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军队历史

1983年差点发生核大战是如何回事 1983年彼得罗夫是真的是真的吗?

时间:2023-08-12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最近在网上有看到一则故事,那就是关于这个“彼得罗夫”的,很多人说他是第一位执剑人,因为他成功的阻止了核大战,那么这个说法是不是真的呢?当时又是怎么阻止的呢?还有1983年差点发生的核大战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当时这个1983年的彼得罗夫事件是真的吗?下面我们一起来简单的分析揭秘看看吧。感兴趣的一定别错过了。

1983年差点发生核大战是怎么回事 1983年彼得罗夫是真的吗

彼得罗夫全名叫斯坦尼斯拉夫·彼得罗夫,出生于1939年逝世于2017年,是前苏联国土防空中校。他最知名的事件就是防止了美苏之间大规模的核战争爆发。这个是有历史资料记载的,所以说1983年彼得罗夫事件是真实的,没什么大的问题的。

那么这个事情的具体情况又是怎么样的呢?下面我们继续来分析看看。

我们把时间拉回到1983年,彼得罗夫当时驻守在莫斯科的一个核攻击早期预警基地,在9月26日凌晨的时候,他发现了预警系统仪器上显示有多枚导弹正从这个美国袭来。作为驻守的他,这个时候应该马上上报给苏联的,一般人肯定也会把这事上报给国家的,但是彼得罗夫当时没有这样做。

1983年差点发生核大战是怎么回事 1983年彼得罗夫是真的吗

因为彼得罗夫判断这一次预警应该是假的警报,应该是那个地方出了什么问题,美国这个时候应该不会先动手了,所以应该是误判,所以就决定不向上级报告,结果还真的是这样的。

彼得罗夫后来在采访中也说了,他当时如果上报,那么结果就是前苏联会马上反击,对美国发射核弹,所以这样一来地球就又要遭殃了,真的第三次核战争肯定就来了。

好在彼得罗夫最后没有选择上报,阻止了这一场核战争的爆发了。

其实这事一直到了2013年才被公开,彼得罗夫回忆当时也不知道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决定,因为他当时困在原地不能动弹,像在热锅之中,所以或许是有神秘力量阻止了他吧。

1983年差点发生核大战是怎么回事 1983年彼得罗夫是真的吗

现在,彼得罗夫也成了很多人眼中的英雄,因为他阻止了核战的爆发,拯救了世界。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西班牙为什么没有参战是怎么回事?当时的领导者在做什么

二战给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灾难,世界人民在这场战争中饱受艰辛,全世界几乎所有的国家都参与了二战。可是在大国过之中,有一个国家没有参战,这个国家就是西班牙。 二战时期西班牙的统治者是法西斯独裁者弗朗哥,弗朗哥是法西斯,着自然与希特勒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希特勒是更大的法西斯。弗朗哥之所以能够上台,与希特勒有很大的关系。 希特勒支持了弗朗哥在西班牙的任期,因此对弗朗哥有知遇之恩,上台之后的弗朗哥对希特勒心存感激。希特勒发动了二战,可是西班牙并没有付出实际行动,只是在口头上支持德国。 弗朗哥这招其实很高明,更显得他阴险狡诈。西班牙在整个二战时期就属于墙头草,那边强他就向那边。德国进攻苏联失败后,让弗朗哥感到震惊,没想到装备精良的德军会失败。 弗朗哥掌管西边是时期,既没有和美国撕破脸,也没有和英国等国家撕破脸,而是在这些国家之中周旋。可是西班牙没有参战,但是他干了一件比参战还可恨的事。 西班牙在二战中开始大发战争财,就和当时的美国一样。西班牙在二战中卖军火给德国、意大利,卖军用物资给英法等国,在二战中西班牙赚得盆满飘满。在二战中卖军火给西班牙之后的路埋下了伏笔。 二战结束后,西班牙在二战中赚到的钱恰恰有利于本国经济的发展。政府利用中立地位与交战双方进行贸易,获利颇丰。二战结束后,西班牙仍然是弗朗哥统治。 弗朗哥统治西班牙直到1975年,在这之前弗朗哥统治西班牙30多年。1975年逝世于马德里,之后胡安·卡洛斯登上王位,结束了西班牙的独裁统治。 随机文章杨坚为什么要篡周建立隋朝?英国决心级核潜艇造价,4000万英镑让苏联不敢妄动墨菲定律和吸引力法则,怎么对付墨菲定律(调整心态/需内心强大)大天使米迦勒是谁,最早与撒旦对抗的英雄(性别恐不男不女)揭秘政府隐瞒鬼神的存在,被封杀的各类灵异事件(禁止恐慌)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历史上四大战神是哪位?活得风光,死得憋屈!

历史上四大战神是谁?活得风光,死得憋屈!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在我国封建社会里出现很多的英雄人物,他们在战场呲碴风云,让敌人闻风丧胆,被大众成为战神,对于身经百战的他们来说,最好的归宿就是战死沙场,或者打败敌人安享晚年。今天我们来介绍下面这四位战神,他们的死法却是相当不符合他们的身份。 四大战神之一 薛仁贵——被自己的儿子误射而死 薛仁贵,龙门(今山西河津)人,是个酷哥,自幼贫寒,习文练武,有臂力,善骑射长成务农武艺高强,善骑射。唐贞观末年时要远征高丽,644年,薛仁贵参加了张士贵(又是让小说冤枉的好人)的部队,张士贵部行至安地时,郎将刘君印为当地武装所围,薛仁贵闻讯后,前往营救,击斩敌将,系其头于马鞍,降伏余众,救君印回营,第一次出手就勇冠三军。645年4月,唐军前锋进抵高丽,不断击败高丽守军,6月,至安市,高丽莫离支遣将高延寿率军20万依山驻扎,抗拒唐军。唐太宗视察地形后,命诸将率军分头进击。 这时,薛仁贵自恃骁勇强悍,想立奇功,穿上的白衣白甲,手持方天戟,腰挎两张弓(装酷)大呼陷阵,高丽将士纷纷倒伏,杀开一条血路。唐军随之继进,高丽军被打得大败。这一战看的李世民也非常高兴,回师时道:“不喜得辽东,喜得虎将”。高宗在位时薛仁贵屡次击败高丽,契丹人。661年,以前的回纥首领婆闰死,继位的比粟转而与唐为敌,薛仁贵率兵赶赴天山,回纥九姓拥众十余万相拒,并令骁勇骑士数十人前来挑战,先选数十骁骑挑战,他张弓连发三箭,射杀三人将,其余人慑于神威全都请降。 薛仁贵乘势挥军掩杀,九姓回纥大败,所降全部坑杀。接着,薛仁贵又越过碛北追击败众,擒其首领兄弟三人,军中遂有歌:“将军三箭定天山,壮士长歌入汉关。”后薛仁贵因败给人以及在任时因违法而被数次免职,最终又被朝廷起用,682年,阿史那元珍反唐,他率兵出击,在云州遇敌。敌方问:“唐将为谁?” 曰:“薛仁贵。”突厥人惊问:“ 我们听说薛将军流放象州已死,怎么可能复活了?”仁贵摘下头盔,突厥人大惊,下马罗拜后逃跑。仁贵追击,斩首万余级,俘2万余人。 薛仁贵作战勇猛,并且善用奇兵,屡败北方各族,还曾东都护数年管理朝鲜一带,理政才能也是不错的,不过杀戮过多,做官又玩忽职守,纵容手下,与演义中的人物相比武功并无多少夸大,人品则显不足。不过他在演义中的结局更是窝囊,居然被自己的儿子误射而死,不仅死不得其所,还让他儿子背上一世骂名。 四大战神之二——被自家主子坑杀 白起与一样,都是。白起一生为秦国打了30多年的仗,一共打下了70余座城池歼灭了近百万的敌军,并且为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虽然白起生性残忍,光是就坑杀了赵军40万人。他的确该死,但是他可以死在敌人的手里,却被听取了小人谗言,将他治罪,白起一怒之下拔剑自刎。 白起出生的时候,秦国国力已经十分强大了,当野心勃勃的秦昭王制定了东进击败三晋图谋天下的战略,强将成为秦国最需要的人才。秦昭王就是任用实行变法的国君,是一个年轻有为的君主,也正是秦昭王让白起站在历史舞台上。而真正让白起一战成名的是长平之战,很少有人知道,这场战役打得异常艰辛。长平之战其实是一个消耗战,开始派出了驻守,而廉颇是个十分优秀的将领,他让三年未能突破防线,秦军损兵折将。赵国十分着急,赵国的粮食产量只有秦国的一半,它经不起持久战的消耗,于是赵王铤而走险,用换掉了廉颇,其实赵括也是执行赵王的旨意。在赵王更换主将的同时,秦昭襄王也秘密更换了主将,白起奔赴前线领军。 赵括不知道自己碰到了一个更厉害的对手,依然傲慢轻敌,而白起面对鲁莽轻敌的对手采取后退诱敌的方式先将赵军主力吸引到袋形埋伏圈,那里有秦军的主力,然后“分割围歼”,让两侧绕到赵军背后突然袭击,赵军最后一道防线崩溃。而正面战场上秦军却是一副节节败退的样子,求胜心切的赵括贸然采取进攻行动,赵军终于陷入袋形陷阱里。为了突围,赵括连杀八名都尉,又命数十万赵军从各个方向冲击秦军,但始终没能突围,粮道也被切断了整整四十六天,陷入绝境。后一心突围的赵括被射杀,赵括死后,四十万赵军以及沿途百姓降秦,没想到白起中途使诈,让45万人被活埋坑杀,这让赵国极为震动,差点亡国,多亏“窃符救赵”,才让赵国活过来,但也去掉半条命。三次战役白起杀人何止百万多,但真正让他成为“白屠夫”的,正是长平之战。白起也遭到了报应,秦昭王因战事不利迁怒白起,让他自杀,他先是说:“我对上天有什么罪过?让我落得如此下场?”白起想了想说:“长平之战,我本就该死。”说完自刎而死。 四大战神之三 李牧——被追兵杀掉,死不得其所 或许是因为《》是人写的,所以对于时代的诸多名将的记录就显得淡化了。事实上,在春秋,李牧是一个绝不被忽视的人物。战国时代他是赵国对秦作战最具战功的将军,廉颇皆不及他。李牧的赫赫功业是对匈奴的战绩上,此前的赵国一直受匈奴威胁。赵军屡败于匈奴,以至灵王,知耻而后勇。赵军从装备和作战方式上高度学习匈奴,建立了让六国震惊的骑兵部队。但骑射终非汉人所长。任赵国骑兵如何在中原纵横驰骋,对匈奴战争依然是。毕竟,以骑兵对抗匈奴,对于当时骑兵战法还相对幼稚的汉人来说,无疑是以己之短击彼之长。 这种情况直到李牧戍守长城后才得以改变。本来李牧被发配北疆,是赵王中了秦国反间计的结果。但感谢秦国的反间计,因为李牧的到来,从此中国有了农业民族战胜的第一个成功战例。李牧真正意义上的与匈奴一战只有一次,但仅仅是这一次,就打的匈奴几乎十年不敢南下。此战中李牧将兵法的智慧发挥到及至,先是连败五阵,丢弃牛羊辎重无数,将匈奴主力从他们擅长的草原引诱到汉人所擅长的长城外围来进行决战,并以示弱于敌的手段麻痹对手。 接着火速出击,深夜集合人马,夜袭匈奴大营,把那些在马上纵横的匈奴骑士在睡梦中杀死。同时重装战车包围匈奴营地出口,以密如蝗虫的箭矢射杀匈奴逃亡者。此战打的匈奴主力几乎,几年难以恢复元气。更重要的是,此战是军队步骑车兵协同作战的经典战例,为日后汉政权与匈奴作战提供了可借鉴的范本。 可惜李牧下场不大好。事先已经知道赵王要杀他,单骑出逃,结果逃到半路居然被赵王派来的追兵追上并杀掉,死不得其所。如果李牧逃掉,肯定不甘心隐姓埋名,不知道哪一个国家会受益呢。事先已经知道赵王要杀他,单骑出逃,结果逃到半路居然被赵王派来的追兵追上并杀掉。 四大战神之四 ——一代霸王死后被 项羽名籍,字羽,下相(今江苏宿迁西南)人。项羽是武将世家,祖上是大将项燕,他身长八尺有余,力能举鼎,天赋过人。少时书剑都没学成,他叔父责备他,他说:“书足以记姓名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体现项羽英勇的主要是巨鹿,彭城,垓下三战,前两战体现了项羽卓越的军事天才和英勇气概,而垓下一战则造就了千古悲情的。 。刘项兄弟反目,借项羽杀主之罪名率五十六万联军攻占楚都彭城,闻讯后项羽又一次展现了他他的军事天才,他亲率三万精兵回救彭城,晨时开始进攻,中午即大破联军,将刘邦所部挤压于谷水、泅水之地。联军自相践踏,被楚军斩杀10余万人,联军余部溃退,项羽又追至睢水,再歼联军10余万人,联军尸体塞满河道,睢水为之不流,楚军将联军重重包围,因风沙骤起刘邦乘才得以逃脱,其父及妻却被楚军俘获。 以后项羽缺乏战略和政治头脑就显现出来了,约刘邦单挑决天下,然后又放了太公,与刘邦和议,划界鸿沟。项羽依约东归。刘邦却听从、之劝,越过鸿沟,追项羽于阳夏,并邀、共40万大军与10万楚军决战于垓下,结果项羽中韩信的,被围垓下,夜闻,此时的项羽真是英雄气短,,面对美人,思念骏马骓,有了《垓下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羽,左右皆泣,莫能仰视。歌毕,虞姬为了能让项羽成功突围,拔剑自刎。项羽骑着他的乌骓马,乘夜率800骑突围南逃。 天亮以后,汉军有所察觉,刘邦派率5000骑兵追击,项羽走到阴陵迷失道路,陷入大泽。到了东城,仅剩28骑。面对汉军,项羽自知难逃厄运,激发了项羽举世的英勇,他对28骑说:“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他又对属下说:“吾为公取彼一将”,项羽大喝上前,所向披靡,果然斩一汉将,他们突围出去后,追项羽,项羽嗔目大喝,杨喜人马俱惊,后退数里。后来项羽再次为汉军包围,项羽率军再次杀入汉军,再斩一都尉,杀百余人,又突围逃到乌江。 这时乌江备好渡船催他渡江了,亭长说:“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 项羽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把将乌骓马送与亭长,令部下下马和汉军肉搏,项羽又杀敌数百,身重十数伤,看见汉将吕马童,对其说:“你是我的旧部,我听说刘邦悬赏千金,封万户买我的头,我就送你个人情吧。”于是自刎而死,年仅31岁。汉军抢夺项羽尸体者数十人,最后王翳等五人分了项羽的尸体,都被封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