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淝水之战苻坚到底有多少兵力 他的90万人的部队到底有多少水分

时间:2025-04-18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还不知道:到底有多少兵力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以前小编再解读淝水大战的时候,经常性的会有一些疑问,因为当年那场战争实在是规模太大了,很难想象中国历史上的战争人数会达到90万的数量,以前那些战国历史上的大规模作战数量加起来也不过是40多万人,例如当年的长平大战,只要数量达到20万人的征伐战争,就已经可以称得上是大战了,但是像和东晋的淝水之战,一方的军队拥有90万人之多,这实在是骇人听闻,至少小编无法想象,这么大的数量该有多么大的气势。

但让人没有想到的是如此大的气势,如此多的军队,却是一个虎头蛇尾的结果,大战还没有真正进行结果,这些90多万人的大规模军团突然之间,这就好像是我们准备看一场科幻大片,结果开头让你热血沸腾,结尾却是反派被一枪打死,这种前后反差实在是让人接受不了,也不禁让人产生疑问,当年的潜艇部队真的有90万之多的庞大数量吗? 为此小编可是查阅了很多的历史资料,特别是通过对晋书的对比和国史通鉴的研究,经过很多细致的内容对比发现,原来当年的淝水大战前的90万大军,其实有很严重的缩水情况,甚至,当年真正参与战场的军队数量可能还不足20万人,为何小编会这么说呢?接下来我们就来盘点一下军队的数量。

首先,晋书里面记载,前秦征伐了戎兵60多万,骑兵26万,后人根据这个数字进行了统计,于是就有了前秦征伐90万大军的说法,但是我们要搞清楚,这两个数字真的是独立的吗?有历史学家提出言论,其实60多万是整个步兵加骑兵的总和,而且单独列出骑兵兵力出来是因为是当时骑兵部队最强大的兵种,所以总兵力加起来只有60多万,而不是90多万人。

所以我们想象中的那种投鞭断流的军队进行了数量缩圈,它也变成了和当年刘邦和之间的荥阳大战一样,数量只有60万,但是这种庞大的数量依旧,比较吓人,依旧能够扭转一切,但是,历史的另一处细节告诉我们,其实军队的数量还在缩减。

根据国史通鉴的说法,当时前秦发动军队进行南征战争,其实他的准备工作并不充分,也就是说他的军队是由全国各地征过来的,最近的是长安地区的军队,而最远的甚至达到了最北边,因此军队数量在历载上居然连绵几百里,这一方面形容了军队数量的庞大,同时也说明军队的征集工作并没有完成,而是一直都在进行。

所以说,小编可以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当年真正在淝水打仗的那一支部队,根据晋书的记载可能不超过25万人,但是我们可不要忘了淝水之战的时候,带着北府军进攻之前,还有桓冲的部队在在旁边打骚扰战,总兵力也有14万人左右,因此苻坚的军队又调出去了至少8万人左右,因此这么一算下来,淝水之战的时候,真正两边对抗的军队,根据晋书记载谢玄只有8万人,而前秦的军队绝对不会超过20万人。

因此我们把这个帐算清楚以后,再一对比就会发现,其实那场大战没有我们想的那么夸张,也没有那种铺天盖地的感觉,总共也只不过是8万人打20万人的战争,这还是在我们能够理解的战争范畴内,也出现了各种以少胜多的可能性。

所以说小编到这里才算弄明白,有的时候历史上传承了一些战争细节,他们为了把这场战争的名声打响会倾向于把战争的数量人数夸大,所以历史上经常会出现所谓的百万大军,其实真正的作战数量加起来还不会超过50万人,当年的淝水大战也是如此,前秦之所以会失败,没有我们想的那么的凄惨,其实还是有一定的可理解性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长平之战后,秦国为什么没有迅速解决掉赵国,让赵国又存在了30年

,是公元前260年前后,秦国率军在赵国的长平(今山西省晋城高平市西北)一带同赵国军队发生的战争。赵军最终战败,秦国获胜进占长平,此战共斩首坑杀赵军约45万。在不少历史学者看来,长平之战中,前后共歼灭赵军45万人,从根本上削弱了当时关东六国中最为强劲的对手赵国,也给其他关东诸侯国以极大的震慑。这场战争由于秦取得全胜,由其一统天下的形势已成不可逆转,从此急转直下。不过,在长平之战的30多年后,也即公元前222年,秦国才彻底消灭赵国。那么,问题来了,长平之战赵国损失45万精兵,为什么30年后才被秦国所灭? 一 首先,在长平之战后,赵国元气大伤。不过,赵国还是坚持了30多年,直到公元前222年才灭亡。究其原因,主要分为以下几点。一方面,长平之战结果,赵军固,秦亦死伤近二十万,即双方伤亡超过六十万。众所周知,在古代历史上的战争中,“杀敌一千,自损八百”,所以,虽然一战坑杀了45万左右的赵国士卒,但是,在长期的消耗中,秦国也损失了20万左右的大军。虽然秦国十分强大,但是,20万人的伤亡,还是需要一定的时间去恢复。而这,无疑给赵国一定的喘息之机。对于赵国来说,也利用这一段时间来进行防御上的准备。 二 在长平之战后,赵国与韩国合谋,派使者携带重金赴秦,游说。范雎被赵国使者说服,便向秦议接受议和,秦王采纳了范雎的意见,允许韩国割垣雍,赵国割六城,达成和议,于五十六年(前259年)一月下令罢兵。白起得知此事后与范雎产生矛盾,对此在笔者看来,秦国将相之间的失和,无疑加剧了秦国内部的消耗。在这之后,因为白起违抗命令,所以赐死了白起。而白起的自杀,无疑是秦国的一大损失。在一定程度上,这也减缓了秦国对于赵国以及其他诸侯国的进攻。 三 另一方面,在长平之战后,秦国发动了邯郸之战。此战,魏军八万楚军十万均已赶到邯郸外围(也即窃符救赵),秦国也不断的增兵汾城(河东之地)以为声援,双方大战一触即发。同年十二月,信陵君指挥魏楚联军,对秦军发动了强大的攻势,魏军击于西,楚军击于东,赵军应于内,秦军三面受敌,全线崩溃。在魏国和的帮助,赵国在邯郸之战中打退了秦国的进攻,并让秦国又一次付出了数十万人伤亡的代价。在邯郸之战后,魏国和楚国的实力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而这,无疑为赵国分担了一定程度的压力,也即秦国不得不分兵进攻魏国和楚国。 四 最后,战国末期,李牧是赵国赖以支撑危局的唯一良将,素有“李牧死,赵国亡”之称。李牧生平事迹大致可划分为两个阶段,先是在赵国北部边境,抗击匈奴;后以抵御秦国为主,因在宜安之战重创秦军,得到武安君的封号。公元前229年,中了秦国的离间计,听信谗言夺取了李牧的兵权,不久后将李牧杀害。对此,在笔者看来,李牧这位名将的存在,也是赵国得以坚持30多年的存在。在战国后期,李牧多次打退秦国的进攻。直到李牧被冤杀后,秦国大军才得以攻破赵国都城邯郸。 随机文章哈勃望远镜和中国天眼谁厉害,中国天眼恐看更远/灵敏度更高易经的精髓就在三句话,读懂能超过世上99%的人(人生最高境界)发现透明粉蛋,原来是一种长相似龙的生物悲惨朱常洛太子妃郭倩历史,死后尸体腐烂两年不能发丧项羽为什么不称帝,性格软弱/条件不够/不认可帝王制度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赵奢为什么能入山东六国八大名将之列?赵奢打赢阏与之战有什么厉害之处?

为什么能入山东六国八大名将之列?赵奢打赢有什么厉害之处?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在战国期间总是会衍生出很多的英雄和名将,大家印象最深刻的应该就是吧,毕竟战功显赫留名千古,在当时也做出了很多的贡献,其实除了战国四大名江,历史上知名的还有山东六国八大名将的说法,而其中就包括了赵奢,也就是的父亲,当时建中三年时期,追封了古代名将六十四位英雄,并且还为了他们设庙进行祭奠,赵奢也在其中,但是有很多人疑问,赵奢当时打赢了一场阏与之战,为什么就成了名将呢?其实分为三个原因,今天我们来分析一下。 一:对方实力雄厚 是对于赵奢来说一生最大的战绩就是在阏与之战上的胜利,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阏与之战对战的是秦国,但是在阏与之战之前,秦国几乎是没有输过,几乎是战无不胜的,很少被打败,在公元前273年的时候的,打败了以及的联军,导致对方两国都损失惨重,可以证明秦军的实力是非常强悍的,打败了最强的敌人,当然是荣光满面的! 二:鼓舞军队人心 白起曾指挥很多战役,都是战无不胜,让山东六国都为之胆寒,也就让六国都认为秦军是战无不胜的,正是因为秦军之前各种的胜利和荣誉,才能更突显出来赵奢在阏与之战上边的重要意义,同时鼓舞了山东六国的胆量,让山东六国看到了希望,有了和秦军继续作战的信心,公元前270前,秦国进攻赵国的时候,赵奢率军救赵国,各种办法想尽了,最后打赢了一场原本没办法赢得的战役,所以说在阏与之战之前,赵国所有人都认为无法救援,所以赵奢的胜利更是让很多人觉得不可思议,就把赵奢捧得更高! 三:地域对赵国重要 阏与之战之所以能够让赵奢成为大将,也是因为被攻打的地方对赵国非常重要,在赵国的疆土上,主要是包括了太原盆地以及华北平原,两条大路都要经过阏与,也就是如今山西以及顺县一带。对于赵国来说如果当时阏与被攻占了,那么赵国的疆域就会被分成两份,秦军甚至可以一箭双雕,直接吞了赵国另一半的疆土,赵国上下人都不可接受这种结果,所以显得赵奢更加厉害! 所以说赵奢打赢了阏与之战,保住了很多的疆土,同时保证了赵国的疆土不会受到侵犯,保证了赵国全部领土的安全,对于一个国家来说这很重要。根据各种历史资料上可以看得出来,赵奢在阏与之战中占了天时,居高临下直接伏击秦军,让秦军败落后四散逃开。 这阏与之战让秦国损失非常的严重,甚至一时间不能恢复元气度过一阵困难的日子,直到之前,秦国都不敢与赵国正面交锋,赵奢完全为自己国家长了面子和荣誉,后来在长平之战中,赵奢的儿子赵括成为了主帅,或许也是因为父亲的缘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