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司马昭为什么说“这天下江山是我哥哥司马师的”?

时间:2025-04-20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字子元。

他是《演义》中死对头的长子,其心的哥哥,一统三国的伯父。

由于《三国演义》的影响,司马师和乃父司马懿、乃弟司马昭一样成了奸诈、阴险的代名词,标准的一个乱世奸雄,反派人物。

然而,倘若我们能够抛弃以蜀汉为正统的“罗贯中思想”,仔细研读一下历史,你会发现:司马师其实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人物。

公元208年,司马师出生于河内世家大族司家中。

《晋书》中说他“雅有风彩,沉毅多大略”。

司马师很小的时候,便有名气,与当时名士夏侯玄、何晏齐名。

何晏评价他“惟几也能成天下之务,是也。

”赞他有治国之才。

成年后,司马师掌管选才之法,推贤任能,整顿纲纪,使文武大臣各司其职,朝野肃然。

可以说,倘若生在治世,司马师一定是一位能臣。

可惜天下并不太平。

当时已是三国末期,那些曾经叱咤风云的英雄们早已风消云散,零落殆尽。

已死多年,诸葛亮也在五丈原被司马师的父亲司马懿给活活气死,“鞠躬尽瘁”了,一直活到七十一岁的也死了,天下只剩下司马懿一个英雄在那“荷戟独彷徨”。

自古以来,能力与权力始终是要相配的。

能力超强的司马懿当然不甘心,他加紧了篡夺曹魏政权。

而当时横在他面前最大的障碍是,一个扶不起来的阿斗式人物。

公元249年,司马懿以雷霆手段发动“高平陵之变”,掌控了曹魏政权。

搞政变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弄不好是要掉脑袋的。

这么重大的事仅靠司马懿一人之力是完不成的,和谁商议呢?外人又靠不住。

司马懿看中了自己的大儿子司马师。

司马师作为父亲的得力助手,全程参与了“高平陵之变”。

父子二人,密谋策划,连司马师的亲弟弟司马昭都被蒙在鼓里。

古语有云,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

行事机密是政治家最基本的素质。

等到政变前夜,司马懿突然将行动计划告诉两个儿子,结果,司马师听后安寝如常,好像没事人一样,而司马昭听后却吓出了一身冷汗,紧张兮兮,。

司马懿由此认定大儿子司马师更有大将气度。

据说,司马师曾经暗养三千名死士,散落在各地,等到举事那天,三千死士骤然聚集,仿如天兵下凡一般。

这是《兵法》“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的最经典诠释,它充分展现了司马师超凡的军事才能和组织才能。

两年后,司马懿撒手西去,魏国群臣以“既卒,伊陟嗣事”的古训,推举司马师辅政。

司马师自任大将军,将曹魏军政大权牢牢抓在自己手里。

公元253年,吴国太傅率军攻打魏国新城,曹魏群臣如临大敌,纷纷建言立即发大兵迎战,司马师却十分沉着镇定,他认真分析了一下形势,主张采取深沟高垒、以逸待劳的战术,终使诸葛恪欲战不得,旷师日久,粮草不继,狼狈而退,在归途中还被司马师早已布置好的伏兵痛杀一顿。

如同曹操当年篡夺政权遇到许多阻力一样,在篡夺曹魏政权的过程中,也遭遇到了抵制和反抗。

公元254年,魏国第三任和中书令李丰等企图扳倒司马师,推举夏侯玄辅政。

但是,与曹操一样,司马师同样是一位出色的权谋家。

他很快察觉到李丰等人的阴谋,来了个先下手为强,以企图“废易大臣”的罪名将李丰连同夏侯玄等人全部抓住,灭了三族。

为了更好地实施司马氏的统治,司马师以天子不理朝政,整天只知道骄奢淫逸为由,奏请皇,将曹芳废掉,另立为帝。

通过废一帝,立一帝,司马师的权力得到了巩固和扩大。

然而,正当事业蒸蒸日上之际,司马师的身体却出问题了。

司马师三岁时便发现左眼眶内生有肿瘤,虽经治疗,但是一直未根除。

越到后来,肿瘤越厉害。

到司马师48岁的时候,这个肿瘤也猖狂到极点。

司马师整天强忍者疼痛理政。

然而,这一年却不怎么好。

正月,魏国镇东大将军毋丘俭、扬州刺史文钦举兵作乱,向司马氏发起挑战。

而且那文钦大有破釜沉舟、不成功便成仁的架势,把自己的四个亲生儿子送去东吴做人质,以取得东吴的援助。

两路叛军集结五六万人渡过淮河由寿春出发,攻占项城,兵锋直指洛阳。

面对气势汹汹的叛军,司马师在剧痛中表现得十分镇定。

为了鼓舞士气,司马师带着病驱,亲自挂帅出征讨伐叛军。

他审时度势,派监军王基带领前锋部队先行迎住叛军,调诸葛诞率豫州兵由东面进攻寿春,又令征东将军领军从南面截断毋丘俭退路,再派兖州刺史、名将统兵万余,由西北攻向项城。

如此四路大军,已形成对毋丘俭、文钦的包围之势。

亲临前线后,司马师果断地命前锋王基抢先夺取叛军屯粮地南顿,自己则率军从汝阳急行至乐嘉,与邓艾军会师,叛军大乱,文钦先行撤退。

司马师遣800精骑穷追猛打,先吃掉了文钦部。

接着,司马师对毋丘俭部实行围而不攻战术,待其军心溃散,不战而败。

毋丘俭仓皇逃跑,在慎县被人杀害。

司马师虽然十分漂亮地打赢了这场战争,沉重地打击了拥曹势力,进一步巩固扩大了司马氏的权力,但是,司马师也走到了他生命的尽头。

正当司马师得胜之际,文钦之子文鸯趁夜带兵袭营,司马师被从梦中猛然惊醒,一时急火攻心,他左眼中的肿瘤再也无法容忍眼球的束缚,终于夺眶迸裂而出,司马师撕心裂肺般地疼痛难忍。

但是,为了不影响军心,司马师将自己裹进被窝,死死咬住被子,一直将被子咬烂,都没有喊出声来。

司马师活脱脱一个版的邱少云。

文鸯被击退后,司马师班师,刚到许昌,便在痛苦中离开了人世。

对于毋丘俭、文钦的叛乱,司马师本可以不必亲自去征讨,但是为了维护国家的稳定和统一,他毅然决然带病出征,直到为此搭上性命。

在平叛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司马师指挥若定的军事才能和坚忍不拔的毅力。

历代强权人物最凄惨的是自己突然暴亡,而没有合适的继承人,致使辛苦创下的功名事业瞬间化为乌有。

公元255年,司马师死于许昌。

由于没有儿子,临死前,他将权力移交给了自己的亲弟弟司马昭。

历史证明,司马师做了一个多么英明的决定。

司马昭接替哥哥任大将军后,对外西灭蜀国,南征东吴,基本荡定天下,对内,干掉曹髦,彻底掌控了曹魏政权,后来他的儿子司马炎建立晋朝,只不过是顺手摘掉早已经熟透了的果子而已。

司马师是一个优秀的权谋家,一个卓越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一个将国家利益、革命大业看得高于一切的负责任的领导人,一个乱世中的英雄。

所谓。

成天下之大功的司马师,没有来得及享天下之大位,只活了48岁。

但是,他却泽被后世。

司马昭多次对人说:“此景王之天下也”。

后来,开创晋朝的晋武帝司马炎追谥司马师为景皇帝,算是对司马师一生功业的最好缅怀和评价。

从分久必合的历史大趋势看,由三国分裂到晋朝统一,是历史的大潮流。

司马师正是顺应了这个潮流,推动了历步,最终为此献出生命。

这也是一种鞠躬尽瘁,死而后己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解析:郑庄公早期为什么不得不顺从母亲武姜?

“郑伯克段于鄢”这个故事大家都很熟悉了,郑庄公的母亲偏爱小儿子共叔段,逼迫郑庄公把国都封给共叔段,之后又逼着郑庄公给他增加人口,军队,财富等等,郑庄公一直隐忍,直到共叔段公开谋反,郑庄公一击致命。恼怒的对母亲说出了“不至黄泉,勿相见”,这才有了后来黄泉相见的故事。 一般来说,对这一段历史,对郑庄公有两个观点,第一种是说郑庄公确实宅心仁厚,孝顺母亲,关爱弟弟,一直包容他们,直到共叔段自己作死才忍无可忍。第二种是说郑庄公其实是一个阴谋家,他故意对弟弟和母亲的不合理要求采取忍耐态度。就是为了纵容弟弟谋反,以便自己动手时名正言顺。 但是呢,今天我们想跟大家说,以上这两种观点可能都不对,实际上更可能的原因是:郑庄公早期是不得不顺从母亲,之后当条件成熟时,对母亲和弟弟进行了总清算。 我们先说说庄公早期为什么不得不顺从母亲。 首先,是庄公即位时的年龄,郑庄公是公元前757年出生,公元前743年即位,同年他的母亲要求他把国都封给共叔段,也就是说,郑庄公面对这个棘手问题的时候,只有14岁,就算古人那时候早熟,已经在他爹死之前开始参与政事,恐怕人脉和威望也都基本为0,所以面对母亲武姜的强势以及娘家的影响力,他是不可能不屈服的。 第二,武姜的娘家的影响力有多大呢?她的老爹就是申侯,申侯这个名字是不是有点耳熟?那个联合了攻灭了西周的国君也叫申侯。西周的灭亡虽然因为“”这个故事变得充满了故事性,但是如果我们把所有的旁支都拿掉,这个事情的本质就是废了王后——申侯联合犬戎攻灭西周——申侯联合其它诸侯扶持。而这个申侯,就是武姜她爹。也就是说,武姜的老爹,可是一个刚刚灭掉了西周,还控制着东周小朝廷的大神,面对这样的实力,年幼的郑庄公想不怂也不行啊。 申国的来龙去脉,一直是各个历史学家考证的热点,有一种说法是,申国就是西戎的其中一支——申戎建立的国家,西周建国之后,和西戎的战争就没停过,在西力鼎盛的时候,申戎选择了归顺,受封为申侯,建立申国。但是之后西周国力日渐衰落,申国又开始不服管,跟西周的冲突开始加剧,直到千亩之战大败周军,周王室和申国达成了协议,由王的太子也就是后来的周幽王娶了申侯的女儿,申侯进入朝廷掌权达成了合议。所以周王室和申侯的关系一直很微妙,所以才有了后来的烽火戏诸侯故事。 而在灭亡西周建立东周之后,申国就在历史上没有特别多的戏份了,可以猜测,东周的建立是申国国力的顶点,同时,也是衰落的开始,并且衰落的速度还比较快,到郑庄公开始对共叔段动手的公元前722年左右的时候,申国的国力很可能已经不大行了,加上郑庄公自己对国家的掌控已经毫无问题了,所以在郑庄公击败共叔段并杀了他的时候,武姜无能为力,申国也没有帮助共叔段。 除了内部事务之外,郑国能在郑庄公时代成为当时的一个小霸,也和申国有一定的关系,申侯扶持平立了东周,自己自然要把持东政,之后(郑庄公他爹)也娶了申侯的女儿也就是武姜,之后郑武公也被周王室授予了朝廷的大权,这其中除了有郑国国力因素外,申侯也一定推动了此事。这更进一步加速了郑国对外的扩张,也让郑国和周王室的关系越来越差,以至于最后爆发了名震天下的,当然,这些都是另一个精彩的故事了。 随机文章中国古代的鬼故事小行星撞击云南事件真相,或为陨石坠落威力相当于为原子弹7%黄延秋事件是真是假,黄延秋事件真相大白/科学证实外星人存在人类不是真正的地球人,人类成囚犯/地球成监狱(上帝是外星人)闪雷兽存在吗,潘多拉最顶级掠食者/13公里外即可发现猎物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章佳氏不是雍正的生母,为什么将她追封为敬敏皇贵妃?

后宫佳丽三千,给生下子嗣的妃嫔也不少,尤其是。 康熙不是一个多情的皇帝,对于那些给自己生了儿子,生了女儿的妃子,也不是全部都宠爱,全部都给了她们高高 的位置,享不尽的荣华与富贵。 康熙有4个皇后,3个皇贵妃。 但是,其中一个皇贵妃却非常特殊。 她生前并没有康熙的宠爱,直到死前,都是一个庶妃,没有封号。直到她死了,康熙看在她为自己生了一子二女的份上,才追封她为敏妃。 不过,等到继位之后,她却被追封为皇贵妃,成了康熙三个皇贵妃中的一个。 她是敬敏皇贵妃,同样也是鼎鼎有名的十三阿哥允祥的生母。 敬敏皇贵妃出生时间不详,身份低微,本来是镶黄旗包衣。后来入了宫,成了宫女,随后又被康熙临幸,于康熙二十五年生皇十三子,二十六年生皇十三女,三十年生皇十五女。 虽然敬敏皇贵妃生了三个孩子,但还是因为出生原因,又或者是因为其他原因,使得康熙对其不冷不热,生前一直没有册封的记录。 虽然敬敏皇贵妃没有受到康熙宠爱,在后宫一直。 但是,因为她有一个好儿子,使得雍正登基之后,敬敏皇贵妃才成了皇贵妃,仅其一人连升两级。 毕竟,她的儿子允祥可是雍正的好兄弟。 雍正经历了非常残酷的九龙夺嫡才成为皇帝,与自己的兄弟本来就有间隙,即使是自己一母同胞的弟弟。 因而,在雍正登基之后,那些兄弟不是被圈禁,就是不受重用。 除了十三阿哥允祥。 允祥一直都在帮助雍正,更是因为雍正惹怒了康熙,被圈禁在养蜂夹道。 于是,雍正对允祥有一种愧疚,更有补偿。 因而,追封允祥的生母,就成了一件理所应当的事情。 随机文章看到未来的欧拉琳达秘书,劫数难逃论预言人类末日中国速度最快的导弹东风21D,可穿透1500公里防线打击航母太岁是什么东西值钱吗,有抑制肿瘤的效果(价格在1-4万左右)太空探索的意义,太空探索的十大重要发现(为避免地球遭到撞击)人类何时能发现外星生命,20年内肯定会发现/高等智慧文明可能性低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标签: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