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古代史

唐朝后期的牛李党争到底是什么?缘何而起?

时间:2023-08-05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唐朝后期的“牛李党争”到底是什么?缘何而起?答案可能出乎许多人的意料。这场古代上著名的党争起源竟然只是出于私人恩怨。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唐宪宗元和三年春,朝廷举行贤良方正科考试。当时已获得进士功名的牛僧孺、李宗闵同时进京赴考。牛、李二人在自己的策论文中痛斥朝政积弊,观点直击要害,一针见血。

图片.png


  宪宗帝王和考官们在看过两人的策论文后都非常欣赏,认为二人的水平完全可以列入甲等。然而牛僧孺和李宗闵万万没料到,他们的文章却得罪了当朝宰相李吉甫。真相很简单,牛、李二人指出了诸多时政上的缺失,可朝廷上的事情都是由宰相主理的,这在李吉甫看来不就等于在骂他这个宰相尸位素餐,工作不到位吗?更何况唐宪宗还认可了这种抨击,相当于变相打了李吉甫的脸,这让他这个大宰相的脸往哪儿搁?以后还如何开展工作?

  李吉甫立即找唐宪宗讨说法。当时唐宪宗刚登基不久,朝中许多事务还需仰仗李吉甫来处理,犯不着为两个书生而搞僵与宰相的关系。权衡利弊后,唐宪宗下旨将牛僧孺、李宗闵列入朝廷的黑名单,不予录用。

  在此后很长一段时间里,牛僧孺、李宗闵辗转各地,给一些藩镇节度使充当幕僚谋生。直到元和七年,李吉甫病逝,牛、李二人才从黑名单中解脱出来,获得朝廷的启用。

  牛僧孺、李宗闵都是有真实才能的人,因此当头上的紧箍咒被解开后,两人一路平步青云,短短几年时间就进入朝廷中枢,看架势,入相也是指日可待的事情。

  眼看牛僧孺、李宗闵官运亨通,李吉甫之子、时任翰林学士的李德裕坐不住了。他不断找机会给牛、李二人穿小鞋,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李宗闵被他抓住了一个把柄,结果贬为剑州刺史。

图片.png


  李宗闵再一次遭到打击,可他的战友牛僧孺不但毫发无伤,而且还因得到宰相李逢吉的引荐入相。说起来,李逢吉之所以要提拔牛僧孺,巨大一部分真相是他当年跟李吉甫政见不合,遭到过李吉甫打压。所以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现在轮到他李逢吉掌握大权,风水就要轮流转了。

  牛僧孺当上宰相后,第一时间就把李宗闵给请回朝中,授予要职。而此时离相位只有一步之遥的李德裕却在李逢吉、牛僧孺的联手打压下被外放为浙西观察使。

  经过二十余年的相互倾轧,李德裕、牛僧孺、李宗闵等人的仇怨越结越深,彼此攻击的手段越来越恶毒狠辣,甚至频频动用公器来解决私怨。随着几人地位的不断提高,他们身边的追随者及门生故吏也越来越多,由此才拉开了“牛李党争”的序幕。

唐朝宰相裴炎有哪些成就与当作?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此页面是否是列表页或首页?未找到合适正文内容。

同是借师助剿为什么唐朝较为成功,大汉奸吴三桂却成了降清?

是明清之际具有转折意义的人物,也是被认为明末的最大汉奸。然而,客观地讲,吴三桂延请清兵入关,其初衷是借师助剿,而不是降清做汉奸。吴三桂镇守辽东多年,深受朝廷的器重与厚恩,而与清兵长期厮杀,国恨家仇交织在一起,主动降清在情感上就说不过去。 而据吴三桂致多尔衮的书信,信中写道:乞念亡国孤臣忠义之言,速选精兵,直入中胁、西胁,三桂自率所部,合兵以抵都门,灭流寇于宫廷,示大义于中国,则我朝之报北朝者,岂惟财帛?将裂土以酬,不敢食言。” 而满清占据北京之后,吴三桂还请求多尔衮:“毋伤百姓,毋犯陵寝。访东宫(明太子)及二王所在,立之南京,黄河为界,通南北好”。 再据吴三桂起兵反清时的檄文,檄文中指责满清:“逆天背盟,乘我内虚,雄居燕都,窃我先朝神器”,而满清却并没有做出正面回应。从种种的史料记载,说明吴三桂是在借师助剿之路上,而上了满清的贼船才被迫降清。 借师助剿,在古今中外的历史上都不是冷僻词汇。从我国有较为详实历载的春秋时期,就有很多“借师”的案例,其中最著名的当属“哭秦庭”。春秋后期,引吴兵入郢破楚,出奔在外。而在此的存亡之际,楚国大夫申包胥到秦国乞师相救。不允,于是,申包胥依秦庭墙而哭了七天七夜、滴水不进。终使得秦哀公为其忠心所感动而答应出兵救楚,才使得楚国得以复国。 而在中世史上,唐朝平定安史之乱,大唐危急存亡之秋,也曾借回纥之兵而平乱。那为何唐朝借师助剿较为成功,而吴三桂借师助剿却上了贼船呢?这主要有以下几点的不同。 首先,安史之乱时,虽然大唐丢了首都长安,流亡蜀地。但太子()在灵武称帝之后,而使大唐的领导中枢并没有被中断。而自帝自缢后,北方一片混乱。吴三桂借师助剿,却已没了朝廷为其依托。 再则,大唐借回纥之兵,并不占主导,易於控制。其时,、等各握有精兵,而大唐各地方上亦有兵力,回纥兵并不占主导。而吴三桂的兵力却只有四、五万,满蒙联军的兵力不少於二十万。显然,吴三桂不能制多尔衮,多尔衮也便“”了,强迫吴三桂降清。 第三,当时的形势也大不相同。安史叛军攻占关中之后,已是强弩之末,其战线太长,后方不稳。而并不能给大唐残余势力进一步的威胁,大唐借回纥之兵时,并非到了生死关头,而是为了收复失地。但吴三桂借清兵之时,面对大军的征讨,又背靠着满清,已是一支孤军,形势紧急,已无再思量、回旋的余地。 第四,回纥与大唐的关系长期友好,对大唐并无太大的野心。而满清与大明交战多年,敌意、仇恨已久,不可能放弃此良机而不。 随机文章阿拉里克一世简介地球灭亡后我们人类能够去火星么,马斯克火星移民好处多多达芬奇在历史上消失2年,穿越到未来/传说达芬奇是外星人七大天使和四大天使长,米迦勒/加百列/拉斐尔/乌利尔保护人间莫比乌斯环的恐怖意义,莫比乌斯环的诅咒(无限循环/没有尽头)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