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非洲历史上最伟大的统治者之一 现代埃塞俄比亚国家的缔造者孟尼利克二世简介

时间:2025-04-19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孟尼利克二世(MenelikⅡ,1844—1913年),非洲历史上最伟大和最有成就的统治者之一、现代埃塞俄比亚国家的缔造者、 埃塞俄比亚(1889至1913在位),埃塞俄比亚民族英雄。

第一次意大利埃塞俄比亚战争中埃军的组织者和领导者。

孟尼利克二世,1889年即埃塞俄比亚皇帝位。

1894年7月,意大利发动侵略战争,孟尼利克二世组织和领导了抗意战争,打败了侵略者,维护了民族独立。

后来极力周旋于大国之间,努力维持国家的政治独立。

但他晚年多病,1908年又因中风而全身瘫痪,无力遏制列强在埃塞俄比亚的扩张。

同时自己也逐渐失去了对权力的控制。

1913年12月,孟尼利克二世在宫廷密谋与权力争夺中去世。

人物生平 继任帝位 原名萨勒·马里亚姆(Sahle Miriam),1844年8月17日生于绍阿的安哥捷拉。

是后来成为绍阿公国国王的海尔·马拉科特之子。

1855年埃塞俄比亚皇帝特沃德罗斯二世侵入绍阿,将它变为半独立的王国。

11岁的他国破被俘,被带到马格达拉,在特沃德罗斯二世的宫廷中长大。

在这以后的10年中,他独自过着清寒的生活,亲身感受到战祸之烈。

由于马格达拉是西奥多王朝的政治、军事中心,孟尼利克受到西奥多开创的改革之风熏染,逐渐萌发了建立强大民族国家的理想。

1865年21岁的孟尼利克从马格达拉秘密逃走,后在沃洛省盖拉族女首领沃格特夫人的帮助下回到绍阿省,宣布继承父业称王,从此他便开始出现在埃塞俄比亚的政治舞台上。

执掌绍阿公国大权以后,他励精图治,致力于埃塞俄比亚的统一和进步事业。

飘摇时局 孟尼利克从步入政界到临终的48年,正值非洲历史上发生重大变迁的时代。

伴随着西方列强逐渐从自由阶段发展到阶段,各国对非洲大陆的入侵和瓜分也在加紧进行。

1869年,苏伊士运河开通后,非洲之角的战略地位日益重要。

英、法、意、德、俄等国都想侵占埃塞俄比亚,控制红海入口,实现殖民扩张的野心。

1881年苏丹爆发了声势浩大的马赫迪·穆罕默德起义,使英国暂时无暇东顾。

法国在中败北以后,实力受到削弱,在争夺红海入口的角逐中,感到力不从心。

海外没有殖民领地的意大利便趁虚而入,加紧了在埃塞俄比亚的殖民侵略活动。

1879年,意大利政府接管了一家长期在阿萨布湾附近地区活动的意大利私人公司。

1880—1883年,意大利政府竟无理宣布阿萨布湾及附近地区为意大利领土。

1885年它又侵占了厄立特里亚并开始向内陆扩张和渗透。

统一国家 面临西方列强入侵的危急关头,削除封建割据,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成为埃塞俄比亚民族存亡悠关的首要问题。

孟尼利克承担了这个历史任务,揭开了他个人政绩中最夺目的一页。

1868年西奥多皇帝死后,东北部地区的贵族领袖约翰尼斯四世虽然取得帝位(1872年),但由于他的软弱,诸侯争雄的分裂局面并没有结束。

此时,孟尼利克已是国内举足轻重的实力人物。

他一面不断以武力迫使各中小封建主就范,一面又用通婚的办法,与国内主要贵族集团联姻,为获得最高权力奠定社会基础。

1883年孟尼利克与提格雷国王的公主泰图成婚。

1886年,他将自己前妻的10岁女儿佐迪图许配给约翰尼斯的儿子阿利亚·塞拉西公爵。

这样,当1889年约翰尼斯出兵镇压马赫迪起义者的战斗中阵亡后不久,孟尼利克就加冕为“万王之王”,成为埃塞俄比亚的皇帝。

击败侵略 孟尼利克是一个虔诚的基督教徒,曾经一度把意大利政府看成是上帝派来的仁慈朋友。

为了消除残留的封建势力,他也希望借助于外力来增强军队装备。

因此,他登基仅40天就同意大利政府签订了乌西阿利条约。

条约的阿姆哈拉文本第17款载明,埃皇在与其他欧洲国家交往时,可以通过意大利政府给予协助。

可是在意大利文本上却把“可以”一词换成“必须”的字样。

正是按照这种“曲解”,乌西阿利条约,意大利就公开宣布埃塞俄比亚为它的“永久保护国”。

孟尼利克对意大利的殖民野心缺乏思想准备,在这种赤裸裸的强盗行径面前甚为惊讶。

他立即写信给意大利国王, 信中说:“由于两国的友好关系,所以我在签约时说过,请意大利君主受理我国在欧洲的事务。

但是,我从未签订条约来限制自己必须这样做。

”1890年二月,他又致书欧洲各国,表示“埃塞俄比亚不需要任何国家的帮助,她只祈求于上帝。

”孟尼利克维护主权的正当立场,受到意大利当局蛮横的指责和恫吓。

这时,他已看到西方国家对埃塞俄比亚所抱的卑鄙企图。

1891年4月,孟尼利克再次写了“致欧洲列强书”,表达了维护民族独立的决心。

信中写道:“如果远方的列强前来瓜分非洲,我是不会袖手旁观的。

”随后,他下令中断埃意关于边界问题的谈判。

1893年,孟尼利克正式宣布将在乌西阿利条约签订5年之际(即1894年5月2日),予以废除。

意大利殖民者对孟尼利克的行动极为气恼,首相克利斯皮指示驻厄立特里亚总督巴拉蒂里要准备用顺从意大利的埃塞俄比亚贵族取代他。

克利斯皮说:“从现在起,就要鼓励那些觊觎王位者来反对他”,只要他“不存在了,这个帝国就会分裂成南北两半,……最后都会置于意大利的崇高保护之下。

”如果这样做不能成功,那么,就采用“一世的方法征服这个非洲古国。

”1894年7月,在内部颠覆没有奏效的情况下,意大利不宣而战。

半年时间内意军侵占了古城阿克苏姆、阿迪乌格里以及提格雷省首府马卡累。

在战云密布的时候,孟尼利克并没有仓促行动,而是加紧筹集兵力、军火。

直到1895年9月,才正式颁布了“告人民诏书”:“敌人从海外入侵,他们侵扰了我们的国境,妄图消灭 我们的信仰,破坏我们的祖国。

为了爱惜我们最近几世纪遭 受如此深重苦难的国家,我忍受着一切, 同他们进行了长期谈判。

但是敌人却象鼹鼠一样,,……危及我们的国家和人民。

我已忍无可忍!我要采取行动捍卫国家,抗击敌人。

……大家都快跟我来参加战斗,保卫祖国,人人出力!” 诏书发布,。

广大贫苦农牧民踊跃投军。

在通往征兵站的大道、小路上,一批批青壮年汇成人流。

那些开明的封建诸侯也纷纷表示站在埃皇一边。

几天内,国家就筹足了购买军火的200万银元。

两个月中,孟尼利克手下已有了一支配备10万支来福枪、400门加农炮的大军。

1895年12月,埃军在阿拉吉平顶山战役中打败了意大利的两支军队,并收复了被意军占领的马卡累城。

在取得初步胜利后,孟尼利克提出和谈,遭到意当局的拒绝。

1896年3月1日爆发了著名的阿杜瓦战役。

意大利投入17000兵力,大炮56门;埃塞俄比亚投入了10万兵力,以绝对的优势对付敌军。

经过一天激战,意大利侵略军几乎;伤亡人数高达12000人左右。

意军惨败的消息传到欧洲,引起一片哗然。

克里斯皮内阁随即倒台,英国议会也出现了要求修改对埃塞俄比亚政策的呼声。

西方殖民者无法想象“这样巨大的灾难会降临到一个文明的欧洲国家的军队头上。

”同年10月,意大利政府被迫与孟尼利克王朝签订了一项新条约(亚的斯亚贝巴条约),意大利终于放弃了把埃塞俄比亚变为它的保护国的要求,承认“埃塞俄比亚作为一个主权国家享有绝对的独立”,并赔款1000万里拉。

阿杜瓦战役的胜利,大大提高了孟尼利克和埃塞俄比亚国家的国际声誉。

自此,英、意、法、俄等国都相继与它建立了正式的外交关系。

抱憾离世 他晚年多病,每当病痛发作时总喜欢吃几页《圣经》,称这样就能使自己恢复健康。

1908年,身染重病的孟尼利克因中风全身瘫痪,丧失了说话的能力。

泰图皇后没能生育,皇帝又不愿承认他的一位盖拉族前妻生的女孩佐迪图是他的女儿,只好宣布由他的外孙、12岁的埃雅苏王子当他的继承人,并指定他的老部下塔桑马将军任摄政。

实际上,权力落入泰图皇后手中。

她竭力扶持自己家族的势力,激起王朝内外的强烈不满。

一场新的宫廷权利纷争又在酝酿之中。

1913年12月12日,他在一次宫廷的密谋与权力争夺中去世。

后由皇后泰图摄政,1916年其女儿佐迪图女皇继位。

孟尼利克皇帝是埃塞俄比亚封建统治阶级中的杰出代表。

在他执政期间,古老的埃塞俄比亚的领土得到了扩大和统一,国内的经济也有了一定的发展。

不过,他之所以得到世人的尊重,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领导埃塞俄比亚人民抗御了意大利的侵略,在西方列强瓜分非洲的狂潮中,曾一度维护了本国的独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历史上遭遇比较惨的皇子,刘子鸾的命真苦

古代王位之争那是叫一个激烈,各个皇想当皇上,坐上龙座意味着就是天下的王,无论是谁都会心动,那一人在下,万人在上的感觉想想就很爽。若不是身在王室还真没这个机会,皇子们个个都地盯着王位。为啥呀,因为做皇上能锦衣玉食,吃天下人吃不到的山珍海味,坐拥后宫的妃子娘娘还不止三千,想宠幸谁就宠幸谁,想给谁赏赐就给谁赏赐。 因此在权力的诱惑下各兄弟之间能不顾亲情,为了争权夺势做什么都可以,甚至出卖亲人,残酷到让人无法想象,所以有些皇子很小的时候就被母亲训练,被灌输将来一定要做的思想,希望有一天能当上天子,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今天我们就来讲一位生在皇家,一直被太子针对还没来得及长大就被杀的小皇子。刘子鸾的生身母亲是殷淑仪,长得很动人,是皇帝的菜。 刘骏很喜欢她,也不管是不是堂妹就拉来宫里当妃子,后宫娘娘里面就她最得宠,她的儿子刘子鸾自然也就和其他皇子不太一样,小小年纪就被封为襄阳王。这个皇子从小就很受皇上看中,他的父皇刘疼爱他远远超过其他皇子,刘子鸾小时候生性可爱活泼又聪明,他虽然年龄小,但却比其他皇子都要聪明,皇帝也宠他,其他皇子因为这个就特别妒忌他,又不可能跟他争宠,所以背后都很讨厌他。 大皇子也不例外,做啥事都喜欢和他争,怕他危及到太子的地位,生怕抢走他的皇位,刘子业非常痛恨他,一点也不喜欢他,总是处处针对他,让他在宫里受尽屈辱,父皇在的时候还行,刘子业还不敢怎样,但是刘骏去世后,刘子业就更加肆无忌惮了,不仅对身边宫女很残暴,动不动就杀,对大臣也是毫无顾忌,不听大臣劝柬,残暴的很,只要一有不听话的就杀了,一不开心就拿宫女出气,把宫里搞的乌烟瘴气。 他还荒唐的把自己的姑姑纳为妃子,朝政的事一概不管,大臣们都害怕他,却也没人能管住他,他就这样残暴昏庸的存在。那他的弟弟刘子鸾自然就成为他的眼中钉了,终于有机会将他除掉,他等这个机会等的有多久只有他自己知道,这一天他把10岁的刘子鸾杀了,还连带他的同母兄弟妹也杀了,如此残暴的性格让人汗颜,真的谁和他扯上关系谁就倒霉。 他死前说的一句话来生不愿生在帝王家至今还成为一句名言,想来他当时是多厌恶这个哥哥,多讨厌这个冷毫无感情可言的皇宫,本应该快乐无忧的童年却被扼杀,才九岁就没了命。我特能理解这种感觉,大家都是一个父亲,没有感情也有亲情吧,何必,皇位也都让给你了你还不肯放过我,就不能相互扶持吗,死了对你也没好处啊。 大家觉得呢?希望他下一世投胎能去到一个平凡人家,过着童年该有的生活,而不是在这尔虞我诈的王宫里面与自己的兄弟争权夺势,承受巨大的压力和痛苦!在古代人人都想去皇宫,都想做官,光宗耀祖,给自己家族带来荣光,官员们都想把自己女儿送入宫去,培养女儿才艺,吸引皇帝的目光,希望能得到皇帝的恩宠当上皇后,从此家里就有靠山。 但皇宫里真的这么好吗,在小编看来,皇宫就像一个出不去的牢笼,困住了自己,不知道外面的世界多美好,只顾着去讨好皇上,只为了取悦他,把自己的喜怒哀乐都放在一个人身上那是有多悲哀啊!与其想方设法让皇帝爱上自己从而得到权力搞不好落了个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下场,到不如嫁给一个普通人家享受平凡但简单快乐的生活,那样虽朴素但自在啊,做一个快快乐乐的平凡人不好吗。 在家相夫教子,看着孩子开开心心的长大不也很好吗?不过刘子鸾的身世是他没办法选择的,他生在皇室就决定他命运一定会不同,受皇帝宠爱不是他的错,错就错在生在不对的地方,还有一个凶残至极,毫不留情的兄弟。刘子鸾的一生就短短几年而且活得一点都不快乐。他算是一个命运比较惨的皇子了。 随机文章商朝是怎么灭亡的?广州不明飞行物悬浮湖面,引8万人讨论10%的人相信是真诺亚方舟遗址被发现,4800年前的木船99.9%是诺亚方舟盘点百度不能搜的十件事,超重口味挑战你的忍耐极限(千万别手贱)上帝和外星人什么关系,人类和外星人都是上帝创造/上帝是世间主宰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历史上的惠文后是芈姝吗?惠文后是怎么样的人

的原型是历史上的,她是楚威后所生的嫡女,史料记载,公元前334年,惠文后来到秦国与联姻,称魏夫人。惠文后与秦惠文王于公元前329年生下。惠文后应该是最幸福的女人,作为一个国家的王后,尊贵的地位和享不尽的荣华富贵,是每个女人都梦想着的生活,生活美满,家庭幸福的惠文后真的是令人羡慕,但是她后期的生活又让她的生活一度陷入了绝望。 突然间两个深爱的男人离世,让她无法面对这个现实。公元前311年,秦惠文王去世。他们的长子即位,但是只做了三年的秦武王,便在一次举鼎中意外身亡,惠文后的生活一下子被打破了平衡,当这个噩耗传来时,我们可以想象作为一个母亲她内心的悲哀。没有人知道她是怎么承受下来这如此大的痛苦的,自己的儿子才二十三岁,年纪轻轻就撒手人寰,留下惠文后独自在世上。 没有依附的惠文后,想给自己的后半生找个依靠,于是在众多的公子里,她积极寻找一个合适的人选。就像是将要溺死之人,在沉沦前抓住了最后一根稻草一样,惠文后抓住了公子壮,于是她便坚定地选择支持公子壮,期望在日后能有个寄托。惠文后早期贵为王后和,一切都因为夫死子丧而化为泡影。总之,惠文后的晚期生活是十分凄苦的。 而在电视剧《芈月传》中的惠文后,她的名字又叫做芈姝,作为芈月也就是宣太后同父异母的姐妹,出现在大家的视野里。这两个姐妹从小生长在一起,可以说在小的时候姐妹俩的关系还不错,但是虽然两人的感情基础有的,后来却因为同一个男人而大打出手,招致反目。为什么芈姝和芈月要反目?难道就仅仅是为了一个男人,猜想这背后一定跟权力有着解不开的缘由。 在电视剧里长相出众的芈姝,从小就对服侍和装扮深有研究,顾盼生姿的芈姝,似乎就是在续写另一个关于美的动人故事。她不仅貌美,还天资聪颖,芈姝凭借着出众的外貌而博得了的好感,进而成为了秦国的王后,也就是惠文后,而她在进宫后也被称为魏夫人。没想到作为陪嫁的妹妹,来到秦国慢慢地比自己还要受宠,这让芈姝感到自己的地位和身份,受到了挑战,于是开始,处处防范打压芈月。但是不管芈姝怎么打压,芈月反而越来越受到赢驷的宠幸。既然简单的宫斗已经不能阻止芈月受到秦王赢驷的青睐,芈姝就从另外入手,她要采用最极端的方式。采用这个方式,只有两种结果,芈姝心里明白,不是生就是死,一场混杂着权力、欲望的宫廷纷争,拉开了帷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