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唐朝帝王唐昭宗被宦官幽禁 熔铁浇锁挖狗洞送饭

时间:2025-04-19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光化三年(公元900年)十一月,宦官们实现了他们的计划,将幽禁于少阳院。

为了防止昭宗逃跑,又熔铁浇在锁上,每日饭食从墙脚挖的小洞里送进去。

千古悲怆:大唐王朝在这里终结 乾宁五年(公元898年),占据了东都洛阳,局势发生了重大变化。

导致李茂贞、韩建和建立起暂时的联盟,他们决定宁可让唐昭宗回到长安,也不能让他落到朱全忠手里。

于是,乾宁五年八月,唐昭宗从华州回到长安,同时宣布改元“光化”。

唐昭宗回到长安后,宦官和朝臣之间的旧有矛盾又引发了另一场危机。

以中尉述为首的宦官进行垂死挣扎,策划废黜唐昭宗,拥立太子。

光化三年(公元900年)十一月,宦官们实现了他们的计划,将唐昭宗幽禁于少阳院。

为了防止昭宗逃跑,又熔铁浇在锁上,每日饭食从墙脚挖的小洞里送进去。

但是,宦官们害怕李克用、李茂贞、韩建等人会兴师问罪,想将包袱甩给朱全忠。

朱全忠并不是傻瓜,相反,他派人将搞政变的宦官一个个都暗杀了。

光化四年,李全忠拥立唐昭宗复位,唐昭宗改元为天复。

网络配图 在唐昭宗后期,面对朱全忠日益强大的势力,李克用、李茂贞等藩镇联合起来与之对抗,双方都想挟天子以令诸侯。

在宫廷内,唐昭宗希望能够诛尽宦官。

枢密使宦官韩全诲,早有防备,他拉拢李茂贞,挟持唐昭宗逃往李茂贞所在的凤翔。

朱全忠见状,也率领大军西进,企图夺回唐昭宗。

朱军包围了凤翔,李茂贞困守其中。

凤翔完全与外界隔绝了一年多,粮食及各种物资越来越缺乏,大雪天寒,冻饿而死的不计其数。

唐昭宗虽贵为天子,但也同样少衣缺食,他的子女连粥汤都喝不上。

唐昭宗万般无奈,只得出卖自己的御衣以及皇子们的衣服买些豆、麦,“于宫中设小磨,遣宫人自屑豆麦以供御”。

围城中,因饥饿吃人的现象都很普遍了。

“人肉每斤值百钱,犬肉值五百钱,每日进奉御膳,就把此肉充当。

”直到天复三年(公元903年)正月,李茂贞实在守不下去了,便将韩全诲等二十多名宦官斩杀,并将他们的首级连同唐昭宗,都交给城外的朱全忠。

朱全忠带着到手的撤兵东去。

朱全忠回到长安,命令士兵将几百名剩下的宦官统统赶到内侍省,并将他们全部杀掉。

困惑中晚唐的宦官问题,终于被朱全忠“解决”了,但唐昭宗却完全落入了朱全忠的监控之下,苟延残喘的度过了他生命中的最后时光。

大概是为了“报答”朱全忠,唐昭宗任命朱全忠为诸道兵马副元帅,相当于军队副总司令。

又加封其为,并赐“回天再造竭忠守正功臣”的荣誉称号,还将御笔题《杨柳词》五首,赐与朱全忠。

而此时朱全忠的狼子野心已现,怎会看中是这些呢?网络配图 天复四年正月,朱全忠将唐昭宗迁到重建的东都洛阳并在途中杀害了所有的皇帝侍从。

天祐元年(公元904年)八月十一日夜,唐昭宗正在皇宫安歇,朱全忠部将蒋玄晖等带领一百多人来到皇宫,说有紧急军情面见皇帝。

唐昭宗的一个妃子见来人众多,正在犹豫,被乱兵挥刀杀死。

蒋玄晖等闯入内宫后,见到昭仪李渐荣,问她:“皇帝在哪儿?”昭仪李渐荣大声说:“宁可杀了我们,你们也不能伤害皇帝!”唐昭宗喝了些酒,正在睡觉,听到宫外嘈杂,暗觉不妙,急忙起身,只穿着单衣绕柱躲藏,李昭仪用自己的身体护着皇帝,蒋玄晖等便将时年三十七岁的唐昭宗连同李昭仪一起杀害了。

纵观唐昭宗的一生,他整顿内政,颇想有一番作为,但事与愿违,王朝事实上早已支离破碎,任何一个手中有一些兵力的藩镇,几乎都能随心所欲地置王朝于死地。

唐昭宗所做的,只是勉强使大唐王朝多存在了几年而已。

正所谓,人算不如天算也。

让国人赞美、怀念了上千年的大唐王朝,终于在内有宦官专权,外有的挤压下,至此基本终结,留下的只有千古悲怆,万代唏嘘。

网络配图 (附)唐哀帝:唐哀帝是的最后一位皇帝。

他是唐昭宗第九子,在位三年,被废。

次年死,时年十七岁。

唐哀帝即位后,不过是朱全忠(即)手中的一个傀儡皇帝。

天祐二年(公元905年),掌握实际权力的梁王朱全忠见废帝灭唐时机已到,便利用将唐朝朝臣全部杀死。

天祐四年(至此,李柷连年号都未敢改),朱全忠逼迫李柷禅位,自己做了皇帝,改名朱晃,建国号“大梁”,史称“后梁”,称其为梁太祖。

至此,立国二百九十年的大唐王朝灭亡,中国进入自魏晋以来又一次大分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解读影响了大汉王朝三代帝王的女人:西汉窦太后

导读:曾经有这样一个女人,她影响了整整三代帝王;同样是这个女人,伴随皇室度过了两场叛乱,并保住了政权;还是这个女人,或者说是因为她的喜好,或者说是因为她的卓识,政府推行了“修养生息”的政策,奠定了一个王朝雄及一时的基础。这个女人,就是西汉窦。 窦太后漪房是的妻子,的母亲,的祖母,而这三代帝王正是历史乐章上的三个重音。然而,这三代帝王,却无一不被窦太后深刻影响着。就是这样一个女人,在历史上所留下的,依然是一个模糊不清的背影,这个模糊不清的背影,还要从她的名字说起。窦漪房,在历史的记载中一直名讳不详,传说名字有:漪、猗房、漪房三个,而《》和《汉书》中都没有确切记载。直到唐代,司马贞所撰《史记索隐》里才称:“皇甫谧云名猗房。”但这个“猗”都不是现今所为人知晓的那个“三点水”的“漪”,而皇甫谧却也不是窦太后同时期的人,他生于末年,与窦太后所处的时代,差了差不多四百年。也正是从的《史记索隐》开始,窦太后才在史书中有了一个确切的名讳。 美艳的窦漪房从“草根女”成为了宫女 汉初皇后的出身都比较贫贱,的草根出身在某种意义上让汉朝的皇室在初期比较亲民。正是这种亲民的态度,才让诸如窦漪房、王等妃嫔有机会进宫。王是个二婚女人,但好歹是“名门之后”,而窦漪房则是不折不扣的草根出身。窦漪房是汉初清河郡(今河北清河县)人。本来,她的命运应该和这个时代的大多数女子一样,寻得一个好夫郎,或者平淡,或者卑微地度过一生。但当公元前195年刘邦驾崩,作为皇太后操纵国政时,窦漪房却迎来了一个机会。 当时,意欲挑选一些宫女出宫赏赐给诸侯王,每个王5名,窦漪房也在选中之列。而窦漪房进宫做宫女的经历,说来也颇有些传奇。窦漪房一家,一直以来都是颇为贫寒,而她的父亲为了逃避秦乱,隐居于观津,每天以钓鱼为乐,却不幸堕河而死,遗下3个孤儿。汉初,朝廷到清河召募宫女,窦漪房年幼貌美,被前来选秀的官员看上,这才应召入宫。 年幼的窦漪房被选入宫中,原本样貌清丽的她,在此时更是明艳不可方物。这种生活在这个时代是殊为难得的,但窦漪房却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着回到自己的家乡清河,在那里还有她的两个幼弟,而当她离家时,他们都还没有照顾自己生活的能力。于是,当窦漪房接到上面传话,说她被选入要分派到各个诸侯王属地的宫女行列时,格外激动。她找到主持派遣宫女的宦官,向他请求,一定要把自己的名字放到去赵国的花名册里。因为赵国离清河很近。 但此时的窦漪房,只是宫中的一名普通宫女,没有权势,更没有能打动这名宦官的银钱,于是在几番近乎敷衍的答应后,这个宦官却把这件事忘了,在分派宫女时他把窦漪房的名字放到去代国的花名册里了。车辚辚,马萧萧,离开长安向代国驶去的马车里,载着一个失落的女子,满脸愁容,却难掩她的美貌。她离自己那个地处清河,寒酸破陋的家更远了,而,不知能不能再回去望一眼,但冥冥中,她却离自己人生的巅峰更近了,只是在此时的她,还对这一切,一无所知。 阴差阳错得到的宠爱 到了代国的窦漪房,在物质生活上更胜从前,但她却怎么也开心不起来,她依旧无时无刻不思念远在清河的老家。清丽的脸庞上,时时挂满愁容,花前月下,一个美丽的少女常常独坐长叹。花香月影的映衬下,更显出几分美丽。而她却不知道,此时正有一双眼睛在默默注视着她,这双眼睛的主人,将带给她一段传奇的人生。 这双眼睛的主人是刘恒,他此时是代国的诸侯王,也是刘邦的第4个儿子。还是青年的刘恒被窦漪房深深吸引住了,而窦漪房原本就是赏赐给诸侯王的女子,自然而然也就陪伴在了刘恒的枕边。刘恒对窦漪房宠爱有加,先后和她生下了两子(、)一女(刘嫖)。早在刘恒还身为代王时,他的原配王妃就已去世,等到代王刘恒成为汉文帝后,原王后生的4个儿子也相继病故。于是,在文帝即位不久,皇子被立为太子,当年三月,薄太后便封窦漪房为皇后,刘嫖封为,幼子刘武也被封王。 阴差阳错间,窦漪房这个原本的贫家女子,竟一跃成为了一国之中万人之上的皇后,命运的轮转,不可谓无常,对窦漪房来说,这又何尝不是一段始料不及的因缘?成为了皇后的窦漪房,自然拥有了更多资源与权利,寻找幼弟以及册封先人等事务,在她手中也变得寻常起来,后世的史书对于这种发达了不忘本的行为,也自然。公元前157年,汉文帝驾崩,皇子刘启即位,是为汉景帝,皇后窦漪房也成了皇太后,景帝刚刚即位时,朝中局势并不稳定,分封的众多诸侯王都开始觊觎皇位。诸侯王对于帝位的向往,最终引发了“”。在汉景帝平叛的过程中,他的胞弟刘武,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正是因为这段功勋,故而梁王刘武赢得了汉景帝的尊重与任。两人甚至“同辇进出”,在一次家宴中,景帝酒后也夸下海口,要在自己百年后将江山付托给梁王。的一番戏言,再加上窦漪房一直对刘武宠爱有加,渐渐刘武也开始对那个高高在上的位置心存觊觎起来。窦漪房一心想让景帝立刘武为皇位继承人。不过景帝只是,并非真心,但不这么做又会违背母后的意愿,正左右为难之际,公卿大臣以古制、祖训为由,坚决反对此事。景帝当即立长子为皇太子,但不到一年,刘荣被废,窦太后漪房再次进言,要立刘武为嗣。 汉景帝左右为难,此时却有大臣袁盎等上书,说此事不妥,景帝找到了台阶,便乘机立为太子。窦漪房与刘武的愿望再次落空,而刘武听说此事乃是袁盎等从中作梗,便派刺客刺杀了袁盎等数10位大臣。刘武的这一行为,触动了景帝的逆鳞,皇室本就是没有亲情可讲的地方,景帝自然龙颜大怒,严令缉捕真凶。事情败露了,刘武成了虎背上的骑手,上不得也下不得,幸好在窦太后的干预下,此事不了了之,但从此景帝的心里已容不下梁王。两人之前和睦的兄弟情感,已荡然无存。公元前144年,梁王刘武病死。窦漪房闻讯后整日涕泣,不吃不喝。还经常大骂:“皇上果然杀了吾儿!”汉景帝颇为无奈,不知如何是好,最后还是姐姐馆陶长公主给他出主意,让他把梁国一分为五,刘武的五个儿子都封王,五个女儿都赐给汤沐邑,窦太后这才。 窦漪房拥有独到的政治远见 窦漪房出身贫民之家,后来的诸种行事未免有霸道的嫌疑,但在治理国家的政策上,却也有独到之处。窦漪房对政治统治的经验,或许来源于她曾经经历过的贫穷生活,知道老百姓要什么。她相当强调节约,生活并不奢华,《汉书文帝纪》中就记载文帝“即位二十三年,宫室苑囿车骑服御无所增益。”在个人的政治思想上,窦漪房也一直偏爱黄老之术,于是 景帝及兄弟也不得不读《》而尊黄老之术。黄老之术的核心部分,就是“无为而治”。对于汉初刚刚经历了严苛剥削,以及秦末农民战争的社会而言,这种“无为而治”恰恰是最利于民间生产力恢复的。到了武帝时期,国家经济实力已经空前强大,具备了和北方匈奴政权相抗衡的实力,但此时,窦太后做出了一个判断:如果这一时刻开战,不但无法取得胜利,反而可能将文景以来积累下来的成果毁于一旦。 有大臣不解,窦漪房接着进行了分析:此时的汉朝,虽然国力大增,但成果根基尚浅,很容易被大规模战争所动摇,而且当时的军队也有所懈怠,训练和将领的选拔有所松弛;况且此时匈奴其军队战斗力非常强悍。北击匈奴,需要强大的骑兵部队,但此时的西汉养马业却甚为松弛,更为重要的是,当时西汉尚未和西域取得联系,一旦发兵必然是孤军深入,而且对于匈奴内部的情报掌握也不稳定,综合这些因素,尽管汉朝已经非常强悍,但是仍旧处于无法剿灭匈奴的阶段上。 汉武帝几次要求出兵,也均遭否决,直到后来出使西域,掌握了匈奴的具体情况,这才一举发兵,将匈奴远远驱逐,成就了后世基业,由此看来,窦漪房也确有政治远见。无怪乎会在几代帝王之中,拥有这样大的影响力了。公元前135年(汉武帝建元六年),经历了三代帝王的太皇太后窦漪房在宫中病逝,死时年约71岁。她去世后,与汉文帝合葬霸陵。这个出身贫家的女子,给自己的人生画上了一个巨大的惊叹号,也铸就了汉朝历史上的一段传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历史上为了长生不老每天杀一男人的残暴帝王

在睡梦中被人拥立做了辽国第四任,因此“睡王”之称当之无愧。这位嗜睡的皇帝还喜欢饮酒、打猎,当了近二十年皇帝,几乎天天都沉迷于这两件事。为了饮酒,他常常微服出宫,不仅到大臣们家中饮酒,还到市井百中去饮。如果这位老兄活在今天,应该是一位出色的品酒大师和活广告。 饮酒饮得有名,打猎也打得出色,耶律璟痴迷游猎,出去一玩就是一个月。最拿手的当然是将两者合而为一,边游猎边饮酒,颇有游侠气概。然而酒多伤身,哪怕你贵为龙体,身体也会受损,渐渐地支撑不住了。于是耶律璟想到长生不老之术,请进宫不少女巫术士,让她们炼丹制药。有位女巫名叫肖古,有些的法术,为皇帝献上一个长寿秘方。不过此秘方需要特殊的药引子:男人的胆。耶律璟听了,大手一挥:“小事,天下男人有的是,还怕少了胆?”从此,他每天杀一个人,取出其胆下药。 杀人也罢,取胆也好,都是为了皇帝万岁的龙体安康,多死几个人似乎没什么大不了的。可是这位耶律皇帝还喜欢设计各种酷刑,将杀人暴行转化为快乐的游戏。所谓杀人,取其头颅、要其性命而已。可是耶律皇帝认为这样太简单了,应该让将死之人品味各种毒刑,这样的死法才有意义,才有看头。为此他亲自设置了射杀、烧死、砍手跺脚、敲碎牙齿、肢解、剁肉泥、折腰胫、铁梳子等刑罚,并常常上演观看。 耶律璟既然喜欢游猎,自然也很喜欢猎物,他的后宫简直就是动物园,各种珍禽异兽应有尽有。为了照顾这些宝贝,必须聘请优秀的饲养管理人员,什么养鹿的、养狼的,还有喂鸟的、养熊的,的人粉墨登场,成为当时皇宫一大特色。不要以为这些专业人士管理皇帝的宝贝,就可以放心大胆地享受俸禄待遇,实则恰恰相反,这些人每日心惊胆颤,唯恐一不小心惹来杀身之祸。 没答、海里是为耶律皇帝养鹿的,两人尽心尽责,小心服侍,把鹿群当作自己的亲爹一般,却不料有一头鹿忽然病了。耶律皇帝听说后,认为两人照顾不周,没经思考就命令士兵把两人肢解了。肢解是流传已久的酷刑之一,简单地说就是把人体当作机器一样拆开,卸成好几块,最终让人失去生命。具体方法多种多样,最初是卸胳膊、卸腿、卸脑袋,后来施刑者觉得太不过瘾了,开始放慢肢解的过程,先卸手指、脚趾,慢慢地轮到手臂、脚踝、耳朵、鼻子,一个个零件卸完,才让罪人咽气。 有人觉得这种肢解还不够刺激,就将其发扬光大,于是有了中国古代最流行的酷刑—凌迟。就是将活人捆绑后,用刀子一片片削下他的肉,一直削到白骨嶙峋。自从凌迟发明之后,就被历代皇帝所钟爱,接受凌迟者,其中最有名的恐怕是,他被判了凌迟,用渔网捆扎起来,以使肌肉突出,便于下刀。再看耶律皇帝,不知是心慈手软,还是自己脑子笨,没有发明出凌迟,总之养鹿的没答、海里以及他们的同事一共七人,只是被肢解,而没有被凌迟。肢解之后,零零碎碎的身体残片让人扔到荒郊野外。没答、海里七人被肢解不久,又有四十多个人触了霉头。这次耶律皇帝没有发明新的酷刑,依循旧例,再次将他们肢解喂狼。 当然,耶律皇帝做为发明家,既然有那么多酷刑专利在身,自然不会只以肢解示人,他还要展示自己的其它发明。这下,服侍他的东儿以身试酷刑了。那天,,耶律皇帝驰骋山野后尽兴而归,命人准备野味、美酒,来个不醉不休。等到野味端上来,东儿却只顾着招呼厨子上菜,连筷子、刀叉都没备好。眼看着皇帝大人口水都要流出来了,但还是赤手空拳,东儿慌忙去拿餐具。然而他晚走一步,耶律皇帝呼地起身,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拔出佩刀,连连刺向东儿。一场酒宴瞬间变成了血腥屠宰场。屠杀东儿并没有全面展示耶律皇帝的酷刑杰作,让他多少有些郁闷。恰好有人送上门来。有位虞人沙剌迭侦,负责看管皇帝的鹅,不小心弄丢了一只,这不是摆明了找死吗?耶律皇帝不客气了,搬出炮烙、铁梳子,让他尝鲜。炮烙由来已久,并非耶律璟发明,不过从以后很少有人使用了。看来这是耶律璟发现之一,他命人烧红铜板,将罪人放上去,慢慢烧烤。 耶律璟当然不满足于考古发现,他还要创造。在古代,炮烙之刑会直接要了罪人的命,就是直接把他烤死完事,虽然受罪大点,毕竟是一次性。到了耶律皇帝这里,章程改了,炮烙罪人时,要将他烤得半生不熟,留着一口气。然后搬出铁梳子,为罪人梳理身体。有人怀疑了:“是不是为罪人做临死按摩?看来还挺人道的。”你要是这样想,可以拿个铁梳子往自己身上梳两下,注意了,你的皮肉完好,梳两下可能都痛得要命。再看那些烤得半熟的人体,用铁梳子这么一梳,皮肉就会一条条刷下来,露出白骨。这次处置沙剌迭侦,让人们大饱眼福,见识了耶律皇帝的酷刑专利。此后,耶律皇帝视之为法宝,动不动就拿出来处置身边的人,特别是那些为他管理禽兽、美酒的人。说来也是,除了这两样,耶律皇帝基本上没有其它嗜好,只能拿这方面的人开刀。 又是一个游猎的好日子,耶律皇帝来到黑山,这是他近二十年来的风水宝地,多次来此。当天夜里,这位皇帝有些累了,睡意大发,没有吃饭倒头大睡。睡觉也是他的最大爱好之一,睡足了才有精神游猎。也许是他该死,如此嗜睡的人,偏偏半夜饿了,起身找东西吃。负责皇帝饮食的侍从和厨子们跑了一整天,当然也会累,因此都已睡着,结果慢了半拍才回应。耶律皇帝,当即就要杀了他们。这几个人连忙说:“等我们为陛下做好了饭,您再杀我们不迟。”耶律皇帝饿得心慌,同意了他们的请求。这几个人有侍从,有厨子,心想反正是死,不如来个绝地反击。于是厨子们做好了饭菜,以送饭为名,暗藏利刃来到耶律皇帝营帐内,手起刀落,要了这位酷刑皇帝的命。消息传出,无人不暗地叫好:“这可真是恶有恶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