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康熙帝王为什么要传位给雍正?竟是这个真相

时间:2025-04-18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在生孩子这个问题上,无疑是有发言权的。

他一辈子生了35个儿子,20个女儿,搞得比一支足球队还多。

当然了,孩子多了,事情也闹腾。

几个儿子提着白刀子,明晃晃的砍杀,脸上还露出一副相亲相爱的样子,让康熙也很头疼。

这些儿子当中,康熙对老四颇为喜欢。

这位的皇子,对佛法、草书,都有一套自己的理论研究。

而且每次交待给他的事情,胤禛都能处理得十分的妥当。

这些举动,都让康熙他感到安全和放松。

网络配图 在晚年的时候,康熙共有11次来到胤禛的赐园里。

这在其他皇子当中,是很少见的。

当然了,这并不代表康熙已经决定将皇位传给某个皇子。

直到的出现,为后来当上,添上了一个重要的筹码。

在一次普通的游玩散步中,雍正忽然提出了一个建议,希望康熙能见见两个。

康熙孙子辈的人有很多,共有97人。

这些人大多没有见过康熙本人。

此时康熙心情愉悦,便同意了雍正的提议。

、弘昼兄弟俩,第一次被带到祖父面前。

比起弟弟弘昼,弘历一出现,便吸引住了康熙的目光。

他面目清秀,见到康熙时,也表现得十分的稳重。

让他背诵经书,也十分的流畅。

对于乾隆这个孙子,康熙无疑是满意的,而且格外的上心。

没过几天后, 他就让身边的,要来了乾隆的八字。

网络配图 在过去,人们往往认为,八字可以代表着一个人的命运。

康熙拿到乾隆的八字后,找到北京城一个很有名气的算命先生。

结果算命先生的批语显示了,这是一个非常有福气的孩子。

康熙在得到这样的回复后,便做了一个令人出乎意料的举动,他要把乾隆带回自己身边,亲自抚养。

这就意味着,康熙决定暂时绕开二代接班人,转而在第三代接班人当中寻找。

因为在第三代接班人中,除了皇长孙曾经被康熙接到身边抚养,再也没有一个孙子能受到这份待遇。

网络配图 康熙不仅像一个祖父一样对待弘历,为他夹菜,教他写字。

在批阅奏折的时候,弘历就在旁边磨墨。

甚至在大臣向禀报的时候,弘历都能在旁边。

这就是手把手,实战的教孙子,如何当皇帝了。

恐怕对于自己的去其他儿子,康熙都没有表现出这种恩宠。

这种恩宠,即使是在乾隆年老之后,都曾经多次回忆起这些往事。

康熙在病重的时候,曾经召集大臣,说过这么一句话。

弘历有英雄的气象,一定要封为太子。

《朝鲜李朝实录》所以雍正继位后,从天坛回来的第一天,单独召见了弘历,特意赐给他一块肉吃,其中含义,就是听从父亲的意思,将太子位置暗暗定给乾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帝王家也“隔辈亲” 康熙传位雍正是因为风流皇帝乾隆?

此页面是否是列表页或首页?未找到合适正文内容。

自古帝王多风流:揭慈禧太后太后的获宠之路

二年二月十一日(1852年3月31日),那拉氏被封为兰贵人。五月初九日(6月26日),18岁的那拉氏正式入宫,住在长春宫。这长春宫的正殿高悬着帝的御笔匾额,上书“敬修内则”四个遒劲有力的大字,似在告诫后宫妃嫔要严格遵照祖宗家法行事,谨慎地规范自己的一切言行。兰贵人看到这四个字做何感想呢?这位争强好胜的年轻女子是不会受任何规条约束的。她想的是如何不择手段地攫取到更高的权位。但是,谈何容易。后宫妃嫔有严格的等级限制,皇后以下的妃嫔共分七级:第一级是皇贵妃,第二级是贵妃,第三级是妃,第四级是嫔,第五级是贵人,第六级是常在,第七级是答应。以上统称内廷主位。当时,只是一个贵人,是第五级。慈禧对她这个地位,很不满意。她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但她深知,不能过于着急,要一步一步来,一个等级一个等级地去争取。实践证明,慈禧的努力没有白费,经过二年的努力,她晋为懿嫔;又过二年,晋为懿妃;再过一年,晋为懿贵妃。网络配图也就是说,只经过短短五年的时间。慈禧便由第五级的兰贵人跃升为第二级的懿贵妃了。此时的慈禧已经22岁了。在咸丰帝的眼里,她是越发美丽了。慈禧在众多的妃嫔中脱颖而出,固然有天赐的自然机缘,但也不能否认独造的人为因素。从某种程度讲,这独造的人为因素正是天赐的自然机缘的前提。在妃子如林、宫女如云的宫廷内部,一个年轻的妃子要想尽快超升,只有获得的青睐和宠幸。那么,兰贵人是怎样获得咸丰帝宠幸的呢?这要先从咸丰帝谈起。咸丰帝是个悲剧人物,他是个忧患皇帝和风流天子。咸丰帝生于十一年六月八日(1831年7月16日),死于咸丰十一年七月十七日(1861年8月22日)。他18岁当皇帝,31岁病死,在位约12年。说他是忧患皇帝,是因为他在位的12年,在他看来,没有一天是平安无事的。对咸丰帝来讲,内忧外患无一日不在。内忧是指以为首的全国性的农民大起义。1851年1月11日,在38岁生日这天,拜上帝会宣布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而此时,咸丰帝即位刚刚8个月。这对年仅18岁的青年皇帝咸丰是个沉重的打击。网络配图咸丰三年三月二十九日(1853年5月6日),太平军攻入南京,改南京为天京,定天京为太平天国首都。太平天国起义历时14年,遍及18省,几达大半个中国。咸丰帝死后三年,这个大起义才被镇压下去。也就是说,太平天国大起义伴随了咸丰帝一生。外患是指英、法、俄、美诸列强酝酿与发动的侵略中国的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年诸列强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在这之前,战争就已处于酝酿阶段,然后步步升级。他们先攻广州,次攻天津,再攻北京,直逼得咸丰帝北逃热河。一个年轻皇帝,对内要对付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历时最久的一次农民大起义,对外要对付武装到牙齿的英、法、美、俄等世界上几个最大的资本主义强国的侵略,他感到力不从心,捉襟见肘。可以说,一个年轻而软弱的皇帝遇到了复杂且艰难的局势。不仅如此,咸丰帝还是个不争气的风流天子。面对风云变幻的局势,他一筹莫展,便开始追求声色,贪图玩乐了。他即位之初,年轻气盛,也想干一番大事业,挽救岌岌可危的清王朝的统治。那拉氏之所以得到了咸丰帝的宠幸,是有原因的。从长春宫院内戏台看长春宫。慈禧刚入宫时就住在长春宫。一是姿容超群,美貌无双。她是天生丽质,无与伦比。她自己曾得意地对别人说:“入宫后,宫人以我美,咸妒我,但皆为我所制。”美到遭人嫉恨的程度,可见有多么美了。《十叶野闻》记载了咸丰帝迷恋那拉氏的情景:“当文宗(咸丰帝)初幸慈禧之日,颇有惑溺之象,《长恨歌》中所谓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者,仿佛似之。”大有爱慕杨贵妃的浪漫味道哩!网络配图华丽的长春宫东稍间。二是聪明伶俐,善体人意。智慧卓荦不凡,性格机敏善变。这为那拉氏邀得专宠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契机。《满清外史》记道:“少而慧黠。”《清稗类钞》记道:“有机智,遇事辄先意承旨,深嬖之。”《慈禧外纪》记道:“以己之聪明智慧,遂蒙帝宠。”与手握生杀大权的皇帝相伴,要想获得宠幸,善于揣摩皇帝的深层思想是必备的能力。那拉氏正具有这一特殊的能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