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古代史

孙权到底有什么成就 孙权为何能够三分天下

时间:2023-08-05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对孙权文不如曹操,武不敌刘备,凭什么能三分天下?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说起孙权,大家总是会心一笑,脑海中立马闪现出“孙十万”这个称号,而只要问问大家关于孙权的评价,那基本都是一边倒的差评,似乎孙权这个人根本没啥能耐。但为啥孙权文不如曹操,武不如刘备,却能同曹操、刘备并列,共同三分天下呢?孙权到底凭啥能达到如此成就?

image.png

  事实上,我们日常评价孙权,大多是站在蜀汉或者曹魏的角度,这样得出的结论有失公允!站在蜀汉的角度,孙权就是个反复多变的小人。早在汉中之战前,孙权就曾派人讨要南郡,无果后,他便命吴军进攻过荆州,最终刘备被迫割让了三个郡给东吴,算是置换了南郡,双方达成和解。然而在关羽发动襄樊之战时,孙权却又一次命人进攻荆州,并攻下了关羽的老巢,一举占领了刘备在荆州的所有地盘。也正是因为孙权的这个操作,关羽不得不从樊城前线撤退下来,最终遭到吴军的围追堵截,惨死于临沮。

  可以说,在蜀汉迷的眼中,孙权就是个背信弃义的小人,这种人根本不配和刘备平起平坐,若不是他背信弃义,关羽绝不至于死,荆州绝不至于丢,蜀汉还是有机会一统天下的!

  站在曹魏的角度,孙权这个人的评价也不是非常好。合肥之战,孙权领兵十万,结果竟然拿不下区区几千人驻守的合肥,而且之后还被张辽等人暴打一顿,差点丢命,这实在是太难堪了!曹操和刘备虽然在征战过程中也有惨败,可谁也没有像孙权一样,在拥有绝对优势的情况下,还会输得这么惨,由此可见孙权的军事能力,简直是太差了!说他文不如曹操,武不如刘备,简直是太贴切了!

  站在曹魏和蜀汉的角度来评价孙权,那简直是太不堪了,可如此不堪的孙权,却能够和曹操、刘备平起平坐,共分天下,这是为何呢?孙权凭啥有此殊荣呢?

  事实上,孙权之所以能够参与到三分天下的过程中,主要是因为以下三个原因!

image.png

  一、孙权有一个好哥哥

  一个人的成就,跟他的家庭因素和人生路上的贵人有很大的关系,这一点是我们不得不承认,而且这个道理即便是放在当今社会,仍然成立!

  孙权出生于江东孙家,从他老爹孙坚这一辈开始,孙家的表现就非常不错,这为孙权日后的成才提供了很大的保障。而孙权人生路上最大的贵人,则是他的亲哥孙策了!

  孙策这个人,简直就是个天生的猛将,有当年项羽之风,“江东小霸王”绝非浪得虚名!孙家原本是袁术的手下,孙坚死后,他的手下被打散,并没有移交给孙策,孙策只是老老实实地在袁术手下当一个小将。原本孙策也打算老老实实打工,争取早日走上人生巅峰,迎娶白富美。可袁术做人非常不地道,脏活烂活都让孙策去干,但到了分功劳时却把孙策一脚踢开,长此以往,孙策也渐渐地认清了袁术,决定离开袁术,自己单干!

  孙策向袁术请命,为他征伐江东,而袁术也知道江东不好打,所以就任由孙策离去。孙策这一走,便犹如龙入大海,很快就创下了自己的基业。孙策南征北战,很快占据了江东大部分地方,正当他准备北上偷袭曹操,迎接汉献帝,让自己的事业更进一步时,他却遭到了刺客的袭击,最终殒命。一代枭雄,就此殒命,而他创下的这份基业,则由孙权继承了!

  孙策临终前,明确了孙权的继承权,所以孙权在继承江东基业的时候,虽然也出现了不小的乱子,但总体上还是控制在一个正常水平,最终成功的继位,成为了江东之主!

  可以看到,曹操、刘备之所以能够成为三分天下的主角,是因为他俩比较能打,是靠自己的能力打出了一片天地的,但是孙权不同,江东并非是孙权打下来的,而是他哥哥孙策打下来的,他是靠血缘关系继承来的,若没有孙策,孙权根本不可能达到和曹操、刘备平起平坐的地步!所以说这只能归因于命,孙权这个人运气好,正好就生了江东孙家,正好就成为了孙策的弟弟,正好又非常受孙策的赏识,被委以重任,所以才有此成就!

image.png

  二、孙权善于治国用人

  孙权的起步比大多数人都强,因为他是从孙策手中继承的江东,但彼时的江东,其实也是危机四处,很容易分崩离析!

  首先,孙策的死不简单。明面上看,孙策是被许贡三门客刺杀身亡的,但这背后其实反应了很多问题。比如说孙策的打猎路线,许贡三门客是怎么知道的,孙策身边一定有叛徒,而这些叛徒很可能就是江东那些世家大族的人,也就是说孙家和江东的世家大族,已经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要刀兵相见了,这非常不利于孙家的统治。

  其次,孙家内部也是矛盾重重。孙家不仅仅是孙策和孙权两兄弟,还有许多的堂兄伯父,这些人都是手握兵权的人,平时大家都摄于孙策的权威,不敢乱来,可现在孙策死了,不少人就有想法了,凭啥没立过战功的孙权可以统治他们?

  总的说来,孙策一死,江东立马陷入了危机之中,不仅是江东士族虎视眈眈,就连孙家的自家人,也在觊觎孙权的位置。若孙权没有稍有不当,很可能被众人群起攻之。不过最终孙权安然渡过了这一关,这就证明孙权绝非普通人!

  孙权刚上任,庐江太守李术公开反叛,庐陵太守孙辅通敌曹操,孙暠企图夺权,丹阳太守孙翊和宗室重臣孙河遭到杀害,豫章、会稽等地数万山越也伺机作乱。在这种危机之下,孙权立刻以张昭为师,以周瑜、程普等人为帅,统御诸将,然后循序渐进,消灭反叛的李术,搞定宗室的内乱,出兵平定山越,使得局势逐渐稳定下来。之后孙权又广纳天下英才,诸葛瑾、鲁肃、严畯、步骘、陆逊、徐盛、顾雍、顾邵等人都被招揽到了他的麾下,这些人中不少都是江东的世家大族之人,孙权也正好趁机安定了江东世家大族的人心,表明了自己不会清算他们的想法,使得整个江东,日趋平稳。

image.png

  从孙权的操作来看,他在治国用人方面,其实是有独到的手段的,也正是因为他善于用人,才使得东吴从摇摇欲坠走向了繁荣富强。其实用孙策的这句话可以非常好的说明孙权的优势!

  《三国志》:呼权佩以印绶,谓曰:“举江东之众,决机於两陈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我不如卿。”

  三、孙权的战略能力超强

  一说起孙权的战略能力,很多人都会嗤之以鼻,因为孙权在襄樊之战的背盟行为,导致了关羽的兵败。在大家的认知中,当时关羽已经把曹魏打得捉襟见肘了,只要孙权从合肥出击,那么张辽必定后退,前去防备大本营,这样的话,关羽和孙权两路夹击,把曹操打过黄河,也不是没有可能!

  事实上,上面这种想法就是典型的站在蜀汉角度考虑问题的,而若是站在孙权或者东吴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得出的答案将会完全不同!

  当年赤壁之战,江东很多大臣都想要投降,但是孙权坚决不降,可见孙权这个人还是有眼光的,他知道自己投降的下场很惨。之后孙权联合刘备,共同抵挡曹操,也可以看到孙权这个人,还是有战略眼光的。赤壁之战后,周瑜建议趁机拿下刘备,吞并刘备的势力,并且出兵攻打益州,完成和曹操划江而治的战略,但是孙权最终却并没有杀掉刘备,而是联合刘备,并把南郡借给了刘备,大家一起抵抗曹操。可见当时的孙权,还有非常有战略眼光的,他并没有被划江而治的计划冲昏头脑。要是他真这么干,那么长的防线,早就被曹操击破了。

image.png

  孙权把南郡让给刘备,一方面是想要刘备帮他抵挡曹操,一方面则是认为刘备实力弱,对东吴构不成威胁。但汉中之战刘备击败了曹操,这让孙权看到了刘备集团的威胁。之后的襄樊之战,关羽水陆并进,大败曹军,使得华夏震动,这更令孙权担忧。刘备集团的实力已经如此强大了,而且还有强大的水军,万一刘备顺江南下,进攻东吴怎么办?所以孙权必须得采取果断措施,扼杀关羽的这支水军!

  很多人说,孙权这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刘备没有灭亡东吴的打算,刘备的首要目标是曹操。可打败曹操以后呢?东吴如何自处?刘备集团已经具备了威胁东吴的实力,只不过他们还未动手而已,一旦曹操被击败,那下一个挨刀的人必定是东吴?站在孙权的角度,他明知道曹操之后便是自己,他怎么可能帮着关羽去进攻曹操!世事变幻,襄樊之战时的蜀汉军队,其对东吴的威胁比曹军还要大,曹军至少水战方面不行,可蜀军是啥都能干的啊,有这么一个邻居在身边威胁你,你怎么可能无动于衷?

  所以说,站在东吴的角度来看,他们偷袭荆州,控制水道,是毫无问题的,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东吴的自身安全!而在刘备去世后,孙权又和诸葛亮展开了数十年的联盟合作,这就说明,孙权是明确知道两弱一强的格局,知道只有联合蜀汉,才能对抗曹魏,当年偷袭荆州,他也是被迫做出的平衡之举!

  孙权这个人,战略能力还是非常不错的,只不过他被贬低得太厉害了!魏、蜀、吴三国中,魏国继承了东汉,蜀汉自称汉室后裔,他俩都有一统天下的希望,但东吴没有是没有的!既然东吴没有这个希望,那么就只有搞三方平衡,这才是生存之道,这也是孙权的聪明之处!

image.png

  结语

  综合来看,孙权文不如曹操,武不如刘备,却能够和曹操、刘备三分天下,牢牢地占据江东,主要是因为以下三个原因!一、孙权有一个好哥哥,二、孙权擅长治国用人,三、孙权这个人的战略能力不错!对此,你是怎么看的呢?欢迎留言评论哦!

三国时期吴国将领朱治简介:自奉俭约,深为孙权所礼遇

(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之后,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朱治(156年-224年),字君理。丹杨郡故鄣县(今浙江安吉)人。末年至三国时期将领。 朱治初为县吏、州从事等职,后随、征战,累拜吴郡太守。孙策死后,与等共尊奉嗣位,为稳定江东局势作出了卓著的贡献。建安七年(202年),改授九真太守、行扶义将军。黄武元年(222年),封毗陵侯。朱治署理郡政时,勤于理事,自奉俭约,深为孙权所礼遇。晚年自请屯守故鄣,以镇抚山越。黄武二年(223年),拜安国将军,配金印紫绶,改封故鄣侯,旋即返回吴郡。于黄武三年(224年)病卒,年六十九。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朱治早年曾担任县吏,后被察举为孝廉,州里辟其为从事,随孙坚到处征战。 中平五年(188年),朱治被拜为司马,随军讨伐长沙、零陵、桂阳等三郡的、苏马等贼军,立有战功,孙坚表他行都尉。 初平二年(191年),关东联军讨伐,朱治随孙坚大破董卓于阳人,进入洛阳,被表行督军校尉,特领步骑,往徐州帮助讨伐。 从平江东 初平二年(191年),孙坚战死,朱治便辅助其子孙策,依靠于。他后来知道袁术不立政务、品德,便劝孙策返回江东自立。太傅马日磾正滞留在寿春,便辟朱治为掾属,升授吴郡都尉。当时,吴景在丹官,而孙策受命为袁术攻打庐江,刘繇深怕为袁术、孙策所吞并,产生误解、猜疑。但孙策的家人都在州中,朱治便派人到曲阿迎接孙策母亲及孙权等幼弟,提供养护,对孙家甚有恩惠。 兴平二年(195年),朱治从钱唐想进至吴郡,吴郡太守许贡在由拳派兵抵御。两军发生战斗,许贡军大败。许贡南逃投靠山贼严白虎,朱治遂进入吴郡,代领太守事务。孙策成功平定江东。 建安二年(197年),朱治举孙策之弟孙权为孝廉。 转战江南 建安五年(200年),孙策被许贡门客所伤,旋即不治身亡。朱治与张昭、等继续辅助孙权嗣位。 建安七年(202年),孙权表奏朱治任吴郡太守,行扶义将军,以娄、由拳、无锡、毗陵四县为其食邑,允许其设置长吏。后参与征讨夷越,平定东南,并擒获黄巾余军陈败、万秉等。 建安十三年(208年),丞相占领荆州,威震南土,孙权之堂兄、曹操的亲家孙贲畏惧,想要送儿子到曹军处为人质。朱治听到后,向孙贲陈说安危,孙贲便不送子质。 晚年生涯 孙权视朱治为上将。孙权进封吴王后,朱治每次进见,孙权仍亲自迎接,以厚礼相待,设宴、赠予,恩泽、敬意特别多,连朱治的随从都有礼物。 黄武元年(222年),朱治被封为毗陵侯。 黄武二年(223年),孙权拜朱治为安国将军,授与金印、紫绶,徙封邑到故鄣。孙权常赞叹朱治忧心、勤于王事,令其担任督军御史典属城文书,不过,朱治只愿意接受领四县的租税。但当地子弟及吴四大族多到郡出仕,郡吏常常以千计,朱治统辖了数年,全部遣到王府,每次都有数百人。 每年进献,孙权都答报过厚。而当时丹杨深地,叛乱频频发生,而朱治仍觉年事而高,思恋故乡,自表到故鄣屯兵,镇抚山越。郡中的长老、朋友都到朱治家拜访,朱治任都引见,与他们共饮欢宴,乡党的人都引以为荣。朱治在故鄣居住数年后,又返回吴郡,住了三十一年。 黄武三年(224年),朱治逝世,享年六十九岁。 个人作品 《全三国文》载有朱治的作品一篇:《说孙贲》。 人物评价 陈寿:①朱治、吕范以旧臣任用。②权常叹治忧勤王事。性俭约,虽在富贵,车服惟供事。 :①朱治、吕范以勋旧重,、以胆勇称,皆隐然敌国有古大将之风。②天分鼎裂,鸷搏狼抗。成霸安疆,式资良将。形势深阻,江山沉雄。势常北向,以守为攻。舟楫是利,武骑无用。矫矫诸臣,功崇信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三国时期吴国名将朱然简介:夷陵之战时,与陆逊合力大破刘备

(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之后,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朱然(182年—249年),原名施然,字义封,丹阳故鄣(今浙江安吉)人。三国时期,毗陵侯的外甥。 朱然早年被朱治收为养子,并在读书期间和相交甚笃。孙权统事后,朱然历任、馀姚长、山阴令、临川太守,加折冲校尉,率军平定山贼。曾随擒杀,以功迁昭武将军,封西安乡侯。吕蒙死后,朱然代替吕蒙镇守江陵。 中,与合力大破,拜征北将军,封永安侯。果然趁机攻吴,朱然坚守不出,、、等魏将围攻江陵六月之久,朱然从此“名震敌国”。之后,朱然先后攻打江夏和樊城,都未成功;而两次出征柤中均有所斩获。最后官至左大司马、右军师。赤乌十二年(249年),朱然病逝,年六十八。孙权为其素服举哀。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兴平元年(194年),当时朱治未嗣,于是请求把朱治的姐姐的儿子施然(时年十三岁)作为子嗣。孙策遵从朱治的意思,命令丹杨郡守以羊酒为礼召请施然,施然来到吴后,孙策厚礼相贺,施然遂改。 建安五年(200年),朱然曾经和孙权一同读书学习,友情颇深。孙权承继孙策统领江东,任命朱然为余姚长。后又被任命为山阴令,加折冲校尉,督领五个县。孙权对他的才能感到惊讶,分丹杨为临川郡,以朱然为太守,授二千兵给他。正值山贼四起,朱然出兵讨伐,约一个月时间便平定乱事。 征战立功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出兵濡须口,朱然在大坞及三关屯备军,被拜为偏将军。 战后,孙权欲以为濡须督。当时驻守于濡须附近的朱然、等将领将会被迫听从周泰的调遣,于是,心中不服。孙权特会诸将,行酒到周泰座位,命周泰解衣,孙权手自指其伤疤,问起受伤缘由,周泰一一回忆作答,于是朱然、徐盛等人心服。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朱然跟随吕蒙讨伐关羽,与在临沮截击关羽,擒关羽、关平、赵累。迁昭武将军,封西安乡侯。 后来吕蒙病情严重,孙权问吕蒙:“假如你不能再起来为我效力,谁可以代替你呢?”吕蒙回答说:“朱然胆略、守业都充足有余,我认为他可以代替我接受任命。”吕蒙死后,孙权以符节假朱然,镇守江陵。 黄武元年(222年),刘备东征,攻打宜都,朱然督领五千人与陆逊合共五万人抗击刘备,与陆逊、在涿乡大破刘备,朱然攻破刘备前锋,截断刘备后路,刘备于是败走,退还白帝。拜征北将军,封永安侯。此时徐盛、潘璋、宋谦都上表说刘备一定可擒,而朱然与陆逊、认为大举结合军队,表面上是帮助我们讨伐刘备,实则上是怀有奸心的,应该谨慎决定计策,召还大军。没过多久,魏军果然出击,东吴三方受敌。 胆守无惧 黄武二年(223年),魏国派遣曹真、夏侯尚、张郃等将攻打江陵,连建数个军营围城,曹丕甚至亲自到宛城驻守,为其作援。孙权派遣孙盛率领一万人在州上防备,建立围坞,作为朱然的外部救援部队。 张郃率兵进攻孙盛,孙盛无法抵挡,马上退兵,张郃驻军州上守备,使朱然与外援断绝。孙权又派遣潘璋、杨粲等将解围,但依然失败。当时城中守兵很多都患了肿病,尚有战斗能力的只剩下五千人。曹真等人筑起土山,开凿地道,建立楼橹逼近城墙,箭如雨下,将士们都,朱然晏然无惧意,激励士卒,趁敌军出现战术漏洞时攻破敌军两个军营。魏军围攻江陵有六个月的时间,还没有退军。江陵令姚泰率领军队守备北门,见魏军强盛,城中守兵少,谷物粮草将尽,便跟魏军勾通,图谋作为内应。准备要实行的时候,事情被发现,于是朱然按军法处斩了姚泰。夏侯尚等人未能攻克江陵,于是撤走攻城部队退军。朱然因此战威名震撼曹魏,被改封为当阳侯。 累有功勋 黄武三年(224年),朱然嗣父朱治逝世。朱治此时已经有子朱才,朱才继承了父亲的爵位。为朱治治丧完毕后,朱然向孙权请求改回,但孙权不准。 黄武六年(227年),孙权派遣朱然等将率领二万人围攻江夏郡,为胡质击退。同年,孙权亲自率领军队进攻石阳,退军的时候,潘璋断后。夜晚的时候军队出现错乱,敌军追击潘璋,潘璋不能抵挡。朱然马上回军助潘璋拒敌,使得前军船舰退得足够远,随后再引军撤退。 黄武七年(228年),曹休举军入皖,朱然在上游,牵制曹休后方,呼应陆逊大军,陆逊得以大破曹休。 黄龙元年(229年),朱然拜车骑将军、右护军,领兖州牧。不久,兖州在蜀吴“分地”中分给了蜀国,撤去兖州牧一职。 嘉禾三年(234年),孙权和蜀国丞相约定日期大举起兵攻打魏国,孙权亲自攻打合肥新城,朱然与全琮各受斧钺,分别担任左右督。但是适逢士兵多患疾病,因此未攻而退。 嘉禾六年(237年),朱然出征柤中。魏将蒲忠、胡质各自率领数千士兵。蒲忠控制险要的地方,企图断绝朱然后路,胡质作为蒲忠的后继支援。当时朱然所率领的士兵将领都四面迎战,听到这样的消息后已经来不及收合,于是朱然率领帐下仅有的八百人迎战。蒲忠战斗不利,胡质等人也引军退走。 备受礼遇 赤乌元年(238年),孙权派中书郎袁礼就吕壹之事向朱然等将道歉,并趁此询问朱然等人时事损益。 赤乌二年(239年),、步骘连名上疏希望孙权宽恕周胤,孙权开始并不允许。后来朱然和全琮亦上疏乞求,孙权终于答应,可惜不久之胤病死了。 赤乌四年(241年),朱然、孙伦率领五万士兵围攻樊城,朱然用之计攻破樊城外围。后来率军抵挡,朱然最后退军。 赤乌九年(246年),朱然再次出征柤中,魏将李兴等人听闻朱然率军深入,于是带领六千步骑断绝朱然的后路,朱然趁晚上出击迎战魏军,战斗最终胜利,斩获数千,军队凯旋。早在一年前(245年),马茂企图叛逆,被发现并且诛杀,孙权非常愤怒。朱然出征柤中之前上疏说:“马茂小人,居然胆敢有负国家的恩惠。臣现在奉天子的威名,战事有幸报捷,有所斩获,震撼国内外,整合船舰充塞江面,令其足以成为大观,来解天子和臣下的怨恨。希望陛下理解臣战前的此言,以后再责臣日后努力的战绩。”当时孙权收下此表而不向大臣们公布,朱然凯旋后,群臣纷纷上表祝贺,孙权举酒作乐,然后拿出朱然出征之前的上表,说:“朱然之前已经有上表给我,但我认为此战难以成功,现在果然如朱然所预料的,可以说是在预料事情方面有高明的眼光。”于是派遣使节拜朱然为左大司马、右军师。 赤乌十年(247年),诸葛瑾、步骘都已经逝世,虽然诸葛融、步协分别继承父亲职务,但孙权依然任命朱然作为大督,总理军事。此时陆逊也已经逝世,功臣名将仍然在世的只剩下朱然,因此待遇无比隆重。然而,朱然此年开始寝疾。 赤乌十二年(249年),朱然病情日渐严重,孙权日间减少膳食,晚上为之失眠,派去送给朱然的药物和食物的使者相望于道(稍后派的使者都能望见先前的使者)。每次朱然派遣使者上报病情,孙权就会亲自召见,亲自询问情况,来的时候赐予酒食,离开的时候送去布帛。自从创业以来的功臣患有疾病,孙权意之所钟,吕蒙、最为隆重,之后就是朱然了。三月,朱然病逝,年六十八岁。孙权素服举哀,为之感恸。子施绩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孙权三国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