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军队历史

二战诺曼底登陆简单概括

时间:2023-08-03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说道“霸王行动”,相信喜欢第二次世界大战古代的朋友绝对很了解了。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盟军在欧洲西部战场发起的大规模登陆进攻计划。总兵力近300万的盟军,渡过英吉利海峡,到达法国诺曼底。诺曼底登陆战仍然是迄今为止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登陆战,这使得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略形势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诺曼底登陆简单概括

1、诺曼底登陆的过程

在诺曼底作战的盟军重要由加拿大、英国和美国组成。自由法国和波兰在抢滩后也参加了这场战斗,而其中的士兵有来自比利时、捷克斯洛伐克、希腊、荷兰和挪威等一些国家。对诺曼底的进攻是在登陆的前一天夜晚开始的,有空降部队和大规模的空中轰炸。两栖登陆战开始于1944年6月6日上午。登陆前,“D-Day”的部队重要部署在英格兰的南部沿海地区,尤其是朴茨茅斯。诺曼底战役持续了两个多月。最后盟军成功建立滩头要塞,1944年8月25日巴黎解放,结束了诺曼底战役。

第二次世界大战诺曼底登陆简单概括

2、诺曼底登陆的伤亡情况。

2.1、双方兵力:

盟军:145.2万(7月25日)

德军:38万(7月23日)

2.2、伤亡:

美军阵亡2.9万,受伤或失踪10.6万;

英国阵亡1.1万, 受伤或失踪 5.4万 ;

加拿大阵亡5千, 受伤或失踪 1.3万 ;

法国平民死亡或失踪1.22万;

德国阵亡23019人, 受伤67060人,失踪或被俘198616人。

第二次世界大战诺曼底登陆简单概括

3、诺曼底登陆的真相

3.1、首先,德国军事已经被苏联削弱了。眼看苏联即将进入欧洲核心区,英美为了保证战后控制欧洲的不只是苏联,决定出兵占领至少半个欧洲。

3.2、由于诺曼底靠近英国本土,在英国岸基战机的护航半径内,登陆诺曼底可以得到英国为基地的支援。

3.3、苏联一再要求英美发动第第二次世界大战场,以牵制更多德国士兵。

第二次世界大战诺曼底登陆简单概括

4、古代上的作用

这场战役是有史以来规模最大,帆叶网,参与国最多的一场登陆战。盟军共动员36个师,总兵力288万人,其中陆军153万人,相当于20世纪末美军的全部兵力。1944年6月6日至7月初,美、英、加三国军事百万,车辆17万辆,各种物资60万吨。

5、诺曼底登陆德军为什么没守住?

盟军在登陆前所做的准备,以及散播出去的假情报,一直让德军以为会在加莱登陆,而德军在诺曼底只有30多万人,而盟军登陆部队陆续超过百万人,在数量上是很大的优势。而且德国空军主力大部分都去了东线,西线防空力量非常薄弱,盟军有绝对的空中优势。

第二次世界大战诺曼底登陆简单概括

6、诺曼底登陆的相关评价

2004年6月6日,美国总统老布什、英国首相布莱尔、法国总统希拉克和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出席了纪念诺曼底登陆胜利60周年的庆典仪式。艾森豪威尔在诺曼底登陆后说:“毫无疑问,诺曼底战场是战争领域有史以来最大的屠宰场之一。那里周围的通道、道路、田野到处都是被摧毁的武器装备,还有人和牲畜的尸体,甚至连通过这一地区都极其困难。”只有但丁能描述我看到的场景。一口气走几百码,所有的脚步都踩在死尸和腐烂的尸体上。

谥号:用来高度概括一个历史人物的生平

古代在受中华文化影响的国家和地区,评价一个人物的是非功过,往往不是只言片语就能叙述清楚,古人为了方便对历史人物盖棺定论,选择用来进行概括。总的来说,古代历史上的、皇后以及诸侯大臣等社会地位相对较高人物,在其去世之后朝廷会依据其生前,从而给出一个具有评价意义的称号,这就是通常意义的谥号,用来高度概括一个历史人物的生平。 谥号是对死去的帝妃、诸侯、大臣以及其它地位很高的人,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给予或褒或贬或同情的称号,始于西周。 古代东亚(包括中国、朝鲜、越南、日本)帝王及其后妃、诸侯、臣僚等具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后,根据其生前事迹与品德,而给予他一个中肯的称号。此外,受中华文化影响的一些邻近国家亦有使用,但不是每个东亚古家都用谥号。 根据对西周青铜铭文的研究,约周穆王时期,给地位较高或较有身份的死者加谥的做法已比较普遍 含义 谥号是人死之后,后人给予评价的文字。长短字数不定,或一两字,或二十余字,字数不定,情况较为复杂。 形成 谥号制度形成,传统说法是西周早期,即《逸周书·谥法解》中提到的制谥。但是近代以来,王国维等根据金文考释得出的结论谥法应当形成于西周中期的恭王、懿王阶段,这一说法得到广泛认同。 周王室和各国广泛施行谥法制度,直至认为谥号有“子议父、臣议君”的嫌疑,因此把它废除了。直到西汉建立之后又恢复了谥号制度。 中国古代,皇帝的称呼往往和年号、谥号和庙号联系在一起,唐高祖就是庙号,就是谥号,皇帝就是年号。一般最早的皇帝谥号用得多,后来庙号多,明清则往往年号更深入人心。 夏商时代的帝的称呼多数用干支,例如、、盘庚、帝辛,前面一个字据考证是一种祭祀方法(参考《历史的荒原》),后面的一个字则表示在哪一天进行祭祀。例如盘庚是指在庚日用盘这种祭祀方法祭祀祖先,祭祀也是对先祖执政历史的一种总结。盘是指敲打磐磬的祭祀方式。谥号是开始有的,但周武王不是谥号,是自称,、周穆王开始才是谥号。 所谓谥号,就是用一两个字对一个人的一生做一个概括性的评价,算是盖棺定论。像文、武、明、睿、康、景、庄、宣、懿都是褒谥,惠帝都是些平庸的,如、都是没什么能力的,质帝、冲帝、少帝(后人称呼,不是正式的谥号)往往是幼年即位而且早死的,厉、灵、炀都是恶谥,哀、思也不是好词,但还有点同情的意味,一般用作朝代中后期君主,如明末皇帝追谥为思宗。政变中被推翻的称废帝(后人称呼,不是正式的谥号)。亡国君主称末帝。另外是个特例,他的谥号是大帝,在中国是绝无仅有的。 谥号是周开始的,除了天子,诸侯、大臣也有谥号。汉倡导以孝治天下,所有皇帝的谥号都有个孝字,如孝惠、孝文、孝景一直到孝献。是他死去之后曹魏给他加的谥号,他的谥号为孝献皇帝,“献”为平谥,意为“”,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曹魏政权其实是十分认可汉献帝的。 按照周礼,天子七庙,也就是天子也只敬七代祖先,但有庙号就一代一代都保留着,没有庙号的,到了一定时间就“亲尽宜毁”,不再保留他的庙,而是把他的神主附在别的庙里。庙号是东亚地区皇帝于庙中被供奉时所称呼的名号,一般认为祖有功宗有德。起初有庙号的皇帝不多,例如两汉,是太祖,是世宗,是中宗,是世祖等,不是每一个皇帝身后都有庙号。这个祖,和欧洲尊某皇帝为大帝一样,一定要有特殊的功绩才行,一般往往都是开国或者是有保全社稷大功,号称中兴的皇帝。 种类 谥法初起时,只有“美谥”、“平谥”,没有“恶谥”。善、恶“谥号”则源自西周共和行政以后,即周厉王因为暴政“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等被谥为“厉”,另外还有“私谥”。谥号的选定根据谥法,谥法规定了一些具有固定涵义的字,供确定谥号时选择。这些字大致分为下列几类: 上谥,即表扬类的谥号,如:“文”,表示具有“经纬天地”的才能或“道德博厚”、“”的品德;“康”表示“安乐抚民”;“平”表示“布纲治纪”。 下谥,即批评类的谥号,如:“炀”表示“好内远礼”,“厉”表示“暴慢无亲”、“杀戮无辜”,“荒”表示“好乐怠政”、“外内从乱”、“幽”表示“壅遏不通”、“灵”表示“乱而不损”等。 “下谥”之“恶谥”:周厉王是一个贪婪的君,“国人”发动暴动,他逃到彘(今山西霍州市东北)并死在那里,“厉”便是对他予以斥责的“恶谥”。 平谥,多为同情类的谥号,如:“愍”表示“在国遭忧”,“在国逢难”;“怀”表示“慈仁短折”;“思”表示同情。 上述三类谥号,一般属于官谥。 私谥:是有名望的学者、士大夫死后,由其亲戚、门生、故吏为之议定的谥号;“私谥”始于周末,兴盛于。 发展 本来不是所有皇帝都有庙号,但是都有谥号,所以唐以前的皇帝大多称谥号。从唐开始就谁都有庙号了,所以人们习惯称庙号。明清两代的皇帝一般一个年号用一辈子(一世一元),所以人们习惯称他的年号,这里面只有用过两个年号(正统,天顺),因为他被瓦剌俘虏去,代宗即位,他被放回来后成了太上皇,在代宗病重时他发动政变()重新做了皇帝,所以有两个年号。另外原来的年号叫祺祥,是肃顺他们拟的,不久发动政变,杀了肃顺,年号改作同治,原来的年号没叫开,人们都习惯地称同治帝。 有时候,不做皇帝的,死后追尊为皇帝,如、父子等,还有一个是,他死后被福临尊为成宗义皇帝,但那只是权宜之计,不出一个月,福临囚禁了多尔衮的兄弟等人,然后宣布多尔衮有篡逆之心抄了他的家,成宗义皇帝的称呼自然也没了。 谥号是对死去的帝妃、诸侯、大臣以及其它地位很高的人,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给予或褒或贬或同情的称号,始于西周。和太公望有大功于周室,死后获谥。这是谥法之始。《周礼》说:“小丧赐谥。”小丧,指死后一段时间。《逸周书·谥法解》:“谥者,行之迹也;号者,表之功也;车服者,位之章也。是以大行受大名,细行受细名。行出于己,名生于人。” 谥法制度有两个要点:一是谥号要符合死者的为人,二是谥号在死后由别人评定并授予。君主的谥号由礼官确定,由即位皇帝宣布,大臣的谥号是朝廷赐予的。谥号带有评判性,相当于盖棺定论。 一九二七年六月二日,著名学者王国维自沉身亡,溥仪“诏”谥“忠悫”,墓碑上刻着“王忠悫公”。悫:行见中外曰悫;执德不惑曰悫;诚以致志曰悫;曰悫;诚心中孚曰悫;率真御下曰悫。陈寅恪在其碑文中说:“思想不自由,毋宁死耳!”这是中国谥号制度的终点。 秦始皇看到谥号有“子议父、臣议君”的嫌疑,因此把它废除了。他认为自己“德兼三皇,功高五帝”,就将“皇”、“帝”连起来开始称“皇帝”。“皇帝”比上谥更加溢美,所以历朝最高统治者欣然接受。西汉又恢复了谥号。 等级 帝王与群臣之间有严格区别,帝王的谥号,在隋朝以前均为一字或二字,如西汉的皇帝谥惠帝、谥文帝、谥景帝,的皇帝刘秀谥光武帝等即是。但是从开始,皇帝的谥号字数逐渐增加,例天宝十三年,玄宗决定将先帝的谥号都改为七个字如李渊为“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李世民为“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唐后各代皇帝的谥号,一般都偏长,其中称冠的,谥号竟长达二十五个字“承天广运圣德神功肇纪立极仁孝睿武端毅钦安弘文定业高皇帝”,将美言懿语如此堆积,亦为奇葩。 命谥的用字,有特定的规范,不可随意用字,也不可对立谥之字任意解释。 从最早的经典文献《逸周书,谥法解》开始历朝历代的谥法著述在百种以上,载录谥字约四百个,每个字都有特殊限定的意义。 随机文章佛罗里达州马尔伯里天坑,采矿废料造成的天坑(深56米)小偷偷走蒙古高僧木乃伊,过边界被抓(200岁肉身不腐)揭秘海市蜃楼形成的原因,光折射形成的仙宫和神仙(以假乱真)神仙下凡投胎的特征,脚踏七星游历红尘修炼(尝遍酸甜苦辣修大道)黑洞是黑色的吗,宇宙中看不见的天体(不是黑色/黑洞不是洞)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卢森堡发现罕见的罗马金币

(神秘的地球uux.cn)据《大众科学》(劳拉·贝萨斯):一组考古学家最近在卢森堡北部发现了一批141枚罗马金币,其历史可追溯到公元四世纪左右。根据国家考古研究所(INRA)的数据,这些硬币是在公元364年至408年统治的九位不同皇帝统治期间铸造的。硬币上刻着八位皇帝。然而,其中三枚硬币上出现了一位意想不到的统治者——欧根纽斯,他只在公元392年至394年统治了西罗马帝国。欧根纽斯上台的部分原因是强大的阿博加斯特将军的支持。阿伯加斯特是一个法兰克人,讲日耳曼语的民族在五世纪入侵了西罗马帝国。当基督教在罗马帝国越来越占主导地位时,欧根纽斯试图恢复异教习俗和传统。他的短暂统治以冲突和政治不稳定为特征。欧根纽斯的主要对手——东罗马皇帝狄奥多西一世——最终在公元394年的弗里吉多斯战役中击败了欧根纽斯。欧根尼斯随后被处决,基督教在帝国的权威开始巩固。显示欧根纽斯的三枚金币之一。来源:uux.cn/C. Nosbusch/INRA由于他只统治了两年,像这三枚刻有尤金纽斯肖像的硬币非常罕见。INRA在一份翻译的新闻稿中写道:“能够在考古背景下完整研究古代货币矿床是极其罕见的。”。“对它的检查将使我们了解导致其埋葬的动机。”2020年至2024年,在霍尔茨图姆村的一座罗马堡垒的废墟中发现了金索里达币——拉丁语中指的是这样的金币。这一发现被保密了近四年。此外,由于埋藏在附近的几枚二战时期的爆炸物和弹药构成的危险,卢森堡陆军地雷行动处帮助进行了挖掘。据说这些硬币状况良好,估计价值约为322000美元(308600欧元)。根据卢森堡关于文化遗产的法律规定,“这笔钱留给对发现物拥有合法权利的人,如财产持有人。”挖掘工作还发现了一座小型强化观测塔的遗迹。这些了望塔通常是在4世纪沿着罗马帝国的日耳曼边界建造的。周围还有几个坟墓。随着考古发掘工作的完成,目前正在对数据进行分析。这些结果预计将在稍后的科学期刊上发表。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