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德国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真相是一个汉堡一个亿吗?

时间:2025-04-19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1939年9月1日,闪击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第二次世界大战席卷全球,世界大部分国家和人口卷入其中,战争造成了巨大的人员和财产损失。

作为战争的发起国,德国遭到了协约国严厉的惩罚。

德国不仅在战争中被打的一片狼藉,而且战后被造成了国家的长期分裂,可以说德国人为发动二战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但对于挑起二战,德国人并不后悔,如果历史能够重来,德国人依然会那么选。

很多人不禁要问,德国人为何要如此执拗的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这就要从第一次世界大战说起。

和二战一样,德国同样是一战的主要发起者。

不过一战和二战不同,一战主要是德国为首的新兴工业强国和老牌殖民强国争夺霸权和势力范围的战争。

当然,不管是什么原因,德国人都和世界大战脱不了干系,德国人是世界大战的首犯。

所以在战后,作为罪魁祸首的德国遭到了协约国的严厉惩罚。

英法为了削弱和惩罚德国,对德国进行了无情的掠夺和压榨,这是德国人发动二战的直接原因。

一战后,为了弥补战争的创伤,协约国要求德国承担巨额的赔偿,特别是直接受害的英法。

根据协约国赔偿委员会决定,德国需要承担2260亿的巨额赔偿,这笔钱即使拿到现在也无异于是一个天文数字。

作为战败国,德国只能在投降书上签字。

而当时的德国内外交困,处境非常艰难。

一战中,德国经济和基础设施遭到严重破坏,国内一片狼藉,工业生产几乎停滞,国家处于崩溃的边缘。

而英法为了让德国还债,把德国的船舶、机械设备、贵金属等值钱的都拿去抵债了,这让原本非常糟糕的德国经济。

可以说,德国人根本没有能力偿还如此庞大的战争赔款。

不过虽然德国的处境很差,但赔款还是要继续赔的,德国人没办法所以只能多印钞票,通过发行巨额的货币来还债。

由于在战争中德国几乎花光了黄金储备,所以德国的马克根本没有什么含金量,就和废纸差不多。

德国滥发货币很快就对经济产生了负面影响,德国国内出现了严重的通货膨胀。

一个汉堡竟然要1个亿,买一瓶饮料要3个多亿,当时德国的经济可以想象有多么的糟糕。

老百姓生活在如此一个环境中,其生活压力和心理阴影面积可想而已。

德国人因此恨透了英法,也恨透了英法强加在德国身上的不平等条款和巨额赔款。

就这样,复仇的种子在德国人心中疯狂生长。

当然,英法并不管德国人的死活,特别是法国人,恨不得最大限度的压榨德国。

为了让德国人还钱,1923年法国联合比利时等国家出兵德国,占领了德国的鲁尔工业区,引发了德国人的愤怒和消极抵抗,当然也引发了美英的担心。

在英美的压力下,法国人不得不从鲁尔撤兵。

让美英意识到了德国人的困难,所以对德国的赔款进行延期,同时向德国提供贷款和投资,以帮助德国恢复经济,让德国人继续赔款。

在美英的帮助下,德国的经济逐渐好转,重新崛起为欧洲第一经济和工业大国。

但德国的崛起并不代表德国人的日子好过了,因为战争赔款仍然要继续偿还,德国国内仍然动荡不安,失业和通胀现象仍然普遍存在,德国人辛苦挣的钱作为赔款都给了英法。

实际上,德国国民不仅痛恨英法,也对魏玛政权的软弱和无能强烈不满。

1929年,一场规模空前的全球经济危机席卷世界各地,德国人也未能幸免。

在经济危机的冲击下,德国经济出现严重衰退,失业率居高不下,国家动荡不安,罢工、暴动越来越严重,德国国内甚至出现了严重的革命倾向。

在战争动乱环境下,鼓吹改善民众生活、恢复德国大国地位的纳粹党趁机上台。

希特勒是位非常有才华的实干家,不仅善于忽悠,而且很有治国才能。

他鼓吹宣传说通货膨胀是犹太人造成的,德国人相信了,他们认为希特勒能帮助他们摆脱犹太人的剥削和资本控制,解决严重的通货膨胀。

他承诺让德国重新崛起,让百姓生活得到改善,结果老百开上了小汽车了,人们更加支持和信任希特勒及他领导的纳粹党。

就这样,希特勒和他的纳粹党把德国从崩溃暴动的边缘拉了回来,让德国人日益崛起,德国人似乎找回了一战前的荣光,所以他们疯狂的支持希特勒。

希特勒因此成为了德国人心中的英雄。

希特勒在这种环境下自然越干越有劲,越干越疯狂。

而德国民众也变得兴奋和冲动起来,他们强烈支持希特勒,在解决温饱和经济问题后,他们又希望希特勒能解除凡尔赛合约套在德国人身上的枷锁,希望希特勒能带领德国人走向复兴,希望他能给德国国民找回尊严。

希特勒也把德国崛起当成了头等要务,他上台后,疯狂的扩军备战,并和英法谈判,废除了军备限制等条约,并以经济危机为由拒绝继续偿还赔款。

虽然英法不愿意,但面对德国强大的军力和强烈的复仇心理,他们害怕再次和德国发生战争,所以不愿意和德国越搞越僵,因为一战的教训太惨痛了。

最终,英法选择了向德国做出让步,大力推行,让德国一步步做大。

但英法的退让并没有让德国人的胃口得到满足。

当和捷克斯洛伐克后,德国人开始露出了獠牙,再次显露出凶猛的一面。

希特勒的野心和德国人的复仇心理交织在一起,让德国人走上了对外扩张的不归路,1939年德国入侵波兰,并向英法发出挑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就此爆发。

毫无疑问,希特勒是一位很了不起的人,他的成功有他个人的因素,但更多的是时代的因素,德国发动战争、向英法复仇是德国人共同的意愿。

德国人被压榨怕了,苦日子过久了,所以他们更希望摆脱套在他们身上的枷锁,更希望过上好日子,他们甚至不愿意去管谁领导他们,通过何种方式去实现,只要过得好就行。

就像希特勒所说:“用德国的剑为德国的犁取得土地,为德国人民取得每天的面包”。

所以希特勒一上台,就注定了德国会走上战争的道路,这是当时社会形势的使然。

一个面包一个亿,换了你也会和英法拼命。

随机文章弘法大师简介唐玄宗简介海贼王果实能力排行榜,主角路飞橡胶果实果断第一月亮的别称有哪些,月亮别称和诗句(银钩/玉钩/玉兔/玉弓/嫦娥)机器人为什么不是生物​,机器人不是生命体(不具备生物功能)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靖安君李芳远为争夺皇位发动第二次王子之乱

李芳远生于1367年,卒于1422年,享年56岁,字遗德,是朝鲜王朝的第三位君主,也是朝鲜开国君主李成桂的第五个儿子,在李成桂的子女之中李芳远对李成桂创立朝鲜王朝的贡献是最大的,李成桂创立朝鲜王朝,登上王位之后封李芳远为靖安君,靖安君李芳远自少年时代展现出了英果聪毅的好品质,这一品质使得他最终登上了王位。 图片来源于网络 靖安君李芳远在帮助其父亲登上王位之后获得了封赏,成为了王子,靖安君李芳远曾经成功的出使了,带着朝鲜进贡给的马匹到达了明朝的都城南京,在李芳远路过北平的时候见到了当时还是燕王的,两个人一见如故,相谈甚欢,靖安君李芳远与朱棣称得上是。 李成桂晚年丧妻,续娶了神德王后,神德王后与去世的神懿王后生育的儿子们相处的非常的不好,特别是与靖安君李芳远的关系更加糟糕,神德王后经常对李芳远侮慢无礼,李芳远看在父亲的面子上都隐忍了。 李成桂晚年特别宠爱神德王后生育的幼子李芳硕,于是将李芳硕立为世子,并且让大臣郑道传辅佐李芳硕,这一举动使得靖安君李芳远的愤怒最终像火山一样爆发了。1398年八月二十六日,靖安君李芳远发动了第一次王子之乱,杀死了神德王后和其生育的李芳硕、李芳蕃以及辅佐大臣郑道传。在靖安君李芳远的压力下李成桂立当时最年长的儿子李芳果为世子,后来将王位禅让给了李芳果。 1400年,靖安君李芳远发动了第二次王子之乱,将与自己争夺继承权的四个李芳干流放,靖安君李芳远成为了世子,并且最终在这一年登上了王位,成为了朝鲜历史上的第三代君主。 揭秘第二次王子之乱李芳远 第二次王子之乱李芳远可能指的是李芳远发动的第二次王子之乱。李芳远是朝鲜的第三代君主,是朝鲜开国之君李成桂的第五个儿子,在李成桂建立朝鲜王朝的过程中李芳远贡献非常大,比起李成桂的其他儿子的碌碌无为,李芳远堪称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李成桂却将幼子李芳硕立为世子,李芳远于是发动了两次王子之乱。 图片来源于网络 1398年,李芳远发动了第一次王子之乱,通过这一次王子之乱,杀死了李芳硕和其母神德王后以及辅政大臣郑道传,李芳远获得了朝鲜王朝的实权。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李芳远不再甘心做一个幕后的国王,李芳远要走到前台来,做一个名正言顺的朝鲜君主,因为名不正则言不顺,况且那个时候李芳远的四哥李芳干也在与李芳远争夺继承权,如果不采取非常的手段,世子之位可能就会与自己失之交臂,于是李芳远于1400年发动了第二次王子之乱,通过这次政变,李芳远铲除了异己,并且将自己的四哥李芳干流放,可以说第二次王子之乱李芳远最终成为了朝鲜王朝的名正言顺的继承人,之后不久朝鲜第二代君主李芳果将自己的王位禅让给了李芳远,李芳远最终成为了朝鲜王朝的第三位君主。 从此之后,李芳远放开手脚根据自己的意愿治理朝鲜王国,施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使得朝鲜王朝逐渐的强盛起来,成为了传承五百年的封建王朝。 李芳远生平简介 李芳远生于公元1367年,卒于公元1422年,是朝鲜的第三代君主,李芳远的一生是有作为的一生,从少年时代李芳远就显示出自己英果聪毅的品质,可以称得上是朝鲜开国君主李成桂最出色的儿子。李芳远生平堪称是波澜起伏,李芳远的一切称得上都是自己拼杀得来的,李芳远称得上是朝鲜的一代有作为的明君。 图片来源于网络 李芳远生平:1367年李芳远生于咸兴归州洞私邸。 1382年,李芳远进士及第,官至密直司代言,李芳远这一职位并不是依靠父亲的威望得来的,而是自己努力的结果。 1392年,李芳远为父亲扫清了即位为王的最后的障碍,刺杀了高丽重臣郑梦周。 1393年,李芳远奉命出使明朝,向明朝进贡马匹,路过北平的时候与当时的燕王朱棣相谈甚欢。 1398年八月二十六日,李芳远发动了第一次王子之乱,杀死了神德王后以及其生育的李芳硕和李芳蕃,辅政大臣郑道传等人,成为了朝鲜的实权人物。 1400年,李芳远发动了第二次王子之乱,流放了自己的四哥李芳干,剪除了异己,成为了世子。之后不久受禅让成为了朝鲜的第三代君主,先后得到了和朱棣两位明朝皇帝的承认,李芳远继位之后施行了许多改革措施使得朝鲜呈现出政通人和的局面。 1418年李芳远废掉了世子李褆,改立了世宗李裪,并且在八月八日禅让王位给自己的儿子世宗李裪。 1422年五月十日,李芳远在汉城泉达坊新宫薨。上谥号为恭定圣德神功文武光孝大王,庙号太宗,葬于献陵 。明朝赐谥号为恭定。 李芳远生平称得上是的,一生之中经历了太多的政治漩涡,并且最终在这些政治漩涡中走出,成为了胜利者,这与李芳远的雄才大略、审时度势、英果聪毅是分不开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石亨位高权重又深受帝王重用 为什么他还要发动夺门之变呢

还不知道:为何要发动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当初夺门之变,受到诛杀,当时当时密谋的除了当时的宦官、之外,还有大将石亨,可是说起石亨,我们很难理解,因为他是的部下。如果石亨不和其他人密谋引起夺门之变,必定是一个流传千古的将领,但是偏偏为什么要密谋引发夺门之变呢?早前的石亨,是边关的一个重要将领,而且他将领的位置,是靠着在边关每年的打仗的军功一步步爬上来的。石亨是个的将士,曾经立下了不少战功,在正统元年的时候,曾经两次大败瓦剌军,并且获得了许多马匹,因此先后被升为都指挥佥事,后为都指挥同知。石亨不仅仅在行军打仗上有着一定的本领,而且在治理朝政上也很有自己的谋略,他在边关的卓越表现,其中一是奏请朝廷让朝廷下拨银两在边关开荒种地,因此丰收了很多的军粮,大大减轻了后勤补给的压力,二是奏请朝廷在边关修建堡垒,囤积粮草,还有就是奏请朝廷效仿汉唐,改革边关士兵官职的录用升迁考核制度,让将士在边关打仗的积极性得到大大的提升。可以说当时石亨是驻守边关的一个不可多得人才。 在“”发生的时候,被俘,朱祁钰监国,大将于谦非常赏识石亨,把他调到了中央朝廷,掌管五军大营,而升为右都督。时间不长,又被加封为了武清伯。之后,石亨参加了,石亨负责镇守德胜门,而这个时候他的老对手瓦剌猛烈的攻击德胜门,石亨采用诱敌深入的办法,大溃瓦剌,瓦剌见此情况攻不下德胜门,改为攻打西直门,但是石亨又率兵增援,和西直门的将领一起,与瓦剌军对战,最后瓦剌军被败,北京保卫战得到最后的胜利。此次战役之后,石亨被封侯。石亨凭借着自己的努力,一步步爬到了万人敬仰的地位。 此后,石亨便受到朱祁钰和于谦的重视和信任,之后封了自己的儿子为太子,同时石亨也成为朝廷重臣,但是之后发生的夺门之变,彻底改变了人们对他的看法,当时造反的有宦官曹吉祥,曹吉祥和徐有贞在和石亨密谋之后,一夜之间又让明英宗夺得了政权,抓住了于谦,五日之后,大将于谦被斩首示众。但是自己本来已经身居高位的石亨,为什么要密谋造反呢?朱祁钰当时因为生了重病,外出出巡祭祀的时候,便是由石亨代为祭祀的,可见对他十分的信任,但是这个时候,他却和其他的宦官臣子密谋发动了造反,引起了夺门之变,这是为什么呢? 石亨参与这场政变,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石亨是受到祁钰和于谦重视的人,自己的地位也高,根本没有理由去密谋造反,但是其实说到这个原因,也可以解释石亨的做法了。当时石亨已经位高权重,对于自己权利的无法割舍,他想一直拥有这样的权力,延续到很久很久,但是当时朱祁钰已经生了重病,当时朱祁钰继位的时候,他废了明英宗的太子,而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但是不久朱见济便去世了,但是由于朱祁钰当时的身体也不好,而且是身患重病,这样的情况下,以后的皇帝之位不是朱见深继任,就是还是回到明英宗的手里面,因此,在这样预测未来形势的情况下,他选择了另投明主,明英宗,所以和宦官曹吉祥、徐有贞密谋发动了夺门之变,但是他没有想到的是,就是因为自己没有守住自己对皇帝的忠心,被后世的人所诟病,为了自己的利益和地位,不惜帮助明英宗篡权夺位,这样的做法让过后世的人所不齿。 这样的石亨不讲立场和对自己君主的不忠诚,违背了人的做人底线,但是也可能是因为太过于专注自己的权力,最后因为功高震主,皇帝忌惮他的势力,为了明英宗自己的帝位,皇帝将他的官职罢免,并且囚禁到牢狱之中处死,而且将其全家都杀死了,这样的下场恐怕是他在密谋夺门之变的时候所没有想到的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