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军队历史

界桥之战是如何爆发的?公孙瓒在元气大伤下最终覆亡

时间:2023-08-07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界桥之战发生于东汉末年军阀混战时期,是袁绍与公孙瓒为争夺冀州而开打的战争,为各地诸侯争夺地盘明显化的首次会战。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汉献帝初平二年(191年)冬,公孙瓒屯兵磐河,袁绍在界桥应战。此战之后双方仍然争战不断,如龙凑之战、巨马水之战,历时两年,以双方互相耗尽兵粮及董卓借汉献帝之名遣使和解告终。

  背景

  公元191年(初平二年)冬,袁术任命孙坚为豫州刺史,屯兵阳城。在孙坚出兵攻打董卓的时候,袁绍借机会任命周昂为豫州刺史,派兵袭取了阳城。袁术派遣公孙瓒的弟弟公孙越协助孙坚回救阳城,公孙越在作战中被流矢射中身亡。

  当时,正在青州镇压黄巾军的公孙瓒怒不可遏地说:“我弟弟的死是袁绍惹出来的。”于是举兵攻打袁绍。公孙瓒攻势凌厉,威震河北。一时间,冀州郡县纷纷望风归降。

  袁绍大惊,为了取悦公孙瓒,缓和局势,他拔擢公孙瓒的从弟公孙范为勃海太守,帆叶网,但公孙范一到勃海,却立即倒戈。初平二年(191年),公孙瓒攻破青州、徐州黄巾军,兵势日益强盛,进驻界桥(故址在今河北威县境内)。公孙瓒自己任命严纲为冀州州牧,田楷为青州州牧,单经为兖州(今山东金乡县西北)州牧,并配置了郡守县令。

image.png

  战争过程

  袁绍亲自领兵迎战公孙瓒,两军在界桥南二十里处交锋。公孙瓒以三万步兵,排列成方阵,两翼各配备骑兵五千多人。袁绍令麹义率八百精兵为先锋,以强弩千张为掩护,他统领步兵数万在后。

  公孙瓒见袁绍兵少,下令骑兵发起冲锋,践踏敌阵。麹义的士兵镇静地俯伏在盾牌下,待敌骑冲到只距离几十步的地方,一齐跳跃而起,砍杀过去;与此同时,千张强弩齐发,向白马义从射去。公孙瓒的军事遭到出乎意料的打击,全军陷入一片混乱,骑兵、步兵都争相逃命。麴义的军事则越战越勇,临阵斩杀了公孙瓒所署冀州刺史严纲,斩杀千余人,又乘胜追到界桥。公孙瓒企图守住界桥,但再次被打败了。麹义一直追击到公孙瓒的驻营地。

  袁绍命令部队追击敌人,自己缓缓而进,随身只带着强弩数十张,持戟卫士百多人。在距离界桥十余里处,听说前方已经获胜,就下马卸鞍,稍事休息。这时公孙瓒部逃散的骑兵二千多突然出现,重重围住了袁绍,箭如雨下。别驾田丰拉着袁绍,要他退进一堵矮墙里,袁绍猛地将头盔掼在地上,说:“大丈夫宁可冲上前战死,躲在墙后,难道就能活命吗!”他指挥强弩手应战,杀伤了公孙瓒的不少骑兵,公孙瓒的部队没有认出袁绍,也渐渐后退。稍顷,麹义领兵来迎袁绍,公孙瓒的骑兵才撤走了。

  黑山军首领张燕派部将杜长等为公孙瓒助阵,也被袁绍击败,黑山军与袁氏开始结怨。

image.png

  结果

  此战对双方都没有做成重大损失,公孙瓒有能力在次年发动龙凑之战、三万人参与巨马水之战等。但袁绍于此战中成功停止了公孙瓒的南侵,大大挫折了其锐气。

  在南进形势僵持不下之下,公孙瓒急於另图出路,引发了后期杀害极有名声的刘虞而失去人心。形势由其实名正言顺讨伐有「十大罪状」之名的袁绍变成谋害在朝廷位列三公至乎令外族臣服的刘虞的罪人,顿成众矢之的,被袁绍反过来利用刘虞的儿子刘和打著正义旗号联合乌桓及刘虞旧部围攻公孙瓒。公孙瓒在元气大伤下最后覆亡。

东汉末年江东孙氏部将董袭真的是被淹死的吗?

此页面是否是列表页或首页?未找到合适正文内容。

东汉为什么在它倒塌的那一刻,仍是当时的最强者?

两千多年来,古代历经了很多的王朝,它们都有各自的生命周期,或长或短。 但似乎都面临着两个同样的问题,那就是内忧和外患。 这是决定一个朝代盛衰的关键,任何一方面没有处理好,都极有可能葬送王朝。 从到,几乎都面临外患侵扰的局面。 就像早在时期,申候联合人攻打西周,最终周幽王被犬戎人杀害。 就算是统一六国的秦始皇,也遇到外患侵扰的问题。 当时秦军战斗力极为强悍,一路横扫六国,气势非凡。 然而如强悍的军队,匈奴依然时不时的南下,骚扰边境。 这让秦军很是苦恼,最终出兵几十万来抗击匈奴,同时修建长城来作为防御。 这一打的确让匈奴老实了一段时间。 但随着秦朝的衰亡,匈奴又开始蠢蠢欲动了,时不时的南下侵扰。 尤其是在秦汉交际之时,匈奴经常趁机南犯。 西汉建国之初,就开始出兵对付匈奴,接连几次都重创了匈奴。 刘邦吃了的亏之后,认为不能急于用武力解决问题,于是就采取了和亲的政策。 以达到双方休战的结局。 试想匈奴人常年放牧为生,若是没什么灾害的话那还好。 但凡遇到天灾,就得饿肚子。 他们不像中原地区的人们,可以种植农作物那么方便。 他们的食物来源主要以狩猎和放牧为主,而地处中原的汉朝则食物种类繁多,且量要远大于匈奴。 要是能和亲的话,匈奴当然愿意了,毕竟不用再费尽心思的出兵发动战争。 同时又可以得到西汉提供的粮饷和布匹食物。 这样他们的日常生计就得以很好解决了,也不用担心生活的问题。 而对于西汉来说,这也是一个明智的选择,不仅消除了外患。 同时可以让百姓得到一个休养喘息的机会。 经过争霸战争,百姓确实有一点吃不消了。 他们最希望的就是天下太平,过几天安心的好日子。 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匈奴内部出现了一些分歧。 主和派和主战派有很大的不同意见。 一部分亲汉的匈奴后来开始投靠了汉朝。 公元48年的时候,南匈奴归顺后被安置在河套地区。 而北匈奴却是一脸不服气的样子。 最终汉和帝时期,窦宪率军大破北匈奴。 很多人开始选择放下武器归降大汉,此时的匈奴势力已经基本瓦解。 即便是到了末年的时候,一些匈奴人开始趁机作乱。 后来在的领导,被各个击破了。 为了以防万一,曹操决定将他们划分为五个部。 依次分开安置在陕西、山西等地,同时派汉人为将督军。 这样就彻底将剩余的匈奴分化了,他们再也没有机会能够趁机作乱了。 就这样,已然摇摇欲坠的东汉没有受到外患侵扰。 维持四百多年基业的大汉,直到它倒塌的那一刻,仍是当时的最强者。 历史上,要说没有外患困扰的朝代,恐怕也就是只有它了。 随机文章汉朝究尽是经学取士还是孝廉取士?李陵因投降而被汉武帝诛杀全家~~那李广将军也被杀掉了吗?垃圾人定律是什么意思,逮到个人就大肆倾倒负面垃圾(拳脚相向)四象限时间管理法则,紧急事情并不一定是最重要的(麻将三缺一)心理学上的十大效应,美女效应成为了商家最爱的营销活动(吸睛)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