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古代史

曹休的一生是什么样的??曹操是如何称赞他的?

时间:2023-08-06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今天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

  东汉中平六年(公元189年),曹操于陈留“散家财,合义兵”,号召天下英雄董卓。

  因曹操起兵,散布在各地的曹氏族人在得知消息后,陆续投奔到曹操麾下。

  其中,就有当时才十多岁的曹休。

  他携老母从遥远的江南吴郡(曹休之父早亡,祖父曾在吴郡做太守,有故旧,因是黄巾起义期间,跑到吴郡讨生活)辗转回到北方,依附于族叔曹操。

  曹操见曹休后,把他夸赞成曹家的千里驹:“此吾家千里驹也”,并安排他跟曹丕同吃同住,待其如亲子。

  当时,曹操的长子曹昂尚在,曹丕只是次子,也没有谁料到曹操会打下偌大的基业,而曹丕会继承曹操的事业。

  而曹休因为跟曹丕从年少时一起长大的缘故,未来,将会真正成为曹丕依仗的曹家千里驹。

  一:曹操时期的成长,辅助曹洪击败张飞、马超

  曹休从军后,在战场上成长得很快,曹操看在眼里,也愿意培养,让他当了随身亲卫“虎豹骑”的长官。

image.png

  在曹操活着时,因为有曹仁、曹洪、夏侯惇、夏侯渊等人的存在,年轻的曹休无法成为战场上主宰,始终是后备力量,辅助各位叔伯征战。

  根据历史记载,在此期间,曹休唯一有记录的一次出彩,是在汉中之战前的下辨之战中,他以参军的身份作为曹洪的助手,随同征战。

  大概是曹洪统兵有某些缺陷,但因为资历和辈分的缘故,曹操只能让曹休做副手,他在战前还对曹休说:“汝虽参军,其实帅也。”

  可见,曹休更让曹操放心,曹休也没有让曹操失望,他看破了张飞的疑兵之计,帮助曹洪击败张飞、马超。

  汉中之战,曹操虽败,但曹休却因功升为“中领军”(掌禁军、武将的选拔及监督),正式成为军中核心高级将领中的一员。

  二:曹丕时期,曹休两次大败东吴军队

  曹魏黄初元年(公元220年,也是建安二十五年),曹丕接班后,开始飞速提拔曹休这个发小。

  曹丕用曹休、曹真等同辈宗亲,陆续替换因年老或身故,慢慢退出军中的曹氏、夏侯氏元老。《三国志·曹休传》中记载:

  文帝即王位,为领军将军,录前后功,封东阳亭侯。夏侯惇薨,以休为镇南将军,假节都督诸军事,车驾临送,上乃下舆执手而别。

  至此,曹休也开始接班军中力量,独掌一路帅旗,负责一个战略区,他面对的主要敌人是东吴。

  曹休刚上任,就攻占了东吴军队驻扎的历阳,并在芜湖用火攻之策大破东吴。

  曹休不但给了信任他的曹丕一个惊喜,也让曹丕继续给他升官,加上了有力的筹码,《三国志·曹休传》中记载:

  孙权遣将屯历阳,休到,击破之,又别遣兵渡江,烧贼芜湖营数千家。迁征东将军,领扬州刺史,进封安阳乡侯。

  有了显赫的战绩,曹休在这个战略区的位置,算是稳固了,此后,他的军事生涯,也基本是跟东吴军队打来打去。

  曹魏黄初三年(公元222年),刚看着陆逊打赢“夷陵之战”的孙权有点飘了,此前向曹魏称臣的他,不再恭恭敬敬,于是,不忿的曹丕亲率大军,分兵三路伐吴。

  这三路兵马分别由曹休(辖下有张辽、臧霸、贾逵、王凌等名臣名将),曹真,曹仁指挥,东线、中线、西线三军齐发。

  在这一战中,曹真一路不胜不败,曹仁一路大败,只有曹休一路大胜,还连胜两场。

  先是张辽、王凌于江山大败东吴前线指挥官吕范亲率的水军,逼退吕范,《三国志·王凌传》中记载:

  与张辽等至广陵讨孙权。临江,夜大风,吴将吕范等船漂至北岸。凌与诸将逆击,捕斩首虏,获舟船。

  随后,曹休又指挥臧霸登陆南岸,试图攻占徐陵(今江苏镇江,东吴都城建业门户),虽未成功,但也斩杀吴军数千,《三国志·吴主传》中记载:

  曹休使臧霸以轻船五百、敢死万人袭攻徐陵,烧攻城车,杀略数千人。将军全琮、徐盛追斩魏将尹卢,杀获数百。

  曹丕亲征未果,但他看出来了,曹休这个发小或许就是东吴的克星,屡战屡胜。

  于是,曹丕再次被曹休加官,让他兼任扬州牧,别的事都不要管,专门盯着东吴就行。

  三:曹叡继位,曹休再次大胜东吴,升任大司马

image.png

  曹魏黄初七年(公元226年),曹丕驾崩,安排曹休跟曹真、司马懿、陈群一同为辅政大臣,辅佐魏明帝曹叡。

  不过,曹休是否正式成为辅政大臣有一定的存疑。

  在相关史书中,只有曹丕的本纪里说曹休是辅政大臣,曹真、陈群、司马懿等人的传、本纪里,却剔除了曹休,只记录有三人辅政。

  历史真相如何?已经无法证实,但曹休却于当年,再次用大败东吴军队的战绩,给自己挣来了曹魏全国军队统帅的头衔,《三国志·曹休传》中记载:

  明帝即位,进封长平侯。吴将审德屯皖,休击破之,斩德首,吴将韩综、翟丹等前后率众诣休降。增邑四百,并前二千五百户,迁大司马,都督扬州如故。

  大司马位在三公之上,也位在大将军(曹真)、骠骑将军(司马懿)、镇军大将军(陈群)之上。

  不管曹休是否是辅政大臣,至少在官拜大司马时,他走上了人生巅峰。

  但他这个大司马并没有真的统帅全国军队,他依旧是待在扬州,也只是负责曹魏东线对东吴方向的战事。

  并且,盛极而衰,曹休很快就从巅峰上跌落了下来。

  四:晚节不保,“石亭之战”葬送一世英名

  曹魏太和二年(公元228年),魏、吴之间的“石亭之战”打响。

  战争的诱因是一次诈降,东吴屡败于曹休之手,孙权很不服气,于是,他想阴曹休一把,在曹休身上找回些胜利的感觉。

  孙权安排鄱阳(今江西鄱阳)太守周鲂向曹休诈降,诱使曹休出兵:“欲以郡降北,求兵应接”。并任命陆逊为大都督,准备迎战曹休。

  曹休信了,亲率十万大军兵进皖城(今安徽省辖下的县级潜山市),准备南下至鄱阳。

  得知消息的魏明帝曹叡闻大战将起,赶紧安排贾逵出西阳(今安徽亳州),司马懿出江陵,两路大军联合进兵,又是三路大军伐吴。

  其中,曹休一路大军狂飙突进,孤军深入吴境,甚至上表曹叡告知,他就是要孤军前进,《三国志·贾逵传》中记载:

  休更表贼有请降者,求深入应之。

  洛阳的曹叡在大臣蒋济的提醒下,也意识曹休跑得太远了,恐怕会被夹击。

  但已无法召回曹休(当时在贾逵军中的满宠也看出这个问题,但他的上表因距离原因,没来得及被曹叡看到)。

  曹叡只能下令司马懿一路停止前进,再下令贾逵一路向曹休靠拢,去支援曹休。

  没等到贾逵大军靠近,曹休已经在石亭(今安徽桐城)于前来阻击的,陆逊亲率的东吴九万大军杠上。

  东吴大军以逸待劳,在曹休的后方,还有东吴朱然等率领的军队牵制,曹休被杀得大败。

image.png

  曹休率部往北逃到夹石(硖石,大概位置在今安徽庐江县和舒城县之间)时,被吴军包围,几无逃生之机。

  关键时刻,是很早就判断出曹休必败的贾逵率部赶到,以疑兵之计,吓跑了吴军,救出了曹休。《三国志·贾逵传》中记载:

  乃部署诸将,水陆并进,行二百里,得生贼,言休战败,权遣兵断夹石......乃兼道进军,多设旗鼓为疑兵,贼见逵军,遂退。逵据夹石,以兵粮给休,休军乃振。

  至此,“石亭之战”结束,曹休狼狈败回。

  最让曹休不忿的是,救他的贾逵跟他关系很差,他曾经否决了曹丕想赐给贾逵“假节”之权的想法。

  战后,曹休还试图把战败的罪过推到贾逵身上,上表称,之所以会失败,是贾逵没有及时跟自己合军一处的缘故。

  这个行为,让曹休从战场上的失败,延伸到做人的失败。

  但曹叡没有怪罪曹休,因为他跟曹真是仅存的能帮助曹叡制衡世家的曹氏宗亲了,反而不停安抚曹休。

  结果,高傲的曹休却因曹叡的大度感到羞愧,加之屡胜东吴,却一遭惨败,气愤家羞愧,以致于发痈病身亡,《三国志·曹休传》中记载:

  休上书谢罪,帝遣屯骑校尉杨暨慰谕,礼赐益隆。休因此痈发背薨,谥曰壮侯。子肇嗣。

三国董袭身为东吴十二虎臣之一为什么会被淹死?

死后,吴夫人担忧年纪太小不能成事,召见张昭等人询问江东能否安定。此时有一人,从东吴地势到人才一一分析,吴夫人这才放心。 这个人却不是文臣谋士,是个武将,叫,身长八尺,武力过人,十二虎臣之一。 当时山阴惯盗黄龙罗、纠集党众几千人,孙策亲自出兵征讨,董袭亲手砍下黄龙罗、周勃的首级。 吴夫人问江东能否安定。董袭回答:“江东之地,有山川之固,长江天险,而主公是一位好的掌事者,对百恩德,上下都齐心效命,张昭掌管大事,我董袭等人为帮手,正是之时,不用担心。”众人都认为董袭的话豪壮! 208年,孙权报父仇,征讨黄祖,黄祖用两条艨艟横在河面扼守沔口,艨艟之上有一千多人,弓弩交替发射,箭如雨下,孙权军无法向前。董袭和各带100名敢死士,每人身披两副铠甲,突击到艨艟前。董袭亲自用刀砍断两条缆绳,艨艟散开,孙权大军终于能够前进。 黄祖打开城门逃走,被吴兵追杀。次日宴会,孙权举杯对董袭说:“今日宴会,归于你断缆之功!” 213年,南征至濡须口,董袭跟随孙权前往,孙权命董袭率五楼船驻扎濡须口。至夜深时,暴风狂袭,五楼船倾覆,众将士乘走舸逃走,并求董袭一起逃出。 但董袭大怒说:“我受主公重任,在此处防备敌人,怎能委身而去,再说要逃走的立斩!”于是无人敢逃。当夜船沉,董袭淹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三国一代奸雄曹操要攻打东吴遭到了哪些人的反对?

本来是征伐的,用曹操自己的话说,你这家伙太坏了,我对你这么好,拿你当亲兄弟,你却背后给我捅刀子。现在我都给灭了,我照样也灭了你。网络配图 于是曹操就对刘备进行了斩首行动,行动很彻底,如果不是刘备带着很多老百姓逃跑,估计早就被曹操赶上了,小命也早已玩玩了。可是刘备就是刘备,曹操跑得快,刘备逃得更快。因此曹操没办法抓住刘备。 曹操没办法抓住刘备,心里很气恼,他怕和刘备联合,就给孙权写了一封恐吓信,自然是吓唬孙权,可他不知道,孙权可不是刘琮,人家是射虎的英雄,看到信之后,孙权想到的是我如何要给曹操斗法,可惜没人帮助他,孙权很郁闷,也想让人帮助他。 曹操不是纸老虎,孙权明白,强大的袁绍说没有就没有了。不过孙权也没弄明白,老曹,你打刘备就打刘备,为何要扯上我,还说和我要在东吴会猎,会猎就会猎,还要带上八十万水军,咋,搞恐吓。老曹,我给你讲,孙权我,可不是吓大的。 本来曹操想打孙权,手下人就有异议。那个叫的谋士,说:曹丞相你是好样的,打败袁绍,北征乌桓,拿下荆州,威震四海,这是很牛逼哄哄的事情。这事到此为止,不如让老百姓休养生息,奖励士兵,多练练军事,这样一旦咱们,让孙权这小子自动乖乖的会投降咱。 曹操很不高兴,搞什么搞,老贾,当初是你劝我要出兵的,现在刚刚拿下了荆州,刘备也吓得跑了,怎么你倒唱起了反调。 贾诩头一扬,脖子梗了一下,笑着说:丞相,以前没有得到荆州,现在已经得到了荆州,不一样。 曹操沉默不语,不知这家伙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有人来报:曹丞相,咱的士兵,拉肚子的太多。网络配图 奥,我知道了。 傍晚,曹操和贾诩、等谋士走了出去,但见大营帐子里两名士兵在熬药,走进帐子里,十多名士兵躺卧在地,不住的再叫,他们脸色苍白,四肢乏力……不多时,又有几个士兵被抬了进来。 什么病,曹操赶紧问。 发疟子,一会儿冷,一会儿热,而且呕吐,拉稀屎……军医连忙跑了过来,向曹操汇报道。 曹操看了看贾诩:老贾,不能打孙权这也是个理由吧。贾诩伸出了手指,道:丞相,高见。 程昱此时看了看贾诩,对曹操说:丞相,我以为要赶快打东吴。 仲德,说说理由。 主公无敌于天下,现在拿下荆州,威震江东,孙权肯定吓坏了。他自己不敢对付,一定会拉上刘备,趁两小子还没准备好,打他个措手不及。 贾诩心里想:你小子绝对是个馊主意,你以为孙权给刘琮一样,孙权手下要兵有兵,要谋士有谋士。当年跟着打天下的人物健在,真的不好对付。贾诩没言语,只是摇了摇头。 说:揍他,谁不老实揍谁!孙权这家伙肯定不想投降,要投降,早来了。 文若,你的意见呢?曹操问,这是曹操手下首席谋士,二荀在当时可了不得。网络配图 打,现在有的水军八万,如果咱们水陆并进,还有孙权的活路。现在不打,一旦养虎为患,岂不可恨。 是啊,我也是这样想的。你看西北韩遂,我等离许都那么远,一旦马超进犯,招呼不过来。 报,刘备和、刘琦等人合兵一处。刘备派出前与孙权谋划。 这时王粲走了进来,丞相,应该趁此千载难逢之机会,水陆并进,一统华夏,千古功名,举手之间尔。 哈哈,到底是仲宣说话提气。 贾诩心里悲凉了许多,这个曹丞相,现在怎么如此,可是他又不敢再言语,因为他知道自己是投降过来的,比起其他人,曹操对自己其实还没有言听计从的地步,他喃喃的看着翻滚的波涛,心里想:这真的是一统江东的前兆? 事实上,真理有时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里,曹操也不能免俗,只是贾诩也没有过分坚持,可惜老曹接下来要吃大亏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曹休三国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