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古代史

历史流浪汉太幸运 无家可归却连国王都送他女人

时间:2023-08-06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这是我国春秋时期,有这么一个人,他成年之后,因为国内的权力变更,他成了一名流浪汉,半生漂泊无依,但是却有很多国王把女儿嫁给他,可谓艳福不浅,更奇葩的是他后来竟还做了国王。这个人就是“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重耳了。

晋文公姓姬名重耳,是晋献公之子,原先一直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一直到了四十多岁时,因其父立幼子为嗣,他被迫开始流亡生活,成了一个无处可依的流浪汉,一当就是近二十年。

历史流浪汉太幸运 无家可归却连国王都送他女人

重耳的流浪汉生涯开始于43岁,当时他逃出晋国,没有去路,只好跑到翟狄之地,真相一是因为其母是狄人,必定会被接受,二是因为翟狄与晋国接壤,来去方便。

虽然重耳已经年过不惑,但是他的艳福却来了,在狄期间,狄人俘获其他部落的两个女子叔隗、季隗献给重耳。其中季隗还生下两个儿子。五年后,晋献公死,晋国内乱,有大臣要迎接重耳回国,重耳离开狄国时并没有带走这两个女人,他对季隗说,等我25年,如25年不回来你就改嫁吧!

历史流浪汉太幸运 无家可归却连国王都送他女人

这话说的有些太不负责任了,这时的重耳已经48岁,25年后他不死就已经不错了,而季隗即便年轻,这个时候也应该在25岁左右,在等25年,就五十岁了,五十岁的老女人还如何嫁人?所以这个重耳绝对是个没良心的家伙。

但是季隗也是个明白人,为了让他安心,就笑着说:“等你25年我就50岁了!到那时恐怕我的坟头草都老高了,即使不死也已人老珠黄,谁还要我?你放心走吧,我愿意等你一万年!”

重耳之后赶往晋国,可是他的弟弟夷吾却先期到达晋国自立为君了,重耳只好返回锹地,住了12年后,重耳觉得齐桓公是位有才干的君王,于是已经六十岁的他又踏上去往齐国的路途。

齐桓公对重耳厚礼相待,并将家族中的一位少女嫁给重耳,还陪嫁了20辆马车,于是衣食丰足,媳妇漂亮,重耳再一次老牛吃嫩草,感到从未有过的满足,便呆在齐国不愿离开。

历史流浪汉太幸运 无家可归却连国王都送他女人

但是不久后,齐桓公死去了,重耳又离开了齐国来到秦朝,秦穆公将宗室中的五个女子嫁给他,其中两位对重耳产生过重大影响,一位是文赢,一位是怀赢。

再后来重耳终于回到晋国即位,成为晋文公。这个时候他在外面已经流浪了十九年,这个流浪汉来了个咸鱼大翻身,不但收获了许多漂亮老婆,还成了一国之君。

重耳从晋国逃亡之时,惶惶如丧家之犬,时刻都会有生命危险,连个流浪汉都不如,那他又为何能有如上的待遇呢?是因为当时的社会太重视人的出身了,别人看重重耳,实际看中的是他晋国公子的身份,不然他是不可能有权力美色双丰收的待遇的。

唐太宗李世民送给唐僧的通关文牒上写了什么,为什么路过的地方的国王都对其恭恭敬敬的!

看过西游记的都知道,唐僧因超度泾河龙王有功,又被观音菩萨指定去西天取得大乘佛经,所以与李世民结为兄弟。还被观音大士赐予两件法宝,一件锦镧袈裟和九环锡杖,不过感觉这两样法宝没什么鸟用,一路上眼红的人倒是不少,还引出了黑熊精那一难,真是多灾多难啊。 当然,除了观音大士给的两件宝物之外,李世民作为堂堂的一国之君,自然也不能那么小气,除了给予白马,盘缠,衣物之外,最重要的就是那件紫金钵了,说起那个紫金钵啊,可就了…… 当然,最重要的当然是那张通关文牒了,这东西虽然看着不如紫金钵值钱,但是它在后面的通行上起了大用! 文牒上写道: 南赡部州大唐国奉天承运唐天子牒行,切惟朕以凉德。 嗣续丕基,事治神民,临深履薄,抄袭是惴。 前者,失救泾河龙王,获谴于我皇皇后帝。 后面又写了原因和取到真经的好处: “可度幽亡,超脱孤魂” 最后写了对于周围各国的要求(赤裸裸的威胁啊): “倘到西邦诸国,不灭善缘,照牒放行。须至牒者。” 通关文牒上还写有那么一个内容,原来李世民怕唐僧去西天取经的路上遇到麻烦或者被其他国家当作敌国奸细被擒等等一系列危险,所以在通关文牒上特意写道,唐僧是受佛祖的指示去取得真经的,望过路的国家看在佛祖和自己的面子上放过唐僧,不要为难与他。 当然,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时,国力鼎盛,从来都是以"德"服人,周围小国都被唐朝震慑住,很仰慕唐朝国威,所以在唐僧拿出通关文牒后都会纷纷表达了最大的善意,在通关文牒上印下自己国家的印玺,都在向李世民表达善意。在这里不难看出唐太宗办事是十分的周到,各种情况都能想到,各个国家都能体会到唐朝对佛家的重视,从而来唐僧开了绿灯。所以唐僧在拿出通关文牒后都会受到热情款待。 随机文章为骗过他!诸葛亮:我死后请在我口中「放七粒米」乾隆出巡路边吃瓜!对瓜农称讚不已 回宫路上竟令:杀了他无限猴子定理是什么意思,无限的猴子加无限的时间将称霸地球揭秘史前最大的动物第一名,新西兰大鱼龙体长38米(重331.5吨)为什么看不到银河系,银河系大小远超想象/直径16万光年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邓国:殷商时期,国王武丁封他的叔父为邓侯,建立邓国

在殷商时期,国王封他的叔父为邓侯,建立邓国,故址在今河南邓县(今邓州市)。春秋时,邓国为所灭,其国君的后代有的就用国名‘邓‘作自己的姓氏。”两周时期,邓国是周王朝南方较为重要的诸侯国之一,历经西周、春秋,一直延续了有六百多年,后邓况徙居南阳新野。鲁庄公十六年(前678年),楚灭邓后,楚公子被封到邓陵,后称邓城,邓城遗址在今湖北襄樊市襄城郊区西北,其封邑楚公子的后代,姓"邓陵"。 邓国(前1264年—前678年):商王武丁时,大封诸侯,丁已年(公元前1264年,另据“夏商周断代工程”公布的《夏商周年谱》推算为公元前1240年),在殷商时期,国王武丁封他的叔父为邓侯,建立邓国,故址在今河南邓县(今邓州市)。春秋时,邓国为楚国所灭,其国君的后代有的就用国名‘邓‘作自己的姓氏。”两周时期,邓国是周王朝南方较为重要的诸侯国之一,历经西周、春秋,一直延续了有六百多年,后邓况徙居南阳新野。楚灭邓后,楚公子被封到邓陵,后称邓城,在今湖北襄樊市襄城郊区西北,其封邑楚公子的后代,姓"邓陵"。 时期,被封为子侯。成、康时代的盂爵铭有“王令盂宁邓伯”之句,记述了周王派盂慰问邓国君之事。西周中期开始,有关铭文上邓君一律称“公”,反映了邓国权威的进一步提高。 春秋时期,邓国依然活跃,邓与郑、楚等国保持有婚姻往来。《春秋》记载,鲁桓公七年,邓侯吾离千里迢迢到访问。鲁桓公九年邓国与楚、巴二国发生纠纷,引发楚巴联军伐邓,结果邓师大败。鲁庄公六年(前688年),伐申经过邓国,受到了祈侯的招待,邓国大夫提出借机杀掉雄心勃勃的楚文王,邓侯不听。第二年,楚文伐邓。鲁庄公十六年(前678年),楚再次伐邓,将其灭亡。 随机文章毛索洛斯墓庙遗产,埋葬国王王后的陵墓(两人是兄妹)近期太平洋火山地震连发,两天发生两次地震一次火山爆发(活跃期)电池爆炸的原因,手机电池充电过满引发爆炸/导致女孩双手炸伤毁容玛雅文明遗弃都市蒂卡尔,曾是最繁华城市/有5万居民3000座金字塔传说中的天基武器上帝之杖,威力巨大难以预防堪比核弹(网络吹嘘)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