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近代史

荀攸是什么人?他的才能有荀彧厉害是真的吗?

时间:2023-08-13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荀攸是什么人?他的才能有荀彧厉害吗?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往下看。

  荀攸字公达,出身于世家大族颍川荀氏,是曹操手下头号谋士荀彧的族侄,年轻时便以见识高远、机警过人闻名,属于早慧型人才(类似于神童)。将军何进秉政后,征辟海内名士二十余人到朝中任职,其中便包括荀攸。荀攸进京后被任命为黄门侍郎,负责传达诏令,属于皇帝身边的近侍之臣。

image.png

  荀攸是曹操的大谋士,能力不亚于郭嘉

  国贼董卓上台后各种倒行逆施,从而招致山东诸侯的声讨。董卓慑于联军的实力,于是焚烧京师洛阳,并胁迫献帝迁都长安。此时,尚在朝中为官的荀攸决定为国除奸,便与侍中种辑、越骑校尉伍琼及议郎郑泰、何颙等人合谋,准备刺杀董卓,可惜尚未实施行动便被人告发。案发后,何颙、荀攸被抓捕入狱,何颙因忧惧而自杀,但荀攸却无所畏惧,言语、饮食一如平常,让时人很是惊奇。

  董卓之乱,关东兵起,卓徙都长安。攸与议郎郑泰、何颙、侍中种辑、越骑校尉伍琼等谋曰:“董卓无道,甚于桀纣,天下皆怨之,虽资强兵,实一匹夫耳。今直刺杀之以谢百姓,然后据肴、函,辅王命,以号令天下,此桓文之举也。”事垂就而觉,收颙、攸系狱,颙忧惧自杀,攸言语饮食自若。见《三国志·卷十·魏书十·荀彧荀攸贾诩传》。

  荀攸谋杀董卓未果,差点儿遇害

  荀攸谋杀董卓属于重罪,本来没有生还的希望,可巧赶上国贼不久后伏辜,才使他侥幸脱险。荀攸见天下已乱,为避难一度辞职还乡。然而颍川为四战之地,局势同样凶险,荀攸为保全性命,便想到局势安定、富庶险要的蜀地任职,于是向朝廷自荐为蜀郡太守,并得到批准。然而此时由于战乱的原因,通往蜀中的道路无法通行,迫使荀攸滞留在荆州。

  曹操将献帝迁往许都后,便给荀攸写信,征辟他出来做官。荀攸本来就对曹操充满好感,再加上叔父荀彧此时已在曹操处任职,所以接到信后便马上启程(《三国演义》中称荀彧、荀攸结伴投靠曹操,此说法有误)。荀攸投曹后,起初担任汝南太守,不久又升为尚书,名义上是朝廷的官,但实际身份却是曹操的谋士。

image.png

  曹操非常器重荀攸,后者也竭心尽力

  曹操久闻荀攸之名,在得到他之后欣喜异常,逢人便说:“公达不是平常的人,我能够和他一同商议大事,怎么还会忧虑得不到天下呢?”(“太祖素闻攸名,与语大悦,谓荀彧、钟繇曰:“公达,非常人也,吾得与之计事,天下当何忧哉!”以为军师。”引文同上)。

  对于曹操的推崇、器重,荀攸的表现也确实没让他失望。作为曹操的核心谋士之一,荀攸为曹操谋划出诸多妙计,其中包括水淹下邳活捉吕布、斩杀袁绍大将颜良和文丑、火烧乌巢袁绍军粮,并力主曹操消灭袁绍诸子等等,可谓见识高远、算无遗策。

  按照至交好友钟繇的说法,荀攸为人低调,前后设奇策共十二条,唯有曹操和他本人知道。钟繇本想将荀攸所设十二条妙计整理成书,可惜没有整理完就去世了,所有后世对荀攸的计策不甚了了(“攸与钟繇善,繇言:“我每有所行,反覆思惟,自谓无以易;以咨公达,辄复过人意。”公达前后凡画奇策十二,唯繇知之。繇撰集未就,会薨,故世不得尽闻也。”引文同上)。

  荀攸足智多谋、心思缜密,而且深谙帝王心术,对于所设计策从来都是守口如瓶,绝不矜功自伐,所以曹操对他非常信任,不止一次的要求曹丕兄弟要礼敬荀攸。曹丕当上魏王太子后,曾去荀攸的府中探望病情,并在他的床下进行叩拜,礼节非常重。

  荀攸为曹操谋划一生、建功极多,由此官职、爵位不断得到提升,官至中军师、魏国尚书令,封陵树亭侯。建安十九年(214年),荀攸在跟随曹操南征孙权的途中病逝,虚龄五十八岁,谥号为敬。荀攸死后,曹操非常悲痛,每当想起他来便会伤心流泪。

三国被忽略的悍将马忠,关羽和黄忠都因他而死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马忠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是一个人才辈出的年代,所谓时势造英雄。谋士有、,名将有、,罗贯中大篇幅的铺陈描写,让我们对他们印象深刻,但是在中,也有很多不是很出名的将领,被我们所遗忘,今天我们就来说一个,名气不大,但是有惊人之举的将领,——马忠。 三国演义,名义上是魏蜀吴,但是大部分的篇幅都是在描述蜀国和魏国的战争,吴国严格意义上来讲,也只是作为一个配角出场。在书中吴国的事迹记载的比较少,对于吴国的将领人物的描写也很简单,但是吴国也有很多足智多谋的将领。 马忠,在吴国的地位不高,当然在三国演义中的描述也是一笔带过,但是只要他出现,就会发生一件惊天动地的事。死在马忠手上的将领,可都是名震三国的人物。 第一位,马忠,暗中埋伏,阻杀关羽 关羽在三国中可是一个位重要的人物,在我们的认知中,关羽是由于被陷害,没有援军,最后死在吴国。但是吴国能够杀死关羽,这位重要的将领就是马忠。 关羽败走麦城的时候,吕蒙切断了关羽的支援部队,虽然没有后援,但是关羽又的能力,自己突围应该不是问题。但是就在撤离关键的时候,自己的战马被绊倒了,战马受惊之下,关羽一下失去了控制。在这个时候,马忠带人突然出现,让关羽措手不及。 关羽被抓后,不久就被斩杀。为何会出现障碍物把马绊倒了,这个陷阱设置的人物就是马忠,可以说是马忠最终杀死了关羽。 第二位,暗中射了一箭,最终毙命 蜀国虽然比不上魏国强大,但是弹丸之地,也出现很多的大将。黄忠就是一位的将领,作战的策略、勇猛的程度,完全不比年轻的将领差。 当关羽被杀之后,黄忠大怒,和商议一定要为关羽报仇。于是猇亭大战爆发,蜀国的将领是黄忠,吴国的将领是。潘璋是谁,他是马忠的顶头上司。 刚开始的时候,潘璋看见蜀国派来一个老头,以为没有多大本事,开始掉以轻心。谁知一开战,潘璋完全不是黄忠的对手,调头就跑,黄忠乘势追击。就在这个时候,马忠早就埋伏好,用弓箭射了黄忠一箭,虽然蜀国全力救助黄忠,还是因为年事已高,伤势严重,一命呜呼。 吴国一个名不经传的小兵,却连续杀死了蜀国的两员大将,刘备十分的悲痛。发兵继续讨伐潘璋,蜀军将领追杀潘璋。这个时候,马忠看到潘璋狼狈的样子,十分的生气,于是率领自己的仅有的部队,正面迎击关兴,没有想到马忠的英勇,终于拖到支援部队的到来,一起打败的关兴。 马忠的能力超强,手下的兵士也对他敬仰无比。都说孙权会赏识人才,但是他却漏掉了马忠,如果他能善用马忠,相信他的地位也,许会比关羽在蜀国的地位还要高,一个会打仗的将领,远比一个自身武力强的人,要有价值的多。 马忠自身战力很平常,但是他会根据自己的不足,去创造条件去弥补。他会揣摩敌人的想法,暗中埋伏,给与敌人致命的一击。按照个人能力,马忠十个也打不过关羽和马忠,但是就是因为他的清楚分析,关羽和马忠死于他的手下。 历史终究是历史,马忠自此以后,也就沉寂在三国的混乱中,在没有出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三国时期籍籍无名的杨龄,为什么能挑战武圣关羽?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杨龄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杨龄,属于《演义》中那种“三不明”中的一种:“来历不明”,其真实身份是武将,是末年荆州南四郡之一长沙郡太守韩玄麾下的管军校尉。杨龄虽是来历不明的武将,但不同于类似“来历不明”的那样,成就一番丰功伟绩,拜将封侯,只是,三合不到就成了关羽的刀下鬼,灰灰湮灭于历史的长河中。 杨龄的出现,是在关羽攻取长沙郡之际,是在关羽对战之前,所出现的一个极小极小的插曲:杨龄战不到三回,就被关羽砍下马,身首异处。管军校尉,顾名思义,就是管理守卫长沙郡治所临湘城军队的部队长。校尉,在虽只是中级将领,官职不及将军,却是重要的武官官职,由于手中有自己统领的部队,权力反超过将军。 《三国演义》是这样记载杨龄无知地挑战过五关斩六将的汉寿亭侯关羽,即:云长大怒,更不打话,飞马舞刀,直取杨龄。龄挺枪来迎。不三合,云长手起刀落,砍杨龄于马下。杨龄敢以一已之力挑战关羽,虽勇气可嘉,但见识浅薄,行为狂妄,最终为自己的浅薄与狂妄付出生命的代价,可悲之极。 杨龄出现虽只是转瞬即逝,却有非比寻常的作用。他的出现,有三个作用。 即其一,展示关羽之猛。 关羽与二人并称为万人敌,有的出场秀、斩诛的报恩曲及过五关斩六将的义气歌。可自古城聚义以来,关羽鲜有拿得出手的战绩。特别是南下荆州期间,不管是还是张飞大闹长坂桥,都是名闻天下之壮举,更是建立不菲功绩。反观关羽不仅未建寸功,却犯华容道私放曹操的大罪。相比赵云张飞,关羽极需干出一二件斩将夺城之事,以洗刷私放敌酋的污点,重塑二把手的地位。关羽以三合之力斩杀杨龄,地向天下人,向集团展示一场宝刀未老,勇猛不减当年的能力秀。 其二,暗示黄忠之勇。 攻取长沙之前,诸葛亮就向关羽介绍过:黄忠有之勇。可关羽不当回事。平长沙期间,关羽先战杨龄,无非是为关羽战黄忠提前练练手,试试刀而已。关羽解决杨龄,正面展示关羽的猛,侧面暗示黄忠的勇。正如毛宗岗所说:先写杨龄之死,以反衬黄忠之勇。杨龄的三合不敌而死,不仅为黄忠的出场时的老当益壮做好铺垫,还为与关羽二人势均力敌且精彩地三日三战留下悬念。 三是显示杨龄之狂。 俗话说:“天不言自高,地不言自厚,人不言自能,水不言自流”。而杨龄技不如人却狂妄自大,人前说狂话,,最后身首异处,遭人哂笑。杨龄敢挑战关羽,表面上是勇力可嘉,实际上是井底之蛙,见识短浅,只局限在长沙郡,荆州南四郡,却不知山外有山,人外有人,荆州之外还有十二州,勇将行列之中永无。杨龄的一句“不须老将军出战”,一时将其目中无人,狂妄至极,自欺欺人的嘴脸暴露无无遗。杨龄这句言过其实的话,名义上有尊敬黄忠之意,有看扁关羽之会,暗地里却是不屑于老将黄忠之味道。总而言之,杨龄就是太高看自己,太看低别人。 杨龄,一个狂妄自大,自吹自擂还浅薄无知,自不量力的无名小卒,看不上老将黄忠,看不起万人敌关羽,一出场,三合不到就成为关二爷的青龙偃月刀下的亡魂,一刹那就退出历史的舞台。 笔者按:自不量力,指过高地估计自己的力量。杨龄,本是长沙郡太守韩玄麾下一名管理长沙守军的校尉,本不需要上阵杀敌。可是杨龄却自视过高且目中无人,上阵挑战关羽,三合不到就成了关羽的刀下鬼。其实,有本事的人从不说狂话,更懂得收敛自己的光芒,永远保持着极高的素养。越是成绩斐然的人,越懂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曹操三国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