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世界史

古埃及文明为什么消失 古埃及文明消失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时间:2023-08-11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埃及曾经是地中海世界最早、最发达的文明。早在公元前3100年,第一个王朝就开始了,埃及带来了“统一国家”的雏形。从公元前3000年到公元前2000年,埃及在近1000年的时间里建立了强大的农业文明,公元前2500年左右的“胡夫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繁荣的象征。这一时期,世界其他国家还处于传说和神话的时代,埃及人在文明方面取得了世界级的成就。

古埃及文明为何消失 古埃及文明消失的重要真相是什么

综上所述,古埃及的成功大概是依靠“中央集权”建立的“统一王朝”,然后在尼罗河流域充分发挥“农业”的优势,积累了很大的财富,制造了无数的文明成果。文明的繁荣需要稳定的社会局势和发达的经济的支柱。

随着古埃及文明的繁荣,埃及人开始走向对外扩张的道路。到了公元前1500年左右,埃及对外扩张达到顶峰,向西到达利比亚,向南到达尼罗河第三瀑布,向北扩展到幼发拉底河和叙利亚,形成了一个环绕地中海的超级军队帝国。正是从这个时期,埃及国王赢得了他独特的称号“法老”。

古埃及文明为何消失 古埃及文明消失的重要真相是什么

对外扩张使埃及成为“帝国”,但也给埃及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埃及消耗了大量的社会财富,人民生活悲惨,宗教势力和宗教思想越来越强大。埃及“阿蒙神庙僧侣集团”获得了精神生活和社会财富的支配权,王权衰落。大约从公元前1200年开始,埃及由于“王权”的瓦解,陷入了宗教领袖和军阀的双重政权。由于宗教牧师不能完全控制局势,他们通常与外国军阀联合执政。大约从公元前1000年开始,利比亚雇佣军首领开始活跃在埃及古代上,埃及进入了外国统治时代。

古埃及文明为何消失 古埃及文明消失的重要真相是什么

公元前1000年至公元前500年的近500年间,埃及基本陷入了宗教势力与军阀势力的内斗,埃及文明进入了衰落期,直到公元前525年被波斯帝国征服。之后,埃及成为波斯帝国压榨巨额财富的殖民地,埃及文明彻底衰落。

波斯衰落后,埃及被希腊人征服。公元前332年,马其顿的亚历山大大帝入侵埃及,结束了波斯人的统治,帆叶网,埃及进入希腊化时期。公元前30年,罗马人从希腊人手中获得了埃及的主权。进入希腊化时代后,埃及基本失去了文明的主体性,沦为希腊罗马文化的附庸。最终在公元300年左右,连古埃及文字都失传了,古埃及文明在古代上彻底失传。

古埃及文明为何消失 古埃及文明消失的重要真相是什么

从古埃及衰落的整个古代来看,关键点在于内部宗教势力的主导和外部扩张过程中“军阀势力”的崛起。这两股力量造成了古埃及中央集权王权体系的崩溃,使国家陷入混乱,继而被外国人入侵、占领和同化。

解析埃及艳后为什么被称为旷世的性感妖妇?

埃及艳后出生于公元前69年,是当时统治埃及的马其顿王国的后裔。她是古埃及克罗狄斯·的最后一任女法老。而对于这位女法老是怎么死的,一直成为了一个谜,埃及艳后之谜究竟是怎样的呢? 埃及艳后石像 在历史上,埃及艳后的死是被毒蛇咬死的,这是大家普遍性认为的,尽管这个故事让人感伤,但是在感伤的同时我们也怀疑它的真实性,如今它的真实性也得到了法理学家和犯罪专家的广泛质疑。对于埃及艳后的死亡之谜,有很多种说法,其中最常见的就是,埃及艳后想方设法让一个农民送来一篮无花果,在篮子中有一条小毒蛇,埃及艳后让毒蛇咬伤自己的手臂,因此昏迷而死。这个说法最早是在希腊学者家普鲁塔克的名人传记中,但家普鲁塔克是在埃及艳后去世75年后才诞生到人世,所以他的话有很多疑点。 另一种说法是,埃及艳后是自杀的,她在自杀前,曾给屋大维写了一封自杀信。但是根据犯罪专家研究说:“这不符合一个要自杀人的性格。一个决定要自杀的人是绝不会向任何人写信的。”因此这个说法也存在很大的矛盾。 还有一种说法是,屋大维杀了埃及艳后,在埃及艳后死后,他就杀了她的两个儿子,所以屋大维是有谋杀动机的。在埃及从来没有女仆要陪主人自杀的传统,而在埃及艳后死后,她的两个女仆也死了,这说明一点就是,屋大维除掉了所以的目击者。 对于埃及艳后死亡之谜,这些也只是猜测,并没有依据来证明这一切。 埃及艳后为何这么出名 埃及艳后是来自于古埃及国家,她的原名是叫做克娄巴特拉七世,而这个名字背后所隐藏意义实际上是指“父亲的荣耀”。对于埃及艳后来说,她一直是一位被后人们所熟知的著名人物,她及智慧美貌于一身,甚至是没有一处是不出名的。那么说到底埃及艳后为何这么出名呢? 埃及艳后图片 关于埃及艳后为何这么出名这一问题,我想说的是自从埃及艳后出生的那一天起,或许就已经像全世界宣告了她的一生将会是传奇出名的,而“埃及艳后”的称号注定了整个世界将会为她疯狂。对于她为何会如此的出名归结了以下几点的原因: 首先第一个就是来自于她与恺撒大帝以及安东尼等英雄人物之间的感情纠葛。埃及艳后为了拯救自己的国家,维护自己的政权,也正是这样的权力斗争,让她结识了对她影响很大的两位人物:大帝、安东尼。 第二个原因就是她是古代埃及王朝的最后一任女法老,同时也是最后一位女王。 第三个原因就来自于她自己。她那出众的外貌和才华,她不仅很聪明,而且还很会耍一些心机和手腕。为此,她还被视为是“尼罗河畔的妖妇”,甚至还将她比作是尼罗河中的一条美丽的花蛇。可想而知她那美丽外表下所隐藏的狠毒。 第四个原因就是她凭借着美丽的外表以及远大的抱负,为弱小的埃及赢来了将近22年的和平。 第五个原因就是她的生前举措差一点让罗马变成了埃及的一个行省。 综上所述,通过以上的阅读想必大家对于“埃及艳后为何这么出名”的疑惑应当有所解释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冯太后何以被称为“文明太后”?千古以后做了哪些改革?

冯何以被称为“文明太后”?千古以后做了哪些改革?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中国历史上,临朝听政掌握中枢大权的太后有不少,不过没有一位的历史功绩比得上北魏的冯太后。影视剧《》的女主人公就是以她为历史原型塑造的。 北魏冯太后(441~490年)的人生经历极富传奇色彩。她本是汉女,祖父曾做过五胡时北的国君。生于北燕被北魏灭亡几年后,幼年时父亲冯朗被北魏孝武帝下令诛杀,她被没入后宫成为一名奴婢。在姑母冯昭仪的帮助下,冯氏没有吃太多苦,反而出落得有之美。 北魏文成帝拓跋濬12岁就继位登基,有一次他在宫中偶遇冯氏。《魏书》十分八卦地记载了两人的邂逅: “高宗登白楼望见,美之,谓左右曰:‘此妇人佳乎?‘左右咸曰‘然’”。 就这样,冯氏成了拓跋濬的妃子。两人感情十分深厚,456年,文成帝封15岁的冯氏为皇后。同年,妃子同文成帝所生的以不足两岁的幼龄被立为太子。 其他朝代,的妃子巴不得“母凭子贵”。可在北魏,却有一项“子贵母死”的奇葩制度,凡后妃所生之子被立为储君,生母皆要赐死,以防未来的母族擅权。于是拓跋弘生母李氏被赐死,冯后担当起了养育太子之责。 465年,文成帝英年早逝,年仅25岁。11岁的太子拓跋弘即位,是为北魏献文帝,冯后被尊为太后,临朝听政。当时因为新君年幼,政局动荡,权臣乙浑,冯太后定策将其诛杀。 467年,献文帝妃子生下一子。冯太后得知长孙出世后大喜,将朝政归还于献文帝。469年。拓跋宏被立为太子,生母李氏依据“子贵母死”的制度被赐死,这一幕同文献帝当年成为太子何其相似,恍若一个历史循环。 还政后冯太后还不到30岁,正值女人大好年华的她开始琢磨起自己的第二春。结果献文帝感觉丢失了颜面,找了个借口将冯太后最喜欢的情人,宿卫监李奕处死。冯太后得知后大怒,两人关系破裂。471年,献文帝被迫退位,成为年仅17岁的中国史上最年轻的太上皇。 献文帝之子拓跋宏以4岁幼龄登基,这就是。476年,献文帝暴崩,时人称是被冯太后毒杀。冯太后再次临朝,被尊为太皇太后。 冯太后在北魏献文帝和孝文帝时期实际掌权约二十年,成功实施了大量的社会政治改革。诸多改革中,她和孝文帝主导的土地公有制改革影响最为深远,不仅后来的和将之奉为圭臬,之后还被所继承,最终以北魏的土地公有制为模版分配土地,国力日盛,达到了自西汉后又一个的巅峰! 图 491年北魏疆域图 说起封建王朝的土地改革,王莽和都曾想要在全国推行,改为公田制和。可惜在他们所处的年代,世家和地主豪强盘根错节,土地所有权极其复杂,改革均不了了之。 然而到了北魏时期,中原大地在经历多次战乱后,大片土地抛荒,恰巧又有大批逃避战乱的人没有土地耕种,这一特殊的情况反而让北魏这一少数民族政权阴差阳错的拥有了将土地改革彻底推行下去的客观条件。 太和九年(485年),北魏给事中李安世向冯太后和孝文帝建议,由官府主导土地改革,将天下土地分给人民(《魏书·列传第四十一》李孝伯附李安世传)。北魏朝廷制定了极为详细的规章制度以确保土地改革的顺利进行: 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奴婢依良。丁牛一头受田三十亩,限四牛。 …… 诸民年及课则受田,老免及身没则还田。奴婢、牛随有无以还受。 ——《魏书·食货志》 图 石椁 北魏 山西博物院 朝廷规定:年满15岁男子可以得到四十亩露田,女子减半,另外若每户拥有一头耕牛可得到30亩露田,但每户上限4头耕牛,再多官府也不再授田。如果土地因为地力不够需轮作的,官府根据轮作具体情况授田亩数翻倍。受田人年老下不了地或死亡则露田会被官府收回,耕牛如果死去,官府也会将因为牛多分的露田收回。 除耕田外,北魏朝廷还对桑田做出了分配。在古代,种桑养蚕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农业活动。土地改革早期,官府在能种植桑树的地区授予每人20亩桑田,要求在这20亩地里规定期限内至少种活50棵桑树、5棵枣树、3棵榆树。因桑树需要多年生长和长期精心培育,并不适合土地流转,因此朝廷规定桑田为永业田,受田人死后可以传给子孙,官府并不收回。 图 采桑图 画像砖 另外,北魏朝廷对百姓的宅基地、菜地,以及地方官员的公田均做出了详尽的规定。比如每三口人可以分配到一亩宅基地,地方官员按照职位分到面积不等的公田,离任时必须全部上交给继任者,否则要判刑。 除此之外,北魏的这次土地改革还有许多细则。 在冯太后的强力推动下,土地所有制改革顺利实施,北魏农业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国力也达到空前鼎盛。公元490年,冯太后去世,时年49岁。冯太后生前使北魏成为文明国度,死后为“文明”,又被称为“文明太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