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古代史

红楼梦中晴雯的判词是什么?有何含义?

时间:2023-08-10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晴雯是贾宝玉房里的四个大丫鬟之一,虽是丫鬟,但在宝玉房里过得千金小姐的生活。接下来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

  红楼梦里,晴雯是宝玉身边的大丫鬟,地位仅次于袭人,但她的命运却比较凄惨,既不知道自己的父母是哪位,还曾做过赖大、赖嬷嬷的丫鬟,赖大一家都是贾府的奴才,晴雯是他们买来的丫鬟,可以说是奴才的奴才。

  晴雯的一生,曹公通过她的判词交代的一清二楚。第五回里,贾宝玉神游太虚幻境,在薄命司最先看到的判词即是晴雯的,由此也可知晴雯在作者曹雪芹眼中笔下的主要程度。

image.png

  宝玉便伸手先将“又副册”橱开了,拿出一本册来,揭开一看,只见这首页上画着一幅画,又非人物,也无山水,不过是水滃染的满纸乌云浊雾而已。 有几行字迹,写的是: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身为下贱。风流灵巧招人怨。寿夭多因毁谤生,多情公子空牵念。

  晴雯的判词,很好地诠释了她短暂而凄凉的一生,好在,曹公把她列在了又副册第一位,在袭人之上,这也算是定评。就是贾宝玉,也在晴雯死后,忍着悲痛写下了《芙蓉女儿诔》,晴雯若天上得知,想来也知足了。

  我们知道,薄命司十二钗正册都是出身高贵,与贾府有紧密关系的女子,如钗黛湘等人,而副册第一位是香菱,香菱是隐居乡宦甄士隐的女儿,属于小家碧玉,可知副册应该也是出身不低的小姐,而又副册晴雯、袭人分列一二位,可知这一册应都是贾府的一等丫鬟。

  我们一一来看晴雯判词。第一句说:霁月难逢,彩云易散。霁月即天净月朗的景象,霁即雨后新晴之意。彩云比喻美好,云呈彩叫雯。霁月、彩云合起来即暗示“晴雯”二字。

  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即表示美好的事物总是容易消逝。俗语说,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这句话的隐含义即是说,晴雯是个难得的好女孩,可惜太短命。

  晴雯好在哪呢?熟读红楼之后,我们都不陌生,脂砚斋也在晴雯判词后下了一句批语:恰极之至!“病补雀金裘”回中与此合看。可以说,晴雯的好,在她病补雀金裘一回展现得淋漓尽致。

  怡红院里大小丫鬟数十人,平时晴雯看上去偷懒,指甲都能留两寸长,但并不是她真的懒,而是怡红院人多活少,差事比较轻松,有人干活她就乐得清闲。当怡红院遇到所有人都束手无策的事情时,比如雀金裘事件,晴雯就没有再偷懒,而是带病工作,最后把宝玉的雀金裘补好。

  再看心比天高,身为下贱。这说的是晴雯身上最鲜明的个性——没有奴性。宝玉身边的丫鬟如袭人、麝月、秋纹、碧痕等人,大多都是顺着主子做事,甚至巴不得在主子跟前奉承,以求得贤良、忠诚之名,但晴雯却不。

image.png

  三十一回,她不小心跌坏了扇子,宝玉动了火,结果晴雯就敢顶嘴,两人就这样吵了起来,宝玉气得要撵她出去。后来还是宝玉回来哄晴雯,两人才又和好。其他丫鬟从王夫人那里得了恩赐,回来显摆,晴雯就瞧不上,也不稀罕。

  她当作一个丫鬟,从奴才的奴才,到奴才,即便是一等丫鬟,也始终无法改变她的卑贱出身,但虽然身为下贱,注定一生只能给别人当奴才丫鬟驱使,但她却从不会因为自己丫鬟,或者因为自己生得好,就巴结讨好主子,甚至有非分之想。

  晴雯是从不屑如此的,既是因为她骨子里没有奴性,不会看轻了自己,更是因为她有心气,不愿意去做一个低眉顺眼的奴才,她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主见,敢说敢做,从不会刻意去讨好逢迎谁。

  虽然她不想如此,但整个大观园,乃至整个贾府,奴仆阶层各种利益牵连,暗流涌动,晴雯的刚和直,真和洁,不仅没有为她带来更好的前途,反而暗中结了很多仇怨,如王善保家的,就是第一个在王夫人面前告晴雯黑状的。

  所以晴雯纵是心比天高,不愿同流合污,想要保持自己的洁白之身,也无力挣扎,毕竟这片“晴雯”生活在“满纸乌云浊雾”之中。身为下贱的出身,已经注定了她的悲惨结局。她终究无法主宰自己的命运。

  晴雯能被贾母看重,是因为她生得好,且言谈爽利,针线活也好,所以给了宝玉。她可能如何都没料到,她的这些优点,在王夫人等人眼中,成了“狐媚子”“妖精”的代名词,最后被扫地出门。

  风流灵巧招人怨,正因为晴雯长得标致,又总是有出格的言论和举动,比如多次对袭人和麝月说出“你们鬼鬼祟祟干的那事儿,也瞒不过我去”这样带有威胁和恐吓之意的话,比如她打骂小丫头,赶走坠儿等事……她的这些举动都成了仇人眼中告倒她的证据。

  一句“寿夭多因毁谤生”,可以说是曹公对晴雯被屈死的控诉,她的死,都是因为被人恶意毁谤。晴雯十岁到宝玉身边,前后不过六年时间,香消玉殒的时候不过十六岁,在历史,正是女子最美好的二八年华,她的生命却永远地停在这里。

image.png

  晴雯的死,对宝玉来说,是个不小的打击。所以,他为求心安,为了有一个精神寄托,他宁愿相信晴雯并没有真的死去,而是做了芙蓉花神,于是洋洋洒洒一篇《芙蓉女儿诔》,写出与晴雯的深厚感情,以及对她被污蔑和陷害的不满。

  多情公子空牵念,说的正是宝玉在晴雯死后,对她的深深思念与愧疚。宝玉是个富贵公子,黛玉曾说他是个中看不中用的银样蜡枪头,这一点在晴雯被赶出大观园,到最终惨死的这段情节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宝玉在王夫人跟前,当作儿子,没有任何发言或争辩的余地,只能眼看晴雯被赶走。即便是偷偷去看晴雯,他对晴雯的现状,也没有任何能力出处理,比如想法找郎中给晴雯看病,或者把晴雯送到一处安全的地方……

  贾宝玉只能活在大观园里,一旦离开了大观园,他对外面的人情世故,对自己家奴仆阶层的各种争斗,既不感兴趣,也无心去管,更没有处理这些问题的能力。可以说,晴雯之死,与贾宝玉脱不了干系,只是宝玉从未意识到而已。他能做的,就是在人死后的祭奠,或者一炷香,或者一篇诔文,仅此而已。

清朝时期最“憋屈”帝王,19岁就因病去世

今天小编要和大家说的历史就是时期的帝,说到同治帝,大家多多少少的会有所耳闻,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大家都知道的是同治皇帝是一代天子,但是实际上说起来,同治帝的命运石非常令人可惜的,可以说他也是历史上命运非常悲惨的一位皇帝。 为什么这么说呢?在清朝的12个皇帝当中,同治帝是所有的皇帝当中去世时最年轻的一位皇帝,也可以说是一位非常短命的皇帝,最贵为天子却仍然没有逃过病魔的纠缠,在19岁的时候就已经去世了,所以说同治帝的命运是非常可悲的。根据历史书的记载,同治帝在临终的时候全身流脓溃烂,身体发出阵阵恶臭,连宫里的和宫女都躲之不及,生病期间的同治帝是非常的痛苦和绝望的。 那到底同治帝是死于什么病呢?根据《四朝佚闻》记载:“穆宗之崩,传者不一,或云天花,或云内毒,而医药不能尽合……”在当时并没有给予准确的结论,有一种说法就是同治帝风流成性死于性病,还有一种说法就是同治帝死于天花不治身亡。同治帝不仅在在位期间没有什么大作为,加上迷乱的生活作风。最后落得一个不治身亡的下场,真的是可悲又可怜。传闻同治帝经常流连于花街柳巷,风流成性。但是在古书上并没有记载同治帝的真正死因,毕竟是关于皇家颜面的问题。 说起同治弟他18岁登基继承皇位,处理朝政,表面上看上去非常的风光,但是由于两个垂帘听政,并没有真正的实权。然而同治帝和自己母后的关系并不好,小小年纪就开始的勾心斗角的生活,同治6岁的时候就没有了父亲,虽然自己出生在帝王之家,从小锦衣玉食,但是他并没有享受到童年真正的乐趣。 同治帝患病期间,所有的太医们都用尽自己的全身解数都未能使同治的病有起色,生病期间的同治也根本没有心思管理朝政,并且同治更是没有自己的子嗣,可以说同治活的是非常的失败,虽然坐上了帝王的宝座,他没有得到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在这期间太后独断专政,把持朝政,可以说同治帝只是挂了一个皇帝的名号而已。 随机文章为什么动物能预知地震,听到地震前的次声波恐慌逃跑图坦卡蒙木乃伊的超豪华墓室,高富帅图坦卡蒙木英年早逝(谋杀)无人机和遥控飞机的区别分析,无人机能自动控制飞行/性能超屌解读北极恐怖现象,暴风雪频发冰川时而崩塌(环境堪比火星)什么狗最干净最好养,贵宾犬/金毛(聪明呆萌爱干净/最适合家养)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在清朝及其以前,中国一直位于封建王朝吗?

在及其以前,中国一直都是封建王朝吗?实则不然 中国历史上,真正的封建朝代,是,这个看法也许出乎大多,但就是如此。 “封建”是古代治理国家的一种政治制度,封建制也叫分封制,它起源于周朝。武王伐纣夺取天下的领导权后,面对胜利的果实周王室由最初的喜悦逐渐陷入了沉思。强大富有的商王朝被周武王振臂一呼纠结了800多诸侯以之势彻底击败,如何避免重蹈商王朝的覆辙这是周朝当家人必须要考虑的严肃问题。 创造性的发明了一项新的治国制度,就是封建制也叫分封制,和封建制配套使用的还有嫡长子制。具体的说,就是周王朝将天下分成若干个诸候国按照血缘关系,比如周公的封国;开国功臣,比如姜尚()的封国;前朝宗室,比如叔叔的封国宋国。各诸候国实行自治,拥有军队和财税权利,周天子为天下共主本身也有自已的领土。 ”封建“两字是指”封土建国“,就是诸侯领人在周天子划定的诸侯国国境线上挖沟栽树明确边界,这是封土;封土后诸侯就可以在领地上建立政府,这就是建国。诸侯建国后诸侯的继承权实行嫡长子制,其他的兄弟儿子封为大夫,也各自拥有各自的领土,这叫”封土立家“。 天下是周王室代天管理的所以周王也叫天子,国是诸侯的所以叫国君,家是大夫的所以叫家君,”国家“二字就是这么来的。 周公设计的这一套众星捧月式的封建制度,主要考虑的就是一旦周王室面临内外部威胁时,可以一声令下天下勤王,确保周王室的安全。事实证明这套制度也确实有用。但他漏掉了一点就是经过若干代后,出了五服不是亲,诸候争霸,战事不断,出现了远亲兄弟打架的尴尬场面。 实际上,秦朝施行的是郡县制,汉朝则是郡县和封建制相结合。等到西汉和西晋两次郡县封建的尝试均以失败告终、西晋甚至因为这次失败的尝试而造成三百年大混乱的时候,“封建制”便彻底消失不见。留下的,只有郡县制。 随机文章武则天4男宠下场曝!其中一位竟然「不太行」让女帝暴怒黑洞效应是什么意思,宇宙天体/超级品牌光环/隧道失明谷歌可自由拆卸的积木手机,能添加血糖检测仪等附加功能神仙为什么要香火,保佑主角人族可使自己修炼顺畅(香火成神道)钱塘江涨潮是什么原因,三点原因需了解/附观潮最佳时间和地点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标签:晴雯清朝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