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越南这个国家,我们国家南部地区的一位小邻居。很多人都认为越南人本来就是汉族人,但事实上并不是,越南的重要民族是京族,但不否认越南人的祖先的确与历史中国南方的一些少数民族有密切关系。在中国的55个少数民族中也有京族。因此越南的重要民族和古代与历史中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连“越南”这个名字都是清朝嘉庆帝王给的。如今,越南与中国广西、云南两省直接接壤,其陆地形状类似“扁担”,靠近南海。它是一个以京族为主体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1、历史越南与中国的关系
在历史,越南的中部和北部长期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被称为“交趾”或“安南”地区。比如公元前3世纪末,统治中国的秦国灭亡后,留在岭南的军队统帅赵佗,曾经在两广、越建立了南越王国。
汉朝时,南越最后被汉武帝刘彻灭了,而越南被汉朝吸收为南越的一部分,此后,中国经历了汉朝、魏晋、南北朝、隋唐等1000多年。越南北部一直处于中国的统治之下。尽管武装叛乱仍在继续,但最终总能归于平静。
到了公元十世纪左右,中国进入了五代十国的大分裂时期。越南当地军队指挥官吴权?安南利用中国内乱发动了独立叛乱。他打败了南汉和北宋时期前来讨伐的军事,彻底摆脱了中国的控制。

2、越南国家和重要民族的形成
吴权建立了越南古代上的第一个王朝——吴朝。从此越南只称自己是历史中国的附庸,不再属于历史中国的管辖范围。此后越南的主体国家和主体民族京族就慢慢形成了。
越南主体京族,起源于先秦时期南方的骆越部落,是百越众多支系之一,在21世纪最新的越南人口普查中,京族约占越南总人口的86%。与其他民族相比,京族有绝对的优势。中国的京族是在明清前后从越南、土山等地迁到中国的。

3、越南
国名的来源
越南历史在政治、文化和军队上受到中国的影响。历史汉字曾经是越南最常用的文字,直到法国殖民时期才失传。
相传清朝时,越南的阮朝的君主向清仁宗嘉庆帝王索要“国名”,帆叶网,并提出了“南越”。然而,嘉庆帝王认为越南和中国古代上的南越完全不一样。为了防止越南人混淆视听,染指两广,聪慧的嘉庆帝王故意颠倒顺序,给它起了个名字“越南”,这就是越南名字的由来。
萧鸾为什么要杀光自己的族人?真相是什么
还不知道南齐明帝:杀尽族人,自己死后,儿孙也被人杀光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有人曾经对时期的的们做过很有意思的评论,开国皇帝和第二位皇帝都算得上雄才大略的皇帝,在中国历代皇帝谱里也没有太大的恶名。余下的五位皇帝,和是傀儡皇帝。另外三位,却都脱不开一个“情”字。滥情、萧鸾无情、痴情。 南齐7位皇帝,总共在位24年。萧道成好不容易打下的江山,短短二十几年,,祸及子孙。真是何苦来哉? 中国有一句古话:最是无情帝王家!那么帝王家到底怎样无情呢?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说说一个史上著名的无情帝王。他就是南齐的第五位皇帝,齐明帝萧鸾。 萧鸾(452年―498年9月1日),即齐高宗明皇帝(494年12月5日―498年9月1日在位),字景栖,小名玄度。萧承之之孙、之子、齐高帝萧道成之侄、齐武帝萧赜堂弟。 萧鸾自小父母双亡,由萧道成抚养。叔叔萧道成将萧鸾视为己出。 宋顺帝刘准在位时,因为是萧道成当政。所以萧道成为了培养侄子,就让萧鸾到地方上历练,先后吉令、淮南、宣城太守,辅国将军。 萧道成当了皇帝后,封萧鸾为西昌侯、任郢州刺史。等到堂哥萧赜在位时又升任侍中,领骁骑将军。萧赜死时,以萧鸾为辅政大臣,辅佐萧赜儿子萧昭业。 不知萧鸾是不是生性敏感,虽然叔叔和堂哥对他一直很重用,但寄人篱下的境遇让他性格变得份外扭曲。 除此之外,实在无法解释他为什么如此狠心,杀掉视他如己出,并悉心栽培他的叔叔家的所孙。 齐武帝萧赜临死前把萧鸾当成了辅政大臣,托孤于他,希望他能辅佐继任的皇帝治理朝政。谁知萧赜一死,萧鸾就举起了他手里的杀人刀。 萧赜是公元493年死的,隆昌元年(494年),萧鸾废杀萧昭业,改立其弟萧昭文;不久又废萧昭文为海陵王,自立为帝。 萧鸾虽然坐上了皇位,但是看着身边都是萧道成和萧赜的孩子,他还是有些心虚。每逢初一、十五,萧家的王室子孙都会入宫拜见萧鸾。而萧鸾呢,不仅没有从家族聚会上得到亲情的安慰,反而更激起了他的杀戮之心。他常常叹息着自言自语地说:“我及司徒(萧鸾的弟弟)诸儿子皆不长,高、武子孙日长大。” 萧鸾说这话的时候,不知是否想到叔叔萧道成的养育之恩? 司马光《》记载了萧鸾大杀宗室事: 萧鸾猜忌他的同宗,却信任典签,叫他们监视每个王侯。每当杀害一个,总是于夜间派兵包围其住所,翻墙破门,喝喊而入,把他的家产全部操封没收。 江萧锋,德才兼备,萧鸾曾经对他讲道:“始安王萧遥光极有才干,可以委以重任。”萧锋回答道:“萧遥光之于殿下您,正如殿下之于高皇帝一样。卫护宗庙,安定社稷,他确实可以寄于厚望。”萧鸾听萧锋如此一说,被人点破了心事,不禁大惊失色。 等到萧鸾大杀诸位藩王之时,萧锋派人给萧鸾送去一封信,在信中嘲讽、责斥他。萧鸾因此而非常害怕萧锋,不敢到萧锋的住所去抓获他,就让萧锋在太庙中兼任祠官之职,然后在夜里派兵去庙中捕获他。 一天,萧锋从太庙中出来,进到自己车中,那些前来杀他的兵士也要上车去,但是萧锋不让他们上来,他力气非常大,徒手与这些人击打,使好几个人倒在地上起不来,最后寡不敌众,终于还是被杀。 建安王萧子真,派典签柯令孙去杀。萧子真吓得钻进床底下藏起来,柯令孙用手把他拉出来,他给柯令孙下跪磕头,乞求免于一死,情愿为奴仆,但不被答应,照样被杀害。 巴陵王萧子伦,则派中书舍人茹法亮去杀。萧子伦其人,性情英勇果敢,当时任南兰陵太守,镇守琅邪。琅邪城中有守兵,萧鸾担心萧子伦不肯轻易屈服,任人宰杀,就问典签华伯茂如何办,华伯茂说:“大人您如果派兵去收拾他,恐怕不能很快达到目的。如果把这事委托与我办理,只以一人之力就可以办妥。” 华伯茂到了萧子伦府上,亲自手执配有毒药的酒,声称为御赐,逼使萧子伦喝下去,萧子伦理正自己的衣服、帽子,出来接受诏书,并且对茹法亮说:“先前,太祖灭宋而自立。今天的情况,也是天数所定,在劫难逃。你是曾奉事过武帝的老人了,现在受指使而来,当是,奉命行事而已。这酒绝非是平常饮宴的酒。” 说完接过酒杯,一仰而尽饮,受毒而死。死时他年龄才十六岁,连茹法亮也流了泪。 据清人统计,萧鸾一共杀了萧道成、萧赜父子的后代子、孙及曾孙,一共有二十九人。 “高帝(萧道成)十九男,除武帝及豫章文献王嶷,临川献文映、长沙威王晃、武陵昭、安成恭王暠、始兴王鉴已前卒,其余夭亡者凡四人。此外鄱阳王锵、桂阳王铄、江夏王锋、王锐、宜都王铿、晋西王銶、河东王铉、并出继道度之衡阳王钧等,凡八人,皆为萧鸾所杀。又杀铉之子二人。” “武帝(萧赜)二十三男,除文惠太子及竞陵王子良已前卒,其余夭亡者凡四人,又巴东王子响别自被杀。此外庐陵王子卿、安陆王子敬、晋安王子懋、随郡王子隆、建安王子真、西阳王子明、南海王子罕、巴陵王子伦、邵陵王子贞、临贺王子岳、蜀郡、衡阳王子峻、南康王子琳、湘东王子建、南郡王子夏、并出继道度为孙之永阳王子珉,共十六人。文惠太子四男,长即前废帝郁林王昭业,次及后废帝海陵王昭文,次巴陵王昭秀,桂阳王昭粲,皆为萧鸾所杀。通计高帝之子、孙及曾孙三世为鸾所杀者凡二十九人。而锵、铄等之子,子卿等之子,见于史者独有铉之二子在孩抱中见杀。其实所杀必不止此数,当以其幼稚而略之。” 考之中国历史,像萧鸾这样,对同宗亲人如此残忍,实在是不多见。清人赵翼在《二十二史札记》中所说:“盖天良难泯,帝亦动于心所不安也,然其后又卒皆诛死。然则齐明帝之残忍惨毒,无复人理,真禽兽不若矣。” 然而,天理循环,天理昭昭,萧鸾有十一个儿子,“十一子之中,梁武帝杀其六,东昏杀其一,魏人杀其一,余早夭者二,废疾无后而善终者一。然则鸾之子凡成人者皆不良死,盖鸾之后已绝。” 永泰元年(498年),萧鸾病重去世,葬于兴安陵,庙号高宗,明皇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国历史上对外自称“儿帝王”的两位帝王,均是沙陀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