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日军和德军到底谁更强?日军是如何评价德军的

时间:2025-04-19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喜欢研究二战历史的网友几乎都想过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在二战期间,到底是日本的陆军实力更强,还是德国陆军的实力更强。

但是大多时候,很多人在想到这个问题之后,又会打趣自己,为什么会将德军想的如此不堪。

完全都不是一个重量级的,所以这个问题对于日本陆军来说,未免显得太吃亏了些。

虽然德国属于战败国,但站在中立的角度上来说,德国陆军是当时世界上最强悍的军队,不管是从武器技术还是战术思想等方面,都是当时所有国家无法达到的一个程度。

不过巧了,二战里的日本人偏偏不这么认为。

虽然德国和日本属于同一阵营的盟友,不过双方也会经常有一些语言上的较量。

那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德国人是如何评论日军的。

1939年,日本和苏联曾经发生了战争,其中在诺门坎事件之后,德国人就作出了对于日本军队的一番评论。

而在这番评论中,几乎全是日军的缺点。

那么德国人都说了什么? 首先,日军没有足够的战前训练。

日军在进行战争之前,大多都在练习白刃战,大部分的军队指挥官的思想都还在停留在一战的水平。

其次,日军的武器十分落后。

就拿坦克来说,日军当时所使用的坦克,基本上都是一些“金属垃圾”,没有装甲,没有大口径火炮,很难想象那堆废铁能被称之为坦克。

就是这样残酷的现实之下,整个国家也仅仅只有一个坦克师,战斗力实在不敢恭维。

最后,日军的战术太过于落后。

这一点日军实在是太差劲了,根本谈不上战术,因为他们居然用士兵的肉体去掩护坦克前进。

请问日本人知道坦克的作用吗?最后,德国人总结了一下,日军的整体实力,还很落后,还是一战时期的水平。

但是,日本人又是如何看待德国军队呢?其实日本人也展示了自大的一幕。

同样是1939年,德国瞬间秒杀波兰,次年又迅速打败法国,给当时的日本人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当时身处德军中观摩服役的日本军官,对于德国军队的评论中,当时的日本军人是这样写的:就陆军步兵来说,德国的士兵都缺少一股士气,战斗的时候总喜欢躲起来,和我们日军勇敢作战的行为相差太远了。

但是,在整个评论当中,还有着这样的一番话:“说到德军最为厉害的,还是他们的装甲部队(坦克),这一点可以我们皇军相提并论。

他们可以在没有步兵的掩护下主动发起进攻。

德军装甲部队面对敌人毫不惧怕,正是因为这一点,使得波兰和法国投降,我认为德军除了没有我帝国军队的勇气以外,其他方面还是不错的!” 德军和日军都是二战时期非常强悍的军队,在实力上双方各有胜负,但是日军绝不像德国人说的那样一无是处,而德国人能够打败波兰和法国,也绝对不是只靠着装甲师就完成的。

让人觉得可惜的是,这两个谁也不服谁的二战军事强国,没能在战场上一较高低,实际上,双方军队首次见面,还是在二战结束后,的西伯利亚战俘营。

随机文章揭秘区块链和比特币的关系,区块链技术缔造出来疯狂的比特币撒哈拉之眼有人去过吗,传闻无人能活着到达中心(形成原因未知)揭秘赤练蛇有毒吗,长有后沟毒牙(被咬有一定几率中毒昏迷)揭秘考古界不敢公开的秘密,世界各地巨人遗骸证明远古文明存在冷血动物为什么没感情,眼瞎的冷血动物难以认主/但是感情很丰富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历史与演义中的赵云形象究竟有什么不同之处

历史与演义中的形象究竟有什么不同之处?下面是我的一些个人见解。 记得曾在网上看有人讨论“正史赵云”,一方急了,说你去看北京中文大学教授周思源的《正说赵云》吧,里面赵云如何如何厉害。不得了,搬出专家教授了。我怀着诧异的心情,从头到尾看了一下所谓的《正说赵云》,发现这东西原来就是“浅谈《演义》中赵云形象的塑造”,我想周教授本人应该会更同意这个名称。而所谓的“正说”二字,都是别有用心的人加上去的。这里的别有用心,无非是商业价值造就的。而更多的是被误导了的网民,一群不明所以的可怜虫,竟然真拿演义形象去认定历史事实了。 其实,对于赵云,有演义形象和历史人物之分,二者差别甚大。虽然历史上有不少人曾经评价赵云如何厉害,但针对的是其传说的形象(僻如李光地),并且一代一代的传讹和添加,成就了演义中的赵云形象。下面,就对赵云来个,看看到底是哪样。 一、“上将五虎”还是“超级保姆” 在贴吧里争论最多的,就是赵云是不是保镖的问题。并且就这个问题搞出了几种层次来,把对赵云的认识搞出什么吹、迷、黑来。其实这个问题很简单,看一个人是不是什么样的人,就看他生平做了什么事来。一生中做的最好的是什么事,贡献最大的是什么事。让人家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事。那么,谈到演义,对赵云最大的印象,就是长板扶危主,以及五虎大将,甚至死后被追赠大将军。演义里的赵云,周思源教授讲得已经很透彻了,确实当得起“五虎”。但看完赵云的历史传记,赵云一生做的最重要的事,死后被翻来覆去说的事,就是曾在当阳保全了。所以,要说历史上赵云就是个保镖,根本就无可辩驳。 一些想否认赵云历史保镖论的,无非几条理由:第一种是书上找不出“保镖”的字眼;其二是书中赵云的官职中有很多某某将军;其三是赵云也有军功,并列出什么入川之役,汉水之战啥的来佐证;还有一种狠的就是拉上关张马黄四人,反问你一个保镖能和四人并列,那四人也是保镖……其实这些理由就好比有一篇文章写到的,判断一个人有没有偷东西的证据,不是依据是否发生了偷窃的事实,而是依据这个人的家庭背景,社会关系等等。都是些荒谬的理由。 其实如果真的要说,历史上的赵云被确实也刘备委以重任。“先主以其严重,必能齐整,特任掌内事”而后赵云表现出色,硬是从孙夫人手中夺下了将要被抱去东吴的小刘禅。由此观之,这哪里是保镖?根本就是超级保姆嘛! 二、“常胜将军”还是“逃命将军” 提到演义中的赵云,总难免被人冠以“常胜将军”的称号。虽然演义中的赵云也有许多败绩,比如经常诈败,比如败在程武这种小角色的雕虫小计之下,但这些都是瑕不掩瑜的。演义中的赵云英勇果敢,识大体、顾大局,诚信可靠,从不居功自傲,从出道时的少年到年登七十力斩五将,一辈子兢兢业业,是刘备和最得力的战将之一。只要是赵云办的事,总让人踏实又放心;只要是战场上出现赵云,总让人精神振奋。等人不屑于干的那种阵前骂娘的事,赵云也会办得妥妥贴贴。所以常胜将军的名号,赵云当之无愧。但历史毕竟是历史,史书中提到的赵云又是怎样的呢。有人说不比演义逊色,我们就来看看:本传中提到赵云的主要事迹有两件,第一是长板坡身抱弱子,保护甘夫人,皆得免难;第二件是被诸葛亮派往箕谷,不致大败。裴注中主要加了个汉水事迹,赵云先是带几十个人出去迎,结果半路上遭遇曹军,刚开始以为人家是小股敌人,所以就上去打,结果发现人家是大军出动,后面还有人,所以就边打边跑,跑回来后,摆了个所谓“空营计”。当然,这中间连赵云回马迎张著这种小细节都写出来了,更能体现赵云果敢仗义。那我们就来看看,这些事迹有什么称道的地方。 通过分析比较,我们不难发现这样一个事实,赵云挣到的功名都是从逃亡过程中得来的。长板坡是刘备的大逃亡,赵云在这样的逃亡过程中,保全了小主人和主母,为自己挣回了第一桶金,虽然只做了一个最低级的牙门将军,但这是从小兵提干了。箕谷的不致大败,更是被写作难能可贵的事。人马什物,略无损失。逃得漂亮!(试样你如果是冷兵器时代的将军,真的发生过与敌人的打斗的话,你的兵马什物,你能保证略无损失么?如果是我,这种可能性只有一种,就是根本没和敌人打就逃回来);第三件汉水的事迹,本来是没有逃跑的机会,但他创造了逃跑的机会。本来呆在营地好好的,但还是带了几十个弟兄,跑出去撞曹军,,上去打一通,一看人家多,就逃跑呗。跑来跑去迎迎这个迎迎那个。本来没机会表现,结果自己创造机会表现了,还好没搞出什么大乱子来。也难怪人刘备过来地撂一句“子龙也”。 看看,史书中的赵云,这功劳都是来自逃跑的过程,不得不让人佩服他的本事。且当没有发生逃跑事件的机会时,能主动地创造出这种机会,用以体现自己高超的逃跑本事。所以,在历史上,更加切合的名词,恐怕是“逃命将军”。不,我错了,应该是“撤退将军”或者“战略转移将军”。总之,史书中的赵云还是很有本事的,但和什么“常胜将军”相去甚远,天壤之别。 三、“英风锐气”还是“庸碌平实” 虽然演义书中没有,但电视剧插曲中,崔京浩的一曲《当阳常志此心丹》在我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是一曲激昂热血的歌曲:虽未谱金兰,前世信有缘。忠勇扶汉室,情意比桃园。匹马单枪出重围,英风锐气敌胆寒。一袭征袍鲜血染,当阳常志此心丹。子龙子龙世无双,美名传。 演义中的赵云形象,确实应该这样来歌唱。但这歌还是没有唱出赵云枪法“如飘瑞雪,若舞梨花”的潇洒,没有唱出赵云长江射帆时那种手起帆落的从容。演义中的战场上,曹军一听到是赵云,便会四下逃窜,除了这种牛将外,根本没有人敢上来交锋。确实是英风锐气敌胆寒! 当然,演义中这种令敌丧胆的名将还有,比如、、、张辽等。但在史书上,关羽张飞马超张辽一样是令敌人丧胆。而赵云是根本看不到这种光环的。 虽然裴松之注引的《云别传》中极尽溢美之能事,但仍超不出赵云“执事有班、治而无咎”的盖棺定论。赵云是一个认真细心,办事守章法、按原则,克己奉公的长者,好人。要从德望上讲,我很认可赵云的地位。但历史不是靠德望这种虚渺的东西支撑的。一个人不可能什么都好,要做出成绩就得有牺牲。比如威能服众,历史上说曹操好的,但这些掩盖不了曹操疯狂屠城的罪行。历史上能成大事的人,都不是什么好人。能力强的人,都不是什么好人。赵云是一个好人,这注定了他成不了什么大事,拥有不了什么过人的能力。 赵云跟随刘备起,到发生长板坡事件,赵云被升为牙门将军,用了十多年时间;从牙门将升到征南将军,用了十多年时间。最大到镇东,又贬为镇军。而魏延(我就举被掰扯最多的魏延来说)从部曲到牙门将军,只用了两三年时间,从牙门将军再到镇远,用了三四年,再到镇北将军,征西大将军也没用十年时间。这差距不是差在运气上。黄忠作为降将,降前也只是个中郎将,他的入川和到刘备进位汉中王的过程和赵云差不多,可以说机会对等,可是黄忠在刘备做汉中王时就已经到后将军了,而赵云穷其一生都没到过这个高度。这说明根本就是能力的差别造就的。 说到底,历史上的赵云可以说是一个德行出众,能力平庸的人。和英风锐气的赵子龙比起来,差得够远。 最后给那些认为赵云能力堪比关张马黄的人说几句:赵云之所以被列到关张马黄之后,陈寿自己写清楚了,是因为赵云和前四者有个共同点:也是被追谥过的老一代将领;而赵云之所以被追谥,很显然是因为他曾经救过刘禅,于给他追谥的有再生之德。而赵云之所以能成为演义中的五虎上将,就是因为他和前四都同为一传。 这篇文章是我个人的一些看法,不可避免会带些感情色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解析诸葛亮手中的羽毛扇到底是哪位送的?

此页面是否是列表页或首页?未找到合适正文内容。
标签: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