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不解!王莽一代奸雄曹操为什么都喜欢先送女儿再夺江山?

时间:2025-04-19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说起大汉王朝的历史不能不说到两个人,一个是,一个是。

这两个人生活的年代虽然相差二百年,但他们却有惊人的相似之处。

别的不说,仅说四点,一是,他们二人都是历史上公认的最著名的乱世枭雄;二是,他们二人都有掌控天下的极端权力欲望;三是他们都做过大丞相级的高官,都做过灭亡大汉朝的“勾当”;四是,他们二人都心甘情愿地把自己的女儿送给当朝做后妃,因此,他们又都做过大汉朝的国丈。

正因为这四点,让他们二人都被世人冠上了“”的头衔。

王莽和曹操可谓是大汉朝的克星,大汉朝分为东西两汉与最后灭亡都有他们二人的功劳。

王莽灭了西汉,此后光武帝建立了;而东汉最后虽然灭亡在其子手里,但是没有曹操,曹丕是灭亡不了东汉的。

然而,王莽和曹操都有灭亡大汉朝之心,却都把自己的女儿送给当朝皇帝做后妃。

那么,这两个乱世枭雄为何都心甘情愿地将自己的女儿送给当朝皇帝呢? 说到底,西汉灭于王莽,东汉亡于曹操,而他们要灭亡的大汉朝的皇帝就是自己女儿的丈夫,也就是自己的女婿。

这种历史现象实在是耐人寻味,其背后政治隐语无疑是,为了权势,为了皇位,为了夺得天下,权迷心窍者可以不惜牺牲自己女儿的青春和幸福。

女人依然是权力角逐场上的工具。

网络配图 公元前1年,汉平帝刘衎即位,年仅9岁,时为位列三公之首大司马王莽掌控朝中大权。

汉平帝刚满12岁时,王莽为了巩固自己权势。

便将自己的女儿送给汉平帝,被册封为皇后。

王莽被加封为宰衡,位在诸侯王公之上。

可是,婚后不到两年,汉平帝驾崩,王莽为了避免年长的新皇帝登基,使自己不能任意操纵政局,于是拥立年仅两岁的为皇太子,王政君命王莽暂代天子朝政。

于是,王莽成为大汉朝的代理皇帝。

此时,只有14岁的就依制升格为皇太后,拥有了小皇帝嫡母的身份。

公元8年,王莽干脆自立为帝,自己的女儿当然也就不能再称皇太后了,便被改封为“皇室主”。

但是,他没想到自己的女儿竟是一个对大汉朝和自己的丈夫忠贞不渝的人,对父亲的行为痛斥不已,并屡次拒绝了父亲安排自己改嫁他人。

公元23年,绿林军攻入长安,杀死王莽,烧毁宫殿。

王皇后却不肯逃走,毅然投向火海,化为灰烬。

就这样,王皇后的一生硬是毁灭在了她自己父亲的手里。

比起王莽来,曹操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他居然将自己三个的女儿一起打包送给了做嫔妃。

说起来,曹操乃中国历史上的一代枭雄,一句“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威震天下。

纵观曹操的一生,不管是南征北战的戎马生涯中,还是“挟天子令诸侯”的政治生活中,曹操大多数时间还是表现得极为的,好像正应了那句“宰相肚里能撑船”的古语。

当然,最能表现曹操襟怀大度的事情,是他把自己三个女儿都送给了汉献帝。

古往今来,能将自己的三个女儿一起打包嫁给一个男人的事情似乎并不多见。

其实,此时的汉献帝不但救不了,甚至有可能自己的性命难保,他不得不乖乖地听任曹操的随意摆布,去做曹操的“女婿”。

曹操成为了汉献帝的岳父后,自然就可以更加顺意地操掌朝政,此时的江山实质上变成是曹家的江山了。

由于曹操嫁女并不是为女儿日后的婚姻生活是否美满幸福着想,而是出于的目的考虑,所以他的女儿们虽然表面上是嫁给了的皇帝,而实质上皇帝也并不是她们的如意郎君,她们婚后的生活怎么可能是感情融恰,甜蜜温馨的呢? 不说姐姐曹宪,也不说妹妹曹华,就说贵为皇后的。

她进宫嫁给汉献帝乃是曹操用压力“逼进”的,而汉献帝又是亲眼看着伏皇后是怎样被曹操害死的,他能不恨曹操吗?那么,曹操的女儿曹节在他心目中的地位会如何呢?网络配图 而她们夫妻俩的感情又会怎么样呢?可以断定,她们俩人之间肯定不会有真诚的感情和纯正的爱恋可言。

公元220年,汉献帝被曹丕废为山阳公,曹节也就失去了皇后之位,很自然她的内心一定是非常痛苦的。

据《·皇后纪》记载:“魏受禅,遣使求玺绶,后怒不与。

如此数辈,后乃呼使者入,亲数让之,以玺抵轩下,因涕泣横流曰:‘天不祚尔!’”从曹节这讲话和这表现中实可窥见到她的痛苦情状,她对曹家给她带来不幸是深怀不满的。

公元234年,刘协去世,曹节后来一直守寡了二十六年。

可见徒有皇后之名的曹节,其婚姻其实是很悲苦的。

贵为皇后的曹节如此,而她的姐姐曹宪和妹妹曹华的婚后生活就更不用说了。

曹操与王莽一样,先送女儿,后夺江山,不仅毁灭了大汉王朝,也毁灭了自己的女儿!封建时代的女人是多么的悲哀! 据对《志》、《后汉书》等有关史料记载,曹操有六个女儿,其中,大女儿曹宪,人美气高。

公元213年与二妹曹节、六妹曹华一起入宫服侍汉献帝刘协,次年封贵人,一生无子;二女儿曹节,建安十八年,即公元213年与姐姐曹宪、妹妹曹华一起嫁给汉献帝,翌年被封为贵人,不久被立为皇后,后来汉献帝被废为山阳公,曹节被封为山阳公夫人,景元元年,即公元260年,曹节病逝,仍以汉朝的礼仪合葬于献帝的禅陵,谥号;六女儿曹华,建安十八年,和大姐曹宪、二姐曹节一起嫁给了汉献帝,第二年,被封为贵人。

曹操六个女儿就有三个被打包一起送给了汉献帝为妻妾,而且,六女儿曹华当时还是一名情窦未开的幼女!曹操这事做得不免令后人摇头:堂堂魏王府难道真的招不到女婿了吗? 其实,曹操嫁女之时,汉献帝身边还有一位伏皇后。

这位伏皇后是汉献帝的第一位皇后,进宫已经二十四年了,那时的汉献帝年仅十岁,好不容易熬到皇帝成人了,自己也了,这时偏又被曹操“一个大礼包”送到皇帝身边三名“花季少女”,这让伏皇后心绪不宁,耿耿于怀。

她知道祸根源于曹操,便决定尽快除掉这直接威胁自己皇后地位的曹操,于是秘密修书给自己的父亲故屯骑校尉伏完,信中假传皇帝“圣意”,说皇帝怨恨曹操枉杀董贵人及国丈董承,委托伏完找机会除掉曹操。

在曹操的众多眼线的监视下,伏皇后的密信走了光,欲除“二奶们”的举动连累父亲掉了头,全家兄弟、族人百余口一起送了命。

伏皇后没想到自己操之过急的莽撞举动让曹操轻易获得消灭政敌的把柄,当然,她自己也预料到等着自己的是什么了。

曹操既然送女儿们入宫,又哪会容忍中宫之位旁落她人?本来早就想找茬替自己女儿们扫清“进步”障碍了,现在的皇后其实是自己撞进网来。

网络配图 此时的曹操并无废帝自立之心,想干掉皇帝自己做,看来他非要赔上自己三个女儿的目的,大概自己为了就是能做“太上皇”。

他早已把的那个皇帝的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自己能做周文王即心满意足。

俗话说,“一个女婿半个儿”,曹操现在将三个女婿集汉献帝于一身,那汉献帝还不就等于曹操的一个半儿子了吗?这样看来,曹操已经成了一个半太上皇了,那还用得着当皇帝? 事实上,曹操远比太上皇威风厉害,太上皇也不见得随便诛杀自己的皇后儿媳妇,曹操杀起这位皇后儿媳妇来连出面都懒得出,现在不是当初亲自入宫杀董贵妃的时候了,现在的魏王曹操只需要动一动嘴皮,或眨一眨眼睛就自有人一切搞定!当时,曹操派华歆带兵入宫搜捕伏皇后。

伏皇后自己做了什么自己清楚,惊恐之下便藏进了夹壁墙中,被华歆提着头发揪出,皇后披头散发光着脚拉皇帝的手,哭求汉献帝相救,然而此时的汉献帝却是无可奈何。

伏皇后被幽闭丧命,就连所生的两个皇子也被砍了头,现在内忧扫除,中宫已虚,皇后的座位给曹操的女儿腾出来了。

建安二十年正月,曹操把自己三个女儿中的二女曹节扶为皇后。

现在曹操不仅是天下九州的实际上的龙头老大,连六宫之主也姓了曹。

曹操当上了皇帝的岳父!太上皇的位置从此更加稳如磐石,不可动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一代奸雄曹操为什么特别不情愿曹丕接皇位?真相是什么

到底是个什么货色?为何极不情愿他接班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小编告诉你。 读过《》的朋友大概都清楚,曹操最中意的接班人是长子,等到曹昂遇难后开始属意幼子,可等到曹冲夭折后,曹操能选择的对象便只有曹丕、兄弟二人。此时以嫡以长,曹丕都是接班人的“不二人选”,然而曹操却迟迟不让他接班,而是极喜欢曹植,导致兄弟二人为此还曾闹出过动静很大的争储风波,把好端端的亲兄弟之情搞得势如水火。 其实曹操之所以对曹丕“心有芥蒂”,大概是他早已觉察出此子的真实本性,即刻薄寡恩、阴险毒辣,为一己之私可以做到,虽然是个搞政治的“好手”,但终归少了很多人情味。曹操的这种认识到底准不准?这还得从曹丕“接班”后的表现来考察,我们姑且选四则他对待家人态度的史实,以此来窥探他的本性。 1.诽父。曹操面对群臣拥戴,曾说过一句意味深长的话,“若天命在孤,孤为周文王”。如此看来,曹操对曹丕唯一的期冀,是希望他称帝后,能给自己一个“文”的,千万不要称“武”。因为“武”是开国的谥号,曹操自认为当不起,也怕背上“篡逆”的骂名,但曹丕偏偏给曹操加了一个“武”的谥号,让天下诽谤的言论集于其父一身,用心何其险恶! 《论语》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儿子接班后即使再猴急,也不应该马上改变父亲的治国方略,这在以孝治国的古代极为重要。曹操选拔官员的方针是“唯才是举”,不重出身门第,只看能力水平,这也是他一以贯之的用人之策。可等到他死后,尸骨未寒之际,曹丕便急吼吼地改弦更张,改而采取重视出身门第的“”。如此表现,甚是令人心寒,说他“谤父”应不为过! 2.逼弟。曹丕与曹植身为亲兄弟,虽然因为争储一事搞得关系很僵,但曹丕既然目的已然达到,大可放亲弟一马,但此君却并不做如是想。曹丕接班后尤且对曹植恨之入骨,必欲除之而后快,逼令曹植的典故虽然过于夸张,但每每以国法相压、贬斥确是事实,如果没有老娘卞护着,曹植真的有可能。曹植在魏朝一直备受监管打击,最终抑郁愤懑而死,可谓悲剧。 其实受曹丕逼迫的不仅有曹植,还有另一位亲弟曹彰。曹彰不喜读书,唯以武勇见称,本来对曹丕的储君之位没有多大威胁,只不该在为父亲奔丧期间,向大臣询问魏王玺绶,流露出争立之意。虽然风波安稳度过,但曹丕却对曹彰恨之入骨,三年之后利用曹彰入朝觐见之际,故意迟迟不许其入宫,最终令曹彰愤懑忧惧而死。亲兄弟尤且不相容,亦可推测曹丕对外人的态度。 3.杀妻。曹丕的正妻甄夫人(影视剧中说她叫),原来是的儿媳,的妻子,袁熙败亡后被曹丕收为正室,并生有明帝与东乡公主两个孩子。甄夫人不仅长得美艳绝伦,而且对待公婆极为孝顺,不仅深得曹丕的喜爱,连卞夫人对她也是欣赏有加。然而这样一位容貌品行俱佳的女子,最终却落得惨死的境地,而凶手正是曹丕,令人倍感寒心。 原来曹丕称帝后开始喜新厌旧,宠爱郭贵嫔(即)及李、阴两位贵人,却经常冷落甄夫人,令后者难免有失望怨恨的情绪。按说对甄夫人这种情况,老公曹丕哄一哄就能化解,然而曹丕的态度却是果决狠毒-赐死!不仅如此,曹丕因为担心甄夫人鬼魂作祟,竟然在殡葬时,让甄夫人披发覆面,以糠塞口,极为羞辱。对待自己的爱人都如此狠毒,曹丕真是禽兽不如! 4.废叔。曹丕接班后对得罪过自己的人睚眦必报,其中以对待其堂叔曹洪一事最令人不服。曹洪作为曹操的堂弟兼心腹大将,为曹魏政权的创建立下过,而且在荥阳之战中舍身施救曹操,算得上曹家的大恩人。于公于私,曹丕对待曹洪都应该是礼敬有加,然而实际情况却完全相反。 原来曹洪是个出名的“守财奴”,家私殷富却极为吝啬,曹丕年轻时向他借钱被拒后遂怀恨在心,一直想寻机报复。在称帝后第7个年头,曹丕得到机会,借口曹洪的门客犯法一事,将曹洪打入大牢并要处死,群臣苦谏无果。幸好此时卞太后尚在,于是威胁郭女王,如曹丕执意处死曹洪,她便会要求废黜郭女王的后位。经过郭皇后的百般哀求哭谏,曹丕才极不情愿的答应,但依然削夺曹洪的官位、爵号、封邑,废其为庶民。曹洪被废一事令朝臣大失所望,时人颇多抱怨之语。 曹丕本性如此偏狭狠毒、刻薄寡恩,毫无开国之君应有的宽宏大度之风,也难怪曹操极不情愿他接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曹丕在一代奸雄曹操死后做了什么缺德事?连卞太后都骂他禽兽不如?

死后做了件啥缺德事,连卞都骂他禽兽不如?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临川王刘义庆编撰的《》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崩,文帝悉取武帝宫人自侍。及帝病困,卞后出看疾;太后入户,见直侍并是昔日所爱幸者。太后问:“何时来邪?”云:“正伏魄时过。”因不复前而叹曰:“狗鼠不食汝余,死故应尔!”至山陵,亦竟不临。卞太后这样评价自己的儿子,说明她内心深处对这个儿子已失望透顶。 卞太后的出身是不怎么好的,但是这并不妨碍她的名声,在历史中是一个很有贤名的女子。卞太后的家中都是歌者舞伎,所以她一出生也是继承家里面的职业,也是四处卖技为生。但是偶然间,卞太后便流浪到曹操的家乡,她的姿色还有歌舞着实吸引了曹操。她便成为了曹操的偏室,不久之后便生下了曹丕。在当时的时局还是很乱的,所以朝堂之中也正是用人之处,卞太后便跟着曹操一路征战来到了洛阳。 曹丕接受禅让登基后,可杀死了不少人。比如:他的堂叔曹洪。曹洪是曹操身边的心腹,虽然能力有限,但他却救过曹操的命,所以一直备受曹操恩宠。曹丕在父亲去世后,做了许多的恶事,让他的亲娘卞太后,都看不下去了,屡屡出面阻拦。但是,这些卞太后还能容忍,接下来讲的这件事,就在卞夫人的容忍范围之外了。 有一次,曹丕生病了,卞太后去他的寝宫里探望。可是,卞太后却在这里看到了曹操曾经的侍婢。卞太后气愤不已,经过细细盘问之后,才知道这个侍婢在曹操还没出殡,就被曹丕纳入房中了。尸骨未寒,儿子就抢了他的侍妾,这种行为简直猪狗不如。于是,卞太后当场大骂:“狗鼠不食汝余,死故应尔!”卞太后骂完,转身就走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