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探索 > 迷案追踪

中国十大变态凶杀案纪实:奸杀居多第一害死112人

时间:2024-05-24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这世界上总有一些令人发指的案件,不仅是国外,在中国也有不少,其中不乏变态凶杀案。

中国十大变态凶杀案纪实:奸杀居多第一害死112人

而这些凶手杀人的对象要不是女人要不就是孩子,手段残忍的恶劣犯罪给社会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好在他们都得到了该有的惩罚。

今天就来给大家盘点十个变态凶杀案,承受能力差的请勿往下看。

10、延吉连环杀人案金春日

金春日是吉林省延吉市金光镇人,在四年期间在朝阳川镇杀害了14人,杀伤10人还强奸了11人。

凶手资料:金春日

变态凶残程度:★★★★★★★

受害人数:14人

结局:死刑

9、河北张国胜系列案

张国胜第一次杀人是在1992年,当时年仅26岁的他已经是河北沧县窦店村出了名的麻将手,无论妻儿家人如何劝阻都不能减弱他对麻将的热爱,也是因为这个他走上了不归路的第一个阶梯。

连续10年内,张国胜杀死10人,强奸9人,伤9人。

凶手资料:张国胜,河北沧县窦店村人

发生时间:1992年~2002年

结局:死刑

变态凶残程度:★★★★★★★

受害人数:10

8、江西第一淫魔:黄顺保杀人案

黄顺保是个文盲,出生于江西南昌城区扬子洲乡,在杀人之前他早已经过几次牢狱之灾,如1979年因赌博被劳教;1980年因盗窃被判2年半,1983年又因盗窃在入狱,越狱逃跑后被判无期,然而却在1997年7月减刑出狱。

不知悔改的它出狱后1998年开始在萍乡、宜春、南昌等地疯狂抢劫、奸杀16名女子,罪无可赦。

凶手资料:黄顺保,江西南昌人

发生时间:1998年开始

结局:死刑

变态凶残程度:★★★★★★★

受害人数:16人

7、甘肃白银连环杀人案

这个令人发指的连环杀人强奸案,不仅罪行恶劣,其手段也是极其残忍,杀害强奸后还将受害人的生殖器或者其他身体组织割下,最小的受害人年仅8岁。

从1988年到2002年,凶手高勇在这期间强奸杀人11起。

详细案情

凶手资料:高勇,甘肃白银人

中国十大变态凶杀案纪实:奸杀居多第一害死112人

发生时间:1988年~2002年

结局:一审死刑

变态凶残程度:★★★★★★★

受害人数:11人

6、安徽乞丐杀手刘明武案

刘明武被捕时已经42岁,原籍贵州省松桃苗族自治县乌罗镇团龙村大坡老组,因与老家村干部有过过节,在杀死村干部儿子后潜逃。

在做乞丐期间还因为嫌弃其他乞丐太脏了将他们杀死,在江苏到安徽一路狂杀乞丐,均采取石头猛砸和刀刺等方式杀死乞丐29人,加上老家村干部儿子一共杀死30人,伤1人。

凶手资料:刘明武,贵州人

发生时间:2002年3月17日和3月21日

结局:死刑

变态凶残程度:★★★★★★

受害人数:30人

5、邓永良武装团伙杀人案

2001年以来,邓永良与其同伙抢劫、绑架、杀害他人,仅经过他手的生命就有十几人,一共致死26人,伤害10多人。

期间使用的武器有冲锋枪、手雷等高危武器。

邓永良在犯罪期间流窜于6个省,疯狂作案67次,获得了200多万的赃款,并且四次与警方缴获,还杀害了2名民警,抢劫18辆机动车。

凶手资料:邓永良极其团伙,河南省郸城县人

发生时间:2001年开始

结局:判处死刑

变态凶残程度:★★★★★★★

受害人数:20+

4、安徽杀人狂魔卞况团伙奸杀案

身为农民的卞况,只读过2年的书,但是为人却异常狡猾残忍,是个杀人不眨眼的恶魔,他伙同符心远、骆连顺三人团伙杀人、强奸、抢劫,一共杀死了41人,而他自己则杀死了39人。

凶手资料:卞况,安徽临泉县白庙镇人

发生时间:2001年开始

结局:2003年10月24日执行死刑

变态凶残程度:★★★★★★★★★★

受害人数:41人

3、变态杀人魔贾文革,一年杀42人

这位贾文革可以说是中国最变态的杀人狂魔,作恶多端的他令整个讷河都陷入恐慌之中,在1990年7月到1991年8月一年多的时间里,伙同3人杀害了42人,其中还变态的吃受害人的器官。

中国十大变态凶杀案纪实:奸杀居多第一害死112人

当时流传着这么一句话,不想活到讷河,就是因他而起。

详细案情

凶手资料:贾文革,黑龙江省讷河市人

发生时间:1990年7月至1991年8月

结局:死刑

变态凶残程度:★★★★★★★★

受害人数:42人

2、毒鼠强南京大毒杀

本是一家餐饮店的店主陈正平,因与另一家店主有着生意之争,心怀恨意,用剧毒毒鼠强对竞争对手的小食品投毒。

2002年9月14日早晨,餐饮店附近的作厂中学以及东湖丽岛工地部分学生和民工及居民在食用了餐饮店的油条、麻团、烧饼等食物后中毒,造成了42人死亡,300人中毒受伤。

凶手资料:陈正平,南京浦口区桥林镇人

发生时间:2002年9月14日

结局:2002年10月14日被枪决

变态凶残程度:★★★★★★★

受害人数:42人

1、北航大连5.7空难

事件发生在2002年5月7日,北方航空一架北京飞往大连的飞机失事,造成了103名乘客和9名机组人员全部死亡。

经过调查发现,飞机上有一位乘客为自己购买了多份保险,他就是凶手张丕林,他曾在公安部门以及外贸部门工作过,后来下海经商失利。

而他的妻子曾有过保险公司的工作经历,张丕林在坐飞机时为自己购买了7份航空意外限,总共赔偿金额达100多万元,企图通过制造意外空难骗取保险。

发生时间:2002年5月7日21时24分

凶手资料:张丕林,大连人,37岁

杀人目的:企图通过制造空难而骗取保险金。

结局:飞机失事死亡

变态凶残程度:★★★★★★★★★★

受害人数:112人

杜秋娘是大唐第一才女沦为侍妾却两嫁入宫为妃

古代的美人命运本已多舛,美而慧又没有良好出身庇佑的,更是飘零无依。 说起的名气,在当时的江南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她不仅容貌美,歌舞更是一绝。 杜秋娘是江南润州人,也就是现在的镇江人,生于贞元年间。因家境贫寒,杜秋娘从小被卖进青楼,青楼女子地位卑贱,但杜秋娘却出落得如神仙姐姐一般,飘逸、淡雅,不落凡尘,不染俗气。仿佛荷花一支,亭亭净植于水上。她十五岁时便出落得风姿绰约,亭亭玉立,不仅占尽了江南少女的娟秀妩媚,而且能歌善舞,,更是,一时风靡了润、扬的大江两岸。 她每天,说着言不由衷的话,眼底却是哀愁。对于普通的漂亮姑娘,因为世俗,她不会考虑那么多,只考虑要么从良,要么攥点钱以防老无所依,想问题也比较实际,才女则不同,命运赐予她们敏感于常人的纤细神经和对痛苦超乎寻常的洞察力。是的,杜秋娘是痛苦的,不然她也不会唱出那首流传千古的诗: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金缕衣》 当时也是去青楼的常客,男人嘛,需要放松,尤其是野心勃勃的男人,更需要这种放松。而且古代的青楼,很有情趣,有美,有爱。 李琦听了这句词,眼睛都直了,看着杜秋娘,怎么看怎么明艳动人,他竟然有了怦然心动的感觉。 于是,他替她赎身,带他回府上,因为她身份低微,只做侍妾,并未给她名分。 其实像杜秋娘这样的出身,别说入宫为妃,就是嫁入普通官宦人家,都是难于登天。她是怎么被宪宗挑上的呢?而且还是二嫁之身? 李琦并非一般官宦子弟,是地方节度使,是有资格,一争天下的。他为人非常有野心,并非寻常男人可比。他很喜欢杜秋娘的《金缕衣》,因为他经常唱,所以。 说起来,害得杜秋娘守寡的,还正是她第二个老公。 唐德宗贞元二十一年,也就是公元805年,唐德宗驾崩,继位为顺宗。这位常年卧病在床,无力处理朝政,在位仅八个月就禅位给儿子,是为宪宗。李纯少年登基,年轻气盛,一登龙位就决心扭转藩镇割踞的分散局面,因而采取强制手段,试图削减节度使的权力。而当时身为镇海节度使的李锜对此却大为不满,依仗手中的兵力,竟然举兵反叛,但很快这场叛乱得到平息,李锜也在战乱中被杀身亡。 李琦被杀后,杜秋娘就进宫了,被没入掖庭,成为奴婢。 譬如锥尖在囊,容貌与才华是很难长久隐藏的,很快,她就在宫女中脱颖而出,以曼妙的舞姿和清丽的歌声,让唐宪宗为之着迷了。 唐宪宗本来不是什么明君,但因为遇到秋妃,心里很安定,竟然生出进取的心思,加上秋妃也常常劝他,以政务为重,他竟然听了,将朝政打理得很妥帖,有了一段安静的小时光。 秋妃出身虽低,但深明大义,从不添乱,而且很明事理。所以即使宪宗去世,穆宗即位,对她也是很敬重的。 宪宗非常宠她,因为她在,六宫无宠,虽然她没资格当皇后,但皇后也享受不到她的宠爱。唐宪宗对她评价非常高,他说道:“朕得一秋妃足矣!” 唐宪宗晚年沉迷于仙丹,身体衰弱,脾气暴躁,经常打骂宦官,最后竟被宦官所杀。可怜的杜秋娘又成了寡妇。 元和十五年,就是公元821年,新春刚过,李纯正值盛年却突然龙驭归天,二十四岁的太子即位,是为,改元。此时杜秋年已进宫十二年,年逾三十,,被指派为穆宗之子李湊的保母,负责皇子的教养。 杜秋娘自己没有孩子,便把一腔慈母之爱倾注到李湊身上。而唐穆宗李恒即位后,好色荒淫,沉迷于之中,不满二十八岁就不明不白地驾崩了。 这时年方十五的太子继位为,但他只知道打猎游玩,不理国事,即位不到两年又在宫中被刺身亡。 杜秋娘悲凉地看着朝政的更迭,唐朝再也无法回到霓裳羽衣舞时的盛世,只留一个凄楚的、惨淡的背景。 大唐帝国以不可思议的速度,渐渐衰落下去。 杜秋娘回归江南,再到润州的金陵渡口,只见山水依旧,然而人事全非,不禁悲从心来,。恰好此时诗人前往江南,路过金陵渡口,见杜秋娘满头白发,一脸皱纹,不胜,便写下了一首《杜秋娘诗》。诗中写道,“京江水清滑,生女白如脂。其间杜秋者,不劳朱粉施。老濞即山铸,后庭千双眉。秋持玉斝醉,与唱金缕衣。濞既白首叛,秋亦红泪滋。吴江落日渡,灞岸绿杨垂。联裾见天子,盼眄独依依……” 她被贬为庶人,后来穷困病愁,死在南京。自古红颜多薄命,果然如此。(原文来自静说历史的头条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太监也封王:中国史上三位称王的宦官

导读:宦官,作为宫腐之族,身体上的欠缺使得灵魂遭到扭曲,人生的快乐之事不外乎口舌上吃香喝辣、政治上。因此,在中国的古代历史上宦官对权势都有着强烈的追逐心。 在中国历史上,宦官掌权的情况并不少见,尤以秦、、唐及明四个朝代宦官专权最盛,如的,东汉的单超、唐衡、管霸、苏康、、(的爷爷,代汉即位后追封他为高,成为中国史上唯一的宦官皇帝),的、李辅国、俱文珍、王守澄、、田令孜、杨复恭、述,以及的、、王振、等。 时期的宦官田令孜号称“皇帝之父”,而时期的宦官魏忠贤也自称“”,其嚣张只是可见不一般。更为离谱的是,在中国历史上有三位宦官竟然被封为王(“异”)了,下面就让我们看看他们是如何被封王的。网络配图 1、宗爱 宗爱(401-452年),时期北魏宦官,虽然不如明朝魏忠贤权倾朝野,财大势大,也是北魏太武帝正平时期权势很大的宦官。 宗爱来路不明,史书上未曾记载他的出身和籍贯情况。他因“罪”而遭到残忍的阉割,后又被人送进北朝北魏宫廷,成了一名底层宦官。在皇宫中,宗爱干过一些杂务,由于本人的勤劳机敏,他后来被太武帝拓跋焘封为了中常侍,成为了皇帝身边的亲近宦官。 太平真君十一年(450年),太武帝率领大军进攻南朝刘宋,宗爱作为皇帝的贴身宦官,随圣驾南下。北魏大军所向披靡,取得了南下攻宋的空前胜利。正平元年(451年),太武帝在长江北岸犒赏群臣,作为皇帝亲信的宗爱被封为秦郡公,成为中国史上第一位获得公爵的宦官。 后来太武帝北征,任太子为监国,但宗爱对太子多加干预,又与太子部属给事仇尼道盛和侍郎任城互有闲隙,宗爱怕日后太子登基对己不利,于是与东宫势力展开权力斗争,仗着拓跋焘的信任诬陷太子及其手下人意图造反。想不到拓跋焘竟相信了他,下令整肃太子府,诛杀太子近臣--侍郎任平城和给事仇尼道盛等。太子拓跋晃也因积忧成疾,一病而死,时年24岁。后来拓跋焘知道太子是清白的,非常懊悔,追谥拓拔晃为“景穆太子”,又封太子之子为高阳王。 但宗爱一见到此,担心太武帝会清算当初在他面前陷害太子之人,于是,先下手为强于北魏正平二年(452年)三月弑太武帝拓跋焘于熟睡中。北魏历史上一位少有的雄略君主就这样惨死在了宦官的手上,宗爱也成为中国史上第一个主谋杀害皇帝的宦官。 拓跋焘死后,朝廷欲立第三太子拓跋翰东平王为帝,但宗爱与拓跋翰关系不好,因此假立皇后之命,又将拓跋翰杀掉;并假借皇后之命,把拥立东平王的大臣尚书仆射兰延、侍中吴兴公和疋及侍中太原公薜提杀死,然后立南安王(吴王)为帝。拓拔余自知自己既非长子又非太子,能够登基称帝完全在于宗爱的拥立。 为了表达感激之情,拓拔余任命宗爱为大司马、大将军、太师、都督中外诸军事,领中秘书,封爵提升为王爵——冯翊王。由此,宗爱成了国家军政大权集于一身的头号权臣,他“位居元辅,录三省,兼总戎禁,坐召公卿,权恣日甚”。由于宗爱的擅权专政引起了朝中公卿的担忧与不满,拓跋余想夺回皇权,又遭宗爱所弑。短短数月,宗爱连杀两位皇帝,成为中国史上唯一弑杀两位皇帝的宦官。 宗爱弑杀拓跋余而秘不发丧,振威将军、羽林中郎刘尼获知此事后,旋即与太子少傅游雅、殿中尚书源贺、尚书陆丽、尚书长孙渴侯五人密谋,由游雅、贺源、长孙渴侯率禁军守卫宫廷,陆丽与刘尼一起迎皇孙拓跋濬入宫即位。刘尼率禁军驰往东庙,抓住宗爱及其党羽贾周等。为报宗爱陷父、弑祖、杀叔之仇,新皇帝文成帝拓跋濬下令将宗爱及其党羽“皆具五刑,夷三族”,以示痛恨。这位被誉为“中国史上最疯狂的宦官”就此结束一生。 2、李辅国 李辅国(704-762年),本名静忠,后赐名护国,又改为辅国,时当权宦官。后自以功高僭主,为宗差人所刺杀。网络配图 少时为宦官高力士的仆役,相貌奇丑无比,粗通文字,四十岁以后开始掌闲厩(主管宫廷的马匹簿籍),后入侍太子。天宝十四年(755年),“”爆发,逃往蜀地,李静忠随太子李亨至马嵬驿(今陕西兴平西),谏太子杀,又谏麾兵北至朔方,以谋复兴。太子至灵武(今宁夏灵武西南)后即位,是为肃宗,遥尊行在天子为太上皇。李静忠因功加封为元帅府行军司马,视其为左右臂,赐名“护国”,后改名“辅国”,开始掌握军政大权。 李辅国后随肃宗回到长安,封郕国公,设“察事厅子”,以侦察官员活动。京兆府、县地方官和法司审判案件,皆由他决定。颁发诏书亦由他签署后施行,属臣无敢非议。宗室贵人对李辅国也以“五郎”尊之,当时宰相李揆对他执子弟之礼,呼为“五父”。太上皇玄宗返回京师后,辅国疑太上皇左右有复辟的阴谋,上元元年(760年)迫太上皇迁居西内,而玄宗亲信高力士等人则被贬谪或罢官。 宝应元年(762年),玄宗忧郁而死,肃宗也病危,张皇后欲谋杀太子而立越王李系,发宦官数百人,控制宫闱。李辅国获知此事,命宦官程元振先取太子同行,并发动禁军攻入宫内,捕杀张皇后、越王,肃宗因受惊吓而当天驾崩,遂立太子李豫为帝(即唐代宗)。 唐代宗继位后,因念其拥立之功,册封李辅国为司空兼中书令,成为唐朝第一位宦官宰相,拉开了唐朝宦官当政专权序幕。自此辅国日益骄横,自号称“欺压皇上的老奴”,曾对代宗说:“大家(皇帝的俗称)但内里坐,外事听老奴处置。” 实际上是让代宗把军国大事都托付于他。闻此僭君之言,代宗不快,决意将辅国翦灭,于是代宗表面优待辅国,尊之为“尚父”,却私下通联宦官程元振,以药子昂代元帅府行军司马,掌握禁军,夺兵权。罢辅国官职,进封为博陆王。不久,又派人于深夜将其刺杀,割下头颅扔到溷厕中。遂刻木代其首级以葬,赠太傅,谥丑。 3、 童贯(1054-1126年),字道夫(一作道辅),开封人,20岁净身入宫,北时期的“六贼”之一。据《》载,童贯“状魁梧,伟观视,颐下生须十数,皮骨劲如铁,不类阉人。”神宗时期,童贯进宫后,拜在同乡、前辈宦官李宪门下作徒弟,跟随李宪出入前线,打下军事根基,但始终没有的机会。哲宗后,徽宗即位,年近50的童贯以其办事才能和宰相的推荐,方才得到徽宗的重用。 徽宗曾令童贯监军西击夏国,合军十万取青唐。军至湟川,因宫中起火,徽宗下旨童贯回师。童贯因见战机成熟,断然决定不奉诏,继续西进,果获大胜,连复四州。童贯此举深得徽宗赏识,破例被任命为景福殿使、襄州观察使。不久,因功迁武康军节度使,又因收复积石军、洮州,再加检校司空。网络配图 政和元年(1111年)童贯晋升为校检太尉(当时的武官最高职位),领枢密院(仅次于皇帝的军事首长),开了宦官主持枢密院之先河。从此,童贯位列三公,手握重兵转战于西北边陲,与外族夏、辽、金周旋十多年。宣和二年(1120年),徽宗遣童贯以宣抚制置使率兵15万,镇压方腊农民起义军,作战450余日,杀起义军7万多人。童贯因功封太师。就此,童贯位极人臣,辉煌灿烂。当时,人称蔡京为“公相”,称童贯为“媪(ǎo)相”。 宣和七年(1125年),童贯因收复全燕之境,封广阳郡王,统率大军重镇边疆,驻扎大原。那时,金已灭辽,大举兴兵南侵。童贯见大势已去,由大原遁归汴梁,且不听钦宗令他留守汴京的命令,而随徽宗南巡。于是,大学士陈东等上书劾蔡京、童贯等六人为误国六贼。 童贯的主要罪名“结怨辽金,创开边隙”。其实辽金之怨非童贯所结,边隙亦非童贯所创。童贯握兵20年,在与夏、辽,金战斗中,有胜有负,但还算尽力,并无投敌误国。北宋之亡,根本在于徽宗的不作为而招致朝廷腐败,经济崩毁。童贯为众矢之的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他出身宦官,朝廷里的官员多看不起他,加上童贯骄恣,上下结怨。徽宗禅位,钦宗登基,童贯失恃,元年(1126年)被一连三贬。7月贬吉阳军(今海南崖县)又诏数童贯十大罪,命监察御史张澄追而斩之。 九月初七日,张澄押回童贯的人头在汴京城头高高挂起,,京城轰动。中国史上握兵时间最长、掌控军权最大、获得爵位最高的宦官,就此了结一生。一年之后,中国史上巨型悲剧—“靖康之难”发生。 宦官是古代专供给皇帝、君主及其家族役使的官员。他们原本只负责宫廷杂事的奴仆,不得参与国家政务,但因与皇室朝夕相处,遂能博取信赖或有,故在一些朝代中存在着宦官掌握国家政务大权的情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