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考古发现

考古学家在墨西哥南部发现近500处古代礼仪建筑群

时间:2023-08-11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考古学家在墨西哥南部发现近500处历史礼仪建筑群


考古学家在墨西哥南部发现近500处历史礼仪建筑群


考古学家在墨西哥南部发现近500处历史礼仪建筑群


考古学家在墨西哥南部发现近500处历史礼仪建筑


神奇地球uux.cn报道)据cnBeta:由亚利桑那大学领导的一个国际研究小组去年报告称,他们已经发现了最大和最古老的玛雅纪念碑--Aguada Fénix。该团队现在又发现了近500个较小的礼仪建筑群,帆叶网,其形状和特征跟Aguada Fénix相似。这一发现改变了以前对中美洲文明起源以及奥尔梅克人和玛雅人之间关系的理解。


该小组的发现在《Nature Human Behaviour》上发表的一篇新论文中作了详细介绍。亚利桑那大学人类学教授Takeshi Inomata是该论文的第一作者。他在亚利桑那大学的共同作者包括人类学教授Daniela Triadan和加速器质谱分析实验室?Accelerator Mass Spectrometry Lab主任Greg Hodgins。


通过利用通过一种称为激光雷达的机载激光测绘技术收集的数据,研究人员在墨西哥的塔巴斯州和韦拉克鲁斯州确定了478个建筑群。据悉,激光雷达可以穿透树冠以反映出隐藏在植被下的考古特征的三维形态。激光雷达数据由墨西哥政府组织Instituto Nacional de Estadística y Geografía收集,其覆盖了32800平方英里的区域。


公开的激光雷达数据允许研究人员在使用高分辨率激光雷达进行后续研究之前对很大的区域进行研究以更详细地研究感兴趣的地点。“直到几年前,研究这么大的区域是不可想象的,"”Inomata说道,“公开的激光雷达正在改变考古学。”


缺失的链接?


关于奥尔梅克文明是否导致了玛雅文明的进展或玛雅文明是否独立进展,长期以来都存在着争论。


新发现的遗址位于包括奥尔梅克地区和玛雅西部低地在内的一个广泛区域内。这些建筑群可能是在公元前1100年至公元前400年之间修筑的,并且是在公元250年至950年的玛雅文明全盛时期之前近一千年由不同群体修筑的。


研究人员发现,这些建筑群跟奥尔梅克地区最早的中心圣洛伦索有着相似的特征,后者在公元前1400年至1100年之间达到顶峰。玛雅地区的Aguada Fénix和其他相关遗址开始采纳圣洛伦索的形式并在公元前1100年左右将其正式化。


在圣洛伦索,研究小组还发现了一个以前未被承认的长方形空间。


“这些遗址在水平方向上巨大,但在垂直方向上不大。人们走在上面,不会注意到它的矩形空间,但我们可以用激光雷达非常好地看到它,”Inomata表示。


而研究人员的工作表明,圣洛伦索是后来建筑的模板,包括Aguada Fénix。


“人们总是认为圣洛伦索是非常独特的,跟后来的遗址安排不同,”Inomata说道,“但现在我们发现,圣洛伦索跟Aguada Fénix非常相似--它有一个长方形的广场,两边是边缘平台。这些特征在激光雷达中变得非常清晰,而且在Aguada Fénix也发现了这些特征,而Aguada Fénix是在稍后修筑的。这告诉我们,圣洛伦索对于这些后来被玛雅人使用的一些想法的开始是非常主要的。”


遗址可能是祭祀场所


根据这项研究,Inomata和他的研究论文合作者所发现的遗址很可能被用作祭祀集会场所。它们包括大型的中央开放空间,很多人可以在那里聚集并参加仪式。研究人员还分析了每个遗址的方向,并发现这些遗址似乎在可能的情况下与某个日期的日出对齐。


Inomata说道:“有很多例外,如不是每个遗址都有足够的空间将长方体放在所需的方向上,但当它们可以时,它们似乎选择了某些日期。”


虽然不清楚为何选择这些特定的日期,但一种可能性是,它们可能跟天顶通过日有关,也就是太阳直射头顶的时候。在发现这些遗址的地区,这一天发生在5月10日。这一天标志着雨季的开始和玉米的播种。一些群体选择在天顶通过日之前的40、60、80或100天将他们的遗址定位在日出的方向。这一点很主要,因为后来的中美洲历法是以数字20为基础的。


圣洛伦索、阿瓜达-费尼克斯和其他一些遗址沿矩形广场的东西两侧都有20个边缘平台。边缘平台则是沿着大型长方形广场的边缘放置的土丘。它们定义了广场的形状,每个通常不会超过3英尺高。


“这意味着他们是通过这些仪式空间来表现宇宙观的。在这个空间里,人们根据这个仪式的日历聚集在一起,”Inomata解说道。另外,他还强调,这只是该团队工作的开始。“仍然有很多未解答的问题。”


研究人员想知道修筑这些建筑群的人的社会组织是什么样子的。圣洛伦索可能有统治者,这一点从雕塑中可以看出。Inomata的团队及其他人仍在寻找更多证据来解释这些社会组织的差异。

陕西蓝田发现考古鼻祖北宋吕大临家族墓

北宋金石学家吕大临与兄吕大忠、、吕大钧,并称“蓝田四贤”。13日,陕西省研究院研究员张蕴在中国社科院“2009年中国考古新发现”考古学论坛上详细汇报了陕西蓝田县“中国考古学鼻祖”吕大临家族墓地的发掘情况。 吕大临是中国最早的金石学家(青铜器专家),他的大部分著作已散佚,只留下《易章句》和《考古图》。《考古图》将青铜器和青铜器铭文做为一门学问系统地进行研究,并对文字加以考证,奠定了现代考古学、古文字学的基础。 2006年3月至2009年12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所对陕西蓝田县五里头北宋吕式家族墓地进行调查、测绘、勘探及发掘,共清理墓葬29座(成人墓葬20座、婴幼儿墓葬9座),出土遗物700余件,砖、石墓志铭24合,另勘探出家庙遗址一座。 北宋吕式家族墓葬排列脉络清晰,中轴线上自南向北纵向为长子长孙系列,横向按辈份分排布置。墓地使用时间为熙宁七年(公元1074年)至徽宗政和元年(公元1111年),共计埋葬五代吕氏族人。 随葬器物种类有瓷、陶、石、铁、铜、锡、银、金、漆及珠贝类。其中,瓷器品相好,以耀窑为主,兼有景德镇湖田窑、定窑、建窑产品。石器以当地骊山石打造,做工精细。有茶具、香具等。 北宋时稀有珍贵的白茶,即赞之“如玉之在璞”的冲泡味道无异伦比的茶叶,在蓝田吕氏墓葬中发现。另外,还发现不少闺阁化妆用品,如白粉、等,经成份分析,都是矿物质。 出土的众多墓志铭文不仅确定了大部分墓葬主任的名讳身份,还为研究北宋官制、科考制度提供了极其珍贵的第一手资料。吕大临的墓葬早年被盗,墓志遗失,但墓葬位置也可基本确定,对研究中国考古学史亦具有重要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郯国的经济文化有多发达?城池建筑又是怎么样的

郯城县位于临沂市南部,地处鲁苏交界,为山东省南大门,齐鲁之通衢,是齐鲁大地与江淮地区重要交通要道,称为鲁南“咽喉”要地。郯城从周武王封国,至公元前414年郯国被越所灭,经历600余年。亲临神秘传奇的郯城境地,故城犹存残缺的城墙遗址,有关郯子的传说引发无限遐想。 郯子,春秋时郯国国君。郯子治理国家讲道德、施仁义、恩威有加,百姓心悦诚服,郯地文化灿烂,民风淳厚,一些典章制度都继续保持下来,对于后世影响十分深远。郯子所植的一棵古老银杏树已有3000多岁高龄,树高41.9米,树围8米,直径2.6米,树冠根系面积五六亩。曾带弟子来郯国拜访郯子,并虚心向其求教。这便是“孔子师郯子”的由来。 现郯国古城严格按照《周礼考工记》“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的原则进行规划。郯国古城复建郯国宫殿、郯子庙、社稷坛、帅军台、东海郡守府、一贯书院、于公祠、感恩亭、文昌阁、魁星阁等文化旅游景观;打造民俗园、郯文化园、游乐园等主题乐园;可容纳1500人的千古情大剧院和原生态歌舞餐厅,是郯城文化、军事文化、孝文化、名人文化、民俗文化等文化观光旅游胜地。 郯国古城集商旅、养生、休闲、度假为一体的文化旅游景区,打造吃、住、行、游、购、娱、商、养、学、闲、情,一站式文化旅游综合体。郯国古城按照国家5A级旅游景区建造,未来是郯城的城市会客厅和城市文化名片。 郯国古城“找寻千年文明,阅游文化郯城”,古往今来,曾另多少文人雅士魂牵梦绕。这里也是中华文明发源地之一,其雄伟秀美的景色,广博深邃的文化底蕴,成为鲁南一颗璀璨。这里见证了郯城曾经的辉煌和郯文化兴盛。郯国古城,一天阅游三千年文明,追随圣人脚步,演绎无限精彩人生。历史的车轮滚滚前行,千年郯城将掀开神秘面纱,必然熠熠生辉。 随机文章“诸葛亮娶丑妻”的典故财经与出处?请问楚王为何要送重耳至秦~对楚有何利益吗?怎么弄死僧帽水母,僧帽水母有剧毒是真的(触之毙命/离开水会死)盘点墓地风水禁忌事项,风水宝地不葬无福之人(坏人葬下去得恶果)平行宇宙理论,平行宇宙的存在的例子(平行空间真实存在)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