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来源:北京青年报 “渐冻症”女博士娄滔想放弃治疗 家人希望她能坚持下去 病友用眼动仪写信鼓励渐冻症女博士 近日,北京大学历史系女博士娄滔患“渐冻症”,口述遗嘱希望捐献遗体一事引发多方关注。在医生...
来源:北京青年报

“渐冻症”女博士娄滔想放弃治疗 家人希望她能坚持下去
病友用眼动仪写信鼓励渐冻症女博士
近日,北京大学历史系女博士娄滔患“渐冻症”,口述遗嘱希望捐献遗体一事引发多方关注。在医生的全力救助下,娄滔的病情已经逐步稳定,一家“渐冻人”关爱机构还为娄滔安装了眼动仪,通过眼动仪打字,她可以和外界较为顺利地进行交流。不过娄滔的家人表示,最近一段时间娄滔的情绪经常出现起伏,多次表示希望放弃治疗,而许多“渐冻症”病友则通过各种方式,鼓励娄滔能够坚强地生活下去。
用眼动仪打字:不想治了
本月19日,上海的一家“渐冻症”关爱中心来到了收治娄滔的武汉汉阳医院,为娄滔在病床边安装了眼动仪,通过移动眼球,娄滔可以在电脑上打字,表达自己的想法。
娄滔的母亲汪艳梅24日告诉北青报记者,经过熟悉,娄滔已经能够比较熟练地使用眼动仪打字,包括想要吃什么、哪里不舒服等等,“但是娄滔的心情一直不太稳定,有的时候她说太痛苦了,让我们放弃治疗,直接捐献她的器官,有的时候又会说想要坚持,会乐观地活下去。”她说。
北青报记者了解到,娄滔本月初从家乡的医院转院到武汉之后,一直住在汉阳医院的重症监护室内,今年年初,她已经失去了语言能力,随后,自主呼吸和自主进食功能也相继丧失,只能进食流食,并靠呼吸机呼吸。
“虽然她经常说不想治了,但是我们家人还是不想放弃,希望她能够坚强一点儿,只要有一线希望,就好好活下去。”汪艳梅说。
网友提供多种治疗方案
在娄滔治疗期间,北大湖北校友会给予了诸多关注,本月20日,他们通过官方微博发布了一条为娄滔寻找治疗“渐冻症”良方的协助函。
这封协助函发出后,很多网友留言并联系了北京大学湖北校友会,大多数人提供的方式都是使用偏方、气功等方式。
“我们现在还是会使用传统的保守治疗的方式,确保娄滔不会出现身体的炎症或者进一步的衰竭,对于热心网友推荐的方式,我们会进行筛选,如果确实有疗效才可能会考虑。”汉阳医院重症监护室医生表示。
娄滔的妈妈汪艳梅告诉北青报记者,自己现在的压力也比较大,所以很多时候她都会谢绝一些好心人的探望,“有时候自己也觉得挺绝望的,但是还是希望能够鼓励女儿活下去,而对于她希望捐献器官和遗体的想法,我们已经想通了,会支持她的。”
“渐冻症”病友发微博鼓励娄滔
24日下午,北京的“渐冻症”患者王甲通过微博给娄滔写了一封信,鼓励她继续坚强地生活下去。
王甲是在2007年被检查出患有“渐冻症”的,当时他还只有24岁,随着病情的发展,王甲在几年的时间内也逐渐失去了自主进食自主呼吸的能力,只能靠父母的照料,生活在轮椅上。但是王甲一直没有放弃希望,靠着眼动仪,他完成了《人生没有假如:一个渐冻人的悟与行》、《不可阻挡》等几本书的写作,同时还参加了许多的励志演讲,鼓励渐冻人群体能够坚强并有尊严地活下去。
给娄滔的这封信,是王甲用眼动仪写的,在信中王甲引用了当年霍金送给他的一句话——我想表达给您,将您的目光放到残疾不能阻挡的事业之上,并且坚定地将它做下去,不要因为病痛的束缚而感到颓唐沮丧,身残而志坚,这正是我送给您的忠告。
王甲还在信中鼓励娄滔,“世上一切有趣的事都与我们无关,但我愿意做万里挑一有趣的灵魂,在日复一日重复中我不敢懈怠,因为渐冻症这个敌人会随时要了我的命,在疲倦中坚守,在绝望中死守阵地,就是为了有一天俘虏它战胜它,现在的任务就是和爸爸妈妈在一起,把无趣变成有趣,把不幸变成幸福,我相信只要坚持,就会重生。”
文/本报记者 付垚
明朝的这位帝王为什么要放弃明成祖打下的越南呢?真相竟是这样
1369年,颁布了一道《皇明祖训》,在首章中,他提到了15个不征之国,称这些国家“限山隔海,僻在一隅,得其地不足以供给,得其民不足以使令。” 说白了,就是这些国家离中国太远,又是穷乡僻壤,没啥油水,提供不了什么赋税,就算征服了,朝廷还得倒贴钱去维持。这笔生意太不划算,不如干脆就不要千里迢迢地去攻打他们。 这15个国家中,就有如今称为越南的安南。 越南与中国一衣带水,如果大家都、相安无事,倒也挺好。可后来,越南居然主动来找中国的麻烦。 那是在朱元璋第四子、燕王发起的“”时期,越南改朝换代,的赶走了的皇帝。黎皇帝见发生内乱,,不断骚扰明朝边境。朱棣登基做皇帝后,越南不但没有收敛,反而变本加厉,这让永乐大帝很生气。 “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朱棣是“马背上的皇帝”,他信奉什么问题都可以用武力解决,于是,就于1405年派兵30万攻打越南。 那时候,明朝军队的战斗力还是很有保障的,虽然是在客场作战,不过在经过一番血战后,终于攻克了越南都城。随后,由于黎皇帝逃跑了,以前的陈皇帝家族被,找不到像样的带头大哥,索性就献出版图,投靠明朝。 朱棣对于送上门的版图,还是很乐意“照单全收”。1407年,越南正式列入明朝版图,明朝在越南设置“交趾承宣布政使司”,下设15府、36州、180余县,自此,越南与广西、云南等地一样,成为明朝帝国的一个地方行政单位。 然而,越南民众虽然仰慕中华文化,却不甘成为明朝的一个郡县。在那以后,越南各地不断发生义军,对明朝军队进行小规模袭击。明朝军队虽然强大,但一样被搞得疲于应付、不堪其扰。 在这期间,明朝已经换了两个皇帝。朱棣已经去世,他的儿子只做了10个月的皇帝,又去世了,皇位传给朱棣的,是为。 朱瞻基继位后,面临着一堆的烂事。北方,蒙古势力在蠢蠢欲动,意欲南下;南方,越南又在不断地给帝国惹麻烦。怎么办呢?朱瞻基经过反复权衡,决定放弃越南,将在越南的驻军撤回来,增强北方的防御力量。 1427年,朱瞻基正式将越南驻军撤回来,在越南的行政机关也跟着撤回来了。 我们现在来看,朱瞻基之所以将祖父朱棣辛辛苦苦打回来的越南放弃,并不是“崽卖爷田不心疼”,而是基于现实考虑。 首当其冲的就是经济上的考虑。 越南归属明朝后,明朝在越南有一支驻军,每年至少花费军费300万两银子。而明朝每年从越南收到的税赋,只有区区7万两银子。明显。这对于明朝的财政来说,是一笔沉重的负担。 如果花这一笔钱,能够换来越南的认可,倒也不算冤枉。可越南人根本就不买账。他们对外来的明朝政权毫无好感。他们在史书里写道:“北寇凶残,南民困屈。”你看,明朝白花花的银子花出去,却得到这么一个不光彩的形象。 其次,明朝无法同时在北方和南方两条战线开战。蒙古人不好惹,越南人也不是善茬。而明朝军队的战斗力,经过洪武、永乐时期的巅峰状态后,已经有所下滑,还真吃不消在两条战线开战。 朱瞻基从越南撤军,结束了对越南的直接统治后,反而赢得了越南的好感。越南作为中国的藩属国,依然纳贡称臣。两者之间的关系更好了,朱瞻基可以专心致志地对付北方的蒙古,稳固了北方边疆,堪称一举多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宁为魏公奴,不为刘备上客也”!张鲁为什么选择一代奸雄曹操放弃刘备?
“宁为魏公奴,不为上客也”!为什么选择放弃刘备?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末年,天下大乱,太平道徒以黄巾束额为帜,喊出了苍天已死、黄天当立的口号。而在之前许多年,另外一支由衍变而出的组织以在蜀中生根发芽。 天师道祖师张道陵,本名张陵,字辅汉。自幼熟读道家经典《》的他同时对《河洛图讳》等神道颇感兴趣,最后干脆自立宗教,称为天师,谓之天师道。此后不久蜀中流行疫疬,张道陵率领教众入蜀消灾除鬼。瘟疫这种东西,当传播一段时间后,人类总会有抗体产生,而未能产生抗体的人病逝后,瘟疫没了寄体同样会自行消亡。当时的巴蜀经历了一段时间的瘟疫后,渐渐消散了。大灾过后,天师道的名声大震,信徒也越来越多。 不过天师道信徒进入组织,是需要交纳五斗米作为入教费用的,故而又被外人称之为五斗米教。到了东汉诸侯并起之时,五斗米教的传人已经是张鲁了。当时益州牧是汉室宗亲,此人因听人诉说蜀中由帝王之气而向朝廷申请统辖益州。张鲁的母亲与益州牧首关系暧昧,促成其得以踏入政坛,并率教众进入汉中。 张鲁到达汉中后,不知是受命刘焉还是自身图谋,总之斩杀汉使、阻断交通。刘焉以此为借口断绝了益州同汉庭的联系,出现半割据状态。而张鲁在汉中也大肆传教,自称为“师君”,学道者主持各地公务而被称为“鬼卒”。 汉中的政教合一政权全然不同于汉末其他割据势力,亦不是农民起义式的政权形式。他们的基层选拔制度并非察举或恩荫,更不是后来的,而是信仰考验。通过考验的信仰坚定者被称为“祭酒”、不存在医生和官府衙役等机构,治病是通过向祭酒供认自己的罪过,悔过则是接受批评教育和民间无偿劳动,犯罪后如若三次则直接处刑。总之这种简化政府机构的政治实验处处展现出理想主义的光芒。 不过汉中终究地处险关之内,这也引得曹操和刘备竞相染指此处。向对安宁的汉中因其独特的地理条件成为一方净土,因此来更有数十万其他地方的百姓来投,张鲁实力的增加引起的忌惮,曹操的叩关汉中更促使其邀请刘备入川协防张鲁。刘备占据巴蜀之后,汉中成为天下最后一块肥肉。公元215年,曹操亲率大军西征汉中,一举攻克汉中咽喉阳平关,汉中的覆灭不远了。 当时张鲁得知阳平关失守,明白汉中陷落是迟早的事,于是率众从米仓道进入巴中群山之间,准备伺机继续坚持,不做败降之主。然而由于其本身就有归顺曹操之意,因此没有听从部下将库仓烧毁的建议,用封条原样封存好了之后才遁入群山之中。曹操得知之后,大为赞赏,派人以尊贵之礼劝降张鲁。当时的张鲁身在大巴山中,刘备派兵占据巴中后准备和张鲁联手抗曹,奈何张鲁却对教众明言道:“宁为魏公奴,不为刘备上客也。”之后举教投曹。 张鲁降曹后,两家随即皆为联姻,张氏子弟亦升官封侯,仕途平坦。此后在曹魏与蜀汉的多年对峙中,五斗米教始终站在曹操一边,并在陇西积极破坏蜀汉的北伐计划。那么是什么导致张鲁对身为皇室贵胄的刘备如此排斥呢? 其实虽然天师道是以一种不同于道家学派的宗教形式出现的,但作为诞生于道家的宗教初始形态,它同黄老道学存在十分相似的意识形态。家族正是传承黄老道学的家族,曹操本人更以黄老之道作为家学交到子女。后来称帝更以黄初为年号,便是一例。 张鲁的五斗米道和太平道一样,都认为汉朝气数将尽,需要寻找新的接受天命之人去辅佐。张宝兄弟认为自己就是受命之人,而张鲁不同,他更愿意去作为们的天师,从精神上去辅佐他。 信奉黄老道学,且对非常宽厚的曹操逐渐成为道教教徒心目中认定的真命天子。而独尊儒术且气数已尽的汉室宗亲显然并不具备如此吸引力。所以不仅是张鲁选择了曹操,就连日后很长一段时间,道教都将意识形态相同的曹操作为真神对待,并且是神位崇高的北君太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