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舞台上有三位主角:皇帝、农民起义军闯王、的摄政王,或许还应加上一位,明朝的辽东总兵。
其实,还有一位主角一直为人们忽略:小老鼠。
1644年,农历3月15日,闯王李自成率大顺军抵达北京城北郊的居庸关。
这里是北京城的最后一道天险,然而关隘却无人防守,明朝总兵出降。
接下来发生的事,人人皆知:李自成的队伍,在3月18日攻破北京城,朱由检吊死在景山一棵老槐树上。
网络配图 然而,1644年3月李自成所面对的北京,实际已是一座疫病蹂躏的鬼城。
这场大疫,是从六年到崇祯十七年间流行,发源地大致在山西的兴县,然后到大同,再到潞安。
接着,鼠疫传到陕西的榆林等地。
崇祯十四年时,大疫传到河北大名府、顺天府等地,那里的地方志上,都有“瘟疫,人死大半。
互相杀食”的记载。
崇祯十六年,也就是北京城破的前一年,北京也发生大疫。
为何判定北京的这场大疫是鼠疫?明人当时的笔记称这场大疫为“疙瘩瘟”、“疙疽病”,这实际是对腺鼠疫患者淋巴结肿大的称呼,而当时的传染性之烈,“死亡枕藉,,甚至户丁尽绝,无人收敛者。
”只有鼠疫才能有如此烈性威力。
网络配图 到崇祯十六年四月时,北京每天死人上万,以至于城门都被运出的棺材堵塞。
沿街的小户居民,十之五六死去,死在门口的最多,街头连玩耍的孩没有了。
有一个统计数字,这场大疫夺走20万北京人的性命,而北京城当时的人口,估计在80万到100万,也就是说,每四到五个北京人中,就死掉一人。
“堪称是一场超级大瘟疫”。
当时的北京城里盛传种种白衣人勾魂的流言,一到晚上,民间整夜敲击铜铁器驱鬼,“声达九重”,官方也没法制止??这是怎样的一座鬼气森森的城市! 这时候,政府还能做点什么?当时的皇帝似乎已经顾不上这事。
虽然在崇祯十六年二月疫情就爆发了,直到了七月,驸马巩永革上疏说,请皇帝“轸念孓遗,亟赐拯救”,这时朱由检才下了一道谕旨,拨银两万两,令五城巡城御史收埋死尸,再拨一千两银子给太医院,医治病民。
然而病人、死人太多,这点银子杯水车薪,根本不够用。
网络配图 即使贵为宫廷官宦,也不能幸免鼠疫的肆虐。
开始宫中每死一人,还能得到四千钱的抚恤,后来,连这个钱也没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