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战国时期著名的法家代表人物,他的变法使秦国从弱小走向强大。然而,商鞅在秦孝公死后却被冤杀,而秦王并未为他平反。这究竟是为什么呢?本文将探讨这一历史事件背后的原因。
一、商鞅变法的背景与成果
商鞅是秦孝公时期的一位重要大臣,他主张实行严格的法治,推行一系列政治、经济改革。在商鞅的领导下,秦国实现了国家的富强,军队的壮大,为后来的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二、商鞅被冤杀的原因

1. 政治斗争:商鞅变法虽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也触动了许多贵族和官僚的利益。他们对商鞅怀恨在心,企图置其于死地。
2. 秦孝公逝世:秦孝公是商鞅的坚定支持者,但在他去世后,新上任的秦王对商鞅的信任和支持减弱。这使得商鞅的政治地位岌岌可危。
3. 诬陷与陷害:商鞅的敌人趁机诬陷他谋反,导致秦王对商鞅产生了误解和怀疑。最终,商鞅在逃亡过程中被捕,受尽折磨而死。
三、秦王未为商鞅平反的原因
1. 维护统治稳定:虽然商鞅的变法使秦国强大,但其严格的法治手段也引起了社会的不满。秦王可能认为,为商鞅平反会引发社会动荡,不利于国家稳定。
2. 政治权衡:商鞅的死亡使得许多贵族和官僚的利益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满足。秦王可能出于政治权衡的考虑,选择不为商鞅平反。
3. 历史原因:在古代封建社会,君主的权力是至高无上的。即使商鞅的冤屈得到了证实,秦王也可能因为面子问题而不愿意为其平反。
四、结语
商鞅之死是战国时期的一个悲剧,他的变法使秦国走向强大,但最终却未能得到善终。秦王未为商鞅平反,可能是出于维护国家稳定、政治权衡以及历史原因等多方面的考虑。然而,商鞅的历史贡献不容忽视,他的智慧和勇气将永远被后世铭记。
秦王子婴的父亲是哪位?是胡亥还是秦始皇嬴政
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灭六国而天下一统,此后开始了中国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历史。 的伟大无需置疑,但可惜的是他所建立的伟大帝国,却只传了两代就灭亡了。许多人理所当然的认为亡于之手。的确是他将秦暴政推到极致,使得天下民心背向,群起而攻之。但真正的亡国之君,却是史料记载甚少的三世。 杀掉胡亥之后,子婴被拥立为皇帝,在位46天率臣民投降。当时刘邦部下进言,请求将子婴杀死。刘邦没有听从,只是降封子婴为秦王,所以后世经常以称之。这使得他当过皇帝的事情,被下意识的忽略了。 刘邦在咸阳没有待多久,就赶到。刘邦退走,项羽火烧,子婴也被项羽杀死。就这样子婴悄悄的出现在历史中,又那么快的消失。 历史上对于子婴的记载非常的少,最早见于胡亥杀兄弟之时。这之前子婴做了什么,又有着怎样的来历并不清楚。 作为秦三世,子婴为何记载这么少,如此没有存在感呢?比较普遍的说法是,项羽火烧咸阳宫,也顺带抹平了子婴存在的痕迹。关于子婴的来历,存在很多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自然是秦始皇的儿子,《六国年表》记:“高立二世兄子婴。”赵高立胡亥的哥哥子婴。但是和胡亥当初杀长立幼,胡亥想要上位,哥哥都是阻碍。子婴又怎么能活到被赵高所立,在胡亥面前还有话语权呢? 第二种说法是秦始皇的侄子,他弟弟的儿子。《李斯列传》:“召始皇弟子婴,授之玺。”但是秦始皇的兄弟成蟜,有说是和缪毒之子,没有秦王血脉真能继位?另外他就算是之子,后来叛秦投赵,后嗣还能为皇帝?这种说法最不靠谱。 第三种说法,公子的儿子。《·卷六·秦始皇本纪第六》:“立二世之兄子公子婴为秦王。”这种说法认同者最多,从到近现代基本默认这种说法。 作为秦朝的亡国之君,子婴表示秦朝灭亡的锅他不背。为何这么说呢?因为子婴真的不是一个混用之人。虽然他在位只有46天,却表现出了极高的政治才干和魄力。 子婴第一次出现在史料中,便是胡亥受赵高蛊惑,欲杀蒙恬兄弟之时。对于胡亥做出的这个错误的决定,子婴进行了劝诫。从这儿就可以看出,他不是糊涂人。 当初赵高杀胡亥,其实是想自己上位的。但是因为反对的人过多,无可奈何之下就推了子婴上台,准备合适的时机取代子婴。 子婴早在胡亥时期,就已经对赵高很有意见。所以上位之后,假装不去上朝,等赵高来请的时候,抽出匕首将赵高杀死。 子婴杀死赵高,意图重振朝纲,光复大秦荣光。但可惜的是一切太晚了,秦国已经走向末路,无法挽回。 子婴在位46天,经历了4件事,谋除赵高——整肃朝纲——抵御刘邦大军——亡国。给他时间他也许能成为一位好皇帝,可惜世上没有那么多也许和如果。 随机文章韩国萨德部署完成了吗,萨德部署完成(中国一半国土在美军监视内)基本企业管理中的十大定律,比尔盖茨马云等人坚信的理念印度神庙的五头蛇惊爆网络,网友PS误导读者(100%假新闻)现在中国有喷火塔克吗,中国需要喷火坦克吗(功能被取代/缺点众多)水母死了会变成水吗,水母死了还有毒吗(死后会溶解在水里/有毒)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卫国出了商鞅吴起这样的文臣武将,为什么还是无法成为强国
众所周知,在战国时期,秦、楚、赵、魏、齐、燕、晋这七个国家因为实力雄厚被称为“”。殊不知,在春秋初期,卫国也算得上能够称霸天下的头号种子选手。卫国人才济济,不仅有这样的政治人才,还有这样的商业大亨,军事上也有这样的战神,那么为什么后来沦落为虾米之国呢? 卫国在西周建国时候是大国,是周王朝大国,地位非一般。并且卫国是生存时间最长的周代诸侯国之一,立国前后共计838年,传35君,和等同为周王室后裔,建国时间且比秦国还要长远。 时期,烽火不断,礼乐制度遭到严重破坏。各国之间明争暗斗,即便像这样的小诸侯国,也不遗余力地参与其中,各国都企图在这乱世分得一杯羹。但是卫国却无欲无求,竟仿佛像个苦行僧。卫国不仅不参与战国纷争,反而还不断地自贬封号以求安居一隅。 公元前346年,当时的卫国国君遬,把自己的封号由“卫成公”自贬为“卫成侯”。公元前320年,卫国国君嗣又把自己的封号由“侯”贬为“君”。与此同时,国家领土不断被周边国家侵占,卫国的历任国君却无动于衷,整个国家最后仅有濮阳一地。 自进入战国之后,卫国除了在战国前期内部外,便一直处于半死不活、苟延残喘的状态。 公元前343年,魏国废姬君。公元前254年,卫国终被魏国兼并,成为其附庸。在这一年卫国在实际上已经灭亡。公元前241年,秦攻魏,把卫国原有的濮阳一带归入东郡,卫又成了秦的附庸。此时的卫国仅剩下一城的名义上的城邦国家。但是一直到公元前209年卫君角被废为庶人,卫国才彻底灭亡。 卫国的“窝囊废”做法似乎也获得了他们想要的结果,虽然最终被灭,但是在战国时期,它确实存活时间最长的一个国家。公元230年,秦灭韩;公元228年攻破邯郸俘虏赵王,赵国灭亡;公元225年,魏国灭亡;公元223年秦军攻下都城寿春,楚国灭亡;公元222年,燕王被秦军俘虏,灭亡;公元221年没有抵抗就像秦国投降,齐国灭亡。 从公元230年到221年只用了十年时间就灭亡了六国,从此天下尽归秦国所有,但有卫国却始终没被秦国盯上。看来,以次求退也不失是个好方法。 随机文章美国版花木兰!为了参加独立战争22岁的她女扮男装上战场第二次工业革命时间中国古代的鬼故事汉武帝重用的大臣中,哪一位是黑人奴人?佛罗里达州温特帕克天坑,游泳池一夜间变天坑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