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是中国古代上最包容的朝代,这可能和他们的鲜卑血统有点关系,特别是唐太宗唐太宗李世民的时候,他对治下各族一视同仁,而且贞观年间武功极盛:灭东突厥,西突厥内附,灭吐谷浑和高昌国,平定龟兹,焉耆,降灭薛延拓和铁勒诸部,晚年征讨高句丽,可以说贞观年间战事不断。唐太宗李世民麾下颇有几位战功卓著的异族名将,有好几位都是在征服过程中归顺的异族特别是突厥归顺唐太宗李世民的名将最多,比如阿史那思摩,阿史那社尔,契苾何力,执失思力等等原先都是突厥族人。更加难得的是,这些异族名将归顺之后对大唐和唐太宗李世民忠心耿耿,为大唐开疆拓土立下巨大功劳。
不光是贞观年间,高宗开始一直到中唐,活跃在大唐边疆的异族名将辈出,有的为大唐开疆拓土,有的为大唐守护边疆,还有的是中兴大唐的一代名将,今天就盘点下大唐八名最有名,军功最盛的异族名将。
李光弼。契丹族,和郭子仪并称为再造大唐的中兴名将,按军功来算,本来他超过郭子仪,被赞为“战功推为中兴第一”,可能是因为他的契丹身份,所以他的名声反不如郭子仪。晚年遭到宦官鱼朝恩、程元振的嫉妒和陷害,致使忧郁成疾病逝于徐州,唐代宗追赠李光弼为太保,谥号“武穆”(要知道岳飞的谥号也是武穆)。

高仙芝。唐玄宗时名将,高句丽人,善于骑射,骁勇果敢。幼时随父入唐,20岁因功时被授予将军,一生都为大唐征战,守护边疆:击败吐蕃,攻取小勃律,征服撒马尔罕和塔什干,灭石国,最终官至安西四镇节度使。怛罗斯之战时因为葛罗禄部的临阵叛变导致大败(怛罗斯之战大唐战败实在可惜,两个文明的碰撞,如果当时是唐朝赢了的话,古代将会有大大的不同)。安史之乱中交战不利,被监军宦官边令诚诬陷杀害。
哥舒翰。西突厥突骑施人,“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这首诗说的就是他。唐玄宗时他和王忠嗣是防守吐蕃的重要将领,石堡城之战大破吐蕃,攻占了石堡城;安史之乱时,在灵宝之战中战败被俘,后被安庆绪杀害。

阿史那社尔。突厥王族,贞观九年归顺大唐后,战功赫赫:败吐蕃,灭高昌,征伐高句丽、薛延陀,平龟兹,焉耆。不仅如此,他对大唐和唐太宗李世民忠心耿耿,唐太宗驾崩,阿史那社尔请求以身殉葬被高宗拒绝,死后陪葬昭陵。
契苾何力。突厥铁勒部可汗,他的经历和功绩都和阿史那社尔类似,归顺大唐效忠唐太宗李世民后,屡立战功:先后率军讨伐吐谷浑,平灭高昌,击败龟兹、薛延陀、西突厥,安抚铁勒九姓,消灭高句丽,为维护唐朝的统一立下汗马功劳。太宗死后,他也要求以身殉葬同样被拒绝,死后也是陪葬昭陵。
黑齿常之。百济人,苏定方攻克百济,黑齿常之率领部下跟着众人投降唐朝。降唐后数十年,黑齿常之屡建战功,纵横青藏所向披靡,数破突厥和吐蕃,威震天下。后被酷吏周兴等人诬告,武则天下令将其逮捕入狱,黑齿常之自杀。
仆固怀恩。突厥铁勒部人,唐朝中期名将,安史之乱时随郭子仪作战,骁勇果敢,屡立战功(香积寺之战中更是大展神威)。安史之乱中,仆固怀恩家族中有四十六人为国殉难,可谓满门忠烈。安史之乱后他颇受猜忌,后因被宦官骆奉先陷害,于是举兵叛唐,不久病死。
执失思力。东突厥执失部酋长,东突厥灭亡后,归降唐朝。成为唐太宗李世民麾下大将,多次随军征战,先后大败吐谷浑、吐蕃、薛延陀。
唐朝灭了突厥和高句丽,为什么灭不了吐蕃?
中国历朝历代中,唐王朝是公认实力最强大的帝国之一。唐帝国军锋鼎盛,战力强横,在对外战争中大多数时候处于强势地位,其领土在鼎盛时期达到1230多万平方公里,是王朝疆域的最顶峰。就连强大的和东北亚的霸主高句丽,也在与多年来的纠缠中先后被灭掉,可见它实力之强大。 然而,就在唐朝横扫周边诸国时,却遇到了一个强劲的敌人吐蕃,两国之间时和时战,直到唐朝灭国,都没能奈何得了吐蕃。为什么实力如此强大,连突厥和高句丽都不是对手的唐朝,奈何不了吐蕃呢?事实上,当时吐蕃的强大,超出了许多人的想象,而它之所以强大,是因为当时的吐蕃遇到了以下几方面走向强大的因素。 一、远比现在湿润的气候条件 唐朝时的青藏高原,远不像如今这样千里荒芜,渺无人烟。当时高原地区气候温润,优良的气候条件促成了青藏高原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业大发展。而吐蕃王朝的发祥地山南雅砻河谷,更是高原上少有的水草丰美的富饶之地。 除此之外,藏北的广袤草原,又为牧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牛羊、战以从这里获得。以上这些,都成为吐蕃王朝强大的物资支撑。 二、大一统政权凝聚成的强大实力 唐朝以前,青藏高原上还是各种势力纷争不断的混乱状态,这种情况在其杰出君主松赞干布继位后得到了彻底的扭转。松赞干布虽然只活了33岁就英年早逝,却完成了基本统一吐蕃各部的伟业,奠定了吐蕃强大的根基。 按照历史发展的规律,绝大多数新生的统一政权,都有着极高的凝聚力,这使得它对外显示出强大的实力。唐朝时期的吐蕃,便遇到了这一发展黄金期,开始走上了对外扩张的道路。 三、新技术的不断涌入 吐蕃完成统一的同时,眼界也不断变得开阔,历代赞普都注重引进先进的技术。虽然技术最先进的唐朝禁止向外输出技术,但是当时吐蕃人另辟蹊径,从中亚和印度人那里掌握了炼铁,冶炼等很多先进技术,这些都促进了军事力量的强盛。 当然了,即使如此,吐蕃在唐朝末期,军事装备上面仍然“器不犀利,甲不精完,材不趋敏”。但是至少在最短板的技术层面,它与唐朝缩小了差距。这对于吐蕃的强大,已经足够了。 四、庞大的军力储备 由于农牧业的大发展,当时的吐蕃能够养活足够多的人口。最鼎盛时期,吐蕃人达到了300多万,如果加上其控制地区的其他民族,竟然有近千万的人口。这在当时简直就是一个超级大国,要知道,唐太宗贞观年间,因为之前数百年的战乱,全国人口才恢复到1500多万。 庞大的人口为吐蕃提供了足够多的军力储备,能够应付源源不断的战争消耗。史料记载中,吐蕃人多次进扰唐朝,军队能够有40万之巨。要知道,那可是高寒缺氧的青藏高原,当时军队能够有如此数量,已经非常恐怖了。 正是以上这些条件,让吐蕃在有唐一代,都是西部的一大威胁,它也是唐朝三百年来,少有的难以攻灭的势力之一,足见其实力之强大和难缠的程度。 随机文章中古欧洲有名的骑士有哪些?中国发现200米巨蟒,苏联生化试验导致巨蟒变异长大十几倍(假新闻)揭秘甘肃天水文物大案,盗墓贼售卖文物时被抓获(100万元卖到国外)毕达哥拉斯定理是什么,其实就是勾股定理/中国商朝早有人提出揭秘越战中的美莱村惨案,美国士兵无情屠杀村民504人(不留活口)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他是唐朝的皇太子,为什么将父亲软禁起来?
权力在古今都是不少人垂涎的东西,尤其是思想封闭的古代,想让某个人死,即使不叫人杀死他,也会有人代劳,从这展现出皇权的至高无上。故而一扯上皇位,每个王朝皆有因为它而死的人,特别是在人们眼中的盛世大唐,正是太宗李世民起的好头,以至于后面的子弟,为夺位不惜杀害亲人,连他儿子也想效仿。而在这一朝,也出了位不学好的皇太子,他便是,作为玄宗的长子,又是国家的储君,按理来说玄宗,便是他当皇帝,为何李亨要趁国乱世夺权? 说起李亨,就不得不了他父亲玄宗皇帝,也是人们口中的李隆基,年少有为长得还英武,父亲还是他发动政变拥立的,之后又与姑姑争权,结果在其中,李旦直接提前退休,把皇位让给儿子。李隆基的确是个英明之主,年轻时携手大臣们,开创了有名的,使大唐的国力再上升一个层次,但他晚年开始昏聩,尤其重新,导致的爆发。太子李亨便是在这场混乱中即位,他算比较得人心的。 因为当时安禄山的缘故,使得玄宗民心尽失,故而在李亨即位时,得到朝中大臣以及百姓的认可,并且他也参与平息战乱的事情中。李亨一开始并非太子,当时东宫的主人是,后来李瑛被诬陷致死,导致储君位置空虚下来,玄宗找来相问,到底是立哪个儿子才好,李林甫极力的推荐,因为李瑁的母亲,便是的武惠妃,她也是因为争储的事,才选择把李瑛杀死。玄宗虽然宠爱她,但考虑到了王朝的稳定。 同时也知道李林甫与走的近,于是把李亨立为新的储君,其实这个决定对于李亨来说,是幸运也是不幸,毕竟是个人都想当太子,但当了太子后,李亨便要面对许多政治敌人,首当其冲的便是武氏与李林甫,要知道李林甫可是朝中宰相,官职权力十分大,因此朝中出现两大派系,一以李林甫为首的反对官员,另一方便是太子党,那时太子党人员真是少的可怜。在大臣与儿子互相针锋相对时,玄宗谁也不帮,任由他们发展下去。 其实他的想法很简单,就是不想看到哪一方的势力过大,李亨在长达八年的政治较量中,性格也发生一些改变,虽然李林甫暂时威胁不了自己,但他也害怕玄宗会随时废掉他。李林甫在朝堂上利用职权,经常打压太子李亨,还把太子的盟友韦坚一并拉下马,此后李亨又遭受两次大案,两任妻子在之中死亡,他的精神也受到极大刺激,在玄宗安排下,李亨第三次娶妻,对方是为很有背景的女子,但李亨却再也放不下心。 751年,权相李林甫去世,自此李亨少了位强大的政治对手,但也不是什么好人,他因为杨玉环的关系入朝为官,什么才能也没有,就能当一个国家的宰相,李亨对他甚是厌恶。安史之乱发生以后,李亨终于掌握政治主动权,当时长安被安史大军攻破,玄宗带人往四川跑,途中就发生了兵变。这场兵变仔细看来,其中也有李亨的影子,玄宗还没跑出长安时,他就曾派人联络陈玄礼,两人密谋在路上杀死杨国忠。 他先是在军队中煽起将士的不满,把罪名全部往几个人头上按,杨国忠可没有兵权,所以根本反抗不了,杨家人在路上全部被杀死,另一方面李亨安排人把玄宗送去四川,自己趁机掌得军政大权,随即在灵武称帝,史称,并且把玄宗尊为太上皇。之后李亨带领大军平息叛乱,大唐又恢复昔日和平。当初李亨也是匆匆即位,但他可不会把皇位还回去,当年玄宗对他并不好,李林甫针对他时,玄宗只是在一旁冷眼观看,并没有去帮助他。 因此李亨对于这个父亲,自然也谈不上尊敬,收复长安后把让人把玄宗送回来,但不让他住进昔日寝宫,而是把玄宗安排在小偏殿里囚禁,不许任何人去看望他,直到玄宗驾崩。李亨虽有篡位之举,但史学家给他评价还不错,因为那时所处的政治环境不同,故而即位时也得到多方支持,他是一位乱世太子,同时经历开元与安史之乱,又遭遇宰相后妃的打压,可以说过的十分艰难。 随机文章杨广弑父夺位:只是因为杨广想得到后宫妃子陈氏?英军发现12个英国不明飞行物,国防部认为是孔明灯什么是新72法则,最简单的计算本金翻倍的方法(投资必备)指南针为什么不叫指北针,中国以南方为尊/避开北极星的定位未确认生物之猛犸鱼,战斗力与两头虎鲸相当/鼻子像猛犸尾巴像虾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标签: