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页面是否是列表页或首页?未找到合适正文内容。
西晋斗富的最高境界 上厕所要数十名丫环陪侍
以前,人们总是常说,当我有钱了我要买两根油条,吃一个丢一根,买两栋带泳池的别墅,一个泳池用来洗澡一个泳池由来洗脚......等等这种炫富的话语,到了现在,人们炫富已转由晒豪车、豪包等,但是,亲们以为炫富实行是现代才有的吗? 不,原来中国人的炫富自古有之,早在西晋的时候,人们炫富可比现在的人拉风多了,据悉,那时的人们炫富行为中就有上厕所也要数十名丫环陪侍,现在,就请和小编一起来看看西晋人的炫富是怎么炫的吧。网络配图 西晋时期盛行豪门政治。在按门第品位的高低分享政治上、经济上种种特权的门阀制度下,豪门世族追逐名利,鄙薄勤恬,以奢靡竞相夸尚,世风沉沦日下。 西晋石崇斗富:上厕所也要数十名丫环陪侍 官宦子弟石崇(249年-300年),字季伦,小名齐奴。渤海南皮(今河北南皮东北)人。司徒石苞的小儿子。在荆州刺史任上,劫掠商客致富。史载,其“财富丰积,室宇宏丽”。姬妾百数,皆穿金戴翠,华服绮丽,至于吃的、用的无不极尽当时所选,田舍无数。 连石家的厕所里,也常有十数名侍婢,丽服妆饰排列在旁。还配备甲煎粉、沉香水一类香料,专供来客使用。客人如厕后,又给换上新衣才让出来。结果,弄得许多客人上厕所。 石崇每次邀客宴饮,常叫身边的佳丽给客人敬酒。如客人饮酒未尽,当即杀掉敬酒的佳丽。丞相王导与镇东大将军王敦曾一起到石家,王导一向不能饮酒,总是勉强饮尽,以致大醉。可王敦对敬酒坚持不饮,石崇连杀三位佳丽,他还是不饮。并面不改色地说:他杀自家人,关我们什么事。 令人瞠目结舌的,当数石崇与贵戚王恺、羊琇等人的争豪斗富。 西晋石崇王恺斗富:饴糖干饭洗锅 蜡烛做柴火 王恺,字君夫,东海郯(今山东郯城)人。魏兰陵侯王肃之子,的舅父。官至后将军。屡与石崇斗富:他以饴糖、干饭洗锅,石崇则以蜡烛做柴火;他用紫纱布做步障四十里,石崇则用锦做步障五十里。石崇用调味香料花椒做泥,涂抹屋舍墙壁;王恺则用陶土赤石脂来涂壁。网络配图 一次,晋武帝为了帮舅父争胜,特赐与王恺一株珊瑚树,高二尺许,枝柯扶疏,世所罕见。王恺得意地出示给石崇看,谁知石崇手执铁如意,把珊瑚树击碎。王恺当即傻了眼,痛惜宝物之余,认定石崇“羡慕妒忌恨”,不禁面色大变,厉声开骂。 石崇却不以为然地说,用不着记恨,马上赔给你。于是,吩咐手下搬出六七株珊瑚树,高三四尺,条干绝俗,光彩耀日。而像王恺那株大小的,其家藏有不少。末了,王恺惘然自失。 西晋羊琇斗富:花钱无度 究排场 另一位贵戚羊琇(?-278年),字穉舒,泰山南城(今山东枣庄)人。妻子的堂弟,从小与晋武帝司马炎通门,关系亲狎。官至中护军,加散骑常侍,掌管禁军十三年,深受宠遇。他喜好游乐饮宴,夜以继日,表亲宗室男女混杂玩乐。 他花钱无度,讲求阔气排场。刻意把木炭轧碎,再将炭屑揉合成兽形,才用来燃烧温酒。这种争豪斗富的举动,竟让京城洛阳一带的豪贵争相仿效。 西晋王济斗富:马场围墙用金子砌成 还有一位贵戚王济,字武子,太原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司徒王浑之子。娶晋武帝司马炎女儿常山公主。官至侍中。他喜好养马,有“马癖”之称。在人多地贵的北邙(今河南洛阳市北),买地自建骑马射箭场。该马场的围墙全用金钱匝地排列而成,当时人称“金沟”。网络配图 他与王恺斗富,用的是打赌方式。王恺有一头牛,叫“八百里驳”,毛色驳杂,日行八百里。被王恺视为心肝宝贝,常常把牛的角蹄收拾得十分光洁。王济找上门,付钱一千万(相当一千两黄金)给王恺,要求打赌对射“八百里驳”。 王恺自恃其宝贝奔跑奇快,不待瞄准已绝尘而去,于是,一口应允,并让王济先射。怎料王济弯弓搭箭,一发命中,而且叱令随从速取牛心。转眼间,他割取了牛心扬长离去。 在等级森严的门阀制度下,特权阶层利用权势谋私利,攫取社会资源,挥霍社会资源,出现争豪斗富的闹剧丑剧,也就在所难免。毋庸讳言,奢靡之风成为加速西晋灭亡的原因之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史上最年轻的太上皇拓跋弘只因杀死太后的男宠?
咱们今天说说历史上第一位太上皇,他3岁封储,12岁登基,14岁生子,18岁禅位,23岁暴卒,其实是一位非常有能力的,但是身不逢时,只因为太过强势,逼死乐这位小皇帝罢了! 这位皇帝是北魏献文帝,而那时的太后就是大名鼎鼎的冯太后,这位太后可谓是手段很硬呢,也是一个敢爱敢恨的主呢,不过她的行事确实有时过于狠毒,让人不寒而栗。 就拿这个最年轻的太上皇来说,就是因为这位皇帝杀了她的男宠而被废掉的,故事发生在皇兴四年(470年)十月,拓跋弘因为反感冯太后淫乱后宫,便借故诛杀了其最宠爱的面首李奕。 李奕之死,瞬间激化了拓跋弘与冯太后之间本来就不可调和的矛盾,恼羞成怒的冯太后扬言要废掉拓跋弘。为了逃避和自保,平日对黄老之学和佛经义理研习颇深的拓跋弘一时间看破红尘,,被迫决定主动禅位。 其实这时的这位太上皇禅位一方面是由于冯太后的压力,一方面也确实是自己看破了红尘,因为他自己本身是比较喜欢研究佛学的,本来这位太上皇如果这样的话会好好的过一生的,但是这位冯太后还是太过于狠毒,让这位皇帝不得不重新出来和冯太后争斗,最后落得惨死的结局。 这是什么情况呢?因为当时献文帝拓跋弘禅位的时候,他留下的儿子孝文帝年龄还很小,不能掌握政事,所以冯太后就开始当政了,其实如果冯太后好好当政的话也没有什么大的问题,关键是冯太后竟然把孝文帝关到一个小黑房子里三天三夜,不给吃喝。 这段经历差点让小小的孝文帝死翘翘了,这正好就被献文帝拓跋弘看到了眼里,于是他开始和冯太后较量,做很多的政策,并且到处去打仗什么的,但是冯太后怎么会容忍这样的人存在呢?因为这样的人存在的话是对自己生命的一个很大的威胁不是吗? 在延兴二年(公元472年)二月,太上皇献文帝戎装出京,在北郊带着将领们击退柔然的进攻;十一月,献文帝骑上战马,征讨柔然,一直杀到漠南,逼柔然后撤几千里。 太上皇献文帝这时还颁布诏令,让工商杂伎一律务农,禁止滥杀牲畜,保护农业生产,对那些克己奉公的牧守加以提拔,对那些贪婪残暴的官员严惩不贷。 延兴四年(474年)六月,献文帝再次下令:处理一切案件都要按法律办事,以事实为依据,用刑要慎重。 从这就能看出来这位太上皇也是真的没有放弃自己的权利,虽然是太上皇,但是依然带兵打仗,依然颁布法令,可惜的是,姜还是老的辣。 在承明元年六月辛未日(476年7月20日),拓跋弘离奇驾崩于永安殿,年仅二十三岁,在这个地方是有争议的,因为有人说是这位太上皇是因为染病死的,但是也有人说是冯太后毒死的。 小编更倾向于后者,因为一个原因是献文帝是比较年轻的,要说得什么病立马死掉,这个未免有点牵强,大家千万不要说是什么天花之类的病,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就是命了! 第二个原因是从上面的经历来看,献文帝拓跋弘确实是一个很能干的皇帝,确实阻碍了冯太后的路,所以冯太后杀之是有可能的。 所以这位小皇帝呢,就这样被冯太后杀死了,真是可惜了了呢,不过这样诞生了伟大的孝文帝不是,所以凡是有利有弊的,好了,今天就到这里了,咱们明天见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