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古代史

三国时期最可悲的人物探讨命运的无奈与悲剧

时间:2024-03-21来源:网络作者:小白3

  中国历史上,三国时期是一个充满英雄豪杰、权谋争斗的时代。

然而,在这个时代中,也有一些人物的命运充满了悲剧色彩。

他们或许曾经风光无限,但最终却遭遇了悲惨的结局。

本文将探讨三国时期最可悲的人物以及他们的悲剧命运。

  首先,不得不提的是蜀汉的大将关羽。

关羽字云长,是刘备的重要将领,以勇猛善战而著称。

然而,他在荆州失守后,被东吴的吕蒙所擒,最终被斩首。

关羽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但他的死却是极其悲惨的。

他的死不仅是个人的悲剧,更是蜀汉衰落的开始。

image.png

  其次,我们不得不提到魏延。

魏延是蜀汉的一位杰出将领,曾多次立下赫赫战功。

然而,他因与同僚关系不和,被人诬陷谋反而被诸葛亮所杀。

魏延的死是极其冤枉的,他的忠诚和勇敢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反而落得了一个悲惨的结局。

  再次,我们要提到的是孙尚香。

孙尚香是孙权的妹妹,刘备的妻子。

她的婚姻完全是政治联姻的产物,她在这场政治斗争中成为了牺牲品。

孙尚香虽然贵为公主和王后,但她的生活并不幸福。

她的一生充满了无奈和悲剧。

  最后,我们要提到的是曹丕。

曹丕是曹操的儿子,继承了父亲的基业并建立了魏国。

然而,他在位期间饱受争议和反对。

他的性格多疑残暴,导致了许多忠臣良将被冤杀。

他的统治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反而加速了魏国的衰败。

曹丕的一生充满了权力斗争和家庭纷争,他的死也是在孤独和痛苦中度过的。

  总结来说,三国时期有很多可悲的人物。

他们或许曾经拥有过辉煌的时刻,但最终却遭遇了悲惨的结局。

这些人物的命运充满了无奈和悲剧,他们的事迹也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反思。

我们应该从他们的故事中汲取教训,珍惜当下的幸福生活。

三国时期吴国将领朱治简介:自奉俭约,深为孙权所礼遇

(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之后,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

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

那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朱治(156年-224年),字君理。

丹杨郡故鄣县(今浙江安吉)人。

末年至三国时期将领。

朱治初为县吏、州从事等职,后随、征战,累拜吴郡太守。

孙策死后,与等共尊奉嗣位,为稳定江东局势作出了卓著的贡献。

建安七年(202年),改授九真太守、行扶义将军。

黄武元年(222年),封毗陵侯。

朱治署理郡政时,勤于理事,自奉俭约,深为孙权所礼遇。

晚年自请屯守故鄣,以镇抚山越。

黄武二年(223年),拜安国将军,配金印紫绶,改封故鄣侯,旋即返回吴郡。

于黄武三年(224年)病卒,年六十九。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朱治早年曾担任县吏,后被察举为孝廉,州里辟其为从事,随孙坚到处征战。

中平五年(188年),朱治被拜为司马,随军讨伐长沙、零陵、桂阳等三郡的、苏马等贼军,立有战功,孙坚表他行都尉。

初平二年(191年),关东联军讨伐,朱治随孙坚大破董卓于阳人,进入洛阳,被表行督军校尉,特领步骑,往徐州帮助讨伐。

从平江东 初平二年(191年),孙坚战死,朱治便辅助其子孙策,依靠于。

他后来知道袁术不立政务、品德,便劝孙策返回江东自立。

太傅马日磾正滞留在寿春,便辟朱治为掾属,升授吴郡都尉。

当时,吴景在丹官,而孙策受命为袁术攻打庐江,刘繇深怕为袁术、孙策所吞并,产生误解、猜疑。

但孙策的家人都在州中,朱治便派人到曲阿迎接孙策母亲及孙权等幼弟,提供养护,对孙家甚有恩惠。

兴平二年(195年),朱治从钱唐想进至吴郡,吴郡太守许贡在由拳派兵抵御。

两军发生战斗,许贡军大败。

许贡南逃投靠山贼严白虎,朱治遂进入吴郡,代领太守事务。

孙策成功平定江东。

建安二年(197年),朱治举孙策之弟孙权为孝廉。

转战江南 建安五年(200年),孙策被许贡门客所伤,旋即不治身亡。

朱治与张昭、等继续辅助孙权嗣位。

建安七年(202年),孙权表奏朱治任吴郡太守,行扶义将军,以娄、由拳、无锡、毗陵四县为其食邑,允许其设置长吏。

后参与征讨夷越,平定东南,并擒获黄巾余军陈败、万秉等。

建安十三年(208年),丞相占领荆州,威震南土,孙权之堂兄、曹操的亲家孙贲畏惧,想要送儿子到曹军处为人质。

朱治听到后,向孙贲陈说安危,孙贲便不送子质。

晚年生涯 孙权视朱治为上将。

孙权进封吴王后,朱治每次进见,孙权仍亲自迎接,以厚礼相待,设宴、赠予,恩泽、敬意特别多,连朱治的随从都有礼物。

黄武元年(222年),朱治被封为毗陵侯。

黄武二年(223年),孙权拜朱治为安国将军,授与金印、紫绶,徙封邑到故鄣。

孙权常赞叹朱治忧心、勤于王事,令其担任督军御史典属城文书,不过,朱治只愿意接受领四县的租税。

但当地子弟及吴四大族多到郡出仕,郡吏常常以千计,朱治统辖了数年,全部遣到王府,每次都有数百人。

每年进献,孙权都答报过厚。

而当时丹杨深地,叛乱频频发生,而朱治仍觉年事而高,思恋故乡,自表到故鄣屯兵,镇抚山越。

郡中的长老、朋友都到朱治家拜访,朱治任都引见,与他们共饮欢宴,乡党的人都引以为荣。

朱治在故鄣居住数年后,又返回吴郡,住了三十一年。

黄武三年(224年),朱治逝世,享年六十九岁。

个人作品 《全三国文》载有朱治的作品一篇:《说孙贲》。

人物评价 陈寿:①朱治、吕范以旧臣任用。

②权常叹治忧勤王事。

性俭约,虽在富贵,车服惟供事。

:①朱治、吕范以勋旧重,、以胆勇称,皆隐然敌国有古大将之风。

②天分鼎裂,鸷搏狼抗。

成霸安疆,式资良将。

形势深阻,江山沉雄。

势常北向,以守为攻。

舟楫是利,武骑无用。

矫矫诸臣,功崇信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三国时期吴国名将朱然简介:夷陵之战时,与陆逊合力大破刘备

(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之后,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

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

那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朱然(182年—249年),原名施然,字义封,丹阳故鄣(今浙江安吉)人。

三国时期,毗陵侯的外甥。

朱然早年被朱治收为养子,并在读书期间和相交甚笃。

孙权统事后,朱然历任、馀姚长、山阴令、临川太守,加折冲校尉,率军平定山贼。

曾随擒杀,以功迁昭武将军,封西安乡侯。

吕蒙死后,朱然代替吕蒙镇守江陵。

中,与合力大破,拜征北将军,封永安侯。

果然趁机攻吴,朱然坚守不出,、、等魏将围攻江陵六月之久,朱然从此“名震敌国”。

之后,朱然先后攻打江夏和樊城,都未成功;而两次出征柤中均有所斩获。

最后官至左大司马、右军师。

赤乌十二年(249年),朱然病逝,年六十八。

孙权为其素服举哀。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兴平元年(194年),当时朱治未嗣,于是请求把朱治的姐姐的儿子施然(时年十三岁)作为子嗣。

孙策遵从朱治的意思,命令丹杨郡守以羊酒为礼召请施然,施然来到吴后,孙策厚礼相贺,施然遂改。

建安五年(200年),朱然曾经和孙权一同读书学习,友情颇深。

孙权承继孙策统领江东,任命朱然为余姚长。

后又被任命为山阴令,加折冲校尉,督领五个县。

孙权对他的才能感到惊讶,分丹杨为临川郡,以朱然为太守,授二千兵给他。

正值山贼四起,朱然出兵讨伐,约一个月时间便平定乱事。

征战立功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出兵濡须口,朱然在大坞及三关屯备军,被拜为偏将军。

战后,孙权欲以为濡须督。

当时驻守于濡须附近的朱然、等将领将会被迫听从周泰的调遣,于是,心中不服。

孙权特会诸将,行酒到周泰座位,命周泰解衣,孙权手自指其伤疤,问起受伤缘由,周泰一一回忆作答,于是朱然、徐盛等人心服。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朱然跟随吕蒙讨伐关羽,与在临沮截击关羽,擒关羽、关平、赵累。

迁昭武将军,封西安乡侯。

后来吕蒙病情严重,孙权问吕蒙:“假如你不能再起来为我效力,谁可以代替你呢?”吕蒙回答说:“朱然胆略、守业都充足有余,我认为他可以代替我接受任命。

”吕蒙死后,孙权以符节假朱然,镇守江陵。

黄武元年(222年),刘备东征,攻打宜都,朱然督领五千人与陆逊合共五万人抗击刘备,与陆逊、在涿乡大破刘备,朱然攻破刘备前锋,截断刘备后路,刘备于是败走,退还白帝。

拜征北将军,封永安侯。

此时徐盛、潘璋、宋谦都上表说刘备一定可擒,而朱然与陆逊、认为大举结合军队,表面上是帮助我们讨伐刘备,实则上是怀有奸心的,应该谨慎决定计策,召还大军。

没过多久,魏军果然出击,东吴三方受敌。

胆守无惧 黄武二年(223年),魏国派遣曹真、夏侯尚、张郃等将攻打江陵,连建数个军营围城,曹丕甚至亲自到宛城驻守,为其作援。

孙权派遣孙盛率领一万人在州上防备,建立围坞,作为朱然的外部救援部队。

张郃率兵进攻孙盛,孙盛无法抵挡,马上退兵,张郃驻军州上守备,使朱然与外援断绝。

孙权又派遣潘璋、杨粲等将解围,但依然失败。

当时城中守兵很多都患了肿病,尚有战斗能力的只剩下五千人。

曹真等人筑起土山,开凿地道,建立楼橹逼近城墙,箭如雨下,将士们都,朱然晏然无惧意,激励士卒,趁敌军出现战术漏洞时攻破敌军两个军营。

魏军围攻江陵有六个月的时间,还没有退军。

江陵令姚泰率领军队守备北门,见魏军强盛,城中守兵少,谷物粮草将尽,便跟魏军勾通,图谋作为内应。

准备要实行的时候,事情被发现,于是朱然按军法处斩了姚泰。

夏侯尚等人未能攻克江陵,于是撤走攻城部队退军。

朱然因此战威名震撼曹魏,被改封为当阳侯。

累有功勋 黄武三年(224年),朱然嗣父朱治逝世。

朱治此时已经有子朱才,朱才继承了父亲的爵位。

为朱治治丧完毕后,朱然向孙权请求改回,但孙权不准。

黄武六年(227年),孙权派遣朱然等将率领二万人围攻江夏郡,为胡质击退。

同年,孙权亲自率领军队进攻石阳,退军的时候,潘璋断后。

夜晚的时候军队出现错乱,敌军追击潘璋,潘璋不能抵挡。

朱然马上回军助潘璋拒敌,使得前军船舰退得足够远,随后再引军撤退。

黄武七年(228年),曹休举军入皖,朱然在上游,牵制曹休后方,呼应陆逊大军,陆逊得以大破曹休。

黄龙元年(229年),朱然拜车骑将军、右护军,领兖州牧。

不久,兖州在蜀吴“分地”中分给了蜀国,撤去兖州牧一职。

嘉禾三年(234年),孙权和蜀国丞相约定日期大举起兵攻打魏国,孙权亲自攻打合肥新城,朱然与全琮各受斧钺,分别担任左右督。

但是适逢士兵多患疾病,因此未攻而退。

嘉禾六年(237年),朱然出征柤中。

魏将蒲忠、胡质各自率领数千士兵。

蒲忠控制险要的地方,企图断绝朱然后路,胡质作为蒲忠的后继支援。

当时朱然所率领的士兵将领都四面迎战,听到这样的消息后已经来不及收合,于是朱然率领帐下仅有的八百人迎战。

蒲忠战斗不利,胡质等人也引军退走。

备受礼遇 赤乌元年(238年),孙权派中书郎袁礼就吕壹之事向朱然等将道歉,并趁此询问朱然等人时事损益。

赤乌二年(239年),、步骘连名上疏希望孙权宽恕周胤,孙权开始并不允许。

后来朱然和全琮亦上疏乞求,孙权终于答应,可惜不久之胤病死了。

赤乌四年(241年),朱然、孙伦率领五万士兵围攻樊城,朱然用之计攻破樊城外围。

后来率军抵挡,朱然最后退军。

赤乌九年(246年),朱然再次出征柤中,魏将李兴等人听闻朱然率军深入,于是带领六千步骑断绝朱然的后路,朱然趁晚上出击迎战魏军,战斗最终胜利,斩获数千,军队凯旋。

早在一年前(245年),马茂企图叛逆,被发现并且诛杀,孙权非常愤怒。

朱然出征柤中之前上疏说:“马茂小人,居然胆敢有负国家的恩惠。

臣现在奉天子的威名,战事有幸报捷,有所斩获,震撼国内外,整合船舰充塞江面,令其足以成为大观,来解天子和臣下的怨恨。

希望陛下理解臣战前的此言,以后再责臣日后努力的战绩。

”当时孙权收下此表而不向大臣们公布,朱然凯旋后,群臣纷纷上表祝贺,孙权举酒作乐,然后拿出朱然出征之前的上表,说:“朱然之前已经有上表给我,但我认为此战难以成功,现在果然如朱然所预料的,可以说是在预料事情方面有高明的眼光。

”于是派遣使节拜朱然为左大司马、右军师。

赤乌十年(247年),诸葛瑾、步骘都已经逝世,虽然诸葛融、步协分别继承父亲职务,但孙权依然任命朱然作为大督,总理军事。

此时陆逊也已经逝世,功臣名将仍然在世的只剩下朱然,因此待遇无比隆重。

然而,朱然此年开始寝疾。

赤乌十二年(249年),朱然病情日渐严重,孙权日间减少膳食,晚上为之失眠,派去送给朱然的药物和食物的使者相望于道(稍后派的使者都能望见先前的使者)。

每次朱然派遣使者上报病情,孙权就会亲自召见,亲自询问情况,来的时候赐予酒食,离开的时候送去布帛。

自从创业以来的功臣患有疾病,孙权意之所钟,吕蒙、最为隆重,之后就是朱然了。

三月,朱然病逝,年六十八岁。

孙权素服举哀,为之感恸。

子施绩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人物三国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