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野史杂谈

孙权既然杀害了关羽,为何还要把关羽的首级送给曹操?

时间:2023-08-03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孙权把关羽首级送给曹操,此举究竟有何用意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传说关云长头枕洛阳,身卧当阳,魂归故乡。这是因为天下最大的三座关庙位于河南洛阳关林、湖北当阳关陵和山西运城解州关帝庙。这三处地方,运城是关羽的故乡,而洛阳埋葬的是关羽的头颅,当阳埋葬的是关羽的身躯。这是因为当年孙权杀害关羽后,将关羽的首级送给曹操造成的。那么孙权既然杀害了关羽,为何还要把关羽的首级送给曹操呢?

image.png

  一、 孙权嫁祸给曹操。

  建安二十四年,关羽率军攻打襄樊。在取得了水淹七军的战果后,曹操的襄樊防线危在旦夕。当时在曹操的统治区,对曹操不满的百姓到处揭竿而起,以关羽的旗帜进行战斗。曹操甚至想要迁都,来躲避关羽的锋芒。

  在这个时候,曹操的手下劝阻他,让他利用东吴来对抗关羽。孙权也同时给曹操写来密信,要求讨伐关羽来为曹操效劳。于是双方一拍即合,对关羽发动了夹击。由于众寡悬殊,再加上孙权袭取了荆州,关羽在撤军途中,军心混乱造成了大军离散,被迫带着数百残兵败将走保麦城。不久,关羽在逃往蜀中的路上被东吴伏兵俘获,随即被杀。

  在《三国演义》中,对孙权送关羽的首级给曹操有一个解释,那就是嫁祸曹操。在孙权夺取荆州,杀害关羽,志得意满的时候,他的部下张昭提醒他要防备刘备报仇。孙权采纳了张昭的建议,将关羽的首级送往曹操那里,以表明自己袭夺荆州、杀害关羽的行为是受到了曹操的指使。这样,刘备就会把报仇的矛头指向曹操。

  曹操在得到关羽的首级后,他的手下也不是笨伯。司马懿就马上看破了东吴的企图,建议曹操厚葬关羽,来摆脱孙权的计谋。于是曹操用香木为关羽雕刻了一具身体,与首级一起,以王侯之礼合葬在洛阳关林。这也就是关羽头枕洛阳,身卧当阳的由来。

  如果按照嫁祸于人的说法,确实可以解释孙权送关羽首级给曹操的目的。在当时的三国鼎立局面中,刘备在最鼎盛时期拥有益州、汉中和荆州一部,实力不容小觑。在汉中之战中,刘备率领的蜀中军队打败了曹操亲自指挥的军队,蜀军的战斗力也得到了验证。

  再加上蜀汉位居东吴上游,在地理形势上占有先天的优势。再加上吴军在曹魏、蜀汉眼中只是水军占有优势,在陆地作战中是不值一提的。在逍遥津之战中,孙权的十万大军被张辽的七千人马打得大败,自己也险些落入曹军之手。这种战绩早就成了曹魏和蜀汉君臣眼中的笑话。

  如果刘备率领蜀军顺流而下攻打东吴,孙权是很难抵挡的。刘备和他率领的蜀军身经百战,本来是作为北伐秦川的主力,十分精锐,不要说还有刘备、张飞、马超这些优秀将帅。孙权的部下吕蒙病入膏肓,自然无法抵御刘备。

  这样一来,如果刘备真要与孙权决战,东吴将面临十分危险的境地。在后来晋朝灭吴的战争中,首先冲入建康的晋军就是从蜀军出发的军队。因此,本着死道友不死贫道的精神,孙权把关羽的首级送往曹操那里,想要嫁祸于人就是自然的了。

image.png

  不过,如果仅仅从嫁祸于人这个角度解释孙权送关羽首级给曹操这件事,就有点肤浅了。因为这个伎俩没有多少技术含量,曹操和他的手下立刻就能够看破。曹操以王侯之礼埋葬关羽,就轻易破解了孙权的这个计谋。曹操君臣能够看破的事情,刘备君臣自然也会看破,孙权再送关羽的首级给曹操又有什么意义呢?

  二、孙权送关羽首级给曹操是他的投名状。

  孙权在出兵荆州之前,在濡须口之战的时候就向曹操秘密投降了。但是在此之后,曹操并不相信孙权,依然把他当做自己的潜在敌人对待。在淮南方向上,曹操一直保留着以张辽为首的兵力,即便是襄樊之战情况危急,也不调动这支军队。直到孙权出兵荆州,和关羽彻底翻脸后,曹操才调张辽前往襄樊。张辽没有到达前线,战斗就已经结束了。

  在孙权向曹操写密信,说自己要出兵袭击荆州的时候,专门在信中向曹操提醒,不要把这个秘密泄露出来。可是曹操根本不理睬孙权的请求,他把孙权的密信一式两份,一份用箭射入樊城,一份则射入了关羽的军营。可惜关羽在关键时刻犹豫不决,错失了曹操给他的良机。在关羽撤军的时候,曹操又再次下令,禁止襄樊前线的曹军对关羽进行追击,放关羽安然离去。

  曹操的这些举动目的十分明显,那就是要看关羽和孙权火拼。如果不是傅士仁、麋芳的轻易投降,关羽很可能会和东吴在荆州进行一场大战。不过虽然曹操没有达成坐山观虎斗的目的,他不信任孙权,把孙权当做敌人的心理向世人暴露无遗。

  这自然给孙权造成了压力,他投降曹操就是想借助曹操的势力,从刘备手中夺取荆州。现在曹操表明不信任自己,那么自己的处境就岌岌可危了。于是,孙权把关羽的首级送给曹操,表明自己与刘备已经一刀两断,关羽的首级就成为了孙权的投名状。

  三、 孙权送关羽首级是他的一场外交博弈。

  除了向曹操送交投名状,取得曹操的信任之外,孙权还有着他更深一层目的。在三国鼎立的状态下,外交是各国重要的手段。孙权要夺回荆州,并保有荆州,就必须在其他两国国家之间周旋,来为自己创造最佳的外部环境。

image.png

  首先,孙权要为自己取得大义的名分。无论孙权如何为自己的行为辩解,他撕毁盟约,袭击盟友的行为还是让人不齿的。为了摆脱背信弃义的恶名,给自己争取大义的名分,孙权采取投靠曹操的办法。

  在当时,曹操虽然已经加九锡、晋位国公,但他还是没有迈出篡汉的那一步。他依然是汉献帝朝廷的丞相,打着奉天子以讨不臣的旗号。可是刘备在夺取汉中之后,一时间志得意满,自立为汉中王。这明摆着是与曹操公开对抗,不承认曹操设立的汉献帝这个傀儡和他的朝廷。这在当时引起了曹操的大怒,甚至不顾疾病要带兵攻打刘备。

  刘备自立汉中王的举动,只有袁术自立为帝可以比拟。不管刘备采取什么借口,当时汉献帝的朝廷还存在,刘备的这个举动是不合法理的。这让孙权抓住了借口,他向曹操投降讨伐关羽,就是以向汉室效力为借口的。这样,孙权就用效忠汉室的名义,掩盖了他背弃盟约的不义之举,获得了大义的名分。

  其次,孙权想要获得曹操的支持。孙权夺取荆州的时候,已经察觉出曹操的态度,这让孙权十分担心。因为他夺取荆州后,已经与刘备撕破了面皮,而且擒杀关羽,又让刘备必须对他进行报复,否则不能服众。那么,如果在即将面临的蜀吴之战中,曹操继续采取暧昧的态度,东吴将会凶多吉少。

  因此,孙权就必须将曹操绑上自己的战车,送关羽的首级就是逼迫曹操表态。关羽在襄樊之战中,把曹军打得落花流水。而孙权的出手,正是为了帮助曹操渡过难关。孙权将关羽的首级送给曹操,不仅仅是向曹操报功,也是向天下表明,自己和曹操是站在一条船上的。

  这样,即便是曹操用王侯之礼埋葬关羽首级,也不能甩脱孙权的攀附。曹操在将来蜀吴发生冲突的时候,即便是不帮助东吴,至少也会保持和平的状态。这就会为东吴抵抗刘备的进攻创造良好的条件。

image.png

  第三,孙权想要对刘备施加压力。孙权送关羽的首级给曹操,也是摆给刘备的一种姿态。那就是自己和曹操共进退,让刘备在发动对东吴的进攻前有所考虑。因为经过事实的证明,三国中无论任何一方,不管你的军事实力再强,也抵挡不住另外两方的夹击。

  原本三方中曹操的实力最强,刘备和孙权结成联盟,就是要共同抗击曹操。这个战略实施之后,让曹操遭遇了很多的麻烦。在长达十几年的岁月中,曹操的势力不但没有扩张,还多次遭受挫折。但是在荆州之战后,孙权袭击荆州,和刘备反目成仇。在这种情况下,曹操就成了双方都需要拉拢的对象。

  如果曹操和刘备、孙权中的任何一方联合,那么就会给另一方造成严重的压力。孙权正是看中了这一点,才拼命讨好曹操,来稳固双方的外交关系。他送关羽首级给曹操,就是向刘备表明自己和曹操的关系。这暗示了刘备,如果他要向孙权发动报复行动,就会遭遇曹操和孙权的共同抵抗,这会使得刘备的报复行动不可能成功。

  在这种情况下,刘备就不可能发动对孙权的报复。事实证明,刘备在关羽死后的很长时间里都没有发动军事行动,只有在曹丕篡汉,曹魏内部未稳的情况下,才发动了夷陵之战。这说明孙权的外交行动是成功的。

  结语:

  孙权在荆州之战中袭取荆州,擒杀关羽后,专门派人将关羽的首级送到曹操那里。他用这个举动向世人表明,自己的所作所为是出自曹操的指使,企图将刘备报复的怒火引向曹操。当然,老奸巨猾的曹操不会上当,他用王侯之礼埋葬了关羽,粉碎了孙权的阴谋。

  除了祸水东引的企图,孙权还有获取大义的名分,解除自己背信弃义的骂名的目的。更重要的是,孙权要以此死死攀附住曹操,把曹操绑上自己的战车。他依仗曹操的势力,对刘备施加压力,使得刘备对出兵东吴抱有谨慎的态度。直到曹丕称帝,曹魏初创的时候,刘备才发动了夷陵之战,不过这个时候已经给了孙权相当长时间来做战争准备,为夷陵之战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秦始皇嬴政和孙权都想进去的古墓,里面到底有什么?

在苏州有个虎丘山,虎丘山上有个剑池,几千年来,当地流传着一个故事,说是在这剑池附近,有很多很多宝剑,放到现在,那都是的!公元1955年,苏州市政府准备重新修建一下虎丘园林!抽干了位于虎丘山的剑池的水,在剑池下边,人们发现了一个石碑!碑文上记录了年间,著名才子唐伯虎等人在剑池水干涸之后,下到池子底下寻宝的事迹!唐伯虎学识渊博,连这样的人都认为这剑池下面有宝贝,那自然是多少有点儿依据了!那么,这剑池到底是什么来头呢? 宝剑 说起剑,人们总是能够想起那把越王的剑!但是有剑的不止越王,吴王也有,夫差的老爸更是一个剑痴!公元前496年,吴王阖闾溘然长逝,由于他生前爱剑如命,所以在他死后,夫差不仅安排人手大修陵墓,还做了一件事情,那就是收集全天下他所能够找到的宝剑,一同安葬于吴王阖闾的墓中!当时,夫差征调十万人来修建陵墓,并在陵墓中一同葬下了专诸剑,鱼肠剑,等在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名剑,总共有超过三千柄长剑一同葬进了阖闾的墓中!而阖闾的墓,就在今天的江苏虎丘山! 古墓 当时的人们尚武,对于宝剑更是情有独钟!吴王夫差在阖闾墓中安葬三千宝剑网的事情不胫而走,一时间引起轩然大波,无数英雄好汉都想来到这里寻求一把好剑!然而,夫差不是个白痴,这阖闾之墓不是你想进就能进去的!时隔几百年时间,统一六国之后,也是对阖闾墓中的宝剑产生了很大的兴趣,于是在建立不久之后,秦始皇曾经派出军队直抵江苏虎丘山,在这里大加挖掘,用了整整三个月时间,除了挖出一个地坑,什么都没有挖到!结果可想而知,负责挖掘的一干人等,全都拉去北方修长城去了! 剑池 无独有偶的是,在江苏揭竿而起之后,对自己手中的宝剑不满意,也曾经打过阖闾墓的主意,不过秦始皇都拿不到的东西,项羽也不会拿到!又是几百年后,当了,身在吴国,自然对古代的吴国更是熟悉,他有事没事隔三差五就派人到虎丘山来挖一挖,希望能够找到几把宝剑,向臣民证明一下自己比秦始皇和项羽还聪明! 结果,除了把秦始皇挖的那个坑挖的更深,也没有什么收获!这些人一个接一个来到这里,没有找到一把宝剑,但是却在虎丘山活活挖出来一个深坑,后来由于地下水渗透,这个坑就变成了一个池子,为了纪念这些人的盗墓行为,人们把这片池子定义为剑池! 建国之后,国家曾经组织考古队伍,抽干剑池水,打算对阖闾墓中有宝剑的传说进行科学的考证!第一次由于技术不行,连入口都没有找到!第二次算是找到了入口,但是入口处的悬石一个比一个厚重,最终,没有人能够进到墓中!这座超过两千年的古墓中,埋着连秦始皇都想要的宝贝,结果至今都毫发无损,可以说是世界第九大奇迹了吧! 随机文章中国古代艺术简史赵高跟秦始皇的关系是怎么的?古代沉船南海一号发掘,多达10万件宋代文物(历史瑰宝)蛇的白化种白蛇罕见异常,日本成功繁育出白蛇(最受欢迎的宠物蛇)巡航导弹的制导过程分析,惯性/GPS/地形匹配混合制导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孙权一向对周瑜十分信任,为什么在这件事上却不赞同

不仅有谋略,才华出众,还与有“”关系莫逆,对忠心不二。因此,孙权对周瑜也十分信任,说言听计从实不为过。 比如在是否答应曹操送人质要求这件事上,孙权就是听取了周瑜的意见。 建安七年,曹操要求孙权派弟弟或儿子到朝廷去当官。当官,只是一种委婉的说法,实际上是去当人质。 孙权召集官员商议,、秦松等人都犹豫不决。孙权于是带周瑜去找自己的母亲吴夫人商量,作最后决定。 周瑜认为,从前,始受封于时,所统治的区域方圆不到一百里。后继的国君贤明能干,开拓疆土,遂占有荆州与扬州,王业相传延续,达九百多年。如今,孙权承袭父、兄的基业,拥有六郡的地盘与人力,,将士听命,境内富庶,人心安定,不必送人质给曹操而受曹操的要挟。送人质给曹操,孙权最多不过是得一个侯印和十几个仆从,几辆车,几匹马,这哪里能与自己在东吴称孤道寡相比! 因此,周瑜主张,不送人质给曹操,慢慢观察事态变化。如果曹操真能以君臣大义治理天下,孙权再侍奉他不迟。如果曹操,犯上作乱,他救自己都顾不上,又怎么可能顾得上孙权拒绝送人质的事呢? 周瑜这一番见识和主张,深合吴夫人与孙权母子的心意,孙权于是采纳周瑜的意见,没有送人质给曹操。 此外,在要不要与曹操打的问题上,在是否出兵攻打益州和汉中的问题上,孙权最终都采纳了周瑜的意见,可见孙权对周瑜确实言听计从,十分信任。 不过有一件事,孙权却没有听从、采纳周瑜的建议。 此事发生在建安十五年。当时,刘备以原刘表的许多部下都投靠自己,自己的辖区太小容不下他们为由,亲自到京口请求孙权把荆州全部交由他管理。 周瑜收到消息,立刻上书给孙权,说:“刘备是一代枭雄,且有、这些熊虎一样的猛将辅佐,必定不肯,为我所用。为大计考虑,我认为应把刘备迁往吴郡安置,并为他兴建豪宅,供他美女和玩物,使他沉迷其中,玩物丧志。同是,应把关羽和张飞这两个人分开,派他们各驻一地,交给像我这样的将领统率,如此,天下大事就可安定了。现在如果轻易割让土地给刘备作为资本,让他们三人都聚在疆界,恐怕他们就会像蛟龙得到云雨的赞助,终究不会再留在水池中了。” 简单来说,周瑜的这份上书,就是建议孙权趁机软禁刘备,分化刘备的势力。 这个建议确实很恨,甚至有些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恶毒。刘备后来听到周瑜对孙权所提的这个建议,也心惊胆战,感叹说:“天下的智谋之士,看法都差不多,当时劝我不要去,也是担心发生这样的事情。我正在危急中,不得不去,这实在是走险路,几乎逃不出周瑜之手!” 古人说,成大事者不拘小节。据此,有人提出一个假设,如果孙权当时采纳了周瑜的建议,软禁刘备,分化刘备势力,那么,后来的魏、吴、蜀鼎立的局面或许就不复存在了。 但实际情况是,一向对周瑜言听计从的孙权却一反常态,没有采纳周瑜这个建议。 那么,孙权当时为何没有采纳周瑜的这个建议呢?我想,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刘备的雄心壮志不是美女玩物所能消弭的。 作为一代枭雄,刘备具有雄心壮志自不待言。为了实现自己的雄心壮志,刘备也费尽了心思。他先后投奔、、刘表等人,目的就是为了找到实现雄心壮志的平台。 投奔刘表后,刘表对刘备怀有戒心,长年只让刘备驻兵新野安居享乐。有一次,刘表见刘备暗自落泪,感到奇怪,问他是什么原因,刘备说:“我平常身不离马鞍,大腿内侧没有什么肉。如今不再骑马,大腿内侧长出了肉。日月如同流水,人已经快老了,但功业没有建立,所以悲伤。” 在刘表那里,刘备心心念念不忘自己的雄心壮志,如果孙权采纳周瑜的建议,刘备恐怕也不可能因为美女玩物就忘记了自己的雄心壮志。 2、刘关张的情义不是那么好分化的。 刘备与关羽、张飞的情义,或者说关羽和张飞对刘备的忠臣,虽然没有演义说得那么夸张,但也确实是“寝则同床,恩若兄弟”。 前夕,刘备被曹操打败,关羽被俘虏。曹操十分赏识关羽,对他赏赐不断,礼遇有加,试图笼络关羽之心。但关羽却始终不为所动,在得知刘备在处后,立刻离开曹操,“过五关、斩六将”,重新回到刘备身边。而张飞更是直肠男,是性情中人,对刘备的忠诚,也不亚于关羽。 3、共同的敌人还在。 就当时而言,曹操是孙权和刘备的共同敌人。在赤壁之战中,曹操虽然战败,但曹操的实力并未受到根本性削弱。而要对抗曹操,孙权单靠的力量显然是不够的,他必须要联合刘备。 总之,由于上述三个方面的原因,一向对周瑜言听计从的孙权才会一反常态,没有采纳周瑜软禁刘备、分化刘备势力的建议。由此可见,孙权的见识和大局观并不亚于周瑜,甚至还略高于周瑜,他能成为东吴的开国帝王,绝非偶然。 随机文章后宫乱政的贾后要说服别人,得先相信自己所说的话2016暴雨后出现龙视频真相,疑长4米巨龙盘旋在乌云中二战日本九二式重机枪,最差重机枪却收割无数生命(需11人伺候)ufo和uso的真实视频,俄罗斯军方承认真实存在/10战舰曾遭遇USO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标签:孙权关羽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