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哭过六次,为何他会哭田豫呢?喜欢三国的朋友,肯定知道刘备是一个爱哭的人,一生哭了很多人。当然,最著名的有六次哭,其中就有一哭是哭给田豫的。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往下看。
那么,田豫是谁?
公元184年,汉灵帝光和七年,黄巾军打着“苍天已死,黄天当立”的旗号搅动天下。当时刘备担任高唐县令,结果黄巾军打来了,抢占了刘备的城池。走投无路刘备决定投靠当年的老同学公孙瓒。刘备和公孙瓒都是卢植的学生。而就在此时,田豫却来投奔刘备,他觉得刘备这个人不错。刘备当时很落魄,做梦也没想到,在自己寄人篱下的时候,居然还有人前来投奔。所以,刘备对田豫非常器重,从幽州、青州再到徐州,一直将田豫留在自己的身边,希望能一起做大事。不过二人还是分道扬镳了,因为刘备高升了。
公元194年,汉献帝兴平元年,刘备在徐州牧陶谦的推荐下,担任豫州刺史。当然,刘备想要田豫一起,不过被田豫拒绝了。
《三国志·魏书·田豫传》中有记载:备为豫州刺史,豫以老母求归,备涕泣与别。曰:“恨不与君共成大事也。”田豫拒绝刘备的理由是他的老母亲疾病缠身,不能自理,他必须回家照顾母亲。古人以孝道为先,刘备充满了遗憾和无奈。
临别之际,刘备深情的泪水潸然而下,抱着田豫说到:“不能和你一起共创大业,这是我一生中最大的遗憾啊!”这一别后,二人再也没了交集。有时,一别便是一生。之后刘备做他的豫州刺史去了,而田豫继续跟着公孙瓒。
临危不惧,一人退万人
田豫跟刘备分道扬镳后,被公孙瓒任命为“守东州令”,东州的县令。不过根据学者的考究,此处应该为笔误。因为当时没有东州县,最有可能的是冀州河间的束州,就是我图中所指的位置。这个位置是比较合理的,当年公孙瓒主要势力范围包括此地。而田豫担任束州县令没多久,公孙瓒的一个叫王门的手下叛变了公孙瓒,带着一万人杀到了束州。
《三国志·田豫传》记载如下:
豫登城谓门曰:“卿为公孙所厚而去,意有所不得已也;今还作贼,乃知卿乱人耳。夫挈瓶之智,守不假器,吾既受之矣;何不急攻乎?”
看着王门杀来,城里的守将们都害怕的不得了,唯独田豫临危不惧,他站在城楼上,看了看,然后说:
“公孙将军待你不薄,你却背离公孙将军而去,我原以为有什么不得已的情况。谁知道你竟然投靠贼人反攻旧主,真是个混蛋,忘恩负义之人。就算是提瓶子打水的普通老百姓,都知道看好瓶子别弄丢了。如今我受公孙将军之命镇守这里,你还等什么,赶紧攻上来决一死战吧!”
结果田豫的一番话说得王门无地自容,灰溜溜的走了。田豫创造了一个人惊退了一万人的奇迹。
从这里我们也看出了田豫的勇敢,大义凛然。是啊,面对一个背信弃义,背弃旧主,恩将仇报的小人,有什么好怕的呢?
投奔曹操
田豫在公孙瓒手下没几年,公孙瓒就被袁绍击败了。公孙瓒被袁绍打败后,幽州各地又公推鲜于辅为首领。鲜于辅听说田豫不错,于是任命其为长史,大致相当于现在的参谋。《三国志·田豫传》载:时雄杰并起,辅莫知所从。豫谓辅曰:“终能定天下者,必曹氏也。宜速归命,无后祸期。”辅从其计,用受封宠。
当时天下群雄并起,鲜于辅一时间不知道该投靠谁。有说投靠曹操,有说投靠袁绍。于是鲜于辅便向田豫征求意见。田豫的建议是投靠曹操。
他认为能安定天下的一定是曹操,于是鲜于辅带着田豫投奔了曹操。
平定乌桓,一人定北疆
田豫投奔曹操后,开启了他辉煌的一生。
先被任命为颖阴、郎陵令,后迁升为弋阳太守,直到公元218年,建安二十三年。田豫做了多年文官后,迎来了战场上建功的机会。那就是对战乌桓、平定北方。
我们有必要交代一下乌桓。
乌桓又称为“乌延”“乌丸”,是两汉时期活跃在中国北方的游牧势力之一。
“东胡,乌丸之先,后为鲜卑,在匈奴东,故曰东胡。”乌桓和鲜卑都是东胡的组成部分。
《魏书》上记载乌桓人的生活方式:
“俗善骑射,随水草放牧,居无常处,以穹庐为宅,皆东向。日弋猎禽兽,食肉饮酪,以毛毳为衣。”
跟北方游牧民族一样,乌桓人逐水草而居,是吃肉长大的。
两汉时期,这个乌桓夹在匈奴和汉帝国之间,两边受气。汉朝衰败后,乌桓又开始崛起,不断南下骚扰。
当年袁绍和曹操争霸天下失败后,袁绍的儿子逃到了乌桓,请求乌桓帮忙,夺回冀州。
公元207年,建安十二年,为了剿灭乌桓,曹操主动出击,东征乌桓。此战曹操大获全胜,乌桓元气大伤。
曹操那首《观沧海》就是击败乌桓胜利后写的,非常志得意满,大气磅礴。
《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乌桓虽然元气大伤,但并没有消停,与此同时,鲜卑人也崛起了。乌桓便联合鲜卑人再次南下骚扰。于是建安二十三年,曹操决定再次东征乌桓,主要负责人就是鄢陵侯曹彰和田豫。
军次易北,虏伏骑击之,军人扰乱,莫知所为。豫因地形,回车结圜阵,弓弩持满于内,疑兵塞其隙。胡不能进,散去。追击,大破之,遂前平代,皆豫策也。
这一战打的并不顺利,田豫他们的大军刚到易水北岸,就遭到了乌桓骑兵的突袭。结果大军乱作一团,不知如何是好。
田豫表现出了异常的冷静,他审时度势,根据地形,把辎重车摆成圆环阵,再让弓弩手拉满弓躲在车内,其余士兵藏在车队的缝隙之间,以这种铁桶阵对战乌桓骑兵的突袭。
乌桓他们怎么打都打不进来,一着急,居然不欢而散。而田豫则乘势追击,于是大破乌桓军。随后田豫又挥兵前进,击败了前来支援乌桓的鲜卑军队。
此战之后,田豫升为南阳太守。

到魏文帝的时候,鲜卑逐渐兴盛强大起来,经常没事就南下骚扰。田豫再度出击,镇守北疆,被任命为乌丸校尉。
“自高柳以东,濊貊以西,鲜卑数十部,比能、弥加、素利割地统御,各有分界;乃共要誓,皆不得以马与中国市。”
田豫堪当大任后,再次表现出了他高超的智慧。他利用离间计挑拨鲜卑各个部落之间的关系,让其互相斗争,而他从中得利。效果很明显,田豫成功震慑了鲜卑。
田豫在担任护乌丸校尉九年,在北疆施以仁政,救助善良、惩治凶恶,对兼并者予以压服,对豪强者使其离散。在他的治理下边疆一片太平安定,所以,很多胡人都感谢田豫,都来给他送礼。
田豫没办法拒绝胡人的热情,别人送礼你看得起,这是一种情谊,如果不收,弄得大家都下不来台。不过每次胡人送给田豫的礼,都登记好然后交给国家,从不拿到家里。
没错,田豫就是这样的人。

后来司马懿取而代之后,田豫不愿意与之苟同,多次上书表示说自己不行了,但司马懿认为田豫很健壮,可以为国效力,田豫说:“年过七十而以居位,譬犹钟鸣漏尽而夜行不休,是罪人也。”
意思就是过了七十岁还占据着官位,就像滴漏已经漏尽,晨钟已经敲响,却还夜行不休,这是对百姓在犯罪啊!
坚决请辞。田豫退休后归居魏县。
有一次,一个老朋友去看望田豫。田豫看到了老朋友来了,十分高兴,杀鸡宰羊,热情招待。临走的时候,还依依不舍,一直把朋友送到了至村头,还说:“我都退休了,你还来看我,感谢了!”
朋友看田豫过得很清贫,但依然不忘好酒好菜招待,十分感动。回去后,要送给田豫钱,但被田豫拒绝了。田豫去世后,当地人都很悲痛,为立画像,修庙立碑祭祀。
纵观田豫的一生,他为官多年,尽职尽责,为百姓谋福祉。镇守曹魏北疆,威震北方,使得“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人品高尚廉洁,从来不贪,不要不义之财。做事上又充满了智慧,懂得如何利用各种关系来巧妙行事。
总之,这是一位不可多得的人才,也是后人学习的榜样。为官不就应该如此吗?
三国时期吴国将领朱治简介:自奉俭约,深为孙权所礼遇
(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之后,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朱治(156年-224年),字君理。丹杨郡故鄣县(今浙江安吉)人。末年至三国时期将领。 朱治初为县吏、州从事等职,后随、征战,累拜吴郡太守。孙策死后,与等共尊奉嗣位,为稳定江东局势作出了卓著的贡献。建安七年(202年),改授九真太守、行扶义将军。黄武元年(222年),封毗陵侯。朱治署理郡政时,勤于理事,自奉俭约,深为孙权所礼遇。晚年自请屯守故鄣,以镇抚山越。黄武二年(223年),拜安国将军,配金印紫绶,改封故鄣侯,旋即返回吴郡。于黄武三年(224年)病卒,年六十九。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朱治早年曾担任县吏,后被察举为孝廉,州里辟其为从事,随孙坚到处征战。 中平五年(188年),朱治被拜为司马,随军讨伐长沙、零陵、桂阳等三郡的、苏马等贼军,立有战功,孙坚表他行都尉。 初平二年(191年),关东联军讨伐,朱治随孙坚大破董卓于阳人,进入洛阳,被表行督军校尉,特领步骑,往徐州帮助讨伐。 从平江东 初平二年(191年),孙坚战死,朱治便辅助其子孙策,依靠于。他后来知道袁术不立政务、品德,便劝孙策返回江东自立。太傅马日磾正滞留在寿春,便辟朱治为掾属,升授吴郡都尉。当时,吴景在丹官,而孙策受命为袁术攻打庐江,刘繇深怕为袁术、孙策所吞并,产生误解、猜疑。但孙策的家人都在州中,朱治便派人到曲阿迎接孙策母亲及孙权等幼弟,提供养护,对孙家甚有恩惠。 兴平二年(195年),朱治从钱唐想进至吴郡,吴郡太守许贡在由拳派兵抵御。两军发生战斗,许贡军大败。许贡南逃投靠山贼严白虎,朱治遂进入吴郡,代领太守事务。孙策成功平定江东。 建安二年(197年),朱治举孙策之弟孙权为孝廉。 转战江南 建安五年(200年),孙策被许贡门客所伤,旋即不治身亡。朱治与张昭、等继续辅助孙权嗣位。 建安七年(202年),孙权表奏朱治任吴郡太守,行扶义将军,以娄、由拳、无锡、毗陵四县为其食邑,允许其设置长吏。后参与征讨夷越,平定东南,并擒获黄巾余军陈败、万秉等。 建安十三年(208年),丞相占领荆州,威震南土,孙权之堂兄、曹操的亲家孙贲畏惧,想要送儿子到曹军处为人质。朱治听到后,向孙贲陈说安危,孙贲便不送子质。 晚年生涯 孙权视朱治为上将。孙权进封吴王后,朱治每次进见,孙权仍亲自迎接,以厚礼相待,设宴、赠予,恩泽、敬意特别多,连朱治的随从都有礼物。 黄武元年(222年),朱治被封为毗陵侯。 黄武二年(223年),孙权拜朱治为安国将军,授与金印、紫绶,徙封邑到故鄣。孙权常赞叹朱治忧心、勤于王事,令其担任督军御史典属城文书,不过,朱治只愿意接受领四县的租税。但当地子弟及吴四大族多到郡出仕,郡吏常常以千计,朱治统辖了数年,全部遣到王府,每次都有数百人。 每年进献,孙权都答报过厚。而当时丹杨深地,叛乱频频发生,而朱治仍觉年事而高,思恋故乡,自表到故鄣屯兵,镇抚山越。郡中的长老、朋友都到朱治家拜访,朱治任都引见,与他们共饮欢宴,乡党的人都引以为荣。朱治在故鄣居住数年后,又返回吴郡,住了三十一年。 黄武三年(224年),朱治逝世,享年六十九岁。 个人作品 《全三国文》载有朱治的作品一篇:《说孙贲》。 人物评价 陈寿:①朱治、吕范以旧臣任用。②权常叹治忧勤王事。性俭约,虽在富贵,车服惟供事。 :①朱治、吕范以勋旧重,、以胆勇称,皆隐然敌国有古大将之风。②天分鼎裂,鸷搏狼抗。成霸安疆,式资良将。形势深阻,江山沉雄。势常北向,以守为攻。舟楫是利,武骑无用。矫矫诸臣,功崇信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三国时期吴国名将朱然简介:夷陵之战时,与陆逊合力大破刘备
(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之后,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朱然(182年—249年),原名施然,字义封,丹阳故鄣(今浙江安吉)人。三国时期,毗陵侯的外甥。 朱然早年被朱治收为养子,并在读书期间和相交甚笃。孙权统事后,朱然历任、馀姚长、山阴令、临川太守,加折冲校尉,率军平定山贼。曾随擒杀,以功迁昭武将军,封西安乡侯。吕蒙死后,朱然代替吕蒙镇守江陵。 中,与合力大破,拜征北将军,封永安侯。果然趁机攻吴,朱然坚守不出,、、等魏将围攻江陵六月之久,朱然从此“名震敌国”。之后,朱然先后攻打江夏和樊城,都未成功;而两次出征柤中均有所斩获。最后官至左大司马、右军师。赤乌十二年(249年),朱然病逝,年六十八。孙权为其素服举哀。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兴平元年(194年),当时朱治未嗣,于是请求把朱治的姐姐的儿子施然(时年十三岁)作为子嗣。孙策遵从朱治的意思,命令丹杨郡守以羊酒为礼召请施然,施然来到吴后,孙策厚礼相贺,施然遂改。 建安五年(200年),朱然曾经和孙权一同读书学习,友情颇深。孙权承继孙策统领江东,任命朱然为余姚长。后又被任命为山阴令,加折冲校尉,督领五个县。孙权对他的才能感到惊讶,分丹杨为临川郡,以朱然为太守,授二千兵给他。正值山贼四起,朱然出兵讨伐,约一个月时间便平定乱事。 征战立功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出兵濡须口,朱然在大坞及三关屯备军,被拜为偏将军。 战后,孙权欲以为濡须督。当时驻守于濡须附近的朱然、等将领将会被迫听从周泰的调遣,于是,心中不服。孙权特会诸将,行酒到周泰座位,命周泰解衣,孙权手自指其伤疤,问起受伤缘由,周泰一一回忆作答,于是朱然、徐盛等人心服。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朱然跟随吕蒙讨伐关羽,与在临沮截击关羽,擒关羽、关平、赵累。迁昭武将军,封西安乡侯。 后来吕蒙病情严重,孙权问吕蒙:“假如你不能再起来为我效力,谁可以代替你呢?”吕蒙回答说:“朱然胆略、守业都充足有余,我认为他可以代替我接受任命。”吕蒙死后,孙权以符节假朱然,镇守江陵。 黄武元年(222年),刘备东征,攻打宜都,朱然督领五千人与陆逊合共五万人抗击刘备,与陆逊、在涿乡大破刘备,朱然攻破刘备前锋,截断刘备后路,刘备于是败走,退还白帝。拜征北将军,封永安侯。此时徐盛、潘璋、宋谦都上表说刘备一定可擒,而朱然与陆逊、认为大举结合军队,表面上是帮助我们讨伐刘备,实则上是怀有奸心的,应该谨慎决定计策,召还大军。没过多久,魏军果然出击,东吴三方受敌。 胆守无惧 黄武二年(223年),魏国派遣曹真、夏侯尚、张郃等将攻打江陵,连建数个军营围城,曹丕甚至亲自到宛城驻守,为其作援。孙权派遣孙盛率领一万人在州上防备,建立围坞,作为朱然的外部救援部队。 张郃率兵进攻孙盛,孙盛无法抵挡,马上退兵,张郃驻军州上守备,使朱然与外援断绝。孙权又派遣潘璋、杨粲等将解围,但依然失败。当时城中守兵很多都患了肿病,尚有战斗能力的只剩下五千人。曹真等人筑起土山,开凿地道,建立楼橹逼近城墙,箭如雨下,将士们都,朱然晏然无惧意,激励士卒,趁敌军出现战术漏洞时攻破敌军两个军营。魏军围攻江陵有六个月的时间,还没有退军。江陵令姚泰率领军队守备北门,见魏军强盛,城中守兵少,谷物粮草将尽,便跟魏军勾通,图谋作为内应。准备要实行的时候,事情被发现,于是朱然按军法处斩了姚泰。夏侯尚等人未能攻克江陵,于是撤走攻城部队退军。朱然因此战威名震撼曹魏,被改封为当阳侯。 累有功勋 黄武三年(224年),朱然嗣父朱治逝世。朱治此时已经有子朱才,朱才继承了父亲的爵位。为朱治治丧完毕后,朱然向孙权请求改回,但孙权不准。 黄武六年(227年),孙权派遣朱然等将率领二万人围攻江夏郡,为胡质击退。同年,孙权亲自率领军队进攻石阳,退军的时候,潘璋断后。夜晚的时候军队出现错乱,敌军追击潘璋,潘璋不能抵挡。朱然马上回军助潘璋拒敌,使得前军船舰退得足够远,随后再引军撤退。 黄武七年(228年),曹休举军入皖,朱然在上游,牵制曹休后方,呼应陆逊大军,陆逊得以大破曹休。 黄龙元年(229年),朱然拜车骑将军、右护军,领兖州牧。不久,兖州在蜀吴“分地”中分给了蜀国,撤去兖州牧一职。 嘉禾三年(234年),孙权和蜀国丞相约定日期大举起兵攻打魏国,孙权亲自攻打合肥新城,朱然与全琮各受斧钺,分别担任左右督。但是适逢士兵多患疾病,因此未攻而退。 嘉禾六年(237年),朱然出征柤中。魏将蒲忠、胡质各自率领数千士兵。蒲忠控制险要的地方,企图断绝朱然后路,胡质作为蒲忠的后继支援。当时朱然所率领的士兵将领都四面迎战,听到这样的消息后已经来不及收合,于是朱然率领帐下仅有的八百人迎战。蒲忠战斗不利,胡质等人也引军退走。 备受礼遇 赤乌元年(238年),孙权派中书郎袁礼就吕壹之事向朱然等将道歉,并趁此询问朱然等人时事损益。 赤乌二年(239年),、步骘连名上疏希望孙权宽恕周胤,孙权开始并不允许。后来朱然和全琮亦上疏乞求,孙权终于答应,可惜不久之胤病死了。 赤乌四年(241年),朱然、孙伦率领五万士兵围攻樊城,朱然用之计攻破樊城外围。后来率军抵挡,朱然最后退军。 赤乌九年(246年),朱然再次出征柤中,魏将李兴等人听闻朱然率军深入,于是带领六千步骑断绝朱然的后路,朱然趁晚上出击迎战魏军,战斗最终胜利,斩获数千,军队凯旋。早在一年前(245年),马茂企图叛逆,被发现并且诛杀,孙权非常愤怒。朱然出征柤中之前上疏说:“马茂小人,居然胆敢有负国家的恩惠。臣现在奉天子的威名,战事有幸报捷,有所斩获,震撼国内外,整合船舰充塞江面,令其足以成为大观,来解天子和臣下的怨恨。希望陛下理解臣战前的此言,以后再责臣日后努力的战绩。”当时孙权收下此表而不向大臣们公布,朱然凯旋后,群臣纷纷上表祝贺,孙权举酒作乐,然后拿出朱然出征之前的上表,说:“朱然之前已经有上表给我,但我认为此战难以成功,现在果然如朱然所预料的,可以说是在预料事情方面有高明的眼光。”于是派遣使节拜朱然为左大司马、右军师。 赤乌十年(247年),诸葛瑾、步骘都已经逝世,虽然诸葛融、步协分别继承父亲职务,但孙权依然任命朱然作为大督,总理军事。此时陆逊也已经逝世,功臣名将仍然在世的只剩下朱然,因此待遇无比隆重。然而,朱然此年开始寝疾。 赤乌十二年(249年),朱然病情日渐严重,孙权日间减少膳食,晚上为之失眠,派去送给朱然的药物和食物的使者相望于道(稍后派的使者都能望见先前的使者)。每次朱然派遣使者上报病情,孙权就会亲自召见,亲自询问情况,来的时候赐予酒食,离开的时候送去布帛。自从创业以来的功臣患有疾病,孙权意之所钟,吕蒙、最为隆重,之后就是朱然了。三月,朱然病逝,年六十八岁。孙权素服举哀,为之感恸。子施绩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