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一代奸雄曹操想上位被阻止,为什么世族纷纷支持曹丕?

时间:2025-04-19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在历史上有一个很复杂的问题,那就是为什么阻止加九锡?而且让世人不解的时荀彧阻止曹操加九锡,但是之后的时候颍川为什么没有出面反对?不仅颍川荀氏没有反对,其他家族也没有反对,曹丕篡汉几乎是平静无波澜的。

曹操在各方各面都要胜过曹丕,为什么世族能眼睁睁看着曹丕却不能看着曹操篡位?很简单,那就是用人制度发生了变化,今天我们来解析这个问题。

曹操的用人制度“唯才是用” 曹操举兵之时还是比较弱的,而且也没什么竞争力。

因为曹操出身于宦官家庭,在的眼里他的地位非常低。

但是当时的乔玄认为他是个大人物,何颙评价他是安定的大才,许劭更是评价他是“之能臣,乱世之奸雄”,这三位名士的评价让曹操的地位大大提高,但是末期非常重视出身,这些评价虽然能改变一些人的看法,但世族们很少支持他,都跑去支持了。

这就导致曹操起兵初期无人可用,只能依靠宗族以及夏侯家族的人。

曹操无人可用,最终决定“唯才是用”,因此先后三次颁发了《求贤令》,并且多次强调不以出身论英雄。

当时荀彧放弃支持袁绍反而投奔曹操,令世族们非常不解。

不过从世族们不解中我们可以得知一条信息,那就是在曹操起兵初期世族们对他并不看好,汝南对世族们有着强大的号召力。

尽管世族们支持袁绍,但是袁绍的能力比曹操差太多了,曹操从平民阶层选拔出大量的人才,最终击败了袁绍。

不过这期间有一个细节,那就是曹操用了一年时间击败袁绍但是却用了七年时间平定河北。

为什么会这样?这还要从袁绍对待世族的态度找原因。

曹操平定河北的时候发现家族收纳罪犯,而且贪赃枉法非常严重。

但是袁绍统治时期审配非但没有受到惩罚,反而是位居高官。

这一点暴露出两个问题,那就是袁绍对世族掌握不强、世族贪腐严重。

不管是哪一个问题,这件事本质上的问题就在于袁绍对世族十分宽容,这些世族钻法律的空子拥有私军、贪赃枉法、以权谋私。

袁绍死后袁家诸子争夺正统,而世族就开始支持袁绍的儿子并且协助袁绍的儿子争夺正统。

为什么世族会这样做?说白了就是想获取更大的利益。

支持人如果夺得正统,那么世族的地位就会扶摇直上,好处自然少不了。

但是袁绍诸子争夺正统的时候曹操也开始兼并河北,世族们为了抗拒曹操大力援助袁绍诸子,以至于曹操用了七年时间才平定河北。

为什么世族要支持袁绍诸子?本质上的问题就是曹操的用人制度。

袁绍统治时期世族们贪赃枉法都不会受到惩罚,但是如果曹操平定了河北,那么他们就不能继续贪赃枉法了。

而且曹操是唯才是举,那世族的子弟怎么办?万一没有才能,那是不是不能当官了?因此世族是抵抗曹操的,曹操的唯才是举导致世族的利益受损,这是他们所不能容忍的。

曹操在河北死磕了七年,虽然平定了河北,但是也意味到用人制度的问题了,所以开始拉拢世族。

河北平定之后,清河的崔琰、范阳的卢毓、太原的王凌、河北豪强、袁绍旧部也都陆续进入曹操的幕府;荆州平定之后,襄阳的庞山、襄阳的蒯越、山阳王氏的王粲等人陆续进入曹操的丞相府。

《中古统治阶层社会成本统计表》中记载了,曹魏初期(220-239年)世族在统治阶层占比38.7%。

这是曹操死后二十年内统治阶级成分,这些人基本上都是曹操任命、提拔的人。

曹操手下人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支持曹操的,有的人只不过迫于曹操的威势才加入曹魏阵营的,代表家族就是司马家。

而且荀彧阻止曹操加九锡,很明显颍川荀氏也并不是死死追随曹操的。

要知道荀彧居中持重十多年,曹魏阵营很多重要谋士都和他有关系,他代表的并不是颍川荀氏的意见,更代表着颍川世族的意见。

荀彧当面反对之后,曹操觉得篡位不是时候,所以终生都没有称帝。

曹丕的用人制度“九品中正” 曹丕是二世祖,他比曹操容易多了。

曹操面对的是生存问题,是如何在诸侯战场上活下来,但是曹丕不同,他面对的问题是如何更进一步。

荀彧出面阻止曹操篡位是因为世族们不支持,那么怎么样才能得到世族的支持哪?对此曹丕也在和世族不断磋商,易中天教授提出过“政治交易”。

具体是说曹丕和世族决定做一场交易,那就是世族拥戴曹丕取代东汉,而曹丕要保证世族拥有世族阶级做官的特权,也就是“九品中正”。

“九品中正”制度是提出来的,主要内容就是要在各地设置中正官。

州设立大中正官,是由朝廷选拔任命;郡设立小中正官,是由大中正官推荐产生,品评条件为家世、才华、德行。

看似是把中正官的任命收归朝廷,但实际上是把中正官的任命权给了地方世族。

为什么?因为当时的大中正官基本上都是世家出身的人,曹魏后期的官员有一半都是出自世族,这些人在推荐小中正官的时候一定会偏向亲近自己的人。

我们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你现在是大中正官,朝廷要你推荐小中正官,摆在你面前的有三个人选,分别为:你儿子(外甥)之类的亲属、你朋友的儿子或亲属、一个不认识的人。

你会选择谁?绝大多数人都会选择自己的亲属或者朋友的亲属,这就是现实。

当你把人推荐上去之后朝廷会审核,但是朝廷不可能去问每一个百姓,他只能问一些代表。

此时你只需要收买一些百姓,然后百姓就会说你推荐的人不错。

最终朝廷把你推荐的人任命为小中正官,之后你推荐的人纷纷说你不错,然后朝廷再把你升官,然后你再开始收买人,周而复始你的官位越来越大而你的小弟也越来越多。

如果你是三品中正官,那么想往上升的话必须要拉拢一批四品中正官,如果没有四品中正官推荐,那么你可能就止步三品更有可能会被别人取而代之。

因此有很多家族有联姻关系,为的就是在你升官的时候我支持,同样我升官的时候你也要支持一下,彼此支持共同升官,代表例子就是五姓七望家族世代联姻。

总结 现在明白为什么曹操上位的时候有人阻止但是曹丕却轻而易举了吗?本质问题就是曹操上位之后注定会推广“唯才是用”,那么那些世家就不能继续为非作歹了,自己的利益一定会受损。

但是曹丕不一样,曹丕的“九品中正”是大家都往上升,你认我做大哥,我保你升官发财。

也正是两种用人制度的不同才导致了两种结局,但是后者的危害也是非常大的。

我们以颍川荀氏举例,荀彧阻止曹操再进一步,但是荀氏并没有被打击。

荀彧的儿子(荀恽)支持,荀氏仍旧没有被打击。

曹丕更是重用荀恽的儿子,荀氏子弟升任将军、尚书,更是成为魏晋时期著名的士族,整个荀氏子孙世代为官。

为什么荀氏家族阻止曹操却不阻止曹丕?这个问题太简单不过了,人家曹丕大力用荀氏子弟,吃了人家的好处肯定要支持人家啊。

曹魏统治境内的世族多多少少都受惠于曹丕,现在曹丕要称帝,谁还有脸阻止?有意思的是曹丕给了荀氏的好处,荀氏并没有反对曹丕。

而司马家也给了荀氏好处,荀氏也没反对司马家篡位。

荀氏真的是世族中的清流?无非就是背叛的筹码不够罢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一代奸雄曹操为什么要将三个女儿都嫁给汉献帝?难道只是想成为外戚?

为什么要将三个女儿都嫁给?难道只是想成为?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东西两汉400多年的江山,外戚干政始终贯穿其中,从开始将自己的外甥女嫁给儿子,开了外戚进入政权的大门,、、的首位皇后无一例外,都是的母亲或祖母为了同辈的富贵而指派同族的女子嫁给皇帝,这个方法成为外戚获得富贵最简单可行的方法。 到了东汉,支撑东汉政权的三驾马车是外戚、宦官、氏族。宦官与世俗都有身份的限制,也不是那么容易得到的,而外戚只要把女性亲戚嫁给皇帝就能得到外戚的地位,进一步成为朝廷的权臣,东汉末年的、都是外戚掌权的先例,而嫁女儿给皇帝成为最简单可用的办法。于是,东汉末年曹操将他的三个女儿全部嫁给了汉献帝,首先从身份上成为了显赫的皇亲国戚。 曹操自从迎接汉献帝到之后,成为汉末最有权势的权臣,起初曹操对汉献帝的态度非常毕恭毕敬,与大臣对待皇帝的态度一样,这让东逃西藏缺衣少食的汉献帝非常感动,觉得遇到了忠臣,但,随着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打下的地盘越来越多,势力越来越强大时,曹操开始有些肆意妄为了,这也让汉献帝感到不满,毕竟他才是东廷正统的皇帝。 于是就有了“衣带诏”事件。公元199年,汉献帝用鲜血写出诏书,放在自己的衣袋里,并将它秘密传给董承。董承对外宣称接受了汉献帝衣袋中密诏,与吴硕、王子服,等人谋杀曹操,结果还没起事,就被曹操诛杀。这一事件为曹操敲响了警钟,因为董承是汉献帝的岳父,董承的女儿是汉献帝的妃子,董承是标准的外戚。 这对曹操来说就是一场“外戚”干政的事件,既然外戚权势这么大,那么为什么自己就不能当外戚呢?于是曹操将他三个女儿都嫁给了汉献帝。 这个时候的汉献帝基本上形同傀儡,宫中的武士都是曹操的部下,朝廷的官员都是曹操的亲信,而唯一不安全的因素,汉献帝的皇后子也被曹操换成了自己的女儿,这下汉献帝彻底沦为了曹操的傀儡,曹操这样做并非只是为了简单成为外戚,将女儿嫁给皇帝对于曹操还有诸多好处。 首先,杜绝皇帝身边产生不安定的因素,汉献帝的皇后级妃子都是自己的女儿,自己的女儿,曹操总信得过,而自己女儿的亲戚也就是曹操的亲戚,算起来都是曹操的人,不会带来一些不受掌控的大臣,故不会对曹操的地位产生威胁。 第二,东汉有外戚掌权的传统,现在曹操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汉献帝,自己就是外戚,同时也是掌权的权臣,曹操可以名正言顺地掌握政权。 第三,曹操为了自己的名声,曹操生前一直否认篡位,不仅向天下人写下《让县自明本志令》以示自己不会篡位,而在行动上曹操封魏王,离皇帝仅一步之遥,为了向天下人证明自己不会篡位,而将自己的女儿全部嫁给汉献帝,表明自己只是掌权的外戚而已。 第四,早早将女儿全部嫁给汉献帝,也有让汉献帝不宠幸其他妃子的原因,因此不管曹操自己或者是否篡位,汉献帝都是在的掌控之中了。 曹操不愧是枭雄人物,做事狠辣,果决,也因此其手下谋士如云,猛将如雨,但都为曹操马首是瞻。若非其后人不识奸臣本色,江山还不会被司马家夺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魏豹的一生悲伤而奇怪!将自己的女人送给汉高祖刘邦诞下一代帝王!

此页面是否是列表页或首页?未找到合适正文内容。
标签: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