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古代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古代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重要政权。那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姜维明明控制蜀汉大部分军事,为什么还要胆怯区区黄皓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姜维掌控的军事,虽然占不到蜀汉的大部分,但实际的数量本来也并不少,不过姜维这支军事有一个巨大的问题,那就是他的后勤给养是掌握在蜀汉朝廷手中的。姜维这支军事的粮草、给养、军械大部分都是需要蜀汉后方提供,他们没有自给自足的能力,所以严格意义上来说,这支军事还是掌握在蜀汉手中的。
再说到姜维和黄皓的关系,二人之所以交恶,本来也是因为黄皓的手伸得太宽,影响到了姜维的地位。姜维因为后面几次北伐,没有取得大的战果,劳民伤财,所以蜀汉国内掀起了一股反对姜维的风气,连诸葛瞻、董厥、廖化这些人都不想姜维再次发动北伐了,而黄皓更是想要把姜维从大将军之位上给拉下来,扶植自己的亲信阎宇上马,也正是看到了这种危机,帆叶网,姜维才开始了反击。可惜的是,姜维长期领兵在外,在蜀汉朝堂中并没有属于自己的势力,所以他并没有搬倒黄皓。

《华阳国志》:维恶黄皓恣擅,启后主欲杀之。后主曰:“皓趋走小臣耳,往董允切齿,吾常恨之,君何足介意!”维见皓枝附叶连,惧於失言,逊辞而出。后主敕皓诣维陈谢。维说皓求沓中种麦,以避内逼耳。
姜维选择了向刘禅告状,结果刘禅并没有听从姜维的意见,而是直接让黄皓来给他道歉。这一下,可把姜维给放在烤架上了,这不就是挑明了姜维对黄皓不满吗?刘禅不处理黄皓,那等过一段时间,黄皓报复起来,那姜维肯定是要遭殃的啊,于是姜维选择了去沓中屯田。那么这是不是就说明姜维怕了黄皓,硬刚不过黄皓呢?实际上,这倒并不是姜维怕黄皓,而是姜维不想刘禅为难。

很多人简单地把黄皓想象成了一个奸臣,是他把刘禅给蒙蔽了,所以蜀汉后期才会乌烟瘴气,更甚至于很多人说,黄皓是蜀汉灭亡的罪魁祸首,本来这个观点要打一个引号,因为黄皓本身只是一个宦官,他之后的权力都是刘禅赋予他的。之所以他能从宦官一步一步成长为中常侍、奉车都尉,掌控朝政,本来背后都是刘禅在支持的。可不要把刘禅想象成一只小绵羊了,历经诸葛亮、蒋琬、费祎十多年的时间,刘禅才成功地拿回权力,怎么可能转手就送给黄皓?唯一的解释就是黄皓是刘禅的人,是刘禅支持黄皓参与朝政,帮他打理朝政,和那些士族大臣对抗。

某种意义上来说,黄皓就是刘禅的右手,负责对内。所以说,当姜维见黄皓专营朝政,建议刘禅诛杀他时,刘禅才会不处置黄皓,并说黄皓只是一个“趋走小臣”而已,不用太在意,并让黄皓去给姜维道歉。刘禅这更深层次的意思就是说黄皓是他推出来的代理人而已,姜维你不要跟他计较。姜维这么聪慧,他当然也是懂了刘禅的意思,所以才会选择离开朝堂,远避沓中,不和黄皓发生冲突。
如果说黄皓是刘禅的右手,那么姜维则是刘禅的左手了,负责对外。刘禅北伐,靠的就是姜维掌军,虽然后期姜维有不少的败绩,但是刘禅对他还是十分信任了,很多人都反对姜维北伐,弹劾姜维,但是刘禅都是置之不理的,一直是站在姜维这一边。
综合来看,姜维和黄皓就是刘禅的左右手,一个对外,一个对内,刘禅不可能让自己的左手打右手吧?姜维这个人还是比较忠于蜀汉的,一旦他和黄皓真的闹起来,必然会使蜀汉陷入动荡,且他和黄皓、刘禅之间又是这种关系,所以干脆就直接走人吧,幸免和黄皓发生冲突,这样看的话,姜维倒并不是胆怯黄皓,而是因为他忠于蜀汉,不愿意蜀汉国内出现动乱,不愿意让刘禅为难。
曹魏尚书卫觊之子,轻松干掉邓艾、钟会及姜维,却被一丑女玩死
后期,司马家族掌控了曹魏政权,并开始出兵伐蜀。公元263年,派遣钟会、邓艾、等分东、中、西三路进攻汉中,蜀汉大将率兵将钟会阻挡在剑阁,而邓艾则率精兵偷度阴平,直达蜀汉都城成都,后主刘阿斗经过短暂的思考,遂出城投降,这也标志着蜀汉的灭亡。 此次伐蜀之战中,钟会和邓艾功不可没。而姜维听说皇帝阿斗那么快就投降了,自己差点气吐血,为恢复蜀汉之政权,姜维就假意投降于钟会。客观来说,邓艾、钟会和姜维,都是此时不可获得的人才,可谓是智勇双全。令人意外的是,如此聪明的三个人,却被同一人所杀,能轻松干掉三位猛将的人是谁呢? 卫瓘,三国时期曹魏将领,西晋时重臣、书法家。曹魏尚书卫觊之子。出身于官宦世家的卫瓘,因深厚的家庭背景,很早就踏入了仕途,历尚书郎、散骑常侍、侍中、廷尉等职。在尔虞我诈的官场中,卫瓘绝对是一股清流,一直坚持秉公执法,不亲不疏,总是明之以法,晓之以理,为世人所称赞。 卫瓘 司马昭篡权后,对卫瓘予以重用,并在讨伐蜀汉之时,任命他为监军,以监督邓艾、钟会的军事行动,等同于手持尚方宝剑。虽名义上为监军,但卫瓘手中仅有一千士兵,而钟会和邓艾则掌握着真正的实权。蜀国灭亡后,邓艾有点飘飘然,卫瓘看不惯邓艾的作风,就诬告邓艾有谋反之嫌疑,并最终于忽悠钟会一起生擒了邓艾父子。 邓艾剧照 次年,在姜维的忽悠下,钟会以为郭致哀为由,将胡烈等将领、官员请至蜀国朝堂,趁机将他们软禁起来,并举兵叛乱。 钟会深知,卫瓘是司马昭的心腹,一旦此消息被卫瓘泄露,自己将身败名裂,就极力拉拢他。卫瓘表面上答应了钟会,却私下联合其他魏军,一起讨饭钟会和姜维。最终,钟会和姜维兵败被杀,卫瓘取得了胜利。 姜维剧照 邓艾的部下曾想要救出邓艾,把他迎接回成都,卫瓘把自己陷害邓艾之事暴露,就连夜派亲信杀死了邓艾父子。就这样,邓艾、钟会及姜维三人,都被的卫瓘所出掉。西晋建立后,卫瓘备受的信任,转任征东将军,不久进爵为菑阳公,官至尚书令,加侍中、太子少傅,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宠臣,儿子还娶了当朝的公主。 当时的太子,智商令人担忧,卫瓘就曾私下里向晋武帝进言,为了江山社稷考虑,希望废掉司马衷,令立太子。此事被太子妃知道,对卫瓘恨之入骨。后来,司马衷继承了皇位,贾南风顺势被封为皇后,因皇帝司马衷太傻,贾南风把持朝政,第一件事就下令对卫瓘满门抄斩。 贾南风 曾经的卫瓘,很轻松地干掉了邓艾、钟会及姜维三位牛人,最终却被贾南风满门抄斩,不可谓不惨。所以,千万不能得罪女人,尤其是心机很重的女人,否则怎么死的都不知道,卫瓘就是一个鲜活的例子。 随机文章勾践尝粪惑夫差最终灭了吴国一艘俄罗斯台风级核潜艇,能在30分钟内让美国从地球消失霍金完美体现鲨鱼效应,与病魔斗争50年获得惊人成就(内心强大)揭秘造纸术的发明者是谁,蔡伦竟不是发明者/西汉造纸术就出现了古巴沉落的海底古城,沉没于1万年前的冰河时期末期(史前文明)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降将姜维是如何做到掌握蜀国军权的?是什么真相
第五次北伐之时,病逝五丈原,留下“令延断后,次之,若延或不从命,军便自发。”的遗言,以这个遗言看来,诸葛亮并没有将军权交给姜维,只是让姜维辅助断后,而主持蜀汉军队撤退的,则是另一个人——。至于蜀汉治国的接班人,诸葛亮依次选择了、、,唯独没有选择姜维。 其实这也是很正常的事情,诸葛亮就算再信任姜维,再赏识姜维,即便有民间传闻姜维是诸葛亮的徒弟,依然改变不了姜维是魏国降将的事实,作为一位刚刚投降不久的将领,也没用多少实际的军功,即使诸葛亮愿意,后主及蜀汉群臣怎么可能放心把军权交给他呢?何况姜维在军中资历不足,如果给予军权,势必引起蜀汉老将的不满,而且诸葛亮也会被人认为任人唯亲,这样是得不偿失的。因此,姜维最终掌握蜀汉军权,并非因为诸葛亮,而是他自身的努力。那么姜维又是如何一步一步掌握蜀汉军权的呢? 死诸葛走生仲达 杨仪等整军而出,百姓奔告宣王,宣王追焉。姜维令仪反旗鸣鼓,若将向宣王者,宣王乃退,不敢逼,于是仪结阵而去,入谷然后发丧。宣王之退也,百姓为之谚曰:“死诸葛走生仲达。”——汉晋春秋 在正史中,姜维真正意义上第一次展现自己的军事才能是在诸葛亮病逝以后的断后途中,由于魏延拒绝断后,蜀汉军暴露在魏军追军之下,原本作为辅助断后的姜维,此时不得不承担了断后的任务,即将追上蜀汉军队,这时候是姜维想到了一个计策(演义中是诸葛亮遗计,正史是姜维自己想出的),让蜀汉军队得以全身而退,。他让场仪将旗帜反向,鸣起战鼓,假装要主动进攻司马懿,司马懿害怕中计,主动撤退,不敢逼近蜀军,于是蜀军得安然无恙的撤退,从此留下“死诸葛走生仲达”的谚语。实际上并非死诸葛走生仲达,是姜维妙计退宣王。 偏师入羌,郭淮破走 又昔偏军入羌,郭淮破走,算其长短,以为事首,宜以姜维为凉州刺史。若维征行,衔持河右,臣当帅军为维镇继。——志 回到成都以后,姜维被任命为右监军辅汉将军,但是很快,姜维的机会来了。姜维面对的第一个对手,就是在汉中之战,在阵亡以后果断率领主力撤退,并且推举为主将,避免了魏军更大的损失,多次西征横扫羌胡,北原之战和阳遂之战,两次识破诸葛亮的计策(司马懿都差点中计了,被郭淮识破了)的魏国名将——郭淮。姜维领军第一战,便是这个让诸葛亮都为之忌惮的郭淮,历史上并没有对这场战争的过程详细记载,但是我们依然从史书中看到了结果——偏师入羌,郭淮破走。姜维因此升任镇西大将军,领凉州刺史。蜀汉总兵力不过10万,既然三国志说的是偏师,证明兵力不会超过1万,而姜维以不到一万之偏师,居然能够深入魏境,打败魏国名将郭淮,可见其军事才能之强。 费袆制约下的偏师北伐 费祎谓维曰:“吾等不如丞相亦已远矣;丞相犹不能定中夏,况吾等乎!且不如保国治民,敬守社稷,如其功业,以俟能者,无以为希冀徼倖而决成败于一举。若不如志,悔之无及。”——汉晋春秋 延熙十年(247年),姜维迁升为卫将军,与大将军费祎共录尚书事,表面看来,姜维的军职进一步提升了,但是实际上,姜维么军权反而降低了。因为费袆,是反对北伐的,费袆认为,我们的军事才能远远不如丞相,丞相暂且不能恢复中原,何况我们呢?但是姜维认为就算这样也不能,还是坚持要北伐,费袆只好同意,但是,费袆每次允许姜维出征用的兵力不超过1万。在费袆制约之下的偏师北伐,虽然取得过打败、接应胡王的小胜利,但对于魏国而言,只不过是式的骚扰袭击,自然也没有取得什么大的战果,但是姜维以不到1万的偏师,竟敢在魏国境内横冲直撞,如入无人之境,而且也取得过一两次小胜利,已经很了不起了。 洮西大捷——姜维的巅峰 复出陇西,守狄道长李简举城降。进围襄武,与魏将徐质交锋,斩首破敌,魏军败退。维乘胜多所降下,拔河关、狄道、临洮三县民还,后十八年,复与车骑将军夏侯霸等俱出狄道,大破魏雍州刺史王经於洮西,经众死者数万人。——三国志 费袆被刺杀以后,姜维终于能够率领蜀汉主力进行北伐了,兵力增加到数万的姜维取得了的胜利:降李简、斩徐质,取河关,破王经。姜维最终取的了北伐以来的最大胜利——洮西大捷,姜维也因此功,被任命为大将军。 因此,姜维最终能够担任大将军,完全是因为自己的努力,不是因为诸葛亮。 随机文章平等院简介历史上对赵匡胤的评价如何?广州不明飞行物悬浮湖面,引8万人讨论10%的人相信是真复活成功的灭绝动物,八大珍稀动物灭绝后复活/震惊世界冰箱微波炉放一起爆炸,造成2人死亡/其威力相当恐怖(需谨慎)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