夸都会很高兴,变得信心百倍,但是接下来要干嘛呢?真的是一句实际性操作都没有!到了真的和袁绍比个胜负之时,还是得出马,给曹操出谋划策。 至于郭嘉的论断,我们往好了讲,是振奋人心的激励话语,往难听了讲,其实就是在拍马屁。所以,那些觉得曹操取胜是靠郭嘉的,真的是高估了这论断。 同样是局势分析,《》就不一样了。的确,它的气势不如前者,但是却实用很多。公元207年,刘备已经48了,但是依旧无方寸之地,只能在新野寄居,眼看着壮志难酬,诸葛亮出世了,辅佐他一步步按照《隆中对》里的策略行事。 先是拉拢刘琦,壮大刘备的实力,然后大败曹操一战,到取代刘璋,形成三分天下的形势,后来成为汉中王。隆中规划后6年,刘备得到了三分之一的天下,后13年,让他成为昭烈帝,这总比郭嘉的论断实用吧? 其实从其他方面看,诸葛亮也是也比郭嘉高明一些的。无论是军事策略,还是法律、政策、财政预算,诸葛亮都整理的井井有条,这一点,并非郭嘉的长处。 从品德方面讲,郭嘉的私生活非常不检点,德行有亏,但是诸葛亮却俭以养德,赏罚分明。 郭嘉去世之际,孔明出山,两个人可以说是擦肩而过,正是如此,后人才有了无限遐想。像诸葛亮这种近乎完美的人,真的是难遇。从上面的分析看,我们不如说“卧龙一出,吓死郭嘉”,这样要更加符合实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