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已经看过很多金庸武侠的顶级武功排名,其实这很难统一出一个准确的标准,因为每个人心中的答案或许都不相同,所以往往很难讨论出结果。那今天,我们不论武功的高低,只是来讲讲这几门非常神奇的武功。为什么会用“神奇”一词来形容,相信大家在看过下面以后,内心便会明白。有时候聊点轻松的话题也非常不错,要是感兴趣的话就一起来看看吧,欢迎各位留言发表自己的看法。

1、火焰刀
著出:天龙八部。
人物:鸠摩智。
神奇度排名:第十名。
这种武功,大体是说把所谓“真气”运在掌上,隔空发招,掌风如同烈焰燃成的刀,具有按现代“科技”语境可谓是“高温切割”的威力。
这门神奇且厉害的武功,是吐蕃高僧鸠摩智独门自创。可惜,这位高僧陷入对武功的痴迷,失去了修佛之人的本性,直到武功尽废,才真正彻悟。苦心孤诣创研的火焰刀神功,在小说故事中也只是很有限地闪现了一下下。

2、凌波微步
著出:天龙八部。
人物:段誉。
神奇度排名:第九名。
如果所谓“武功”专指攻击他人的技法,严格讲,这个不能算“真正的武功”。叫“逃跑术”或许更贴切。
这门“逃跑术”,也不是段誉所创,而是“逍遥派”武学中的一朵奇葩。其名称“凌波微步”应该典出杜甫诗句,是一种姿态优美、如同舞步的“身法”,在小说的形容中,只要熟练掌握,临战运用起来,对方无论怎样发招,都碰不到运行者分毫。
说起来,这个真的是比火焰刀还要神奇,以至于在视觉化的再创作上,很难达成小说中全部的形容精要。

3、传音入密
著出:天龙八部。
人物:段延庆。
神奇度排名:第八名。
其实,传音入密,在很多武侠小说里都有提到,并非某个人物独有。之所以列出的著出和人物是《天龙八部》的段延庆,是因为这门“武功”在这个人物身上表现较多。
如果看过小说,便会知道,段延庆这个人物,是高度残障人士,无法正常言语,而是以“腹语术”来说话。其实,小说中更想表现的是他的“腹语术”。而传音入密,则是这位精通腹语术的大家身上的如同“附属”的功夫。
所谓“传音入密”,是指说话的人不动嘴就能说出话,并且只有ta想要说给的那个人能听到,而在同一空间里的其他任何人都听不到。套用现代科技的概念,就好比“单通道语音通讯”,比电话手机保密度还高!

4、双手互博
著出:射雕英雄传。
人物:周伯通。
神奇度排名:第七名。
被称“老顽童”的周伯通,让“东邪”黄药师囚禁在桃花岛,闲得没事儿,就左手跟右手打架,权作游戏地创造出了“双手互博”的武功。
跟前面几种相比,这门武功似乎不怎么需要所谓“内力”,而更偏重“技法”,且从直接的角度论,并谈不上多大实用性,近乎完全是周伯通解闷的方法。
现实中,大多数人,两只手都可以同时做出不一样的动作,但通常至少其中一只手的动作并不具备实质性的功效,俗话说,就是“瞎比划”。通常,瞎比划的那只手,是不熟练手。能够达到不仅有功效而且有“招儿”的“互搏”,恐怕需要具有可以用“神奇”来形容的高度运动协调性。

5、独孤九剑
著出:笑傲江湖。
人物:风清扬、令狐冲。
神奇度排名:第六名。
跟上面“双手互搏”相类似,独孤九剑,在金庸先生勾画出的武侠世界里,也是更偏重技法而对“内力”也就是内功修为要求不高的“绝学”。
在《笑傲江湖》故事里,独孤九剑,是其实在先生所有作品中都只是传说的剑术灵魂人物“独孤求败”所创,机缘巧合地被华山派的后生晚辈令狐冲学到,使得因伤而丢掉了本来也是很有限的“内力”的令狐冲,在武学修为的道路上“浴火重生”。
这门武功最主要的长处是“变化”,而且是应对式的变化——根据对手发来的招式,可以派生出最适合的应对,而并不拘泥于固定的招式,即所谓“无招胜有招”。虽然,现实中,这种境界是不可能的,但在小说语境下,却很彰显颇具深度的哲学意味。

6、北冥神功(吸星大法)
著出:天龙八部、笑傲江湖。
人物:无崖子、虚竹、段誉、任我行、令狐冲。
神奇度排名:第五名。
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对于武功的形容,很核心的一个要素,就是“内力”。
这个连先生自己都坦承现实中并不存在的东东,是绝大多数“武功”的基础。小说语境下,可以把“内力”理解成“内家功夫的内功修为程度”。似乎,那是一种通过得法的长期训练就可以产生于体内的神秘能量,在格斗中,可以随招式的收发,能量性地传递出去,造成杀伤。
更神奇的是,“内力”竟还可以在不同人之间“传输”!
所谓“北冥神功”,出自逍遥派,就是一种能够将别人的内力吸噬到自身、以为己用的功夫。《天龙八部》主人公之一段誉,在毫无武功基础的情况下,无意间学习到了这门功夫,之后又多次无意地吸取了很多人的“内力”,于是成为了不会招式而内功深厚的大师。
北冥神功,还可以“逆施”,就是倒着用,即将自身“内力”传输给他人。《天龙八部》中另一主要人物虚竹,就是得到退隐的逍遥派掌门“无崖子”倒着运用北冥神功“传授”毕生所修内力,而由一个武功末流的小和尚,一夜成为内力深湛的“天骄”。
在金庸先生的武侠世界里,这门绝学后来没有完全流传,数百年后,成了半吊子的“吸星大法”,只能吸噬他人内力,而无法“逆行”。

7、六脉神剑
著出:天龙八部。
人物:大理段氏、段誉。
神奇度排名:第四名。
这门武功叫做“剑”,其实是用手指发出的“剑气”,运用时,并不持实物的“剑”,手指发出的剑气,有点儿“激光枪”的意思,视觉化处理相对容易,看着着实神奇!
这门“大理段氏”独门的武功,虽然厉害,但却并不很实用。因为需要十分雄厚的“内力”,才能练成。小说中,需要大理段氏几位毕生学武的大师“各持一脉”地形成“阵容”,才能使将出来,单一个人的内力,是玩不转的。
最后,只有他们的后生晚辈段誉,因为修习了北冥神功并无意地吸噬了太多人的内力,成了他们谁都无法望其项背的内功高人,才能够单个人就把这武功运用起来。
不过,由于段誉并没认真学过武功,对于体内过于丰厚的“内力”和匆忙间默记下来的六脉神剑要诀,都不能很娴熟地运用,所以出现了“时灵时不灵”的问题。灵的时候,剑气发出,无坚不摧,还是远程的;不灵的时候,就尴尬了。

8、冰蚕寒毒
著出:天龙八部。
人物:游坦之。
神奇度排名:第三名。
即便在武侠世界里,这个也算不得“正经武功”,而是“畸形的遭遇性创造”。
游坦之本来武功平平,被当作玩物折磨,以至于被神奇的“冰蝉”蛰得直接冻成冰棍。
这“冰蝉”本身就是个神奇的存在——是一种蕴含着极大“冷能量”、寿命很长的罕有昆虫。被其蛰到,受害人被冻住的同时,也吸取了大量“冷能量”。
本来被冻住、死亡只是时间问题的游坦之,神奇地没死,更神奇地得到了少林派内功绝学《易筋经》(这个东西现实中是真有的,只不过不是武侠小说讲的那样),为活命,试着习学,不得法,却也疏通了筋脉,并且把从“冰蝉”那儿吸取到的“冷能量”,化作了一种奇特的、邪性的、让人走火入魔的特殊功夫,便是“寒冰真气”。
游坦之就是仗着这十分偶然得来的邪门神功,很是猖狂了一阵。在小说的形容里,他一旦抓住对手,运用寒冰真气,对方就会通体被冻住而丧失战斗力,甚至丢命!

9、生死符
著出:天龙八部。
人物:星宿派、虚竹。
神奇度排名:第二名。
这也是“逍遥派”的武功。
在先生笔下,逍遥派是亦正亦邪的独特门派,有很多独创武功,其中有些是比较邪的。生死符,便是其中的一种——运气到手指尖,把空气中的水蒸气瞬间凝聚成超薄的冰,远程发招将之“钉入”对手的穴位,那薄薄的冰片便阻隔了对手的筋脉、气运,不仅致其武功大减甚至“尽废”,而且会有被严重噬咬、又痒又痛的极度不适,非施招者不能破解;而破解也是暂时的,若不想定期发作地受折磨,就得阶段性地由施招者“调理”,循环在无形而歹毒的制约中……
个人认为,这门武功太过神奇了——且不说如何能瞬间就在指间形成“冰片”,就说这冰片“钉入”体内,难道不会被体温融化么?每思及此,都禁不住要佩服一下先生的想象力!

10、葵花宝典(辟邪剑法)
著出:笑傲江湖。
人物:东方不败、岳不群、林平之。
神奇度排名:第一名。
“欲练神功,挥剑自宫”的葵花宝典以及由其派生的辟邪剑法,是少有的与“性”及其“改变”相关的武功。影视中,唯一修炼了葵花宝典的东方不败,从来都是由女演员扮演。似乎在表达这样一个逻辑——唯有“自宫”,方可修炼这门神功;一旦修炼“成功”,修炼者就呈现“转性”趋向。
自宫,就是自己阉割自己。《笑傲江湖》小说借少林武当正派掌门人之口告诉读者,之所以“欲练神功,挥剑自宫”,是因为葵花宝典的创始人是太监。
太监的“宫”应该不是“自宫”,而是“他宫”。这样的话,可以逻辑性地推演——修炼葵花宝典的“自宫”先决条件的“关键”并不在于“自”而在于“宫”。
阉割,是对生理结构的严重干预,会对人产生从生理到心理的巨大影响、改变,有些能预见,有些不可预见;有些能把持,也肯定有些不能把持。
也许是出于对那些不可预见、不能把持的充分的开放式想象,金庸先生“创造”出了怪异而极其厉害的葵花宝典。但在笔者看来,这门可以说“神奇”也可以说“邪恶”的虚构的武功,实在是先生在通俗的娱乐性创作中蕴含的哲理——获得天下无双绝顶武功和做个真正的男子汉之间,必须做个选择!一次性的!无可更改的!
相比来讲,派生于葵花宝典的辟邪剑法,虽也很厉害,却在功效和对人的“改变”上,略逊一筹——修炼了辟邪剑法的岳不群、林平之,因自宫而性情大变,却是内心的“终极追求”愈甚——岳不群想“一统江湖”,林平之想报家仇。自宫、练成神功的他们,愈发变本加厉,终致自我毁灭。
而唯一修炼了葵花宝典的东方不败,不仅性情大变,而且“灵魂”也完全“平静”下来,并不太在意名利,而几乎只专注男宠和绣花。
《笑傲江湖》小说形容东方不败两根手指捏个绣花针就可以抵挡雷霆万钧的剑的攻击,面对当世四大高手意在取其性命的围攻,若不是因为过于关切男宠的安危而走神,甚至都还有可能胜出。影视再创作后,更是将这种“超能力”做了更神奇的渲染,而逃脱了小说中被格杀命运的东方不败,也成了身怀绝世神功却已看破红尘、无意功名利禄、潇洒游走世间的美丽身影。
对于如此神奇的葵花宝典,“界外”的疑问是:阉割致使的生理变化,怎么会促成强大攻击力呢?被阉割的男子,虽未必肯定就会肌肉力量衰退,却也不至于增强、大大增强吧?“界内”也有疑问——男子若要修炼,须得“自宫”;那女子呢?女子不能修炼?还是得怎么从“性”的生理角度先决性地“修理”一下?
现实中,葵花宝典及其“自宫”的修炼先决条件,都应该是不成立的。
但在文学故事中,这种不成立,反而塑造了别样的、几近颠覆的“神奇”。
神奇之外,笔者胡思乱想地额外感悟——未必就是金庸先生创作时的想法——自宫后修炼成功的东方不败,身负绝世神功,却没了争强谋霸的心,会否也是“物极必反”的另类哲学性诠释?本来功利心很盛,千方百计要修炼武功,以图称霸。可当真正得了这绝世神功过后,却顿悟了、放下了……
自宫——修炼——天下无敌——深居简出——灵魂的自我放逐……这个链条,是不是也能沾边儿“求大道以弭兵”呢?
【作者简介】刘宏宇,常用笔名毛颖、荆泓。实力派小说家、资深编剧、北京作协会员,“夏衍杯优秀电影剧本”获奖者。著有《管得着吗你》《红月亮》《武王伐纣》《深水爆破》等多部长篇小说。
晚清时期淮军十大名将都有谁?谁更厉害?
上次达摩君给大家盘点了湘军十大名将,那今天咱就来说说淮军。作为晚清历史上另外一支重要的军事集团,淮军实际上脱胎于湘军,并在的下,逐渐超越了湘军,成为晚清政府最信赖的主要国防力量。那么,除了统帅李鸿章,淮军中又有哪些名将呢?今天,达摩君就给大家盘点晚清时期淮军的十大名将。 张树声(1824—1884) 字振轩,安徽合肥人。1853年开始兴办团练,对抗太平军。1862年联络刘铭传、周盛波、周盛传、、吴等人,并协助李鸿章组建了淮军。1865年授直隶按察使,率军镇压捻军。随后历任山西按察使、布政使、山西巡抚、漕运总督、江苏巡抚、两广总督、直隶总督等职。1884年爆发,张树声率军进入越南抗击法军,同年病逝。 刘铭传(1836—1896) 字省三,安徽合肥人。早年与张树声、周盛波、周盛传等人一道兴办团练,抵抗太平军。1862年被编入淮军,1863年率军俘获之子洪天贵福及洪仁玕年,因功授直隶提督。1865年率军平定捻军,或一等男爵位。1884年任福建巡抚,加衔,坐镇台湾,于基隆、沪尾等地重挫法军舰队。1885年,清政府于台湾设立行省,刘铭传担任第一任巡抚。抚台期间编练新军、修建铁路、开设煤矿,创办电讯,改革邮政,发展航运,促进台湾近代工商业发展,被誉为台湾近代化之父。 吴长庆(1829—1884) 字筱轩,安徽庐江人。1855年奉命统帅舒城、吴江团练,对抗太平军,同年又创办合肥东乡团练。1861年率军随李鸿章援救上海,接连攻克虹桥、柘林、奉贤、南汇、川沙、金山,并击退宝山援军。1862年被编入淮军,1863年攻克嘉兴,1865年率军平定捻军。1882年朝鲜叛乱,日本发兵干预,吴长庆率军击溃朝鲜叛军,因功封三等轻车都尉,留守汉城。1884年病逝,武壮。 程学(1829—1864) 字方忠,安徽桐城人。原为太平天国陈玉成部属,镇守安庆。1861年投降清军,跟随曾国荃攻克安庆。1862年协助李鸿章攻克上海、苏州等地,因功担任南赣镇总兵。1864年攻打嘉兴时中弹负伤,死于苏州,谥号忠烈。 潘鼎新(1828—1888) 字琴轩,安徽庐江人。1849年中举人,次年春闱会试至国史馆承修臣传。随后在家乡兴办团练,对抗太平军,并得到赏识。1862年任江苏常镇通海道,后加按察使、布政使衔。1865年率军平定捻军,任山东布政使。1874年任云南布政使,1876年任云南巡抚,后因与总督刘长佑不合,被调回北京,另候任用。1883年担任湖南巡抚,1884年任广西巡抚,参与并指挥中法战争。1888年病逝。 刘秉璋(1826—1905) 字仲良,安徽庐江人。1860年中进士,选为庶吉士,授编修。1862年随钦差大臣张芾军赴南京,抵抗太平军,为李鸿章所赏识。在此期间,刘秉璋率军攻克福山,常熟、嘉善、平湖、乍浦、嘉兴等地,因功获振勇巴图鲁名号,升任侍讲学士。1865年率军平定捻军,补授江苏按察使,后历任山西布政使、江西布政使、江西巡抚等。1886年任四川总督,维修工程,后因处理“重庆教案”失当被免职。1905年病逝。 丁汝昌(1836—1895) 原名先达、禹亭,号次章,安徽合肥人。早年参加太平军,后归顺湘军,不久得李鸿章赏识被编入淮军,并先后参与了对太平军和捻军的作战,因功被授为总兵,加提督衔,获协勇巴图鲁勇号。1879年李鸿章将其调入北洋,任充炮船督操。1880年,同林泰曾、邓世昌等一道赴英国接收超勇、扬威两舰,并觐见英国维多利亚女王。1882年朝鲜叛乱,丁汝昌率舰队开赴朝鲜,并与吴长庆配合平叛。1888年任北洋海军提督,加尚书衔。1894年战败,次年威海卫之战兵败,自杀殉国。 叶志超(1838—1901) 字曙青,安徽合肥人。1862年投淮军张树声帐下,率军收复常州、太仓等地。1865年随刘秉璋平定捻军,因功获额浑巴图鲁名号,并得李鸿章赏识。1875年任直隶正定镇总兵,1889年升任直隶提督,1891年率军镇压热河金丹。1894年率军赴朝鲜平定东学党起义,但在牙山遭遇日军袭击,临阵脱逃,随后谎报军情,狂奔500里,逃回中国。1896年被革职,定斩监侯。1900年获释,转年去世。 聂士成(1836—1900) 字功亭,安徽合肥人。1862年投效庐州军营镇压捻军,并随军攻克庐州、湖沟、浍北等地。1863年改隶淮军刘铭传部,升守备赏戴蓝翎。转年又随军因功升都司,加游击衔赏换花翎。1870年调任直隶,办理海防。1873年任武毅右军前营管带,前往陕西平定回乱。1884年中法战争爆发,聂士成率军渡海援台。1894年率军进驻朝鲜,平定东学党起义,但遭日军袭击,虽取得几场小胜,但仍惨败。1895年,调至天津,主持天津沿海防务。1900年,在与八国联军交战中,战死于天津。 (1837—1894) 字冠廷,山东费县人。1856年投军,入江南大营,参与抵抗太平天国。1865年,随讨伐捻军。1868年,任天津镇游击。1872年,率军赴热河剿灭“马贼”。1889年,任广东高州镇总兵。1891年率军镇压热河金丹道教,赐黄马褂。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左宝贵率军进驻平壤。在平壤战役中,左宝贵拼死抵抗,壮烈牺牲,谥号忠壮。 随机文章成语草菅人命的主人公是谁?草菅人命是什么意思秦始皇为什么焚书?李斯为什么建议要焚这些书?面对袁绍的十万大军曹操如何用不到两万的兵力赢得官渡之战?请问西汉[窦婴]生平简介及事迹?助力恋爱的黑暗效应,让你免除第一次见面的尴尬(加快推到进度)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和珅二十大罪状没有一条贪污 嘉庆杀和珅的真相是什么
还不了解:杀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嘉庆的杀心是什么?和珅二十大罪状没有一条涉贪,奇怪吗? 聊的话题,必然绕不开一个人物,那就是和珅。 和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有人说他是封建社会头号巨贪,有人说他的智商与情商无人能出其右。 25岁以前,和珅是仪仗队的侍从,说白了就是个给皇帝抬轿的轿夫。次年26岁成为的,掌握大清军机要事23年直到被嘉庆办了。 你可能想象不到,从仪仗队侍从成为军机大臣是什么概念。通俗点说,相当于从办事员一跃成为副国级的位置。 和珅最终的人生结局也是很凄凉的,他的一生诠释了什么叫大起大落,身后也留下“贪”的千载骂名。 但叫你更想不到的是,查办和珅时,给他罗列二十大罪状,当中没有一条与“贪”有关。不由得叫人产生联想,嘉庆皇帝的动机到底是什么。 嘉庆“速度”快到叫人浮想联翩 公历1799年注定是大清代不太平的一年。新年刚过正月初三,那位自诩为文武全皇帝的乾隆驾崩了。 临终前,乾隆向和珅留给和珅最后一项任务,负责置办自己的丧事。 无论从乾隆对和珅的喜爱,还是和珅此时身处的位置,总理太上皇丧事的差事非和珅莫属。 正月十三,举行完乾隆皇帝的丧礼后,嘉庆皇帝来到和珅家中,向和珅宣读二十大罪状。 紧随其后,不得和珅有任何辩解。嘉庆皇帝大手一挥,一票人开始对和珅进行抄家。关于和珅家里到底抄出多少财产,文史界,比较靠谱的说法是八亿两的财产。 整个清代税收基本没有超过一亿两,大多数维持在七八千万两。 也就是说,和珅在军机大臣的位置上辗转23年,相当于把清代十五年的收入一毛不剩地搬到自己家里。所以,留下一句“和珅跌倒,嘉庆吃饱”。 嘉庆皇帝等不及了,正月十三抄家,正月十八上朝廷议凌迟处死和珅。在和的极力进谏下,嘉庆皇帝网开一面赐和珅三尺白绫狱中自尽。 和珅在大清代的影响力太大,势力盘根错节,听说和珅被火速查办,很多同僚纷纷。 巧的是,嘉庆皇帝在正月十九那天,颁布一道圣旨,通告全天下和文武百官,和珅的事已经查清结案,跟其他人没有任何关系。 以上是嘉庆查办和珅的大致过程,当你看完后,你不觉得“诡异”吗? 更诡异的是嘉庆以贪墨入手查办的和珅,但在给和珅定二十大罪状时,没有一条是关于“贪墨”的。 先来看看,和珅的“二十大罪状”都包括什么: 1. 蒙皇考册封皇太子,尚未宣布,和珅於初二日在朕前先递如意,以拥戴自居。 2. 骑马直进左门,过正大光明殿,至寿山口。无父无君。 3. 乘椅桥入大内,肩舆直入神武门。众目睽睽之下。毫无规矩。 4. 娶妻不端。 5. 有心欺蔽。 6. 皇考圣躬不豫,和珅毫无忧戚,谈笑如常。 7. 皇考力疾批答章奏,字迹间有未真,和珅辄谓不如撕去另拟。 8. 兼管户部报销,竟将户部事务一人把持,变更成例,不许部臣参议。 9. 上年奎舒奏循化、贵德二贼番肆劫青海,和珅驳回原摺,隐匿不办。 10. 皇考升遐后,朕谕蒙古王公未出痘者不必来京,和珅擅令已、未出痘者俱不必来。 11. 苏凌阿重听衰迈,因与其弟和琳姻亲,隐匿不奏;侍郎吴省兰、李潢,太仆寺卿李光云在其家教读,保列卿阶,兼任学政。 12. 军机处记名人员任意撤去。 13. 所钞家产,楠木房屋僭侈逾制,仿照宁寿宫制度,园寓点缀与圆明园蓬岛、瑶台无异。 14. 蓟州坟茔设享殿,置隧道,居民称和陵。 15. 所藏珍珠手串二百馀,多於大内数倍,大珠大於御用冠顶。 16. 宝石顶非所应用,乃有数十,整块大宝石不计其数,胜於大内。 17. 藏银、衣服数逾千万。 18. 夹墙藏金二万六千馀两,私库藏金六千馀两,地窖埋银三百馀万两。 19. 通州、蓟州当铺、钱店赀本十馀万,与民争利。 20. 家奴刘全家产至二十馀万,并有大珍珠手串。 我们不妨总结一下,和珅的罪状主要包含如下: “僭越”,家里的宅邸和所用的器物超过身份的限制,高出皇帝的规格。 “欺君”,在协助皇帝批复奏章时,有从中做手脚的嫌疑。 “弄权”,在没有征得皇帝同意的前提下,私自撤换军机处的工作人员。 “作风有问题”,娶妻纳妾不够端庄。 从工作问题到生活作风问题,嘉庆皇帝能给和珅定的罪都定上了,结果没有一条明确地说他在“贪”。 实际上,和珅的二十大罪状,除了第一条,往后十九条大多都是“废话”。 比如“蓟州坟茔设享殿,置隧道,居民称和陵”“娶妻不端”,吃瓜群众称赞和珅修的坟叫“和陵”,娶老婆不够端庄,连这种经不起推敲的罪名都加上了。显然不是一件由皇帝亲自督办的大案该有的风格。 提起这,嘉庆皇帝的意图应该很明确了。真正把和珅置于死地的不是“钱”的事儿,也不是“老婆”的事儿,而是第一条罪状! 蒙皇考册封皇太子,尚未宣布,和珅於初二日在朕前先递如意,以拥戴自居。 这条罪名背后的故事是这样的。乾隆皇帝临死前,私下找和珅议定太子后,没有向天下昭告,结果和珅在正月初二那天,拿着一块玉如意跑到嘉庆那里递给十五爷。 和珅递上玉如意,什么都没说转头就走了。言外之意是暗示十五爷将来要承继大统,将来不要忘了老臣的拥立之功。 反过来想,和珅在乾隆皇帝面前替嘉庆说好话了,而且在获知第一手消息后,及时向嘉庆递信。 按理说,嘉庆应该感激和珅才对,为什么反而转脸把和珅的当成驴肝肺给卖了。 那么,嘉庆为什么要火急火燎办和珅? 一直有一种观点说,和珅是乾隆留给嘉庆的另一个“国库”。乾隆皇帝了解自己平时、,把大清代的家底败得差不多了。心疼儿子登基后没钱花,干脆给儿子留一座活体的金库。 但是不觉得这种观点漏洞百出吗?假设乾隆把和珅视为活体金库是真的,嘉庆至于一天都等不了吗。 作为一个刚刚继位的皇帝,没有任何处理朝政的经验,又是如何调动朝廷的监察系统在短短数天把这么大的案子说办就办了。 很显然,这种说法不能完全站得住脚。在我看来,嘉庆想办和珅的动机只有两个: 一是争宠积怨已深 嘉庆与乾隆性格不同,乾隆接手的大清,局面那叫一个好,简直好得不像样子。这也就决定乾隆后来“好大喜功”的性格,凡事只图一个体面。 嘉庆是比较务实的皇帝,在做皇子的岁月里,和珅与嘉庆有过不少共事的机会,嘉庆看不惯和珅在乾隆皇帝面前吹吹捧捧的嘴脸。他认为和珅的飞黄腾达,完全是靠上去的。 和珅在乾隆皇帝面前正红着呢,势必会出尽风头,掩盖急于表现自己的十五爷。从政23年,所有大清代的重要岗位都由和珅一个人占着。诸皇子还得看和珅的脸色行事,这种事换作哪位爷登基,都会对和珅磨刀霍霍,只是时间的问题罢了。 这只是嘉庆必须铲除和珅的一个原因,但不是一天都不想等的原因。真正让嘉庆等不及的原因是和珅的作茧自缚。 二是旧势力与新世界的火并 旧势力永远不可能征服新世界,昨天的逻辑征服不了明天。这是加速和珅把自己推向嘉庆刀口的直接原因。 和珅与嘉庆隶属两个不同世界的人,和珅代表的是乾隆的旧世界,嘉庆代表的是清代的未来新世界。 没有一个新世界的建立,会容忍旧势力的存在。这一点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和珅错就错在这里。 当年,乾隆皇帝临死前,找一帮人来确定继承人,在场的人除了和珅,所有人都守口如瓶,只有和珅急不可耐地去献殷勤。 和珅的想法很简单,他想继续做大清代的大红人。换句话说: 和珅是在用同一套逻辑,在两股势力或两个世界里谋取生存。用过去讨好老皇帝的方法,去对付即将继位的新皇帝。 当然,这也可以理解为“拍马屁”“献殷勤”。“拍马屁”是一种万金油的处事方法,但未必时时奏效。 在查办和珅那年,大清代一共有十一个总督,嘉庆皇帝一口气换了六个。 和珅一生,他没看透嘉庆是什么样的人。 嘉庆皇帝是一个禁欲主义者,在他看来欲望是危险的东西,哪怕是女真祖先定下的皇帝定期外出游猎的祖制,他都是象征性地走走过场,收获一两只猎物赶紧回宫批奏折,沿途的风景都不敢多看一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