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古代史

秦国军事家王翦和白起当作战国四大名将之一 两人到底谁更加厉害一些

时间:2023-08-11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对秦国军事家王翦和白起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秦国军事家王翦和白起究竟谁更强?从两人的战绩看来,根本没有可比性。

  秦国军事家王翦和白起同为战国四大名将,而且都是秦朝的战将。其中秦国军事家王翦有灭国之功,乃是秦朝一统六国最大的功臣之一;而白起有歼敌之功,如果不是白起极大的削弱了其他国(重要是赵国和楚国)的实力,后面秦朝即使有秦国军事家王翦,想要一统天下,想来也非易事。那究竟秦国军事家王翦和白起这两人,谁的实力更强一些呢?这里拿战绩说话,比比看谁更强。

image.png

  秦朝最大的两个敌人区别是赵国和楚国,接下来就以赵国和楚国当作对照。白起指挥过与赵国发生的两次大战,首次是华阳之战,此战是白起和魏冉率秦军在韩国华阳一带同魏国、赵国的军事发生战争。魏赵两国最后战败,秦朝获胜进占魏国大片城池,此战共斩首魏赵联军15万。

  第二次是长平之战,此战是秦、赵两国之间的战略决战。秦朝由于连年战争,国内粮草消耗严重,战场上的相持对峙局面对其不利,再加上廉颇用兵老道无懈可击,遂用反间计。赵王由于初战失利,见无利可图,遂求和秦朝,帆叶网,不成被戏耍,年轻气盛的赵王遂要出击,但廉颇坚守不出不听赵王令,再加上秦朝反间计,遂弃用名将廉颇,而起用赵括代替廉颇。

image.png

  赵括遵照赵王意图,变更了廉颇的防御部署及军规,更换将吏,组织进攻。秦朝见有机可乘,暗中换帅名将白起,白起针对赵括急于求胜的弱点,采取了佯败后退、诱敌脱离阵地,进而分割包围、予以歼灭的作战方针,最后获得战争的胜利。此战斩首坑杀赵军45万人,赵国自此由盛转衰,为秦朝将来灭亡赵国奠定了基础。

  而秦国军事家王翦是灭亡赵国的主将,在公元前229年时,秦国军事家王翦从上郡发兵,下井陉,与杨端和军两军呼应。准备一举攻灭赵国。结果遇上了赵国的名将李牧,相持一年多的时间。秦国军事家王翦采纳反间计,除掉李牧。李牧死后,秦国军事家王翦势如破竹前行,大败赵军,并杀了赵军主将赵葱,攻下赵国的都城邯郸,俘虏赵王迁,赵国原本的各处土地入为秦地,成为秦郡。

image.png

  再就是对楚之战,虽然楚国表现一直都很平庸,但楚国的实力却是不容小觑,是秦朝一统天下的劲敌之一,而且可以说,楚国是当时除了秦朝外,最有实力一统天下的诸侯之一;可惜楚国自从楚昭王之后,极少有明君存在(楚悼王算一个吧),关键是楚国在战国后期,昏君不断,给了秦朝以可乘之机。

  先来说说白起和楚国之间的战争,白起对楚国的伤害远比对赵国的伤害要大得多。在公元前281年时,白起伐楚,楚军败,割上庸、汉水以北土地给秦求和;公元前280年,白起再次伐楚,夺取鄢、邓等五座城池,而后秦军越过秦楚边境山区,自断后援,分三路快速突进楚境,直围楚国的都城郢都。

image.png

  在之后的鄢郢之战中,白起率秦军伐楚,攻破楚国都城郢、别都鄢,焚毁楚国的宗庙和夷陵,重创楚军,淹杀楚国鄢城百姓数十万。此战之后,楚国被迫将陈当作都城,仍称作郢。同年,秦又攻占了楚国巫、黔中郡,楚国疆域丢失接近一半;经过秦朝一连串的打击后,楚国一蹶不振,直到最终被秦灭亡。

  再来看看秦国军事家王翦最终的灭楚之战;在公元前224年,秦王政(秦始皇嬴政)召集群臣,商议灭楚大计,秦国军事家王翦认为“非六十万人不可”,李信则认为“不过二十万人”便可打败楚国,秦王政大喜,认为秦国军事家王翦老不堪用,便派李信和蒙恬率兵二十万,南下伐楚。秦国军事家王翦因此称病辞朝,回归故里。

image.png

  后李信遭逢惨败,秦王政(秦始皇嬴政)不得不再次请秦国军事家王翦出山,并给了秦国军事家王翦六十万兵力;秦国军事家王翦领兵伐楚,大军抵达楚国国境之后整整一年坚壁不出,六十万士兵都囤积起来休保养息,甚至每天比赛投石以作娱乐。楚军因为兵少而无可奈何,一年后终于按捺不住,正当楚军在往东调动之际,秦国军事家王翦就率兵出击大破楚军,杀项燕于蕲,一年多后又俘虏楚王负刍,平定楚国。

  从战绩可以看得出来,白起的军队能力是要远超秦国军事家王翦的;白起面对的赵国和楚国,都是实力比较强的时候,但在面对白起的时候,却是节节败退。白起一生虽然没有灭掉任何一个诸侯国,但却使得赵国、楚国、魏国、韩国几近灭亡。而秦国军事家王翦面对虚弱的赵国,还要使用离间计除掉李牧后才敢动手,而灭楚国,秦国军事家王翦带着六十万精锐的秦兵,还耗时一年多才灭掉虚弱的楚国,可见差距。

秦国军事家王翦挂帅领兵 为什么“贪得无厌”讨要封赏?

是我国杰出的军事家,战国末期秦国名将。在秦王打算出兵灭楚时,已是老将的王翦一口咬定非60万大军不可。网络配图 这几乎是当时秦国兵力的总和。另一位年轻将军李信则表示,灭楚只需20万兵马。嬴政听后,非常欣赏李信,当即命他率兵攻打楚国。王翦因建议未被采纳而告老还乡。 不料,李信被楚军打得,大败而归。嬴政大怒,这才想起王翦,便亲自前去请他出山。王翦答应率兵出征,但提出了新的条件——除了60万兵马外,还要赏赐他大片良田、屋宅。网络配图 “作为大王的部下,我虽立过赫赫战功,却没有资格封侯,所以要趁大王用得着我的时候,多为子孙讨取赏赐以置家业呀。”嬴政笑了,满口答应。 数日后,王翦出征楚国。一路上,他先后5次派人回京向嬴政讨要赏赐土地和房产。嬴政一一答应下来,心想:“王翦这老贼还真贪,不过只要他能打胜仗,就满足他吧。”王翦领到了赏赐,这才全力出战,历经两年终于消灭了楚国。网络配图 事后,有同僚问王翦:“您都这把年纪了,还讨要那么多东西干啥?它们只能损坏您的名声呀!”王翦笑了:“这60万兵是秦国的全部军队,大王能放心让我率兵出征吗?我只有多讨些赏赐,且讨来的这些土地和房产都在秦国,这样才能消除大王的疑虑啊!”同僚恍然大悟,原来王翦是有意增加秦王控制自己的砝码,以消除对他拥兵叛乱的怀疑。王翦多次“讨赏”的做法虽不值得借鉴,但他为了顾全大局,巧妙地将自己以安定人心,却不失为智慧的谋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战国四大名谁最强?白起”战神“称号是实至名归吗?

战国四大名谁最强?”战神“称号是吗?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白起、、并列为,这四个人当中有白起、王翦都是秦国名将,而李牧、廉颇都是名将,战国四大名将,秦赵二国包揽了,由此可见,时期,秦赵两国的实力。秦赵两国若相交战,定会是一场恶战。 王翦,其出生年月不详,战国时期秦国人,战国四大名将之一,他年少爱读兵书,在少年时期,就进入了军营,这一点跟白起一样,只不过王翦出身并非贵族、宗室,他生活清苦,在军中一直都是小将,却有着过人的军事天赋,王翦沉稳,做事会用脑子。王翦的聪明和实干,受到了白起的注意,王翦之所以能够在众多将士里脱颖而出,多亏白起的介绍。 白起,则是秦国的另一位猛将。白起,嬴氏,名起,其先祖为秦国公族,他是秦国的大将,白起号称”人屠“,位列战国四大名将之首,他的战绩十分显赫,他一共歼敌170万,坑杀40多万降卒,几乎没有打过败仗,是他的处女战,率军砍了二十四万,而后破楚,灌鄢郢,赵国自后,从此一蹶不振,他的一生从未打过败仗。白起懂得如何应用兵力,用兵”出奇无穷“,喜欢在军事策略上有所创新,尤其擅长大部队打大型的战役,夺取韩、赵、魏、楚大片领土,长平之战里,他采取迂回战术,大败赵军,坑杀赵军俘虏四十余万人,而一举夺得”战神“称号。 廉颇,生卒年不详,嬴姓,廉氏,名颇,山西太原人。战国时期赵国的名将,与白起、王翦、李牧并称战国四大名将。”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由此观之,廉颇是赵国的勇猛果敢的大将。廉颇一上任就面对强秦的威胁,他能够在危机关头思考出,最合适的作战方案,这是名将的素质之一,在危急情况下仍能够镇定地思考对策。他根据舟车劳顿的特点,决定采取速战速决的作战方式,这一招极有效果,在秦赵两国多次交锋中,廉颇屡次击退了秦军的进攻,甚至后来一起联合攻打赵国,一时间也难以攻克,在他的努力下,廉颇大败,此战后,廉颇被拜为上卿,进入四大名将的位置。 李牧,出生年月不详,嬴姓,,名牧,柏仁人,战国时期的赵国军事家,与白起、王翦、廉颇并称”战国四大名将“。李牧是四大名将之中,结局比较凄惨的一位。李牧不管是在军事成绩还是在德行方面,都是一个无可挑剔的良将。最开始他只是戍守边防的一个普通的将领,后来因为对付匈奴出名,他对付匈奴不是靠打,而是自己主动退却,给匈奴造成怯战的假象,假以时日对匈奴进行反攻,收效甚大。他因匈奴成名,后又以大将军身份出征,成功打败了秦军,而李牧因为此次功绩突出被封为武安君。他曾经是令秦军头疼的人物,他的战术算是四个人当中最高超的,人品确实是好得没话说,只可惜,被王翦的反间计害死,含冤而死。 四个人,在四人都是行伍出身,从基层做起,很难说谁更出众,只能说吧。谁最厉害,也并不是仅靠自己的实力,若是遇上明君,自己的才能得到发挥,这才是最厉害之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白起王翦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