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风水 > 功法典籍

天枢-张三丰太极拳四十一四十二式进搬拦捶和提膝蹬腿

时间:2024-10-16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进搬拦捶【动作同第三十式"转搬拦捶"】

右手右脚同上,右手从胸前向左手外交叉成斜十字手,右脚从左前方提腿,然后脚后跟着地,以后跟为轴右转,右手沉肘,手护面,周身向右转 图74,左手内旋,外拂成拦.

1,上动不停。

腰向右转靠,意达右肩井穴处;右手与左手相搓划圆后,棚向右侧;重心转移右腿,左手由护档拂至左胯侧,成右弓步 图42

2.上动不停。

身体左转,重心随腰渐转至左腿,右腿提起向前经左腿侧划弧出腿,落在离原地两脚距的地方;右手划圆弧与左手又于胸前,右脚跟先着地 图43。

渐至承受重心于右脚,脚落全实,左腿随身体的右转而上步 图44

3.右手经头向右侧内旋,从右腰间推出。

同时,左手护左侧,掌内旋360度后,与到达左侧身前的右捶一同推出,左掌护于右捶之上 图45.

要点:

①太极拳此势在进中上步,进中护化而击,重心变换虚实灵活,做到"迈步如猫行",速度均匀,呼吸顺畅,上下相合,脚手齐动.身正、步稳。

②步法和手法要随腰转动,搬拦时不可抬肘,右拳出去呈螺旋式.定式为平拳,虎口转身内,拳自然握实,意达所致,不可强力。

用法:若对手从右侧击我,我用右臂从左下向上俯腕缠粘,变拳击打.或由左向右转腰身带臂枯化,并以翻晚捶来打,对方左手随之击来,我则用左手拂之于切,右拳旋碗化空手击打,并同时进身上步,搬化,拦拂击捶,上步进身同时进行.是颇具威力的太极五捶之一。

提膝蹬腿

动作:右拳在左掌拂护下,翻腕变掌,两掌掌根相贴,掌心向外,成张口式 图99;身体左转,重心在左脚;两掌随身左转而收回左腰间;同时右腿提起,屈右膝提脚伸直蹬出 图100。


张三丰太极拳提膝蹬腿要点:

①翻腕变掌是化解和擒拿法,要债得其用意;

②连贯配合的转向收掌和出膝蹬腿要气沉丹田,运转灵活,头正、身直、脚稳。

用法:敌拳若击我掌,我掌旋化翻拿后随其力收回,转身上击:若近用右膝,运用长蹬腿,若对方侧脚而来亦一样化打,右腿可破敌膝或击档、胸。

旃蒙-杨式太极拳二五至二七式进步搬拦捶和上步揽雀尾等

杨式太极拳第二十五式进步搬拦捶动作一:重心渐渐移向左腿,身体左转。同时,左肘随转体下沉,左臂外旋使掌心渐渐翻朝上; 右拳臂内旋向前上伸于左掌上侧,拳心朝下。眼神关顾右拳前伸。图97动作二:重心继续移向左腿,身体继续左转,两手随转体向左移。图98动作三:重心渐渐全部移于左腿,右脚提回。同时,右拳自右前方向下经腹前向左绕,随向左缓 缓划绕,拳心转朝下;左掌向左而上 高不超过耳部划弧,随划随着臂内旋使掌心翻朝右面下方。眼稍关顾两手划绕,即渐 渐转向右平视。图99动作四、五、六与第十二式"进步搬拦捶"动作三、四、五相同,惟方向不同:该式为向西进步 ,前面的进步搬拦捶为向东进步。图100-103,反面同图46-49。要点:1.此式与前面的进步搬拦捶各在其承上的衔接动作上不同,前面的"进步搬拦捶"是上承左搂 膝拗步,而该式是从撇身捶过渡而来,前式图45-49与该式图99-103同。2.与前进步搬拦捶要点相同。杨式太极拳第二十六式上步揽雀尾动作一:左脚尖外撇踏实,重心渐渐全部移于左腿,右腿向前提起;身体左转。随转体,左肘向 左后撤下沉,自然带动左掌下移于左胸前;右拳变掌自前而下向左弧形抄至腹前,随抄随着臂外旋使掌心翻朝左面上方,与 左手成抱球状;两臂皆呈弧形。眼略顾左小臂,即转向右臂前方平视。图104接图7 以下掤、捋、挤、按的动作与第三式"揽雀尾"--即自 一左右棚式动作四起,至 四按式止 相同。图 8-17要点与第三式"揽雀尾"同。杨式太极拳第二十七式单鞭动作和要点均与第四式"单鞭"同。图18-21接图105杨式太极拳第四式单鞭动作一:重心渐渐移于左腿,身体左转;同时,右脚尖微翘,以脚跟为轴随转体脚尖尽量里扣踏 实,重心随即移回于右腿;同时,两肘微沉稍屈,两掌心微下复随转体向左抹转半个平面椭圆形,两掌高与肩平;眼神随转体向前平视转移,稍先于左掌到达左方,但眼神须要顾及右手。图18- 19 动作二:身体微右转;两掌随转体向里经胸前向右弧形抹转半个平面椭圆形,两掌高与肩平;眼 随转体平视转移,眼神要关顾右掌。图20 动作三:重心全部移于右腿,左脚向里提起;同时身体右转。随重心右移时,右掌渐渐右伸,随伸随着五指尖下垂撮拢成吊手;身微左转;左掌向左弧形上移,随移随着臂外旋使掌心渐渐转朝里。眼神关顾左掌左移。

上章-杨式太极拳十至十二式手挥琵琶和左搂膝拗步和进步搬拦捶

杨式太极拳第十式手挥琵琶动作和要点皆与第八式"手挥琵琶"相同。图34-35杨式太极拳第八式手挥琵琶动作:重心渐渐全部移于左腿 如前所述,弓腿的一足负担重心约百分之七十,要完全落实,右 脚稍提起,向前距原地一脚许落下,重心渐渐全部移于右腿,身体渐渐右转;右脚稍提起,向前也距原地一脚许落下,以脚 跟着地,脚尖微抬,膝微弓,成左虚步。同时,左掌随转体向前弧形上举,随举随着臂稍外旋使掌心朝右,食指高与眉齐; 右掌也同时随转体向下后撤,臂稍外旋使掌心朝左,收于左肘里侧,两掌心前后遥对,如抱琵琶状。眼通过左掌向前平视。图34- 35要点: 1.由搂膝拗步变为手挥琵琶时,重心前移和后坐都要求上体正直,不可前俯 或后仰。2.右掌后撤收回时,要以腰为轴,要松肩、坠肘、沉腕这样节节贯串地收回;要以身领手,不 可先将右掌撤回而不顾肩肘部分。3.左掌上举要带弧形,右臂也不可挺直。4.做手挥琵琶动作时要有下沉的气势,但精神仍要具有轻灵活泼的意思。5.同前提手上势要点2,惟左右式相反。 杨式太极拳第十一式左搂膝拗步动作和要点皆与第九式"左右搂膝拗步"中 一左搂膝拗步相同。图36接图31-32再接图43 杨式太极拳第九式左右搂膝拗步一左搂膝拗步动作一:腰微右转,右胯根微内收。随转腰,右肩下松,右肘下沉,自然地带动右掌弧形下落经右胯侧,随下 落随着臂外旋使掌心渐渐翻朝上;同时左掌也随转腰自前弧形向右下移,随移随着臂内旋使掌心翻朝下。眼随转腰向前平视 转移,眼神要关及右掌。图36杨式太极拳第十二式进步搬拦捶动作一:左脚尖外撇45度,身体渐渐左转,随即重心渐渐向前移于左腿,右脚跟离地 开始上步 。随转体,右掌弧形向左下 低与胯齐移,随移随变拳并随着臂内旋使拳心朝下;左掌也随转体向左后移。眼神关及右手下 移,但不可低头。图44动作二:重心渐渐全部移于左腿,右脚向前提起。同时,右拳自右前向左下绕;左掌向左而上划 弧,高不超过耳部,随划弧随着臂内旋使掌心翻朝右面下方。眼稍关右拳向左下绕,即渐渐转向右平视。图45动作三:右脚向右前 东南斜方迈出一步,先以脚跟着地,随即脚尖外撇踏实,重心渐渐全部移 于右腿,左脚提起;身体同时渐渐右转。随转体,右拳自左而上经胸前向前搬出,随搬随着臂外旋使拳心渐渐翻朝里面上方 ,随即渐渐向下弧形抽回;左掌也同时随转体弧形向右经右臂里侧前拦,掌心朝右。眼神关顾左掌前拦。图46-47动作四:左脚前上一步,先以脚跟着地;同时身体继续右转;随转体,左掌继续向前探出,右拳 弧形收回于腰际,拳心朝上;眼向前平视,眼神要关及左掌前探。图48动作五:随即重心渐渐移于左腿,左脚渐渐全脚踏实,弓左腿,蹬右腿,成左弓步;同时身体渐 渐左转。随转体,右拳向前打出,虎口渐渐转朝上;左掌微里收,坐腕,指尖斜向上前,附于右小臂里侧。眼向前平视,眼 神要关及右拳打出。图49要点:1.在连续进步时,要求"迈步如猫行",并要求速度均匀,上下相随;上身要正直,不可歪斜 和仰俯;右脚前上一步时要比一般步型更开得阔一些,并要避免上体随右脚上步而向右倾斜。. 2.步法和手 法要随腰转动;右拳搬出时不可离身体太远,并注意不可抬肘;右拳打出时要随腰转动,并随打随着臂微内旋,使虎口转朝 上;右拳打出时中间经由心口向前打出,这叫做"拳从心发"。3.练该拳套时,拳要自然握实,不可用力握紧。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