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维这个人在三国中出场比较晚,远没有五虎上将那么有名。
众所周知姜维出身于曹魏营,但是在曹魏军中发挥不了自己的能力啊,于是在两次被拒之后转投了蜀汉。
在诸葛亮第一次指挥北伐时,他就参与其中了,那个时候他26岁,领兵人是诸葛亮。
但是到最终一次北伐的时候,领兵人变成了姜维,但是那个时候他已经62岁了。
那么姜维的大半生为什么会纠缠在北伐战争上呢?
做为北伐战争自始至终的亲历者和指挥者,姜维夙兴夜寐,殚精竭虑,将自己的黄金岁月和聪慧才智悉数奉献在匡扶汉室的宏伟大业上。
本来姜维很清楚,在接过丞相接力棒的同时,他就被诸葛丞相牢牢绑在北伐这一命中注定的事业上,别无选择。
在经历了相当长一段时间的明珠暗投之后转投蜀汉,遇到诸葛亮,这对姜维来说是柳暗花明又一村,从此前程似锦。
诸葛亮十分器重姜维,无论言辞上还是行动安排上,都把姜维当做行政和军队的双重继承人来培养。
而姜维本身也比较争气,只用一年的时间,便完成了人生的三级跳,身份也从曹魏的弃儿转变为蜀汉的当阳亭侯。
想当初,刘备南征北战12年才被封为汉宜城亭侯,关羽冲锋陷阵14载,才被封为汉寿亭侯!
事实证明,姜维的军队才干的确令人心悦诚服,从他首次独立行使指挥权即可看出。
当时诸葛亮病重,安排北伐撤退,令魏延断后,姜维次之。
而魏延正和杨仪闹不合,不顾大局抢先撤退,断后大任完全落在姜维身上。
姜维临危不惧,命令军事高悬诸葛亮大旗,摆出战斗阵势,让生性多疑的宣帝王司马懿不敢轻举妄动而停止追击,圆满完成北伐大军的撤退事宜。
姜维知道自己能有后来的成就,离不开丞相诸葛亮的知遇,也少不了后主刘禅的信任。
他唯有回报以诸葛丞相一样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所以他要完成蜀汉未完成的大业,所以他希望北伐。
姜维自幼就立下宏志,苦读兵书,勤练武艺,以期将来能够报效朝廷。
得遇明君后,姜维在蜀国春风得意,步步高升。
他追随诸葛亮参加了几次北伐战争,积累了丰富的作战经验。
诸葛亮去世后,姜维接过这一古代重担,同时也暗合他心中建功立业的抱负,于是他高举北伐大旗再上战场,掀起新一轮的北伐高潮。
蒋琬主政时,曾分析诸葛亮数次北伐却无功而返的真相,得出结论说是因为秦川地势险要,后勤粮草运输苦难。
蒋琬据此制定出离谱的作战计划,遭到蜀国将领们的反对。
于是姜维被推举为代表发言人,他面见蒋琬,转述了将领们的意见,然后姜维又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率领精锐小分队深入边塞要地,一方面骚扰曹魏,扩大北伐声势,另一方面争取少数民族的民心。
姜维的深谋远虑令蒋琬叹服,于是他取消了自己荒唐的计划,而实施姜维的计策。
结果大军又举行了两次北伐,与郭淮战成平手,驰援王平、大败曹爽,一平一胜,战绩还不错。
虽然姜维对曹魏展开了袭扰式打击,战绩可观,但并未伤到曹魏实质。
而蜀国内部,却因为连年征战,劳民伤财,积贫积弱,民不聊生,士兵毫无斗志。
在姜维第八次北伐前,荆州集团的老将张冀首先与姜维展开了激烈的争辩,虽然反对无效,但他说出了大部分官员的心声。
继而炮轰姜维的,是益州集团的领袖谯周,接着是对刘备忠心耿耿的荆州集团军方代表廖化几乎每个人都对伐持否定态度。
显然,北伐已成为千夫所指,姜维似乎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帆叶网,政治前途也已经岌岌可危。
然而,姜维必须继续坚持北伐,他停不下来。
诸葛亮在世时罩着他,他亦没有出过差错,所以他的出身并没有引人注目,何况曹魏降将在蜀汉建功立业的大有人在;但是,当诸葛亮死后,一切便再不一样。
而当费祎死于曹魏降人郭循之手后,姜维则被推到了风口浪尖。
所以姜维在蜀国,虽然表面上风光无限,但却不得不时刻夹紧尾巴做人。
怎么证明自己?依然只能是完成丞相的未竟之事,粉身碎骨死而后已,才干证明自己对蜀汉的赤胆忠心。
所以,姜维就把自己的一生赌在了北伐之上,紧着了诸葛亮的步伐行事,也最后让他成为蜀国中流砥柱一般的人物,但是这个时候的蜀国已经渐渐走向了末路。
但是对于姜维自身而言,在他36年的北伐生涯中,不管是蜀国政局上的勾心斗角还是他曹魏降将的出身,都始终让姜维在人生道路上走得十分艰难。
所以他选择用北伐大业来避祸自保也是人之本能。
但是也正是这样,姜维也亲手把蜀国这个渐渐失去生机的国家推向了覆灭。
公元263年,派遣钟会、邓艾、等分东、中、西三路进攻汉中,蜀汉大将率兵将钟会阻挡在剑阁,而邓艾则率精兵偷度阴平,直达蜀汉都城成都,后主刘阿斗经过短暂的思考,遂出城投降,这也标志着蜀汉的灭亡。
而姜维听说皇帝阿斗那么快就投降了,自己差点气吐血,为恢复蜀汉之政权,姜维就假意投降于钟会。
客观来说,邓艾、钟会和姜维,都是此时不可获得的人才,可谓是智勇双全。
令人意外的是,如此聪明的三个人,却被同一人所杀,能轻松干掉三位猛将的人是谁呢? 卫瓘,三国时期曹魏将领,西晋时重臣、书法家。
出身于官宦世家的卫瓘,因深厚的家庭背景,很早就踏入了仕途,历尚书郎、散骑常侍、侍中、廷尉等职。
在尔虞我诈的官场中,卫瓘绝对是一股清流,一直坚持秉公执法,不亲不疏,总是明之以法,晓之以理,为世人所称赞。
卫瓘 司马昭篡权后,对卫瓘予以重用,并在讨伐蜀汉之时,任命他为监军,以监督邓艾、钟会的军事行动,等同于手持尚方宝剑。
虽名义上为监军,但卫瓘手中仅有一千士兵,而钟会和邓艾则掌握着真正的实权。
蜀国灭亡后,邓艾有点飘飘然,卫瓘看不惯邓艾的作风,就诬告邓艾有谋反之嫌疑,并最终于忽悠钟会一起生擒了邓艾父子。
邓艾剧照 次年,在姜维的忽悠下,钟会以为郭致哀为由,将胡烈等将领、官员请至蜀国朝堂,趁机将他们软禁起来,并举兵叛乱。
钟会深知,卫瓘是司马昭的心腹,一旦此消息被卫瓘泄露,自己将身败名裂,就极力拉拢他。
卫瓘表面上答应了钟会,却私下联合其他魏军,一起讨饭钟会和姜维。
最终,钟会和姜维兵败被杀,卫瓘取得了胜利。
姜维剧照 邓艾的部下曾想要救出邓艾,把他迎接回成都,卫瓘把自己陷害邓艾之事暴露,就连夜派亲信杀死了邓艾父子。
就这样,邓艾、钟会及姜维三人,都被的卫瓘所出掉。
西晋建立后,卫瓘备受的信任,转任征东将军,不久进爵为菑阳公,官至尚书令,加侍中、太子少傅,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宠臣,儿子还娶了当朝的公主。
当时的太子,智商令人担忧,卫瓘就曾私下里向晋武帝进言,为了江山社稷考虑,希望废掉司马衷,令立太子。
后来,司马衷继承了皇位,贾南风顺势被封为皇后,因皇帝司马衷太傻,贾南风把持朝政,第一件事就下令对卫瓘满门抄斩。
贾南风 曾经的卫瓘,很轻松地干掉了邓艾、钟会及姜维三位牛人,最终却被贾南风满门抄斩,不可谓不惨。
所以,千万不能得罪女人,尤其是心机很重的女人,否则怎么死的都不知道,卫瓘就是一个鲜活的例子。
随机文章勾践尝粪惑夫差最终灭了吴国一艘俄罗斯台风级核潜艇,能在30分钟内让美国从地球消失霍金完美体现鲨鱼效应,与病魔斗争50年获得惊人成就(内心强大)揭秘造纸术的发明者是谁,蔡伦竟不是发明者/西汉造纸术就出现了古巴沉落的海底古城,沉没于1万年前的冰河时期末期(史前文明)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的遗言,以这个遗言看来,诸葛亮并没有将军权交给姜维,只是让姜维辅助断后,而主持蜀汉军队撤退的,则是另一个人——。
至于蜀汉治国的接班人,诸葛亮依次选择了、、,唯独没有选择姜维。
其实这也是很正常的事情,诸葛亮就算再信任姜维,再赏识姜维,即便有民间传闻姜维是诸葛亮的徒弟,依然改变不了姜维是魏国降将的事实,作为一位刚刚投降不久的将领,也没用多少实际的军功,即使诸葛亮愿意,后主及蜀汉群臣怎么可能放心把军权交给他呢?何况姜维在军中资历不足,如果给予军权,势必引起蜀汉老将的不满,而且诸葛亮也会被人认为任人唯亲,这样是得不偿失的。
因此,姜维最终掌握蜀汉军权,并非因为诸葛亮,而是他自身的努力。
那么姜维又是如何一步一步掌握蜀汉军权的呢? 死诸葛走生仲达 杨仪等整军而出,百姓奔告宣王,宣王追焉。
姜维令仪反旗鸣鼓,若将向宣王者,宣王乃退,不敢逼,于是仪结阵而去,入谷然后发丧。
宣王之退也,百姓为之谚曰:“死诸葛走生仲达。
”——汉晋春秋 在正史中,姜维真正意义上第一次展现自己的军事才能是在诸葛亮病逝以后的断后途中,由于魏延拒绝断后,蜀汉军暴露在魏军追军之下,原本作为辅助断后的姜维,此时不得不承担了断后的任务,即将追上蜀汉军队,这时候是姜维想到了一个计策(演义中是诸葛亮遗计,正史是姜维自己想出的),让蜀汉军队得以全身而退,。
他让场仪将旗帜反向,鸣起战鼓,假装要主动进攻司马懿,司马懿害怕中计,主动撤退,不敢逼近蜀军,于是蜀军得安然无恙的撤退,从此留下“死诸葛走生仲达”的谚语。
实际上并非死诸葛走生仲达,是姜维妙计退宣王。
偏师入羌,郭淮破走 又昔偏军入羌,郭淮破走,算其长短,以为事首,宜以姜维为凉州刺史。
——志 回到成都以后,姜维被任命为右监军辅汉将军,但是很快,姜维的机会来了。
姜维面对的第一个对手,就是在汉中之战,在阵亡以后果断率领主力撤退,并且推举为主将,避免了魏军更大的损失,多次西征横扫羌胡,北原之战和阳遂之战,两次识破诸葛亮的计策(司马懿都差点中计了,被郭淮识破了)的魏国名将——郭淮。
姜维领军第一战,便是这个让诸葛亮都为之忌惮的郭淮,历史上并没有对这场战争的过程详细记载,但是我们依然从史书中看到了结果——偏师入羌,郭淮破走。
蜀汉总兵力不过10万,既然三国志说的是偏师,证明兵力不会超过1万,而姜维以不到一万之偏师,居然能够深入魏境,打败魏国名将郭淮,可见其军事才能之强。
费袆制约下的偏师北伐 费祎谓维曰:“吾等不如丞相亦已远矣;丞相犹不能定中夏,况吾等乎!且不如保国治民,敬守社稷,如其功业,以俟能者,无以为希冀徼倖而决成败于一举。
”——汉晋春秋 延熙十年(247年),姜维迁升为卫将军,与大将军费祎共录尚书事,表面看来,姜维的军职进一步提升了,但是实际上,姜维么军权反而降低了。
因为费袆,是反对北伐的,费袆认为,我们的军事才能远远不如丞相,丞相暂且不能恢复中原,何况我们呢?但是姜维认为就算这样也不能,还是坚持要北伐,费袆只好同意,但是,费袆每次允许姜维出征用的兵力不超过1万。
在费袆制约之下的偏师北伐,虽然取得过打败、接应胡王的小胜利,但对于魏国而言,只不过是式的骚扰袭击,自然也没有取得什么大的战果,但是姜维以不到1万的偏师,竟敢在魏国境内横冲直撞,如入无人之境,而且也取得过一两次小胜利,已经很了不起了。
洮西大捷——姜维的巅峰 复出陇西,守狄道长李简举城降。
进围襄武,与魏将徐质交锋,斩首破敌,魏军败退。
维乘胜多所降下,拔河关、狄道、临洮三县民还,后十八年,复与车骑将军夏侯霸等俱出狄道,大破魏雍州刺史王经於洮西,经众死者数万人。
——三国志 费袆被刺杀以后,姜维终于能够率领蜀汉主力进行北伐了,兵力增加到数万的姜维取得了的胜利:降李简、斩徐质,取河关,破王经。
姜维最终取的了北伐以来的最大胜利——洮西大捷,姜维也因此功,被任命为大将军。
因此,姜维最终能够担任大将军,完全是因为自己的努力,不是因为诸葛亮。
随机文章平等院简介历史上对赵匡胤的评价如何?广州不明飞行物悬浮湖面,引8万人讨论10%的人相信是真复活成功的灭绝动物,八大珍稀动物灭绝后复活/震惊世界冰箱微波炉放一起爆炸,造成2人死亡/其威力相当恐怖(需谨慎)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