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文姬,是当时集才情与美貌与一身的名女子。
她的一生兜兜转转,跟曹操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但最后,蔡文姬也没能成为曹操的枕边人。
01 最好的年华遇到你,那个字却终究没说出口 蔡文姬的父亲(yōng),才华横溢,而且在朝中担任重要职位。
可是当年曹操出身就有点尴尬。
他的爷爷是,不能生儿育女,就收养了一名富商之子,取名。
曹嵩官至太尉,娶妻后生下儿子曹操。
曹操在这样的家庭长大,自懂事起,就对自己的身份特别敏感,也因此有点自卑。
曹操年少时,拜蔡邕为师。
这时候,他结识了师妹蔡文姬。
蔡文姬秀外慧中,又带着几分腹有诗书气自华的书卷气质。
她跟曹操一对,也曾有过四目相对的情愫。
但是,自己尴尬的身世,始终是曹操心里迈不过去的一道坎。
而且,年少的曹操当时一事无成,没有追求蔡文姬的“资本”与底气。
蔡文姬只是他抬头仰望的凌霄花,美丽,却无法采摘。
或许,世间的很多事情都在一念之间。
曹操没有不顾封建礼法向蔡文姬表白,蔡文姬也没有像一样义无反顾跟心上人私奔。
而这一错过,就是一生! 02 蔡文姬夫死、父亡,不得不颠沛流离 蔡文姬遵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嫁作人妇。
蔡文姬乘坐的小轿,在吹吹打打的乐声中翩然而去,轿帘上粉色的流苏,一如文姬幽怨哀婉的眼神! 丈夫卫仲道,与蔡文姬名当户对,而且风流倜傥,英俊多才。
却不料,生活像一袭长满了虱子的华丽的袍子。
看起来天造地设的一对佳人,却。
结婚不到一年,卫仲道咳血而死,17岁的蔡文姬成了新寡。
卫家本来对蔡家隐瞒了儿子有病的事实,显失厚道,这时候却反过来说是蔡文姬克夫。
一向温良恭顺的蔡文姬,再也无法忍受这种污辱与非议,她不顾父亲蔡邕的强烈反对,收拾细软回了娘家。
蔡文姬靠着琴棋书画抚慰失意,打发时光。
但是,这种日子也没有多久,蔡邕被司徒陷害,入狱含冤而死。
不幸一次次降落到这个柔弱的女子身上。
蔡家老小不能再在长安住下去,再加上当时社会动荡,凶奴也趁机进入关中大肆劫掠。
蔡文姬没有遇上一往情深的“”,她只能跟随家人,混在逃难的人流里,不情不愿地踏上了回乡的路。
03 蔡文姬被掳到匈奴十二载,尝遍 当时,匈奴掳走蔡文姬及一些女子,本来是准备当作奴隶。
但是,匈奴的首领左贤王倾慕蔡文姬的美貌与才华,就把她收入宫中,并对她宠爱有加。
可是,左贤王的宠爱,也不能抹去蔡文姬心底的悲苦与哀愁。
的伤痛时刻折磨着她。
她望着长安的方向,心念化成了啼血的杜鹃。
在日复一日的期盼里,故土的情结和家园的梦想,都成了情感的附属。
灵魂最深处,蔡文姬有文人的傲骨与情怀,而故国那个阔别经年的男人,让她有了更多的牵挂与期许。
边关的风月,见证了她的思念与哀愁。
在这种期待中,她度过了十二年难忘的时光。
04 曹操赎回蔡文姬,已是物是人非 天下三分已定,曹操雄踞一方,做了丞相。
当时与匈奴之间的战乱,也暂时告一段落。
其实,曹操在征战的间隙里,何曾忘记当年那个带给他懵懂情愫的小师妹呢?她到底流落何方?是否安好? 他一直在搜寻蔡文姬的消息。
当知道她在匈奴左贤王那里,他便地假借蔡邕的名义,派使臣用重金去换蔡文姬。
当时蔡文姬与左贤王已生了两个儿子,相连的血脉让她在这里扎了根。
左贤王与她举案齐眉、琴瑟和鸣。
如果这一别,夫妻天各一方,母子就要骨肉分离。
相隔着数千里的路程,他们可能就再也不能见面。
初闻汉使来接自己的喜悦,早已被去留难舍的哀伤冲淡。
身前是拉着她衣襟哭泣不止的幼子,身后是那个男人派来迎她归汉的车马。
是去是留?蔡文姬心似刀割,左右为难。
如果,她此刻拒绝回汉,或许那些无法安放的家国情怀,就永远跟随她葬在这个异域他乡。
世间,为何会有这种两难的抉择? 终于,她狠心挣脱了一双幼子紧紧拉住她的小手,流着泪艰难地走向了归汉的车马。
或许,凛冽的风中还夹杂着孩子嚎哭的余音,像一曲悲怨的胡笳,凄清哀婉,撕裂心肠。
当蔡文姬回到故乡时,来迎接她的是曹操。
她怀着一腔情意抛夫弃子归汉,却在见到曹操的那一刻,才明白什么叫造化弄人! 当年的白衣书生已成一代枭雄,;而曾身陷异邦的蔡文姬,则是刚刚摆脱奴隶身份的半老徐娘。
那个在绣楼上待字闺中的美貌才女,终敌不过! 他们在最好的年华相遇,却又擦肩而过。
再见时,终是物是人非! 05 他认为,给了她“最好的安排“ 曹操只能给蔡文姬他所认为的“最好的安排”,那就是把她嫁给年轻、儒雅、帅气的屯田都尉董祀。
蔡文姬是个明白人,她知道,她再也不可能再走进曹操的生活,倒不如互不纠缠,两不相扰。
因此,他给予她的,她安然接受。
那年,曾两度嫁人,业已35岁的蔡文姬,嫁给了二十几岁的未婚青年董祀。
经过了多年的离乱与孤苦,蔡文姬非常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
但是,这个在权力强压下结成的婚姻,在旁人眼里是如此不匹配。
女人的心是敏感的。
董祀的敷衍与冷漠,蔡文姬看在眼里。
但是她又是那么懂得董祀内心的挣扎。
他不可能爱一个比自己大了十几岁的三婚女子,她不能强迫。
而他能接受自己,她已感激不尽。
06 蔡文姬蓬头赤足为董祀求情,一片痴情感动曹操 曹操不知道从哪里知道了董祀对蔡文姬的傲慢,找借口要治他死罪。
蔡文姬当然明白董祀获罪是因自己而起。
虽然他与自己同床异梦,但是他毕竟是她的丈夫,也是她的依靠。
她不能眼睁睁看着他去送死。
隆冬季节,蔡文姬蓬头光脚,冲进曹操的府中。
她一步一叩首,言辞恳切,辛酸哀婉。
她请求曹操放过丈夫,纵然董祀对她并无真心,但却因她而获罪,她于心不安。
果然,曹操心软了。
这个曾装饰了他的年少岁月的女子,如此恳切地求他,他怎么能无动于衷呢? 他赐给她一套鞋袜头巾,派一人一马去追早已下发的降罪文书。
蔡文姬对曹操。
当曹操表示很羡慕蔡文姬家中有很多藏书时,蔡文姬说,4000卷藏书因为战乱早已遗失,但自己可以背诵其中的400篇,并将这400篇诗文默写出来,送给曹操。
她用一个女人特有的方式,对自己的情意做了一个最好的诠释,当然,这也是跟曹操做了一个最好的了断。
你建你的宏图伟业,我享我的岁月静好! 07 一双人,晨钟暮鼓度余生 董祀后,终于看到了蔡文姬的付出与深情。
他对文姬的感激和敬佩终于升华成了情意。
看破尘世纷扰的二人,隐居南山之下,长相厮守。
一生一世一双人的期许,虽然晚了点,但总算得偿所愿。
生逢乱世、一生坎坷的蔡文姬,有的时候被命运裹挟着,不得不迎接一个又一个的挑战。
但是,只要给她喘息的机会,她就以独有的智慧和清醒,在尘埃里开出花朵。
她凋零不堪的人生,也绽放出别样动人的美丽。
我是你生命的过客,而你只是我人生旅途中的路人甲!不如从此斩断情丝,两不相欠,互道一声:安好! 有一句话说得非常好:人这一辈子,年轻时所受的苦,都不过是一块跳板。
人在跳板上,最难的是来之前心里的挣扎、无助。
但愿所有的负担都变成礼物,所受的苦,都能照亮未来迷茫的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