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考古发现

普尔塔龙:全球第三大三角龙长40米,诞生于7000万年前

时间:2023-08-12来源:网络作者:小白3

普尔塔龙是一种蜥脚下目三角龙,诞生于70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体长普遍达到了35-40米,体重也达到了70吨左右,属于目前已经发现的世界上最巨型的三角龙之一,第一批化石是在南美洲的阿根廷境内发现的。

普尔塔龙的体型

普尔塔龙:全球第三大恐龙长40米/诞生于7000万年前

普尔塔龙属于超巨型三角龙之一,有着非常典型的蜥脚类三角龙特征,尤其是继承了体型庞大的特点,因此它的体长最多可达40米,与易碎双腔龙、阿根廷龙以及超龙等这些世界最大的三角龙都非常相似,在目前已经发现的770多种三角龙中排到了第3位,算是数一数二的巨型三角龙。

普尔塔龙的外形特征

普尔塔龙:全球第三大恐龙长40米/诞生于7000万年前

普尔塔龙属于第三大三角龙,拥有着非常修长的颈部和非常宽的颅骨,单单是背椎骨骼长度也达到了1.06米,不过普尔塔龙和近亲富塔隆柯龙不同的是,它的神经棘非常短,因此普尔塔龙能够很灵活的抬起脖子,所以重要是以高处的植物为食。

普尔塔龙的生活习性

普尔塔龙:全球第三大恐龙长40米/诞生于7000万年前

普尔塔龙有着非常明显的巨龙类三角龙的特征,帆叶网,脖子非常修长,脑袋非常宽,因此这也使得它能够咬下更多的树叶,摄食的范围也非常广,这样能够弥补它笨重庞大和行动不便的缺点,而且在目前已知的所有三角龙中就只有普尔塔龙有着这么独特的宽厚颈部,并且它也是目前最宽的三角龙之一。

普尔塔龙的化石发现

普尔塔龙:全球第三大恐龙长40米/诞生于7000万年前

普尔塔龙最早的一批化石是在南美洲的阿根廷巴塔哥尼亚发现的,这批化石之中只包含了几节颈椎、背椎等骨骼化石,其中背椎骨宽度超过了长度,达到了1.68米,被称为世界上已知最宽的蜥脚类三角龙脊椎,在01年的1月份发现的这批化石,直到05年才由古物种学家奥尼拉斯·诺瓦斯进行了命名和描述,因此它的种名也以当时发现化石的人普尔塔进行了命名。

瑞氏普尔塔龙:拥有最宽蜥脚类脊椎(宽1.6米,体长30米)

瑞氏普尔塔龙是一种蜥脚亚目下的泰坦巨龙类三角龙,诞生于90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体长大多可以达到25-30米,属于蜥脚类三角龙中最大的一种,甚至被专家称之为三角龙之王,只有南美最大的三角龙阿根廷龙才干与之相比。

瑞氏普尔塔龙的体型瑞氏普尔塔龙的体型不仅在蜥脚类三角龙中算是数一数二的,而且在目前已经发现的770多种三角龙中也排到了前8位,就像潮汐龙一样,成年后的体长普遍可以达到25-30米左右,体重更是可以达到60-70吨,几乎相当于数十头亚洲象的体重了,并且它的化石骨更是夸张,单单是一节脊椎骨的宽度就达到了1.68米。

瑞氏普尔塔龙的外形特征瑞氏普尔塔龙和大部分的蜥脚类三角龙很像,它的脖子和尾巴都是细长且粗壮的,脑袋相对较小,四肢则极为短粗,就像是象腿一样,不过瑞氏普尔塔龙也有着自己独特的点,那就是它的脖子非常宽阔,一节脊椎骨可以达到1.68米宽,几乎相当于一个成年女性躺下的长度,加上它拥有着极短的神经棘,所以它的颈椎可以进行大幅度的上下活动,能够吃到更高处的树叶。

瑞氏普尔塔龙的生活习性瑞氏普尔塔龙算是目前为止三角龙中最宽的一个生物,尤其是它的脖子和尾巴都是非常宽阔的,这也使得它能够吞下更多的树叶,帆叶网,从而弥补了它体型笨重和颈部无法左右移动的缺点,它重要是以高处的树叶为食,基本上都是依靠四足进行行走的。

瑞氏普尔塔龙的化石发现瑞氏普尔塔龙最早的一批化石是在南美洲的阿根廷境内发现的,这批化石埋藏于巴塔哥尼亚地区,重要是由著名古物种学家奥尼拉斯·诺瓦斯进行的命名,但是发现者有两人,区别是普尔塔和瑞宜,所以最后以两者的名字命名了种名和属名,其中虽然只包含了一节颈椎和一节背椎、两节尾椎,但是依然能够看出它是世界上最大的三角龙之一,因为它们大多都长达1米以上,宽度也保持在1.5米左右。

标签: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